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遇见博尔赫斯后,我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方式再也不同

2022-12-01 14: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总有一些人,在人生的早年就拥有神秘的好运,经历了天启一般的邂逅,文学界的许多佳话美谈便由此而来。

1837年,20岁的梭罗刚刚毕业、一片茫然,他在这时遇见了比自己大14岁、声名赫赫的爱默生。爱默生待梭罗如良师益友,将他引向写作道路,又把自己的湖畔林地给他借住。于是,有了《瓦尔登湖》。

1957年的春天,马尔克斯30岁,无名无姓的小记者一名,迷惘中的他在巴黎与58岁的大作家海明威相遇。圣米歇尔大道上,马尔克斯高喊:“大——师!”海明威则回以:“再见,朋友!”这简短的邂逅,是马尔克斯日后成为文豪的序曲:他开始学习海明威,笔耕不辍。

再过15年,轮到另一位年轻人迎接他的幸运星。

1971年,在苏格兰的历史名城圣安德鲁斯,22岁的在读文学博士杰伊·帕里尼邂逅了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来自阿根廷的文学巨匠,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时年72岁,双目已然失明,依靠一根象牙柄手杖探路。

在博尔赫斯的要求下,帕里尼陪伴他踏上一场为期数日的公路旅行。

博尔赫斯这趟公路之旅的“坐骑”:

一辆1957年产的红色Morris Minor

像年轻的梭罗、马尔克斯一样,与大师相遇时的杰伊·帕里尼正对未来满腹踌躇。他在写诗,却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应该走文学这条路。他的博士论文进行不畅,对于爱情一筹莫展,远在家乡的父母也质疑他的选择;但突然降临的博尔赫斯改变了这一切。或者说,改变了这个年轻人的一生。

“我唯一确定的是,在遇见博尔赫斯之后,我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方式便再也不同于以往。”五十年后,已成为真正的诗人、作家的杰伊·帕里尼在一位电影导演的劝说下,终于将这场旅行落在纸面,写成一部小说式的回忆录:《博尔赫斯与我:一场邂逅》。

在这本书里,杰伊·帕里尼凭借记忆回到1971年,回想那个年轻人怎样在越战的阴影、前途的莫测中遇见一代文学宗师,怎样开上一辆破旧的车,载着博尔赫斯穿行于苏格兰早春的山谷与海岸。

“让我们如西风般自由驰骋吧。我想让你带我去苏格兰兜兜风。我想看看高地!”

这场旅途中,杰伊·帕里尼仿佛一位勤勤恳恳的小学徒,他载着这位滔滔不绝的大师向尼斯湖前进,一路上照顾他的衣食起居,为他描述沿途风光。

以这位小学徒为眼,博尔赫斯“看见”壮美的山川与湖泊,他朗诵着头脑中的文学百科全书,赞美《一千零一夜》、《大英百科全书》、聂鲁达的诗歌;也谈论文学之外的家庭与婚姻,谈论奥利维里奥·吉隆多、诺拉·兰格、玛丽亚·儿玉,谈论熏肉、烤鱼和怪物的传说。

他用自由而神秘的文学式话语,让帕里尼惊愕、沉醉;他对生命与生活的思索,给一个年轻人以光辉的启示;他信手征引,为每一处地理风景都赋予思想与历史的灿烂注脚,将这场旅程变成艺术之旅。

尽管杰伊·帕里尼负责开车、订旅馆、规划路线,帮助博尔赫斯完成各种生活琐事,但事实上,盲眼的博尔赫斯才是这场公路旅行的向导:一位精神向导。他将帕里尼引向了一个更为旷远的,由迷宫、镜子和梦组成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大师的光芒如同探照灯,照亮一切真正重要的事物,就此改写了年轻人的前路方向。

“博尔赫斯从未如此鲜活”

《博尔赫斯与我》仿小说的形式写就,对话生动,描摹细腻,宛若一部经典的公路喜剧。正如《纽约时报》在评价本书时所说:“博尔赫斯从未如此鲜活。”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在读过这部回忆录之后,这样说道:

“一本珍贵的书。风趣、机智、动人,闪耀着对文学与风景的爱。杰伊·帕里尼以细腻的笔触书写了博尔赫斯和苏格兰,满怀深情。他运用一个小说家的全部艺术,让这个伟大的人从书页中蹒跚走出,仿佛一位现代的老水手,用他灿烂、自由而复杂的形而上学和文学式谈话,将我们俘获,让我们迷醉。读到可怜的帕里尼和博尔赫斯在旅馆里度过的那漫长一夜时,我笑得停不下来,甚至吵醒了妻子。但读到最后,我的眼眶湿润了;我不愿告别这一小群人物……我一口气读完了它。”

作为声名在外的传记作家,杰伊·帕里尼在此书中不再采取他为约翰·斯坦贝克、威廉·福克纳等人立传时的那种正统的写法,而是仅仅撷取他本人与博尔赫斯相伴而行的短短时日,异常细致而精彩地描述了当年那个年轻无知的他眼中的博尔赫斯:

这是作为文学巨擘的博尔赫斯,对文学、历史、哲学的吉光片羽信手拈来,连绵的絮语充满睿智的灵光,令一个为前路而迷惘的年轻人倾心迷醉;这也是作为血肉凡人的博尔赫斯,他年迈失明,在生活中常常需要仰赖他人的帮助,时而倔强得古怪,有时也会向同行的年轻人流露脆弱的一面。

“我曾去布宜诺斯艾利斯拜访博尔赫斯,他说话的方式和这本书里写的一模一样:他的阅读、生活和写作之间,几无罅隙。” 美国作家迈克尔·格林伯格这样说。

笑中带泪的阅读之旅

摘抄不完的博尔赫斯式金句,让人一再惊叹的博尔赫斯式思考,浓缩在一场笑中带泪的春日旅途。

对读者来说,《博尔赫斯与我:一场邂逅》的阅读体验将会像这场旅途一样奇妙,有时因行文的风趣与幽默而捧腹大笑,有时为博尔赫斯机敏的言语、渊博的头脑而惊叹,有时则会因这对临时凑成的“师徒”之间动情的片段而触动不已。

《卫报》说,这本书仿佛“一部精致的海盗之书,掠夺记忆与文学想象,创造了一部生动又触动人心的旅行回忆录,充满喜悦”。而美国小说家安·比蒂则认为本书喜剧色彩之下另有一种沉重的底色:“阅读这本书的每一分钟都令我愉悦。它充满了奇妙的能量和幽默感,底色则是我无法撼动的悲伤和庄严。”

要用语言向伟大的博尔赫斯描述苏格兰的模样,这样的压力迫使还没摸到文学之门的年轻的杰伊·帕里尼必须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思考语言,思考风景、物体、人事的另一面,而那里正隐含着文学所立足的浩瀚世界。可以说,这部回忆录的情感核心,恰恰是这场深层意义上的艺术之旅。

如杰伊·帕里尼本人所说,这场艺术之旅永远地改变了他。此后,他启程向文学世界行进,回到美国本土成为一名作家、文学教授,笔耕不辍四十年,著作等身。他同时是诗人、小说家、批评家和传记作家,被誉为“一流的诗人、深受尊敬的批评家、杰出的小说家、传记文学的革新先锋”。帕里尼还是《牛津美国文学百科全书》《哥伦比亚美国诗歌史》《诺顿美国自传文学手册》的主编,也是《新英格兰评论》的创始人之一。

“每一个钟爱博尔赫斯的读者都会在这部动人的回忆录中得到阅读的喜悦。”

[美国] 杰伊·帕里尼 著

普照 译

2022年11月

译林出版社

扩展阅读

《博尔赫斯的面孔》

点击进入小程序购买

格非 著

如博尔赫斯拥有多张面孔,本书展示了格非作为爱看乡村电影的孩童、在“当木匠”与“上大学”间徘徊的高考生、严谨的学者、幽默的老师等多重身份特质,是全面了解格非的窗口。格非眼中的博尔赫斯又是怎样的呢?

原标题:《遇见博尔赫斯后,我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方式再也不同》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