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周小川:经济发展绝不能再走老路,必须构建绿色融资机制

金融时报
2018-05-09 15:55
金改实验室 >
字号

周小川致辞

5月9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保尔森基金会主办的2018可持续性年会在北京召开,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央行原行长周小川出席并致辞。

周小川表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过去40年中中国经济保持了长时间的高速增长,中国一举跃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付出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沉重代价,持续的雾霾天气、严重的水土污染和生态退化,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这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在新时代,经济发展绝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必须秉承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可持续的道理,实现经济绿色转型和绿色发展,减少通过未来的成本来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所需要的资金量是巨大的,有预测显示,在未来五年里,中国每年需要投入至少2至4万亿人民币资金来应对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因此,必须构建绿色融资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金。

2017年6月,中国国务院批准设立了浙江、广东、新疆、贵州、江西五省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中国绿色金融发展进入了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底层摸索紧密相结合的新的阶段。经过了近一年的主动探索,绿色金融试点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此外,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绿色债券发行国,2017年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量达到了37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5%,约占全球总规模的22%。

他认为,中国的绿色融资体系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并走在了全球的最前列,中国“十三五”规划已经提出,建立绿色金融体系,2016年8月,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第一次系统性地提出了绿色金融的定义、激励机制和绿色金融产品发展规划,以及风险监控措施,成为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整体而言,中国绿色金融发展事态良好,面临的问题也不少,例如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有待加强,绿色标准体系还不统一,环境信息披露以及第三方评估制度尚不健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还必须做出更多的努力。

对此,周小川建议,要充分发挥金融市场支持绿色融资的功能,进一步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以及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完善环境权益交易市场,丰富融资工具,发展基于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等各类环境权益的融资工具,拓宽企业绿色融资渠道,稳步发展碳远期、碳基金等碳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探索开展碳排放权、排污权、碳收益权等作为抵质押的绿色信贷融资机制。提高绿色金融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强绿色金融的风险防范。

同时,夯实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推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统一,健全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出台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加强第三方评估,逐步建立银行绿色评级制度,完善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正向激励机制,建立绿色产业基金,加大政府税收优惠,风险及信用担保等支持,加强投融资领域的立法,明显法人责任等等。

周小川认为,继续加强绿色融资方面的国际合作,在现有的国际合作的基础上,加强绿色标准、绿色评级、绿色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合作,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经验分享、传播以及相关的能力建设,促进绿色金融健康发展。(原题为《周小川:经济发展绝不能再走老路,必须构建绿色融资机制》)

    责任编辑:陈月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