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产业与治理|“双碳”目标下长三角能源研发创新平台如何优化

张心语  许鑫 孙婉然
2022-12-30 15:43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能源研发创新平台是国家能源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双碳”目标、助力绿色中国的重要媒介,也是聚合了产学研三类主体、攻关能源技术体系、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阵地。然而,将长三角地区的部分平台转化项目与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管理办法以及《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的预期对比来看,国家批准的第一批部分能源类研创平台当前存在作用发挥不充分、平台设计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课题组从项目案例出发,基于创新链视角,动态分析能源研创平台在成果转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能源研创平台的机制设计和优化升级提出建议。 

一、长三角能源研创平台典型案例

课题组整理了长三角范围内的7个国家批准的能源研创平台转化案例,分析其能源研创平台的任务、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动核心技术创新攻关、转移转化、装备研制和试验示范的能力,以下是两个具体案例:

上海交通大学-国家能源智能电网研发中心(以下简称“智能电网研发中心”)的大规模风电并网接入项目,以实现风电并网接入技术大规模应用为目标,经历了理论研究、应用建模和基地实施三个阶段。研究院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在理论阶段持续深入研究了机组、风场及场群基础理论技术,其阶段成果是提出了大型风机、风电场及场群的物理映像动态等值建模方法,但随着项目从基础科研阶段向实地试验阶段推进,团队中研究人员的占比逐渐减少,研究阶段发表学术成果的研究人员没有出现在成果团队名单中。在示范试验阶段,技术转移办公室和投资方决定在甘肃酒泉风电场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团队根据基地实际情况,设计了1.5MW、2MW、3MW主流机组的动态模型库和基于物理映像的风电场等值模型,之后建成并投用于基地的“风电场集群控制系统”,项目为大规模风电并网的控制奠定了基础。经两省发改委和国家发改委批准后,智能电网研发中心驻酒泉市新能源服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参与风电装备制造,目前项目仍在实施中。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华东设计院”)借力其承建的研创平台,利用丰富的人才资源及技术基础,承包了迪拜阿曼益贝利光伏项目,整个项目是基础科研成果、应用成果及成果产业化的集成过程:项目共产生获得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41项,专著1项,科技论文8篇;经过精细设计实施方案后在阿曼沙漠投入建设,经过两方政府及专家组成的监督考核团队几次指示整改,研究与施工团队优化了成本管控,减少了投资成本。项目实施进展通过项目团队进行预案-施工-反馈,督导小组配合审查-批复-监督的系列环节推进。项目实施团队的人员组成方面,财务及合同管理等核心岗位由中方人员担任,团队其他岗位基本都由外籍员工承担。 

二、能源研创平台成果转化能力讨论

1992年Marshall提出创新链的概念,认为创新链是原材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产品销售商等多主体互动的过程,可以分为若干阶段。能源研创平台须推动完成应用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关、关键工艺试验、重大装备样机及其关键部件的研制与检测试验等任务,依照“十四五”能源领域创新规划给出的技术路线,大体可分为集中攻关、示范试验、推广应用三个阶段,以及从攻关向试验转化、试验向推广转化的两个环节。

通过进一步梳理科技管理机构等国家部门对能源平台的认定及考核标准,能源研创平台应达到的预期主要包括四点:(1)基础设施及资源条件。能源研创平台应具备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关、关键工艺试验、重大装备样机及其关键部件的研制与检测试验的能力,具备收纳及培养科技及高层次管理人才的能力。(2)行业地位及发展前景。创新绩效显著(学术著作数、有效专利数、新产品销售收入、行业技术服务收入)且发展规划和目标明确。(3)组织体系和成员结构。组织体系健全,人员结构合理,中高层团队应包含产学研三方面的人员。(4)战略支撑能力及开放合作广度。能够支撑国家能源规划编制、战略研究等工作、能够组织本领域高水平的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交流。其中能反映成果转化能力的指标包括:基础设施及人才容纳能力、成果转化团队建设及人才考评机制、成果转化部门的成员组成情况这三个方面。

1、基础设施及人才容纳能力

长三角的7家能源研创平台在基础设施及技术储备上均属于国内头部机构,其中部分机构在国际上也属翘楚,华东设计院蝉联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建筑信息公司《工程新闻纪录》杂志和《建筑时报》联合推出的“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在应用试验和产业化推广阶段,功能型平台集成的联合实验基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由于能源研创平台的项目规划和部署遵从国家文件,贯彻国家能源战略,容易获得国家资金支持,因此项目推进的难点并不在于三个阶段本身,而是两个转化环节。

2、成果转化团队建设及人才考评机制

从华东设计院的项目实施过程可知,基础成果和应用技术成果伴随工程进展产生,用于工程建设的技术来自成熟、可直接挪用的技术库。技术转化是从基础科研走向应用研发,再到产业和商业的一整套流程,其间涉及了科研学者、企业以及政府等多个角色和生产要素。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高校学者需要遵守的学术规则和科研成果导向考评机制、企业人才需要遵守的产业商业规则以及各级政府部门的行事规则给三类主体的合作和交流带来了价值冲突和沟通障碍。在智能电网研发中心的案例中,由于复合型人才的紧缺,项目在面临转化节点时会重组团队人员,引进项目和工程方面的人才。科研人才因科研任务密集,上级考核指标集中在科研进展突破层面以及团队经费紧缺等原因不再实地跟进,这也间接导致了基础科研成果转化不够充分。

3、成果转化部门的成员组成情况

智能电网研发中心通过技术转移办公室为项目分配合适的技术,而依托高校建设的转化办公室,办公室人员需要先经历从科教角色向“创业型”角色的转变,总体上仍然缺少相应的技术转移人才和工程项目能力。在中国一些大学技术转移机构中,负责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人员原来往往从事行政事务或者科研管理事务,缺乏专业知识以及敏锐的市场意识;而依托企业创办的研究院,通常通过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技术孵化,服务能力相对较弱,难以支撑企业的成长发展。企业孵化器提供的服务基本相同,主要以提供实验空间和服务设备为主,如一些商务办公和物业保障等基础服务,缺乏金融供给服务平台、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等,整体孵化效果并不乐观。 

三、优化升级相关建议

基于调研研创平台与管理部门预期的差距,以及能源研创平台在成果转化三方面存在的不足,可以从平台机制本身、技术转化工作和产学研主体的价值矛盾三个角度出发,为能源研创平台优化升级提出相关建议。

1、在考核体系中引入过程引导性的指标

根据国家能源局要求被考核平台填写的《工作总结及计划》以及超94%(据国家能源局公告2021年第4号,共考核平台88家,其中5家结果为不合格)的通过率来看,中国能源研创平台的人才情况、仪器设备等科研条件、政企共建情况基本合格,且实现了至少1项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考核维度涉及平台的要素储备、成果数量及质量、经济效益和行业领先程度,属于偏成果导向的考核。国家能源局可以通过调整考核方式来引导平台改善成果转化工作,例如加入转化团队的结构考核、技术发明人的能力考核、资金利用效率等指标,其中,合理的团队结构应包含项目源伙伴,专家伙伴,创投伙伴和商务伙伴。另外可定期考核平台长期或年度战略的完成情况,缩短考核周期,检测其阶段性成果。

2、优化技术转移办公室的聘用机制

在长三角范围内7个研创平台中,智能电网研发中心的依托单位是高校、国家能源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中心依托国家重工研究所、国家能源水电工程安全与环境技术研发中心依托产学研联合体,后者在技术转移部门的人员结构方面比前两者更合理,即研究人才、企业人才、政府人员占比均衡,同时,由于办公室在三类主体中都有直接任命的主任,主任须对技术监督、识别和转化全程负责,而依托单位单一的平台,会选择从外部聘请产学研中缺失的主体来挂职,但这种外聘的专家只能在有限时间内提供方向性建议,作用有限。因此,笔者建议转移办公室在开展成果孵化工作时,若产业化条件充分但缺乏基础科研成果,可选择引入并孵化外部成果;若科研成果丰富而产业化条件不足,可寻求产业合作伙伴的帮助,形成长期合作并推动成果转化。

另外,为充实成果转化办公室的人才结构,研创平台可提出新的考核指标,参照学界、产界的激励标准,为专家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聘用报酬,在此基础上沿用经理人机制,通过结构化面试遴选商业感知性强、技术敏感性高、熟悉各类转化机制的人才。

3、为研创平台提供转化咨询服务

在科技成果转化受阻、研发团队和科技转化团队上下游链接渠道不畅的情况下,政府为研创平台引入第三方科技服务机构或组建咨询团队,能够有效避免开放式创新中科技成果的信息不对称、不完全等问题,同时为科技市场的交易活动提供便利,密切产学研主体之间的联系,提高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推动公共财政的大量科技投入与潜在成果产出转化为生产力。中介机构可以帮助平台充分利用技术优势、研发优势、重点领域技术资源等,同时通过对专利等科技成果进行深加工和系统集成,解决技术转化中的技术成熟性、配套性问题,降低成果产业化的风险。 

(作者张心语、许鑫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孙婉然来自华东师范大学调查与数据中心。“产业与治理”专栏由华东师范大学许鑫教授主持,关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型经济形态,关心新兴技术治理,探讨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前瞻性问题。)

    责任编辑:田春玲
    图片编辑:沈轲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