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文物专家毛昭晰辞世:他抢救了一批浙江古镇和文物

澎湃新闻综合报道
2023-01-05 12:44
来源:澎湃新闻
古代艺术 >
字号

澎湃新闻获悉,2023年1月5日6时40分,全国人大常委、浙江省人大副主任、知名史前史学家、原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兼省文物局局长毛昭晰先生在杭州因病辞世,享年94岁。

毛昭晰是新中国第一代世界古代史专家,1983年被任命为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浙江省文物局局长。他倡导兴建博物馆,“让博物馆成为一个人的终生学校”;同时不遗余力地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而奔走呼号,使浙江省大批古城、古镇、古文物在城市化狂潮中免于被毁,包括杭州求是书院、郭庄、沙孟海故居、穆斯林先贤古墓园、刘大白墓、张宪资福庙,嵊州古城墙,海宁盐官王国维故居等。

2007年4月,毛昭晰先生在运河(杭州段)小河直街历史街区保护方案评审会上分析小河直街建筑特色

毛昭晰于1929年5月出生在浙江宁波,世居杭州,1945年考入浙江大学中文系,一年后转入史地系,1949年开始在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读研究生,1951年后任教于杭州大学、浙江大学,从事人类学、史前史及古代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83年至1993年,兼任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1993年,当选为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8年,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2009年6月,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毛昭晰 “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杰出人物”荣誉称号。

年轻时的毛昭晰

毛昭晰承我国世界古代史研究的开拓者——林志纯先生,与刘家和、刘文鹏、崔连仲等同为新中国第一代世界古代史专家。他对涉及东方文明起源的一些重大问题,常有独到见解。在多年的专业研究中,他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他著译了《世界上古史纲》(合著)、《世界上古史》(合著)、《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合著)、《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特约编辑)等书。他还发表了《羽人和海上之路》《浙江支石墓的形制和朝鲜半岛支石墓的比较》《关于史前遗址博物馆的几个问题》《江南文化和古代日本》《遣唐使时代五岛列岛和明州的关系》《腊玛古猿的发现及其重要意义》《蒙昧时代低级阶段是从猿到人的过渡时期》《论古典奴隶制是否奴隶制的典型形态》等数十篇有分量的学术论文。他参加翻译的《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被学术界列为30种中文史学名著之一。

为保护文物“站好最后一班岗”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各处都在开工。文物,虽然有《文物保护法》的保障,但文物工作的最大难处,就是如何处理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1983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撤销,改为浙江省文物局,5月,毛昭晰被任命为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浙江省文物局局长。他在办公室的时间少,始终在路上、车上。只要下面有文物消息传上来,或者在报纸上看到哪里的文物出事了,会立刻动身,或者给国家文物局写信,参加国家文物局的调查组,只要是文物的事,不管哪里,都要去。毛昭晰说,“我是来当救火队队长的。”

1984年11月,浙江嘉兴南湖饭店门口,“三古”会议合影,右六毛昭晰,右七苏秉琦

毛昭晰的奔走,使浙江省大批古城、古镇、古文物在城市化狂潮中免于被毁,毛昭晰抢救下来的文物有:杭州求是书院、郭庄、沙孟海故居、穆斯林先贤古墓园、刘大白墓、张宪资福庙,嵊州古城墙,海宁盐官王国维故居,桐乡乌镇修真观戏台,湖州钱业会馆,长兴二叠纪标准地层——金钉子,慈溪上林湖越窑青瓷窑址群,温州瓯海永昌堡等等,不计其数。

1985年1月,福建福州全国配合基建考古工作会议。左四毛昭晰,左三吴汝祚,左五沈竹(时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1998年,毛昭晰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在任内的五年间,他提出过许多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见建议,有些还引起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毛昭晰经常提到这样两件事。

新中国70年来,我国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完备的过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文物保护法律制度已形成,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从1996年起,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和工作人员对原来的《文物保护法》进行修订,于2000年将修订草案上报国务院并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由于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存在一些不同意见,直到2002年4月进行三审之后都没能付诸表决。同年6月、8月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上也都没有被再次提出进行第四次审议,眼看距离九届全国人大结束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四审却一直没有动静。

当时身为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150位委员之一的毛昭晰心急如焚,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最后一天的上午,他找到同样关心文化遗产保护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常沙娜商量后,便给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何椿霖写了一封信,表示急切希望《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列入第三十次常委会的四审议程,以便促使在本届常委会通过并实施。他和常沙娜签名后又请其他50位常委会委员签了名。当天下午,他把这封有52位常委会委员签名的信送到何椿霖秘书长手上。10月28日,《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经过表决,结果以 137人参加表决,131人赞成、1人反对、5人弃权获得通过。

毛昭晰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任期内做的最后一件事也是文博界的一段佳话。2003年2月27日上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是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最后一次例会。前来参会的毛老2月27日下午从《中国文物报》上看到记者李让的一篇现场报道——《洛阳在毁什么?!》(1月24日刊发),报道的是洛阳未按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未征得国家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突击抢建“河洛文化广场”,将大型挖土机械开进著名文物保护单位东周王城遗址范围内,强行施工,“天子驾六”车马坑也即将被破坏一事。

2003年2月28日凌晨,毛昭晰在房间为洛阳抢建“河洛文化广场”一事,给中央领导写信。李让拍下了这张照片。

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公布施行还不到百日,洛阳竟发生了这样的违法事件!这不是公然藐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吗?!如果无视和容忍这样践踏法律的行为,那么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如何贯彻落实?!毛昭晰非常愤慨。他马上向报社要来几十份报纸,连夜一份份地送给住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的常委会委员们,回到房间,他眯着眼底出血的左眼,连夜奋笔疾书,于次日凌晨两点写好给李鹏委员长并转温家宝同志的一封两页纸的长信。

2月28日是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最后一次会议的最后一天,也是毛昭晰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的最后一天。当天下午会议结束时,毛昭晰先生将已经有四十五位常委会委员签名的长信和1月24日、2月12日的《中国文物报》各两份交给李鹏委员长,并讲述了事情的原委。李鹏委员长认真听完毛昭晰的讲述后说:“我一定把你这封信交给温家宝同志。”

3月3日,温家宝同志就河南洛阳河洛文化广场施工破坏东周王陵遗址作出重要批示。

毛昭晰说:“那封信送上去后,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我也到‘站’了。”

一生热爱博物馆

童年时代毛昭晰即与博物馆结缘。国立西湖博物馆(今浙江省博物馆)馆长董聿茂教授是毛昭晰父亲在老浙大教书时的同事,也是情同手足的挚友,毛昭晰和弟弟妹妹自幼称董聿茂教授为“董伯伯”,这位“董伯伯”是引领他了解和热爱博物馆的导师。毛昭晰先生曾不止一次说过: “我一生热爱博物馆,博物馆是一个人的终身学校,我从博物馆学到了很多知识,我永远是博物馆的学生。”

毛昭晰先生

毛昭晰自1951年起在杭州大学、浙江大学任教,上个世纪50年代在杭州大学筹建了历史系文物陈列室,收藏了一批珍贵文物,对更好地开展历史教学和研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他执教讲坛60年,都是亲自制订课程计划,亲自授课,为文物博物馆事业培育了大批人才,桃李满天下。1978年恢复高考不久,他就向杭州大学提出开设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经过三年奔走,于1981年开始招生,为浙江文博事业发展奠定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两大基础。他认为,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是其他任何机构所无法替代的。这是国内第一个提出要创办文博专业的人。

2021年5月7号,毛昭晰在医院度过了92岁生日。

毛昭晰说,博物馆不只是个供人们窥视过去时光的窗口,博物馆应该是姓“博”的,它与所有的科学知识都相关,是向人们进行社会教育的最好的地方。不仅要表现历史文物,还应该大力发展自然科学博物馆。“博物馆应该是一个人的终身学校。”毛昭晰提出,博物馆的根本功能,就是为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而不仅仅是一个“物”的问题。

1983年,毛昭晰在主持浙江省文物局工作后不久提出应在浙江省建立丝绸博物馆、茶叶博物馆等一系列专题博物馆和在市县建立博物馆。之后,他又大力促成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良渚文化博物馆、龙泉青瓷博物馆的建立,为浙江文博事业打好了基础,他以极大热情和实干精神推动着浙江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使浙江成为博物馆大省。

1995年,毛昭晰把自己珍藏的施昕更的《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捐给了博物馆。

1994年5月28日,良渚文化博物馆对外开放,1995年,毛昭晰把自己珍藏的施昕更的《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捐给了博物馆。良渚考古不断有新发现,认知在刷新,博物馆也要更新换代,10年后,博物馆要建新馆,也就是现在的良渚博物院,2003年,同时启动建筑设计和展陈设计。2006年1月6日,77岁的毛昭晰带队去日本考察了十多个博物馆,列清单,当讲解员,一手包办,尤其看了大量遗址类博物馆。后来良博院第二展厅场景式的复原,直接来自于毛昭晰的构想。

(本文综合整理自文博中国、钱江晚报、国家文物局)

    责任编辑:徐明徽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