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成为“市民骑手”:一周城市生活

王越洲 早见Hayami 陈鑫培 李嘉源
2023-01-06 18:41
来源:澎湃新闻
城市漫步 >
字号

新年前,上海经历了一段快递、外卖运力紧张的时期,12月20日,上海市网购商会发出特别倡议,鼓励近期有闲暇时间的居民在确保自身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加入配送的行列中。在此背景下,不少上海市民也加入到外卖骑手的行列中,转换视角重新审视这份工作和工作所在的场域。

过去几年, 从“困在系统里的人”开始,出现了不少围绕外卖骑手的讨论,封控时期也让我们深切体会到快递和外卖在城市日常运行中的重要价值。本周的近期回顾我们邀请到一位近期体验了一把骑手生活的上海市民,聊聊她眼中的骑手和城市生活。

(本期主持:王越洲)

近期回顾

2022年12月28日,我和朋友在瞿溪路吃汤圆,饭后散步途中目睹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大电瓶车撞上了小电瓶车,被撞倒的男性大约五十岁,在路中央起不来;小电瓶车的车主看起来是个瘦高的年轻人,在路边不知所措。

我们帮忙报了警,打了120——上海医疗资源紧张,120排到200多号,至少要两个小时才能来。先到场的警察确认了伤者身份,叫来了他的朋友。我们和小电瓶车车主进行交流时,他打开电瓶车后座,拿出两份外卖,手机上显示着送单时间,我们才知道他是外卖骑手,同时,我们发现他似乎有一些说话障碍。

事故现场

“不然帮他把外卖送了吧!”我和朋友一拍即合,取过外卖,拍下了订单页面,踢拉着拖鞋在附近小区里飞奔。

这不是我第一次送外卖。去年12月,上海快递、外卖运力紧张。有骑手告诉我,每个人最忙的时候一口气要同时送12个单,根本送不过来还不能拒单。我在群里看到上海市网购商会向广大市民发出的倡议书,“鼓励近期未到岗工作或有闲暇时间的居民,在确保自身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加入到配送的行列当中”,并附有各大电商、外卖平台的招募信息和站点的联系电话。考虑到我处于赋闲状态,而周围邻居、朋友都点不到外卖,于是我加入了外卖骑手的队伍。12月21日一下午的时间,我用自行车送了8单外卖;4个小时,骑了8.3公里,总共收入57.3元。

像我们这种临时骑手被称为“众包骑手”,只需要在平台注册、完成在线考试,就可以开始送单了,不需要头盔、电动车、外卖包和衣服,几乎是0门槛。

笔者的生产工具,自行车

城市里还有很多跟我一样的“众包骑手”。在小红书上,搜索“送外卖”有48万篇笔记,“兼职送外卖”的话题下有将近1000万的浏览量。虽然动机不一而足,有人听说运力不够、看到提议书,想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有人想体验一把骑手生活;有人看到身边的朋友送外卖,也加入其中......总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在行动,自发加入了这个曾经陌生的送外卖队伍。

RR 也是其中的一员,她从公司辞职之后在家休息,一直想体验下各行各业的生活百态。正好在朋友圈看到有人送外卖,于是申请成为了一名“众包骑手”。RR不是不担心自己会阳,在送外卖的时候,她会选择过道、楼道比较开敞的老小区,可以降低密闭空间里被感染的风险。即使被派到电梯房,如果在五楼以下,她也宁愿自己爬楼梯。

城市的运力紧张,平台也对规则做出了相应的调整——骑手配送超时,有20分钟内免罚的福利。不仅如此,政府也在积极地进行调控。2022年12月24日,上海发布《制定关于支持本市相关行业和企业稳岗留工有序运行若干政策措施》,里面提到“2022年12月25日至2023年1月27日期间,对重点监测的电商平台和邮政快递企业,给予上岗工作的一线人员每人每天60元补贴。”

RR很好奇能不能拿到补贴。众包站长在新手群里回复,乐跑骑手(平台的全职骑手)优先申请,并且需要一天跑满40单。一天40单是什么水平呢?RR在12月25日,骑着自行车在7个小时内送了16单,配送了18.5公里,连目标的一半都没完成。后来她问一个乐跑骑手,骑手笃定地说,众包不可能完成40单。

12月30日晚,降温,RR提前收工,在5个小时里完成了13单,配送了21公里,当天排名第32876位。而榜单前三名的骑手分别是125单、126单、122单,同时,前164个骑手是88单。

RR供图

2022年最后一天,RR发现超时免罚的福利取消了。她想,也许骑手正在“阳康”回到岗位,便在那天送完单后结束了外卖生涯。

城市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个契机,让不同行业的人群产生了流动。大家自发加入到外卖骑手这个行业,有了不同的感悟。

以前 RR在马路上看到外卖骑手,只觉得他们横穿马路、乱跑逆行,会刻意避开一点,但现在发现如果按照平台规划的路线跑,就会产生这种现象,“这是平台的错,不是骑手的”,RR说道,以前不知道外卖骑手为何总是来去匆匆,放下就赶紧跑,没时间唠嗑两句。当她开始自己送外卖之后,她发现系统就像是一个无孔不入的鞭子,一单还没送完,两三个单子就像雪花一样纷纷落下。拒绝,会影响之后优先派好单的资格;接受,则意味着不得不违反交规超速行驶。但不管哪一种选择,骑手的时间就是金钱,按时到达只能赚到应有的报酬,而超额将面临巨额的赔偿,所以他们片刻都无法停留。

RR在群里跟朋友们说,骑手经常上到楼道发现没有门牌号,只能大喊。她号召大家能把标识贴在门口,这样能方便骑手,节约他们的时间。

另一位“众包骑手”体验者PD, 以前习惯自己在家做饭。他在送外卖的过程中和小店聊天,发现外卖平台抽成非常多。PD 送完外卖后,希望就算不在家做饭,也要尽量去餐厅堂食,增加小店的收入。

“那如果一定要点外卖呢?”我问。

“我会给骑手加钱,以前直接就加了,但现在会留到送以后加。这样子不会影响骑手的路线和选单。还能给骑手增加收入。”他说。

一场因为疫情引发的社会岗位的流动,让顾客变成了骑手,他们不再坐等上门,而是自发地骑上脚踏车、在毛细血管般的城市里穿行。在让城市继续运作的齿轮中,他们也看到、听到、感受到了更多,关于线下小店的生存、关于外卖骑手的状态。

有时候我们坐在办公室里,很难设身处地去考虑其他人的处境。外卖员、保安、便利店员、清洁员、服务员,只是一个个模糊的像素,融化在一片黑白色的背景里。但如果有机会,其实角色互换不是很困难的事情。这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更能在日常生活中对周围环境多一分理解。而如果我们有机会去做这样的事,也可以多与身边的朋友分享一手经验,让这个世界多一些包容和善意。

(图/文 早见Hayami,自由撰稿人、路上观察者)

本周主题推荐

书|《中国外卖》

作者先后采访近百位外卖小哥,向读者呈现了鲜活的外卖小哥群像,记录他们艰难的生活和不懈的奋斗。他们渴望改变现在的生活,愿意为家人无私付出,对陌生人主动伸出援手,在疫情和危难中敢于担当,虽然是一个个平凡的普通人,身上却闪烁着温暖动人的人性光芒。

书|《数字劳动:自由与牢笼》

社会学学者送外卖、做主播、打电竞、开网约车……“潜入”数字劳动世界,以亲历者身份,记录数字劳动的方式以及它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反思其带来的新的劳动关系、劳动伦理、劳动保障等问题,也思考这一时代的精神与情感世界。

骑手摄影计划|你看不见的城市 

还有谁,能比整天走街串巷的外卖小哥更懂得一座城市的细节呢?在“ 蜂鸟骑手摄影计划”里,5000多位喜欢用影像记录生活的外卖小哥,与一群对摄影以及城市生活充满兴趣的编辑成了搭档。骑手发回的前方观察,被编辑成了一系列城市观察报告。

书|《城市里的陌生人》

本书展示了人口流动所引发的空间、社会关系重构,以及跨区域联系网络的建立。通过展现一个典型的外地人口社区——北京丰台“浙江村”的发展、繁荣、拆除、重建,作者展现了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以及私人社会空间对传统管理制度的挑战。

书|《静寂工人》

被时代抛弃的码头装卸工人、入不敷出的大货车司机、饱经风霜的茶店仔阿姨、失语返家的父亲……人类学学者魏明毅走进基隆的日与夜,倾听他们的诉说,并不断叩问这静寂背后深层次、结构性的原因。

线下活动推荐

上海·展览丨冬藏春生:海上大美术创研中心艺术作品展

详情请关注 上海市宝山区文化馆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丨老上海生活景象

详情请关注 URBANCROSS Gallery 城市交集微信公众号

上海·现场行为|2022 嬲嬲现场

详情请关注 那行NMG微信公众号

上海·分享|当我们追忆城市时:谁在为城市历史风貌保护买单?

详情请关注 艺仓美术馆MAM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神山隆二个展

详情请关注 上海日领馆微信公众号

北京·展览|想象荷兰

详情请关注 荷兰驻华使馆微信公众号

深圳·演出|狂人日记

详情请关注 坪山大剧院微信公众号

杭州·展览|琳琅满目lín láng mǎn mù

详情请关注 啥空间ScheinSpace微信公众号

南京·展览在地·生成

详情请关注 FFA艺术中心微信公众号

成都·市集好奇学习社区2022秋季项目成果展

详情请关注 CURIONESTY好奇学习社区微信公众号

济南·展览共生世界——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

详情请关注 山东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线上活动推荐

线上剧场十二个人的职校

详情请关注 HOPE学堂微信公众号

线上展览各境与相望——集结——国际当代艺术交流展

详情请关注 北上北艺术微信公众号

线上征集《光的觉知》摄影展作品征集

详情请关注 哪吒行动微信公众号

线上招募|还乡计划第十二季 寻人启事

还乡计划是 OFPiX 一个持续进行的项目。从2011年开始,我们发出了很多份还乡任务书,陪伴很多人回到故乡,记录故乡,并与之建立联系。它累积了很多故乡的影像、情感和思考,而且,它还在继续推动人们重看自己和地点、时间、他人的关系。
详情请关注 OFPiX微信公众号

线上对谈|“回到未来”系列活动:「乡村·百工」之碧山工销社

详情请关注 烟囱PSA微信公众号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发邮件至dongyl@thepaper.cn)

    责任编辑:董怿翎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