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读懂消费者 | 从追捧到倦怠——你还在频繁使用社交媒体吗?

2023-01-09 12: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导读:人人都是消费者。无论买卖当下还是日常生活,作为消费者,人的行为会呈现哪些规律?其背后又蕴藏着哪些心理学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后疫情时代消费者行为研究”跨学科创新团队集结了来自心理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的青年教师,他们将解读消费者日常行为,探索其内心世界。

 

所属系列/华东师范大学“后疫情时代消费者行为研究”跨学科创新团队

撰文/王筱雅(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邓晓怡(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杨莹(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

运营/王云汐

自2011年发展至今,微信已成为国内使用最广泛的社交媒体之一,其功能也从最初的聊天、朋友圈分享生活拓展到现在的公众号、小程序等。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越来越多的人似乎正在从微信中“消失”:使用频率降低、消息提醒关闭、朋友圈减少甚至停止更新。不仅是微信,微博作为头部社交媒体之一,也面临类似的困境。疫情期间,各种难辨真假的信息的轰炸,让很多人开始回避刷微博,以缓解其带来的负面情绪。

当然,每个人身边都不乏活跃于社交平台的朋友,但无法否认的是,一股对社交媒体厌倦的浪潮正悄然而至。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交媒体倦怠”(social media fatigue,SMF)。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逐渐远离社交平台呢?这一现象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心理机制?

 

​​​​​​​“社交媒体中的大量信息让我感到超负荷”

互联网时代,很多人可能都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超负荷。这主要体现在信息超载与社交超载两个方面。

社交媒体承载的信息量无疑是巨大的,我们从中获得所需信息的同时,也要被迫接收很多无价值的信息,如广告、虚假信息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刺激的加工会占用认知资源,刺激越多、越复杂,消耗的认知资源越多。因此过载的信息会让我们的大脑超负荷运转,耗费本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而大量无效的信息还容易引发焦虑等负面情绪。

社交超载是超负荷的另一重要体现。有学者认为,个体在认知上能够同时控制的人际关系数量约为150条。然而,社交媒体上的互动数量已远超这个数字。表面上看,我们只是在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线上社交,实际上它所耗费的认知远超预期。因为我们不仅是在接收信息,更是在参与社会互动、交换情绪价值。

我们需要在社交媒体上响应他人的情感需求,例如回应来自好友的诉苦。然而随着表达情绪的频率和强度增加,人们耗费了更多的心理能量,感到自己仿佛被“掏空”。想象自己面无表情地在屏幕上敲下一连串“哈哈哈”的样子,这种敷衍其实就是情绪耗竭的体现。

 

“无处不在的社会比较让我感到焦虑,变得不再喜欢自己”

“有时看到我的同事发一些旅游、美食还有聚会的动态就挺羡慕的,我每天的生活跟他们比起来真的是太单调了。”

“我有很多那种能力很强的好友,他们经常发一些参加各种比赛活动的动态,我每次都会点赞,但心里也会觉得自己真的挺差劲的。”

“经常在朋友圈刷到姐妹的美照,虽然看到很赏心悦目,但对比自己的外貌身材,难免会感到焦虑。”

这样的想法我们或许都曾有过,这就是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对我们产生的影响。社交媒体盛行以前,我们接触到的人和信息是有限的,参照对象也更多是身边的人,例如很多人的“童年阴影”——邻居家的孩子。而现在,社交媒体使各种信息变得触手可及,曾经离我们很“远”的人和生活方式,如今只隔着一层屏幕,似乎“近”在眼前,成为我们可以比较的对象。此外,点赞数、粉丝数、评论数等指标,仿佛无形的地位象征,增强了我们的比较倾向。

最重要的一点,人们更有可能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美好体验和正面消息。而当自己的生活不尽如人意或单调乏味时,他人美化后的信息会加剧自身的低落情绪,让人产生自我怀疑,甚至不再喜欢、接纳自己了。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远离社交媒体,以缓解社会比较产生的焦虑。

 

“塑造形象让我感到压抑、疲倦”

我们不仅会受到他人在社交媒体上呈现信息的影响,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社交媒体上管理着自己呈现的形象。戈夫曼于1959年提出“戏剧论”,又称为印象管理/印象整饰(impression management),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社交媒体是人们展示自我的重要工具。然而由于工作和社会需要,或是出于自我防御,社交媒体中呈现的形象与真实形象可能有一定出入。

这种与真实自我不同的、带有“表演性”的自我呈现,一方面有利于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实现某种目标;但另一方面,有意维持特定的形象相当耗费精力,并且过度的印象管理也会使他人感到厌烦。如何适当地进行印象管理、不至于迷失真实的自我也是每个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越来越多和学习工作有关的内容侵入我的私人空间”

在创立之初,社交媒体本是私人社交活动的领域。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交媒体功能的完善,人们感知到的工作-生活边界越来越模糊,我们逐渐被看到老师、领导发布的通知或是群聊中“99+”时的恐惧所支配。

这类信息往往与我们的利益息息相关,很难合理控制,对此很多用户选择创立两个账号,即工作账号与私人账号的分离。还有部分用户干脆减少使用,避免泄露隐私。

 

冷冰冰的屏幕就像张开嘴的巨兽,不断吸食着人们的时间和精力,沉溺其中的人逐渐丧失对生活的激情。

对此,一种最简单、直接的应对方法就是回避那些让你感到不适的信息——你可以关闭部分功能,甚至卸载程序;或是屏蔽某些信息。

你也可以学习时间管理的策略,适当借助软件来记录你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在控制使用时长的同时督促自己工作学习,一举两得!

此外,你还可以针对让你产生社交媒体倦怠的原因进行调整。正如上文所说,每个人都会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精心的自我修饰。当你羡慕他人的生活时,他人何尝不羡慕你呢?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在面对社会比较时或许可以更适应性地调整自己的心态。

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时刻记住,社交媒体只是一个载体,它能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连结,但积极的感情绝不能只靠媒介来维系。我们更应该把目光投向身边的人,多进行线下交流互动,去感受每一次真实的触碰带来的温度,去创造实实在在的共同回忆。

 

[1] Liu Y, He J. “Why Are You Running Away From Social Media?”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Social Media Fatigue: An Empirical Data Study Based on Chinese Youth[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21, 12.

[2] Bright L F, Kleiser S B, Grau S L. Too much Facebook? An exploratory examination of social media fatigu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5, 44: 148-155.

[3]应锐雪.社会比较视角下的社交媒体倦怠——以微信为例[J].科技传播,2021,13(14):146-148.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