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两会声音|如何引才育才?怎么看考编考研热?复旦、同济党委书记这样说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朱奕奕
2023-01-12 14:04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2023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开幕式报告结束后,多名学术界人大代表热烈讨论着这“三个第一”,振奋与激动难以言喻。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了上海市人大代表、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以及上海市人大代表、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两位高校人大代表对于过去五年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深有感触,并分享了他们的真知灼见,为上海人才高地建设建言献策。

焦扬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朱奕奕 图

复旦:疫情最艰难的时候不放慢人才引进的步伐

“任何城市要利于不败之地,任何国家要长期可持续发展,一定是依靠教育、科技和人才。”上海市人大代表、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表示,在这三个要素里,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

焦扬说,教育、科技与人才这三个要素,在高校里能实现有机统一,因此高校承担了这三要素一体布局、整体推动的重要使命与责任。

在人才高地建设的过程中,复旦大学应当作出自己的贡献,焦扬透露即使在疫情的影响下,去年复旦大学依旧没有放慢引进人才的步伐,去年全年引进了293位人才,在全国名列前茅,目前复旦国家级人才计划有700多人,占了全校教师的20%,这在复旦的历史上也是最好的时期。

目前,复旦大学正在全面推进大人才战略,把人才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来抓,制定了一系列配套人才的计划,“既引又育,引育结合,让现在复旦校园的每一个人都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并建设人才友好型校园。”焦扬介绍道。

 方守恩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澎湃新闻记者 仇依楠 图

同济:建设科技高中,将大学实验室向中学生开放

如何将科技人才培养的端口前移?对于这一问题,《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方向,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启动新一轮公办初中强校提质工程,加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

上海市人大代表、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深有感悟,他表示同济大学已经和附属中学所在区域开展合作,建设科技高中。

“在科技高中里,我们要培养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的概念、思考的方式,并且向中学生开放大学的实验室,将国际前沿的科学问题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与中学生进行探讨,引发他们对科技创新的好奇心与关注。”方守恩透露,科技高中的建设,将有助于高等教育的力量提前介入,为科技人才的培养埋下种子。

近年来,“考编考研热”持续升温,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否因此有所改变?

方守恩表示,很难笼统地说大学生应该要去做什么,而是国家需要什么人才,大学就应该培育什么样的人才,不同的学校的培养目标也有所不同。“我们同济大学培养的人才目标是国家栋梁和专业精英。”

同时,方守恩提出,高校不应该再片面追求本科毕业后的直接就业率。校教育不能满足于就业,而是希望学生们进一步深造,不断提高自己,培养终身学习型人才。

对于学生和家长们在高考中会出现“一窝蜂”向着某些热门专业选择的现象,方守恩说,高校应该要有自己的定力,坚持面向国家战略和世界前沿,在专业设置上引导学生们向着这一方向前行。

白浪 设计

    责任编辑:高文
    图片编辑:张同泽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