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孝南妇联“留住幸福”关爱留守妇女项目列为孝感市高质量发展案例

2023-01-13 17: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文如下

留住人生幸福

活出精彩人生

-----孝南妇联实施关爱留守妇女项目的创新实践

一、背景情况

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充分发挥自己广泛群众性和社会性的优势,积极投身于妇女的综合素质提升事业中,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在提升妇女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2018年起,孝南区妇联积极主动作为,通过实施“留住幸福·关爱留守妇女”项目,关注留守妇女这一女性特殊群体,开辟了“不落一人”全覆盖式关爱留守妇女的新局面,浇筑了留守妇女身心健康的坚实基座,为留守妇女人生出彩和梦想成真写下了生动务实的注脚。

孝南区人口98.85万人(含市高新区、市临空经济区),其中女性人口为48.12万人,占48.68%,2021年留守妇女902人(留守妇女是指丈夫外出务工,连续6个月以上不与丈夫共同生活,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生活的60岁以下的妇女)。

(一)项目实施前留守妇女面临的困境

1.维权意识薄弱。留守妇女因夫妻长期两地分居感情薄弱,一是易于出现婚姻破裂、家庭财产纠纷等难题;二是担心丈夫在外隐瞒收入、不承担养家义务、违法乱纪;三是因在农村多处于弱势地位,易成为不法分子的侵犯目标。根据调研走访多数留守妇女法律意识比较淡薄,面对权益侵害,只有不到一半的妇女表示会找政府、妇联或者通过法律途径解决,1/3以上的妇女则选择忍耐。

2.健康意识欠缺。多数留守妇女既要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又要打理家庭事务,还要照顾年迈的老人、教育未成年的孩子,往往“身兼数职”,生活压力系于一人,导致绝大多数妇女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女性常见的宫颈癌和乳腺癌在留守妇女身上高发。并且大多数留守妇女健康意识欠缺,无基本的保养意识,从未到医院专门做过体检和妇检,小病往往是选择硬扛,只要不太严重一般选择到村级医疗点买药。

3. 家庭关系紧张。一方面是婆媳关系紧张。由于丈夫长期不在家,婆媳间缺乏沟通缓和的桥梁,处理好关系更是难上加难。调查中,发现存在多例婆媳关系没有处理好导致家庭矛盾激化的现象。另一方面是母子关系紧张。不少留守妇女本身文化水平比较低,无力在子女学习上、成长上给予有效教育与监管。超半数子女叛逆心强,只听父亲的话,不服母亲管教,学习成绩下降,沉迷于网吧、手机等。调研走访过程中,希望得到子女教育方面的帮助为留守妇女第一需求。

4.精神生活匮乏。一部分留守妇女由于生活繁忙,在经过一整天的田地操劳、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之后,空闲时间极少,无力再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业余生活枯燥单调,生活晦暗、缺乏色彩。一部分留守妇女家庭条件优越,上有婆婆一家照顾老小,时间宽裕,但是无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支撑,容易陷入打麻将、生活没有目标、无所事事等状态,生活质量较差。

(二)项目实施前孝南区关爱留守妇女工作存在的问题

1.主体责任不明,帮扶力量分散。在《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意见》颁布实施之前,孝南区关爱留守妇女责任分别由妇联、民政、人社、卫健等多部门落实,各方面缺乏沟通联系,各办各的事,同留守妇女需求贴近不够,帮扶效果不佳。

2.社会关注不够,缺乏定向服务。由于留守妇女大部分没有因为处于留守状态而陷入普遍意义上的贫困、失能、无法自立等困境,导致不少地方、部门和一些社会组织缺乏对关爱留守妇女工作的情感认同,认为她们不同于年长的留守老人和年幼的留守儿童需要特别保护,无法设身处地考虑她们的群体特点和独特需求,更难以从她们的需求出发提供关爱保护服务。

3.需求整合有限,活动成效难现。大多数留守妇女帮扶需求个性化较为突出,很难做到“一刀切”,难以组织力量进行规模化集中关爱帮扶。而专门就留守妇女进行个体化跟踪式的服务,关爱面较窄,耗费人力物力较大,难以持续开展。再加上留守妇女群体务农顾家事务繁杂,导致她们分身乏术,也难以抽出时间参与各地、各部门组织的集中活动。因此,目前各地、各部门的关爱主要还是延续老办法,采取重大节假日关爱慰问,形式热闹,帮扶成效不足,难以形成长久关爱力量和品牌。

二、做法与成效

(一)注重需求导向,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留守妇女成了农村发展的主力军,在农村生产生活、发展经济、维系家庭、养育子女、赡养老人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注意到,因为留守妇女的自身特性,农村各地出现了“单亲化”“女耕男工”“体制性寡妇”的留守妇女新模式。因此,对她们的关爱不能仅停留在对她们的生产生活上的帮助与关爱,要注重鼓励她们大胆地走出去,要让她们身心内外都得到关爱,让她们健康生活、乐享幸福。通过调查走访,对征集到的留守妇女“微心愿”进行分析,孝南区妇联决定把“留住幸福·关爱留守妇女”项目定位为关心呵护全区留守妇女心理和身体健康,引导树立积极向上生活观念,营造和谐家庭和邻里关系,维护自身权益,促进自立自强,实现人生价值,活出出彩人生,助力孝南乡村振兴的“一站式”综合性服务平台。

(二)广泛汇集力量,夯实关爱留守工作基础

1.争取高位推进。关心关爱留守妇女工作,一直以来都得到了孝南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除了在人员、资金方面大力支持外,还由一名区委常委专门包保妇联工作,经常到妇联机关、乡镇调研,定期听取妇联工作汇报,协调相关工作落实。孝南区妇联也多次将关爱留守妇女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报区委领导,争取区主要领导对妇联工作进行指示批示。为加强对全区“三留守”人员的关心帮助,2018年,孝南区妇联向区委、区政府提议,重新修订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意见》。该《意见》也是多年来孝南区妇联牵头开展关爱留守妇女工作的重要政策指南。

2.整合社会力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部门、各社会力量开始关心投入公益事业,为孝南区留守妇女改善生活品质提供了不少帮助。但是因为这些部门、社会力量的活动比较分散,互相联系不紧,难以产生“1+1>2”的聚力效应。为此,区妇联牵头多方整合社会资源,构建了“1十N”关爱留守妇女工作体系,即各地妇联组织为关爱留守妇女的主体“1”,组织协调区各关爱“三留守”单位、相关爱心企业、热心社会组织、基层妇联执委等“N”个社会力量,共同为孝南区留守妇女提供帮扶,构建了“党政主导、妇联协调、部门协同、社会联动”的大关爱格局。迄今为止,孝南区妇联通过“1十N”形式,组织开展创业就业技能、女性健康、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普法维权等专题讲座30余场,发放《反家暴宣传手册》和防电信诈骗宣传资料2000余份,全区留守妇女编发“留住幸福”信息100余次,为3635人次留守妇女赠送了价值每人1万元的“女性安康”保险。

3.搭建数据平台。当今中国已进入“数字时代”,“大数据”已深度运用到各个社会领域。为对全区留守妇女进行精细化管理,提供差异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区妇联每年都联合人民人寿保险公司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一次大规模入户走访,每走访一位留守妇女均要填写面访单,全面采集了全区留守妇女的数据信息,建立了留守妇女动态数据库。通过数据库,区妇联可以准确掌握各乡镇场街的留守妇女数量规模、经济情况、家庭结构、关爱措施、关爱需求等。同时,区妇联还在每年初对数据库进行大规模集中调整,每月小范围细微调整,实现动态管理,确保精准施策。2019年,区妇联统计录入留守妇女信息1521名、2020年1212名、2021年902名,做到了留守妇女信息不漏一人,生产生活帮扶不落一人。下一步,区妇联计划组织力量对数据信息进行深度分析,以求进一步挖掘数据运用领域,用技术的力量造福全区留守妇女。

(三)多维提供关怀,关爱之花开遍孝南阡陌

1.关注心理健康。身心愉悦,是幸福的最高表现形式。致力于留守妇女高雅兴趣爱好的培养,4年来,区妇联为留守妇女举办广场舞、瑜伽课、美妆课、手工制作等类型的培训10余场,以消除她们因生活压力过大而产生的抑郁、焦虑、恐惧、怀疑等心理病变。注重培养留守妇女处理家庭关系的能力,区妇联联系区法院、区司法局专门向留守妇女开展婚姻法、反家暴法等知识讲座,还链接了益邦社工开展了30余场家庭教育讲座,助推留守妇女良好婚姻关系、家庭关系的形成。

2.关注身体健康。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为呵护留守妇女健康,区妇联常态化开展“巾帼健康行动”,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知识宣讲为留守妇女普及健康知识。联合中国人民人寿开展“两癌”健康讲座,联合孝感口腔医院开展口腔健康讲座,聘请专家讲健康意识的形成,4年来,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讲座10余场,留守妇女建康意识重视普及率100%。针对中年女性易发高发的宫颈癌和乳腺癌,区妇联开展“两癌”预防、治疗、救助一条龙服务。联合区卫健局、各乡镇卫生院组织全区留守妇女每年开展“两癌”免费筛查,让留守妇女就地就近免费筛查。为进一步强化“两癌”保障,2018—2021年,区妇联联合中国人民人寿孝感公司累计为留守妇女赠送保额为3635万元专门保障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安康保险。积极为“两癌”患病妇女申请标准为每人1万元的中央福彩贫困母亲“两癌”救助金。

3.关注自立自强。留守妇女能否真正获得安全感举福感,很大程度取决于经济是否独立。在调研走访中,孝南区妇联发现留守妇女对于就业的需求特别强烈。为推进留守妇女真正自立自强,区妇联联系区人社局、区就业局积极为留守妇女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和渠道。根据需求聘请专业老师开展就业意识培训班,鼓励留守妇女勇敢地走出家门。举办包括家政、育婴师、烘焙、保姆、美容美发等各种技能培训体验课,受惠留守妇女百余名。打造信捷家政公司作为妇字号留守妇女就业基地,留守妇女若有需求,信捷家政公司将免费培训、免费提供就业岗位。

4.注重典型引领。为打响关爱留守妇女品牌,凝聚更多力量参与关爱行动,孝南区妇联组织开展以“最美留守妇女”为品牌的系列评选活动,评选出“健康留守妇女”“孝善留守妇女”“自强留守妇女”“爱心留守妇女”“精致留守妇女”“最美留守妇女”。再通过线上线下广泛宣传,在全区留守妇女中树立了自强独立、孝老爱亲、身心健康的标杆,鼓励她们积极乐观,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改变生活,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作用。

三、经验与启示

通过“留住幸福·关爱留守妇女”项目的实施,可以看出,在新时代关怀和帮助留守妇女,需要进一步把握妇女工作规律,进一步向平台赋能,真正让关爱留守妇女工作走心走深,取得实效。

(一)紧扣妇女需求

“当留守妇女担心健康时,我们送来了保险;当她们渴望就业时,我们送来了技能培训信息;当她们需要关爱时,我们的温暖也送来了”,参与项目的妇联干部谈到,孝南区妇联能够成功牵头开展此次项目,正是基于妇联工作性质,妇女干部的特性,能够更加用心体会基层妇女所需,感受妇女所累,针对留守妇女生理、心理、安全、健康等现实需求,通过“帮、扶、送”等主题活动,加强对留守妇女服务与管理,全面提升生存技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留守妇女身心健康发展,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在活动开展中,孝南区妇联能够不断牵头注入性别意识,规模化、持久性地开展调研走访,及时准确地摸清留守妇女的需求,同时紧扣留守妇女所需,针对性链接成员单位和爱心企业,从呵护女性健康着手,传导家庭教育正能量,提升妇女就业维权等意识,让更多成员单位和企业能够感受妇女特殊群体力量和思想脉络,推动项目顺利实施落地。

(二)丰富项目容量

“关爱”行动的帮扶项目自启动以来的三四个,发展到现在涵盖医疗保险、心理辅导、法律维权、技能培训、兴趣养成等各类特色项目10余个,将来我们将继续物色和吸收更多的帮扶项目,做大项目库。得益于项目库的丰富,可以在每次开展“关爱”行动时都能采取有机搭配、组合安排的方式,合理安排帮扶项目,既不增加项目提供方的负担,也让每次活动都让留守妇女有所收获。通过在差异化、特色化的帮扶活动,让留守妇女均能有所收获,能够切实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爱。目前,区妇联仍在不断丰富帮扶项目库,并鼓励留守妇女主动按需点餐。

(三)加强宣传引导

网络信息时代,光是组织集中行动无法体现成效,还需要不间断地宣传,才能更好维护“留住幸福”品牌形象,凝聚更多力量参与关爱行动。为此,孝南区妇联不仅将“孝南妇联”公众号,作为孝南关爱留守妇女行动主流宣传阵地,还经常向荆楚网、孝感网、孝南网和各级妇联组织公众号、网站投送孝南区“关爱”行动开展情况的信息,第一时间向社会展示各类关爱活动全貌。与此同时,积极协同各部门跨系统推送活动信息,引导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社会各界人士、企事业单位广泛参与到关爱服务行动中,让“留住幸福”项目持续保持热度,构建全民重视、全民支持、全民参与关爱服务行动的良好格局。

(四)注重品牌维护

通过妇联组织的牵头发力,采取集中行动,展现关爱行为的成效和留守妇女的精神风貌,其中,密切链接部门和爱心企业资源,不断将群众的反馈意见和活动阶段性成果进行交流分享,让各单位、爱心企业在项目运行的过程中,看得见、摸得着关爱的成果,让关爱方收获更多认同感和成就感。留守妇女在活动中不断感受到政府和企业的关心呵护,主动积极向组织靠拢,信赖依赖“留住幸福”项目品牌,让这一品牌形象—跃成为孝南关爱留守妇女的金字招牌,也让更多单位和企业找到了关爱组织平台,为今后关爱留守妇女工作找准了协同发力的方向。

(五)强化阵地建设

“妇女之家”建设是妇联组织深化改革,下沉服务资源,打通为妇女姐妹提供贴心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扎实阵地。4年来,孝南协按照“有班子、有牌子、有台账、有场所、有设施、有队伍、有计划、有活动”的“八有”标准,共计建立了19个区级示范妇女之家,其中新华街道中山社区妇女之家、广场街道三里社区妇女之家、毛陈镇龙湖村妇女之家、朋兴乡朋兴社区妇女之家、卧龙乡巩固村妇女之家、杨店镇童庙村妇女之家、新铺镇郝庙新村妇女之家、陡岗镇万安村妇女之家正申报为市级示范妇女之家。妇女之家的建成,让留守妇女彻底摆脱了过去开展活动无平台、借场地、打游击的尴尬境地。基层妇联再通过“党建带妇建”,把党建工作融入基层妇女组织建设,使妇女之家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信赖及热爱的温暖之家。

(中共孝感市委党校朱胜香

孝南区妇联韩丹平)

微信号|孝南妇联

编 辑|韩丹平

原标题:《孝南妇联“留住幸福”关爱留守妇女项目列为孝感市高质量发展案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