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博物学者段煦出了一本书,告诉读者北极其实是个缤纷世界

澎湃新闻记者 沈河西
2018-06-03 13:25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北极其实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6月2日,在《斯瓦尔巴密码:段煦北极博物笔记》的新书发布会上,作者段煦告诉读者。
段煦是博物学者、科普作家,曾多次进入极地,足迹涉及南极大陆、北极冰区及斯瓦尔巴群岛、东非高原及裂谷带、南美巴塔哥尼亚、西南印度洋及南太平洋诸岛屿、马来群岛等地,进行博物学考察及研究。这本《斯瓦尔巴密码》是段煦多次前往北极考察的笔记,系统介绍了地处北极腹地的斯瓦尔巴群岛环境,以及那里的动物、植物、地貌和人类历史遗迹。

段煦

从2011年开始,段煦几乎每年都要去北极科学考察,有时一年不止一次。《斯瓦尔巴密码》这本书26万字,1000多张图片,花了段煦2年多时间,据他介绍,这本书是他六七年的科考积累,他希望用通俗的语言介绍给更多人,于是采用了“北极指南”的结构,用“笔记”的手法把他获得的关于北极的科考知识再现出来。

《斯瓦尔巴密码》
北极是什么样的?在一般人看来可能是冰天雪地,但是在段煦眼里,那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地方。段煦解释了原因:因为在北极,到了夏季的时候,尤其是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的地方,地面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小狐狸在草坪上蹦跳、赛跑,还有各种各样的海鸟、欧绒鸭、白颊黑雁等大大小小的鸟类哺育它们的孩子,是一片欣欣向荣,活泼可爱,五彩缤纷的丰富世界。
盛开的北极棉
在新书分享会上,段煦向读者展示了几幅书中的图片。其中一幅是斯瓦尔巴群岛最大的冰川——摩纳哥冰川。“为什么是蓝色的?这就是北极的蓝冰,高高的蓝冰的冰墙可能达到50到上百米。在这样的蓝冰墙的前沿,不断有冰块的垮塌,掉到水里之后泛起很多的营养物质,吸引了很多的小鱼小虾,因此数以万计的海鸟就聚集到这样的蓝冰墙之前,形成非常令人震撼的鸟市,这就是成千上万只三趾鸥聚集在蔚蓝的冰墙前沿。在距离它1—2公里的地方,你们就能够听到它们鸣叫的声音,非常的壮观。”
摩纳哥冰川前飞舞的三趾鸥
在段煦分享的北极图片中,有一张很特别,叫“白虹”,也就是白色的彩虹。“只有在两极地区才能看到彩虹也被冻成了白色,因为气温太低了,以至于空气中的小小的水滴凝结成了小冰晶,所以彩虹看上去也呈现出白色。”
白虹
有在场读者问到北极熊现在的生存状况,段煦解释说,虽然斯瓦尔巴群岛的北极熊有5000多头,但是相对比阿拉斯加北极食物比较多的地方,那儿北极熊的生活还是比较艰苦。“气候变化给北极熊带来的生活困扰非常严峻,很多北极熊饿死,留在大陆上挨饿,也有很多北极熊没有赶上浮冰,还有很多北极熊从浮冰上想回到大陆的时候冰化了,淹死在海里,这些都是有的。”

北极熊
在北极,如果遇到北极熊怎么办?段煦解释说在北极一定要避免遇到北极熊。因为北极熊处于食物链的顶端,也就是只要是喘气的生物基本上都是它的食物。所以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有很严格的法律,在南北极做旅游做探险的邮轮、科考船、抗冰船上也有非常近乎于严苛的规定,也就是避免与北极熊相见。如果严守这些法则,你的人身安全能够得到保障,如果一意孤行,去触犯这些法律法规,不严守这些规则,就会有生命危险,总之要避免与北极熊有近距离的接触。“我们观察北极熊都是在抗冰船上往下看,或者是乘坐冲锋舟,中间隔着一道海,离30米以上的距离去看北极熊,因为北极熊的速度可比刘翔跑得快多了,是每小时60公里的时速,一瞬间就能到你的面前。”

有一次,段煦与北极熊在陆地上相遇。“我们被两头北极熊夹击,一头是熊妈妈,在我们所处的高地的下方,另一头是一头两到三岁大的小北极熊。小熊往上跑,三岁大的北极熊很大,站起来比人高,可以吃人,它往上跑,妈妈在下面。结果就把我们包围在了中间,这个时候因为我是总领队,我下面还有一个植物组,我带着动物组和地质组往上走。植物组他们周边还有一个小船,有一艘冲锋舟,当时报警枪已经响了,我就让他们先下去,我们没有船没关系,我们原地待命坐在地上,然后用枪声把小熊往上赶,把母熊堵在一条冰川融水河的对岸,结果在这个时候我们往下撤,小熊上去了,母熊回去了,船也开到了岸边,我们就安全的回到了破冰船,回到了我们的母船上。”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