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探索与争鸣|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⑩:深度智能时代“人”向何处去?

《探索与争鸣》
2023-02-02 16:43
专栏 >
字号

2022年12月18日,由《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与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联合承办的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人机交互:深度智能与知行关系”分论坛在线上举行。本场论坛以人机交互为切入点,从主体、感知、知识、行动等范畴出发,借由深度智能化的时代背景理解人机交互世界中的知行关系。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和两百余名听众在线参加了本次会议。

与会专家云合影

开幕致辞

会议开幕式由本次论坛的召集人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郁锋副教授主持。郁锋向各位专家学者对会议的支持表示由衷感谢,并对此次会议的背景、意义和议程做了简短介绍。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部长李伦教授代表承办方对会议主办方的支持和共同承办方的合作表示感谢,对与会嘉宾、学者表示欢迎,也对全国同仁对大工哲学多年来的支持表示感谢。他同时指出,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持续发酵,如何应对人、机、物三元融合带来的风险,如何应对深度智能化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对于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哲学分析和伦理反思,是当代中国学者回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学术责任。他期待本次论坛能够进一步促进青年学者的学术交流,促进大工哲学与《探索与争鸣》以及兄弟院系的深度合作。

李伦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系主任刘梁剑教授在致辞中指出,荀子提出“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人在利用物的过程当中成为君子,在人机交互过程中物取得了机的形态,交互也深入到深度智能的层次。关于知行关系的讨论古已有之,中外历史上多有探讨,它是触及人类基本处境的深层问题,同时在新的背景之下,它又成为时代的新问题,有切肤之感的真问题。华东师大哲学系同仁一直以来注重对哲学问题的理论探索,对该问题具有浓厚的探索兴趣。

刘梁剑

第一场

本次分论坛第一场报告由浙江大学白惠仁主持,北京理工大学薛少华、吉林大学黄原、华东师范大学郁锋、复旦大学顾知巍、安徽大学王金柱、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夏永红做了专题报告。

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薛少华对机器人是否具有生态位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他从生态心理学出发,指出机器人应该具有生态位,人类应把机器人作为一个生态意义上的种群而不仅仅是工具。这主要是由于机器人与人处于高度密集的交互环境之中;人类会将机器人人格化,进而形成依赖关系;人机关系高度类似于生物种群的竞争、交互和相互共生。因此要将人工造物看作生态位物种,赋予生态位物种以伦理地位。最后指出生态路径的三层含义:具身测试是机器人学的生态路径、动缘交互是机器人交互设计的生态路径、算法伦理是机器人伦理的生态路径。

薛少华

吉林大学博士后黄原讨论了社交机器人的情感欺骗问题。他首先指出,当前较为主流的观点是社交机器人在服务用户的过程中倾向于使用户相信其所面对的机器人具有情感,而这又并非真实,因而产生了欺骗。这种欺骗不仅可能会引发各种负面的道德后果,并且本身就是不道德的。通过对情感欺骗、信念和认知义务的分析,黄原提出在我们关心的有关社交机器人的绝大多数情形中,在当下以及可见未来的社交机器人问题上,只需采取一种包含用户的认知义务承诺的知情同意,就不会构成情感欺骗,因而不应针对该问题对该产业在情感模拟方面加以过多限制。

黄原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郁锋探究了人机交互多感官经验的知识论意义及其伦理限度,他从感觉经验的单模态观点、经验的多感官性观点以及两者的争议出发阐述了人类经验的多感官本质,并指出目前已有技术介入人类的感官经验,如触觉替代视觉的设备。郁锋指出,人机交互的多感官经验引发了知识论问题和伦理问题:在知识论上,存在着诸如从多感官经验到物、证据等问题;在伦理上,存在着感觉控制、经验的涉身性、感觉与数据等问题。

郁锋

复旦大学博士后顾知巍探究了机器人的多感官融合和知觉的现象问题,他认为传统知觉哲学对现象问题的解释存在着预设,涉及的解释项都是单模态相关的,且单模态的内容或可感性质的总合能穷尽对知觉经验现象特征的解释。但是,单模态或其加总的方式解释不了因多感官融合或跨模态影响的现象经验。相似的问题也出现在多感官机器人的设计中,可以通过多感官融合在人和机器人上应用的共性来进一步探求现象问题在多感官交互框架下的解决之道。

顾知巍

安徽大学教授王金柱探究的主题是“脑机接口与隐私认知”。他指出隐私认知有信号使用、物理接近、印象管理、语言屏障、自决五方面,由此带来的隐私风险主要包括私人领域的破界、独处权利的侵犯、自决异化、自由意志的威胁、透明心灵等。

王金柱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长聘副研究员夏永红以“人机交互时代的自主与尊严”为题,指出认知人工物对人的认知自主性和人类的尊严造成威胁。他从延展自主性和后人类尊严进行分析,指出人机交互设计应遵守两条原则,即自主原则和尊严原则。自主原则指通过能力扩增,提升而非减少个人自主性;尊严原则指通过天性完善,提升而非减少人类尊严。

夏永红

第二场

第二场报告由北京理工大学薛少华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王小伟、清华大学胡翌霖、大连理工大学张卫做了专题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小伟对技术意向性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在唐·伊德之后,剑桥大学的认知考古学家马拉福睿斯提出物质交往理论,着重考察了物的意象性问题。马拉福睿斯的核心观点和伊德很相似,都认为意向性既不专属于人,也不专属于物,而是人和物在交往中涌现的一种能力。后现象学和物质交往理论也有相似之处,它们都把人的根本存在看作“工具制造者”。技术意向性研究在人机交互伦理方面有三点启示:不再将机器看作工具;要考察机器电子装置对人的意向性的调节;考察机器的一般物质性对人的意向性的塑造。

王小伟

清华大学副教授胡翌霖以“机器与时间”为题,指出时间的性质有遭遇性、周期性、生长性、有死性、均匀性、客观性等。机器天然带有均匀性和客观性,机械钟显示一种视觉的、独立的、客观的、均匀的人造时间,具有周期性,具有驯服能量、标准化、自动化、精密化等逻辑。钟表和自动机器蕴含时间的周期性、均匀性和客观性,但仍没有时间的遭遇性、生长性和有死性。

胡翌霖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张卫梳理了技术人工物能动性的分类及谱系,指出能动性可分为“认知能动性”和“道德能动性”。人工物的道德能动性可分为“消极的道德能动性”和“积极的道德能动性”。人工物的能动性呈现出一个连续的谱系,可先将人工物分为“伦理价值无涉的人工物”“负载伦理价值的人工物”“无道德客体身份的道德主体”“有道德客体身份的道德主体”,这四种人工物在伦理空间相应的道德地位为“道德工具”“道德中介”“人工道德主体”“完全道德主体”。

张卫

第三场

第三场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王小伟主持,浙江大学白惠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贵红、西安交通大学徐婧、大连理工大学于雪做了专题报告。

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白惠仁探究了人机交互中的认知非正义问题,指出人机认知交互类型有人机合作决策和机器参与知识生产、提取和传递。人机认知交互的基本议题有认知身份、认知资源、认知权利、信任、公正。认知非正义包括证词非正义和解释非正义。混合交通中的解释非正义指人机认知资源的差异导致在交通行为决策中无法形成一致的预判,从而对人形成认知压迫,造成非正义。应对方式可以是建立机器的认知德性或打造人机融合的公共知识系统。

白惠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张贵红提出“智能体需要怎样的伦理合理性”的问题。张贵红从伦理合理性的概念入手,从人机交互视角考察了道德实在论、后果主义、道义论和德性论等伦理理论的应用,指出如果从人机交互立场出发,伦理合理性应体现出人机关系的终极目标,通过可解释性和类人情感的实现来促进人类的道德进步。

张贵红

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徐婧以具体社会历史情境中的“屏”为研究对象,对构成“屏”的技术组件及其技术逻辑、技术伦理所共同开创的技术嵌入及其社会影响进行分析。徐婧指出“屏”提供了一种物理空间的“替代方案”,是一种社会性的“技术物”,也是一种新的技术集成与表征系统。通过对屏幕研究的历史追溯,徐婧提出关于“屏”的三个追问,指出“屏”已经成为数字化生存的中介、是我们实现自己社会性的前提、“屏”的技术逻辑内化为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的一部分。

徐婧

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于雪以“深度智能化时代的人机新兴形态及其重构”为题,从人机交互、人机网络、人机系统等关于人与机器的不同技术和概念入手,提出了人机界面关系、人机行动关系、人机联结关系、人机融合关系等四种人机新兴关系,指出人机新兴关系的特征主要有交互性、协同性、异质性、融合性、复杂性、隐象性、伦理滞后性等,而人机共生可以作为一条新兴人机关系的阐释路径。

于雪

闭幕式

会议闭幕式由本次论坛的召集人之一、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哲学系副主任于雪副教授主持。复旦大学杨庆峰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段伟文教授对会议报告进行了点评,并进行了会议总结。

复旦大学教授杨庆峰指出,在本次论坛感受到了年轻学者们的思想丰富性和敏锐性。整场对“人机交互:深度智能与知行关系”这一话题既有规范性的思考,又有理论性的分析。研究人机关系话题的价值在于通过研究经验事物去认识先验事物,今天的报告兼顾了这一原则。从人机交互进入到伦理学的讨论,不仅仅探讨经验现象,还能够透过经验现象看到背后关系到的哲学问题。此次论坛还有着交叉学科的视角,如从传播学的视角去思考。他对本次论坛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继续扩展跨学科维度,人机交互与脑机接口等问题是密切相关的,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都很关注这方面的问题;二是要考虑到相关的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潜力,相关可穿戴智能设备能够提供很直接的讨论线索,希望大家可以更多地关注;三利用增强智能范畴去分析人机交互。在使用这一概念之前需要对它进行哲学化提纯和道德化处理,挖掘出它内在的哲学含义,以便更好地去分析人机关系。

杨庆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段伟文对论坛各位报告人的内容进行了一一点评,号召大家要关注当下、当前的问题,进行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他指出,无论是做知觉哲学、行动哲学、技术哲学还是技术伦理,我们去探究问题是为了更好地面对问题,而问题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向度。我们要构建一个工作台,让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学者能够有一个共同的台面来进行认知上的分工,让我们所谈论的概念能够被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学科所接受。这一方面可以促使我们把自己的学科做得非常好,另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所做的东西能有社会效应,就是知识生产的外部性。这样我们既能够做非常专深的学理研究,又能够抓住真问题,并且能够形成互补,相互促进。

段伟文

 

    责任编辑:龚思量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