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数据筛出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线索,最高检发布检察监督典型案例

澎湃新闻记者 刘璐
2023-02-02 14:53
来源:澎湃新闻
法治中国 >
字号

检察机关通过大数据分析,及时发现涉未成年人性侵害立案监督线索,通过刑事立案监督、民事监护干预等形式,加大了对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打击力度。

2月2日,最高检发布大数据赋能未成年人检察监督典型案例,该批案例聚焦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通过精准研判和整体治理,实现从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的转变。其中《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检察院督促强制报告制度落实大数据监督案例》入选。

最高检披露的相关案件显示,王某在给女儿董某某(9周岁)洗澡时发现其下身红肿,遂将其带至浙江省湖州市某医院就诊,期间,董某某称被人欺负。医院医生询问是否已报警,王某称会自己报警。后王某丈夫董某因考虑与加害人有亲属关系,未及时报警,导致发案滞后,部分证据灭失。

最高检介绍,检察官在办案过程中发现该问题并非个例,强制报告制度实施以来,因报告主体等未履行强制报告义务而错失破案良机的案件时有发生,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报案率、发现率低等突出问题客观存在。2021年12月,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近两年本地区存在大量涉未成年人异常诊疗记录,有必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监督,切实抓好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落实。

此后,检察机关通过卫健部门、公安机关及医疗机构获取未成年人异常诊疗、未成年人入住旅馆、侵害未成年人治安处罚等数据信息,经对这些数据信息的综合分析,筛选出因未履行强制报告义务导致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线索,监护人未及时报警、长期放任被害人在外留宿等监护干预案件线索。

最高检还介绍,检察机关通过大数据汇总比对,发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涉未成年人异常诊疗记录,将其中涉嫌性侵犯罪线索移交公安机关。针对监护人未及时报警、长期放任被害人在外留宿等监护不当行为,制发督促监护令,监督落实监护职责。通过数据分析,检察机关还联合市卫健委对强制报告执行问题突出单位进行了督促整改,健全完善了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医疗领域强制报告信息的常态化报告机制。

    责任编辑:蒋子文
    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