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王恩涌先生的人文地理学课程——从北大分校地理系讲起

张宝秀
2023-02-09 11:08
来源:澎湃新闻
专栏 >
字号

王恩涌

1984年5月王恩涌先生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地理系和多伦多大学地理系访学回国后,开始翻译西方现代文化地理学经典著作,引进中国,作为内部讲义,填补了当时国内文化地理学的空白。

在卢培元老师的建议下,在北京大学分校的帮助和资助下,王恩涌先生首先在北大分校地理系开始讲授“人文地理学”课程。1984年下半年,北大分校电教工作人员周新民和董丽莎,将王先生从国外带回的十几册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等书刊上的彩色图片进行翻拍,用反转片拍摄了大量图片,送到照相馆洗成幻灯片,先后制作了数百张幻灯片。王先生以译稿和幻灯片为基础,于1985年秋季学期在北大分校地理系开始为83级学生讲授“人文地理学”课程。

随后,王恩涌先生于1986年春季、1987年春季、1989年秋季在分校地理系(城市与区域科学系)分别为84级、86级、88级学生讲授“人文地理学”课程。1990年春季、1991年春季、1993年春季、1994年春季分别为89级、90级、92级、93级学生讲授“文化地理学”课程。每学期授课都是54学时。还曾于1991年秋季为88级师范班讲授过一学期“政治地理”课程,也是54学时。王恩涌先生在北京大学分校(北京联合大学文理学院)地理系(城市与区域科学系)授课的具体信息见下表。

王先生讲授的课程内容丰富,生动形象,文化韵味浓厚,一开讲就大获成功,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

王先生在北大分校成功开课的基础上,在北京大学开设了“文化地理学”课程,后来又开设了“政治地理学”,均成为北大地理系深受欢迎的全系性甚至全校性课程,我就是在北大读书时聆听了王先生的课程。同时,王先生还受到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邀请前去讲授“文化地理学”,他翻译的讲义在国内高校地理系广为流传,为人文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先生的“人文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课程及翻译的讲义给分校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83级学生、在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的崔承印在毕业20年后曾经说:“我最喜欢、最令我念念不忘的课程之一是北京大学地理系王恩涌先生讲的‘人文地理学’,喜欢这门课的原因不仅仅是王先生的口才出众,更难得的是他在课程中展示出的区域环境对于人文因素和文化特性形成的深刻影响,而那些实例在我们身边就能够感受得到。还记得由于课程是国内首创,缺乏教材,当年的《人文地理学》课本,是王恩涌先生从加拿大带回来的一本厚厚的外文书,经过翻译并油印后一页一页地装订而成,有时还是上课的当天才发给大家的一页发黄的油印纸,相当的简陋,可在我的印象中却是内容最丰富、最具别样性的大学教材了。可以说,人文地理的观点和理念至今都影响着我,成为我判断和思考规划和城市问题甚至是社会环境的一种价值观。”

又如,83级学生、毕业后在《科技日报》工作的吴红月曾回忆:“王恩涌老师的人文地理学课程,涵盖了很多文化元素,觉得很过瘾。王老师的讲义是刚翻译出来的,是油印的,有那种印刷纸的油墨香,给人印象极深,内容特别新,我们都特别爱上这门课,特别喜欢课程呈现出的城市区域中人的景观。这个课程让我在看一个城市的时候变得视角更加开阔,层次更多,历史纵深感更强。因为其他课程主要是从一个角度研究问题,比如交通地理、人口地理、经济地理,是从一条纵线看问题,再如建筑学,主要是讲述单个具有艺术兼具实用功能的建筑体。但是,王老师的人文地理学,让我从此站在一个特别的高度来俯视地理环境的人文特征。我现在每到一个城市或地区,无论采访还是旅游,都会先看自然地貌特征,再看时代变迁,查历史名人、经济要素、特色人文地标建筑,觉得里面都有内涵存在,有话可说。去一个地方,基本就把这个地区的整个发展变化和人文景观都看了,比一般没有受到这种教育培训的人思路更多元化,更立体。我觉得这门课在我自己整个知识结构的搭建上是一个整合和再认识的过程。我记得在毕业后曾经跟卢培元老师谈到过我的体会,我当时认为卢培元老师的课程体系设计就是在我的头脑中搭建了一个大基础平台,每一门课程就是一个模块,严丝合缝在一个关于区域环境考量的体系架构中,每一个模块都可以继续延伸,比如农业地理、工业地理、气象气候、地质地貌,甚至历史地理,都是一条条纵线来探究区域发展的,是科学和理性的。只有人文地理学这门课加入了许多像音乐一样活跃的符号元素,让那些枯燥的理论都变成了鲜活的场景,让我觉得一个区域、一个城市,一个街区或者村落都变成活灵活现的有血有肉的生命体了。或者说,这门课是从人的角度去审视一个区域或者城市的演进和发展,以及各种功能集聚在一起的人文主导因素,从一个点上辐射出去看整个区域和城市。我个人感觉,人文地理学是我们整个课程设计的画龙点睛之笔,它给予我的思路拓展在我后来的工作中特别受用,更包容,更深远,更多元,更具时空感。王恩涌老师讲课也是娓娓道来,循循善诱,意犹未尽,给学生的思绪留下无限遐想,引起很多的兴趣点。王老师是很会讲课的老师,我们都很喜欢听他的课。我后来在书本内容等方面又进行了更多的学习,专门去北图把王老师用的英文教材借了看,后来还买了他翻译后出版的书,真的是受益匪浅。”

崔承印、吴红月同学的感受和体会非常具有代表性,王恩涌先生讲授的人文地理理念和分析方法给学生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94年7月,我从北大城市与环境学系毕业来到联大应用文理学院城市科学系工作以后,王先生还经常给我们师生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讲座,传授人文地理学分析方法。前几年,王先生80多岁高龄的时候还专门为我们开设了一门“人文地理学思想系列讲座”课程,我们师生数人定期到王先生家中听他讲课,受益良多。

    责任编辑:于淑娟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