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沂蒙革命老区村小女教师自嘲“嫁”给讲台:不愿离开山区学生

魏海政 葛桂昌/中国教育报
2018-06-13 17:01
教育家 >
字号

卢荣荣和学生们在一起。 资料图

14年前,她一毕业就来到沂蒙革命老区,成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负责教两个年级学生8门课程。一年后,她转任镇里东部山区3所学校的英语走教教师,每天骑自行车赶路20多公里,一走就是6年。参加工作近10年后,她又主动来到更加偏远的略庄小学任教。在她的电脑里,珍藏着9万多张山村校园、1500多张山里娃的笑脸照片。因为不愿舍弃自己牵挂的山村学生,年近40岁的她仍然孑然一身,自我调侃把自己“嫁”给了讲台。

这位乡村教师,就是山东省莒南县筵宾镇略庄小学教师卢荣荣。

小时候,卢荣荣自己也曾是一名留守儿童,为了让更多山里留守儿童不再像自己小时候一样孤单,她一毕业就选择了农村教师这个职业。

卢荣荣刚参加工作时,一到校就承担起两个年级的8门课,一周上34节课。

刚刚工作,这么多课程怎么教?她利用课余时间加紧练习教学基本功,向老教师学习。看着山里孩子淳朴、热情、充满渴望的眼睛,卢荣荣经常想起小时候的自己:“我得把他们教好了!”

2005年暑假后,莒南县农村小学从三年级开始设英语课。全镇小学英语教师短缺,卢荣荣是英语系毕业的,因此被安排到乡镇东部山区,承担3所学校的英语教学任务,成了一名专职英语走教教师。从此,她每天骑自行车20多公里,往返于3所学校之间。

卢荣荣走教的团结村小学只有15名学生,她推着自行车翻山越岭去那儿给三年级的6名学生上英语课,成了第一个走进这所山村小学的专职英语教师。

“我们学校院子里有一棵大杏树,春暖花开的时候,卢老师就带着我们在杏树下读英语。那场景现在回忆起来依然那么美!”当时6名学生中的卢飞现在已经上了大学,回想起那时的情景,依然心驰神往。

此后6年间,卢荣荣先后走教6所乡村学校,在整个镇里,她成了学生最多的教师。

有付出就有收获。2007年,卢荣荣获得全县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第一名的好成绩,此后又在全市英语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

教学并非卢荣荣生活和工作的全部。她发现许多农村校园的变化、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日常,都值得记录下来。2010年元旦,她用攒了4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台相机。此后,她每天随身携带相机,记录村小师生、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并走街入户,探访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的学生。

如今,打开卢荣荣的电脑,6个专辑里收藏着9万多张山村校园、1500多张山里娃的笑脸照片以及她的“摄影日记”,每一张照片、每一篇文字都饱含着这名山村女教师对山里学生的真情。她的博客和在学校宣传栏开辟的“图说校园”板块,成了宣传展示乡村小学校园生活的重要园地。她拍摄和采写的校园新闻图文并茂,也经常被一些报纸网站采用,2011年,卢荣荣还被评为山东省教育宣传先进个人。

2013年,卢荣荣又主动要求到更加偏远的山村小学略庄小学任教。这时候,原来任教学校的校长单独找卢荣荣谈话:“你可得想好了,这一去一时半会儿可回不来。你现在年龄也不小了,该考虑找个对象结婚了。”

卢荣荣心里感激老校长的关心,但还是毅然选择到年轻教师少、全乡镇最偏远的略庄小学任教,同时承担教导主任、六年级班主任和语文教师3项工作。很快,她手头各项工作逐步理顺,学校教学成绩也开始在全镇名列前茅。

上班和学生们在一起,下班后,已经39岁的卢荣荣依然孑然一身。

“我不是拒绝婚姻,只是没有遇到那个合适的人而已。”卢荣荣说。

事实上,工作14年来,也有不少热心人张罗着给她介绍对象,但是每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对方总是希望她离开偏远的乡村学校去城里生活。

在婚姻和学生之间,她一次次地选择了偏远山村的学生。

(原题为:《“嫁”给村小讲台的女教师》)

    责任编辑:李敏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