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暖闻|便道汛期被淹没小学生上学遇阻,老伯背娃过河40年

楚天都市报
2018-06-13 15:10
直击现场 >
字号

侯长辉在背孩子过河 楚天都市报 图

群山连绵,郁郁葱葱,流水潺潺,清澈见底。

恩施来凤县有条南河,从武陵腹地的杨梅古寨流出,缓缓注入酉水。小河两岸,分别是三胡乡的几个村组,以及乡里唯一的小学苏家堡小学。每年汛期河水漫涨,过南河的便道就被淹没,最深时水可及腰,孩子们上学遇到“天堑”。

三胡乡安子村55岁的老农侯长辉,汛期每天早晚都会准时来河边,背娃娃们过河上学,接娃娃们放学回家。从1978年读初三时开始,他这一背就是40年。

河边总有个等候的身影

6月上旬,一个雨后清晨,山里雾气氤氲,来凤县三胡乡金龙村的向春阳、安子村的杨金玲结伴走在上学路上。13岁的向春阳和12岁的杨金玲都是苏家堡小学的学生,上学要走半个多小时,中间要跨过几十米宽的南河。连续下了几场雨,通往对岸的便道已被山洪淹没,水流湍急。“看,老伯伯来等我们了。”眼尖的杨金玲指着河边一个身影说。不远处的南河边,55岁的侯长辉穿着深筒雨靴,眯着眼正等着上学的娃娃们。“快过来,我背你们过去,现在涨水了,不安全。”孩子们走过来,老侯一把背起一个,趟水过河,一边走一边慢慢试探脚下的石头是否湿滑。不到5分钟,送完一个孩子,老侯又转身回来背下一个。

把所有的娃娃背过河后,老侯叮嘱他们路上小心,并约定下午放学时还来河边,这才挥挥手告别。“我今年六年级,老伯伯每年这时候就来背我过河,已经背了我6年啦。”向春阳说,这条河平时很浅,有条水泥便道可以走,可汛期几场雨一下,河水漫过便道,最深时水可及腰。如果不走这条便道,就得绕着河边的山路走到学校,多花近40分钟。

背娃娃过河已坚持四十载

侯长辉是三胡乡安子村5组的村民,背孩子已经40年了。

1978年,侯长辉还是名15岁的初中生,那时南河上的便道只是土路,被水一冲就垮。有一次,侯长辉看到村里上学的小弟妹们过不了河,就主动上前背大家过河,一来二去成了习惯,就这样坚持下来。每年夏秋汛期,除开暑假和周末,他每天都会来河边背孩子过河。“我们学校很多孩子都是他从一年级背到毕业的。”苏家堡小学校长腾元说。“河里一涨水大人都不好走,更别说学生娃了。幸好有老侯,背这些娃过河。”安子村6组的村民年菊英说,不光学生,安子村、金龙村的老百姓上街赶场也要从这里过,老侯都是能背就背,能牵就牵。

村民和孩子们若不走河中便道,就得从远处的山路上绕,路边遍布荆棘杂树,还不时会有石头落下,十分危险。不用背娃娃过河的时候,老侯也没闲着,为方便乡亲们过路,他每年至少两次去崎岖的山路砍荆棘,砍一次就得花上一整天。有时他的手还会被荆棘树枝划破,砍完后默默回家。“村里都是些留守学生,老人都送不了,我看着这些学生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一个个背过去了才能放心。以前背过的好多娃儿,现在都是大学生了。”侯长辉乐呵呵地说。

村里最“抠门”的老好人

安子村在一片大山深处,老侯是大家伙眼里的老好人,他一直节俭朴素度日。“侯长辉是村里的队长,谁家有事他都很热心地帮忙。有次我家楼顶的板子松动往下掉,侯长辉过路看见了,二话不说就帮忙修。”8组村民姚友玉今年79岁,说起老侯就竖起拇指。“老百姓盼这条路盼了多年,能修起来全靠老侯啊。”5组村民黎秀云指着门前的水泥路激动地说。原来,这条村级公路修建需占用农田,有户村民一直不同意,侯长辉先后四次上门耐心劝说,又主动让出自己家里的一些田,终于打动村民同意修路。动工后,老侯还自掏腰包1500元支持,这条路才能顺利修建。“自己吃点亏不算什么,把路修通了,大家都方便。”侯长辉笑着说。

说起侯长辉的朴素,最典型就是三个女儿出嫁,他竟然不整酒。每次他都是一切从简,只把至亲请来一起吃个饭,没有仪式不收礼金,当时在村里还引发一阵“抠门”的议论。“没必要讲排场,自己麻烦还给别人增加负担,也是给子女做榜样。”老侯憨厚地笑着说。

双手奋斗甩掉贫困帽子

侯长辉的妻子杨桂英今年53岁,患有神经瘤,手脚行动不便。因为三个女儿都已出嫁,缺少劳动力,一大家子的重担全压在了老侯一人身上。这么多年,他也没有外出打工,而是一直在家种庄稼,靠自己的双手养活全家人。“现在国家政策好,只要吃得苦、下得蛮,靠自己的双手奋斗,一定能脱贫。”

两年前,侯长辉将邻居闲置荒弃的田流转过来,加上自己家原本的,一共有二十多亩田。他种了18亩水稻、3亩玉米、3亩藤茶,妻子在家做家务,还帮忙喂了6头猪。有空闲时,老侯还会去帮别人种田打零工。两年下来,家里收入不断增加,他靠双手摘掉了“贫困帽”。“爸爸一直教育我们子女要孝顺善良,要忍得、让得,不怕吃亏。”女儿侯雪霜提起父亲来,脸上满是自豪。“我现在在村委会协助扶贫尖刀班的工作,上星期刚交了入党申请书,计划去考会计资格证,争取多给乡亲们办点儿事。”

一个更好的消息让老侯乐坏了,今年,南河上的桥梁建设已纳入当地2018年度扶贫建设项目,来凤县交运局已派技术人员到现场测量勘察,即将动工建设。“等桥修好了,娃娃们过河就方便了,也就用不着我背他们了。”

(原标题: 来凤老伯坚持背娃过河40年 )

    责任编辑:李寿康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