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湃书单|澎湃新闻编辑们在读的16本书:久别重逢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思想新闻中心
2023-02-15 16:40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年过完了,我们继续读书。

《爱德华·霍珀:寂寞的回响》

【德】席尔默、莫泽尔出版社/编 金黎晅/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大风文化,2022年8月版

推荐人:方晓燕

推荐语:

本书源自爱德华·霍珀的作品账簿,在1924年与同为画家的约瑟芬·尼维森-霍珀结婚之后,夫妻俩以图文的形式对霍珀的每一幅作品进行记录——霍珀对成品的素描、对绘画材料的简单说明以及妻子对作品的文字描述。所有这些账簿目前都归属于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的永久馆藏。诚如艺术博物馆馆长在引言中所言,虽然这些账簿主要充当的是作品列表和销售清单的作用,“但这些文字与绘画的结合也成为呈现霍珀和乔对毕生工作所思所想的重要文件。账簿中弥足珍贵的素描是霍珀本人根据油画成品的真实情况采用速写的形式完成的,为我们揭示霍珀对作品内在结构和造型的见解……同时也让读者了解到在作品离开工作室之前,这位艺术家在‘重新审视’时是如何看待它们的。”在书中,油画成品图与素描并置,相当一目了然。

而从阅读的角度来说,霍珀妻子乔为作品撰写的这些描述文字才是惊喜所在,“描述一件艺术作品并不是一项可以靠直觉完成的任务”(布赖恩·奥多尔蒂),而乔对于绘画、对于霍珀的熟谙帮助她出色地完成了这项任务。她对于色彩和氛围极其敏感,描述顺序所体现的观察线索也很耐人寻味,文字叙述有一种与画作微妙妥帖的节奏感和故事性,使得一所房子、一条船都能构成一种情节:“画面最右侧呈枯树灰色。房子前枯草丛生,呈粉色……蔚蓝色百叶窗紧闭……白色房屋沉浸在阴影中……天黑前周遭一片宁静。房门关闭待售。”“海是深蓝色的,由一条条光线构成长长的对角线……帆绷得非常紧,在平静的微风中坚固如大理石。”“蓝色的天空相当灰白。谷仓后方吹来一些白云。白云似碎布条……棚屋的门就像通往墓穴的入口——门左侧的几块窗玻璃都碎了,有些碎片向内,有些向外。”“前景中布满灰色路面。画面右侧是色彩明快的屋群,深绿色的树木——这是在路灯即将亮起之前的傍晚时分。”“阳光和空间讲完了整个故事,墙上的阳光使画中的两个人物黯然失色。”

至于几位专家都在引言中提到的,账簿所呈现的霍珀夫妇迥然相异的个性和他们在婚姻中的相处模式,那又是另一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他在面对她的挑衅时总是寻求和平,而这并不是她想要的反应。这些账簿对她来说是一种爱的劳动,对他来说也许是一种纵容,同时账簿也抚慰了他们在合作事业中复杂的关系。”

《白轮船》

【吉尔吉斯斯坦】钦吉斯·艾特玛托夫/著 雷延中/译,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21年12月版

推荐人:臧继贤

推荐语:

这是一个优美又沉重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名刚满七岁的小男孩,作者没有赋予他一个具体的名字,只称其为“男孩”。男孩被亲生父母抛弃,这个世界上真正疼爱他的只有外公。男孩在现实中多么孤单、无助和绝望,他那想象的世界就有多丰富。他所生活的护林所所在地只有三户人家,没有小伙伴能同他玩耍,于是他把石头想象成骆驼、坦克和马鞍,把自己的心里话说给睡觉也要被放在枕边的新书包。他幻想那个抛弃他的父亲,作为水手的父亲,在他只有用望远镜才能看到的白轮船上。他想象自己变成一条人鱼,游向白轮船,向父亲细细讲述着自己的生活,就好像父亲真的会关心他生活中的每一处细节一样。他的姨夫是个坏人,因为姨姨不能生育就打骂她,最终逼迫外公杀死长角鹿妈妈,仅仅就为了显示自己的淫威。男孩在自己的想象中,借自己信任的叔叔之手宣判了正义。他是善良的,他在想象中没有杀死姨夫,而是让他永远离开护林所。男孩的外公也有想象的世界,但他的想象是一种民族的信仰。他相信长角鹿妈妈保佑着布古族,可他却违背自己的内心射杀了长角鹿妈妈,用长角鹿妈妈的血肉款待男孩姨夫的朋友,仅仅为了自己不要丢掉工作,女儿不要被丈夫抛弃。成年人的信仰可以用来背叛,或者也能轻易推翻。当男孩坚信来到林区的白鹿就是长角鹿妈妈时,外公也觉得自己的故事说过头了。他自己还是清醒的,却把这个美好的信念深深埋进了男孩的心里。当男孩知道是外公亲手杀死长角鹿妈妈时,他现实的和想象的世界彻底坍塌了,他跳进了随时能将他冲走的河水里。作者最后现身,不让读者用想象给故事一个童话般的结尾,而是道出了“现实真相”:“你游走了,我的小兄弟,游到自己的童话世界中去了。你是否知道,你永远不会变成鱼,永远游不到伊塞克湖,看不到白轮船……”

《白轮船》的故事每时每刻还在上演着,主人公变了,时间地点变了,但不变的是人性。总有哪怕只有一丢丢权力也要凌驾于人的人,总有对生活不满就拿弱者撒气的人。也许像外公那样逆来顺受的人少了,但是依靠想象世界来逃避现实痛苦却大有人在。这是一本写给少年的书,但少年未必懂得其中的愁滋味。

《不原谅也没关系: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综合征自我疗愈圣经》

【美】皮特·沃克/著 严菲菲/译,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年1月版

推荐人:龚思量

推荐语:

这本书有着非常直白的书名:《不原谅也没关系》。作为读者,这种坦诚的态度非常吸引我,让我有兴趣去了解创伤疗愈大师皮特·沃克的这本关于“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综合征” (CPTSD)的经典之作。在阅读序章的过程中,皮特·沃克坦言自己曾患有严重的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综合征,更是分享了自己与症状相关的私人经历与治疗过程,以帮助读者认识和了解这一综合征。作者以关怀性的视角为读者提供了自我疗愈的方案,并通过建立系统性的分析,指出CPTSD如何引发情绪重现、毒性羞耻、自我抛弃、恶性的内在批判、社交焦虑等症状,以及如何做好相应的疗愈。在阅读了一些读者的反馈后,我意识到作者的贡献之一正是引导读者去认识到家庭曾带给他们的创伤,而不是一味地将过错内化、责备自己。只有在正视症状,了解问题的原因之后,人们才能意识到并非一切问题都源于自己,并认识到关怀自己的重要性。

《从未央宫到洛阳宫:两汉魏晋宫禁制度考论》

陈苏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年8月版

推荐人:钟源

推荐语:

皇宫是中国古代最高权力机构所在,宫内的权力结构和政治运作与宫禁格局密切相关。《从未央宫到洛阳宫:两汉魏晋宫禁制度考论》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陈苏镇教授关于两汉魏晋宫禁制度的论文集,通过细致爬梳史料、结合考古研究成果以及实地考察,考证了诸多鲜受关注的历史细节,揭示了两汉魏晋宫禁制度的具体情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见解。如《北魏、北齐的门下省》一章,即从宫禁制度视角对北魏、北齐门下省权力较大的现象提出一种解释。北魏、北齐“尤重门下官”,“为宰相秉持朝政者”多为侍中,其原因主要是北魏、北齐的门下官员和皇帝更亲近,而这又是由门下省在宫中的位置决定的。魏晋南朝的门下省在“殿中”,负责审核尚书奏事。北魏、北齐的门下省则在“禁中”,除“献纳谏正”、参与最高决策外,还兼掌“进御之职”,即皇帝身边的“御膳”“御药”“御衣服玩弄”“铺设洒扫”等事务。侍中对朝政影响较大,在皇帝年幼时甚至可以专权,显然与此有关。本书虽是论文集,但读起来并不枯燥,相反,未央宫、洛阳宫的形象会时不时跃入读者脑海,为静默的史料提供了立体可感的场域和想象空间。

《复调:巴赫与生命之恸》

【美】菲利普·肯尼科特/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未读·文艺家,2023年1月版

推荐人:郑诗亮

推荐语:

上上周的一个晚上,我随手打开《复调:巴赫与生命之恸》,本来只想随便翻翻,没想到一口气读了下去,才到三分之一,情感上就受到巨大冲击,以至于难以自已,尽管作者菲利普·肯尼科特的文字是平静而克制的,甚至作为知名古典音乐评论家,他在谈及巴赫音乐的结构时,还带有理性到几近冷峻的“技术流”气息。

待到读罢全书,我断定,虽然今年才刚刚开了个头,《复调》必然会成为我的年度最佳之一。作者对他失去母亲之后的心理感受的描述,字字句句都击中了我。而他对巴赫音乐的评价我也完全同意。千万不要误会,作者并没有试图叙述音乐如何治愈了他、缓解了他的悲伤,在他看来,音乐能够安抚人心完全就是一种陈词滥调或骗人把戏。他经常用“真实性”或“客观性”来形容巴赫的音乐、形容《哥德堡变奏曲》。其实,说白了,我从书中读到的就是这么一句话:人生是什么样子的,《哥德堡变奏曲》就是什么样子的。反复聆听它,就仿佛渐渐学习直面生命,而就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壮美,但也终究会意识到自身的渺小与孤独。

《归葬:三至六世纪士族个体安顿与家国想象》

李华/著,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23年1月版

推荐人:黄晓峰

推荐语:

作者在前言中说明本书的写作目的是:

西晋永嘉之乱后,人口一共经历了四次南迁。南渡人口截至宋世,共约九十万,北方平均凡八人之中,有一人迁徙南土;结果使南朝所辖疆域,北方侨民约估六分之一,中原南渡人口中,尤以冠冕缙绅之流为盛。王羲之就出自渡江第一世家琅邪王氏。北方流寓士族在新土地上夺取政权、建立新生活,不得不思考和处理与地域、血缘、家国、宗教等等的关系,而“祖茔”所在,“归葬”何处,恰好勾连起这些复杂问题,成为窥探六朝士族文化心理、文化演变的窗口。这就是本书即将展开的故事——离散时代的六朝士族归葬,通过这段看似常见、实则不易接近的历史探求,尝试理解中国人文化逻辑中的个体自由与家国想象。(第4页)

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民族大动荡,以后见之明看,固然是一次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但是对当时的个体而言,却是创巨痛深。没有能够南渡的中原人,要经历北方各族之间的拉锯战和屠杀,而那些侥幸到了南方并站稳脚跟的士族,同样要面对死后也无法回到故乡的结局。更何况,还有一些野心家如桓温之流,打着北伐、恢复中原的旗号,实际却是在争权夺利,差点就篡位做了皇帝。

作者从墓葬及文献材料分析了王氏、谢氏等南朝士族多个成员的葬地选择及“归葬”意向,提出不少非常有意思的看法,比如:

渡江后,琅邪王氏“以何为归”发生了变化,以往学界推测侨置临沂县实土化后,因为象山王氏家族墓在白石,所以白石应该很快作为特例划入临沂县域,使一等士族琅邪王氏能名符其实实现归葬。然而临沂县域实土范围西扩到白石,其实是南朝才发生的事,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东晋早中期已经发生。侨置郡县拥有实土,固然与该县士族势力有关,但琅邪王氏或是例外,家族墓葬与核心人物的居住地并不需要借助临沂实土化政策与归正首丘的虚名。以渡江后琅邪王氏的权势,王彬、王导们墓地重树的郡望意义与旧郡望已然不同,第一代渡江者或仍以北方祖茔为归,但王闽之墓志显示,最多只需要22年,三代人入葬,新的祖茔又确立了。东晋南朝王氏子孙归葬建康,归依的是各自父祖、江左琅邪王氏。(65页)

移民失去地缘优势、骨肉分离,理论上不利于保持归葬传统,但旧观念好像拥有自己生命,一旦需要,会附着在新社会这具肉身上随时复活。如果将归葬看成一种话语,土地与血缘仍是最有力的说辞:正是在会稽拥有基业,谢安谢玄叔侄东归的故事才有感染力,萧氏更是借权力将侨置兰陵实土化,再通过归葬崇其郡望。失去土地的二流士族紧紧抓住血缘关系,利用冢中枯骨,建构归葬故事,提升家族可见度,温峤归建康,高悝停丧5年再葬,都是家族利益使然。(95-96页)

六朝文献中的“归葬”虽然没有中断,但其中心态、做法、政治意义、象征性比起汉代,已经发生了变化。“归葬”更多作为一种政治态度、维系家族的纽带、或战乱时期的心理补偿,而非故土难离的牵绊被提及、被践行。(137页)

……

作者同时还讨论分析了墓葬的“汉制”与“晋制”的不同,她认为,永嘉南渡后“漂泊”与“安顿”的矛盾愈加迫切,移民丧葬礼俗的变与不变,离不开他们对新社会新秩序的感知与调和。(98页)以我简单、粗浅的理解,所谓的侨置郡县实土化、归正首丘的鼓吹,只是将原初意义上的“归葬”视为悬置的鹄的,方便各士族更好地讲新故事。换句话说,车子往哪个方向拐并不重要,转向灯永远不会变。

作者此后讨论了归葬之“归”的新指向:山水与隐逸。即从文学、艺术直至心灵世界的“归葬”到“归隐”。作者总结说:

中国人或多或少都向往过六朝名士的“自由放纵”、“归园田居”,但桃花源叙事说到底,是以外部恶劣的政治环境为背景,主张向内求而自足,如果以现代语境中的“自由”为参照,六朝名士的“自由”没有开发自我、改变世界的动力,与西方文化提倡的“自由意志”是完全不同的概念。(169页)

作者除了运用墓葬考古及历史文献资料,还多次引用志怪小说中的归葬故事讨论彼时的移民心态,并且谈及佛道参与、辅助营建丧葬礼仪空间的情况。宗教面对世俗王权,地上的屈服史与地下的征服史同时并行,这是非常有意思的视角。对我来说,本书的一大彩蛋是书末附录的“六朝世家大族鬼故事表”,真应该感谢作者。

作者在本书前言开头提到台湾“国光剧团”2018年在香港演出的京剧《快雪时晴》,虽然我对京剧完全不懂,但忽然很想看这出戏。

《汉文与东亚世界》

【韩】金文京/著,上海三联书店,2022年10月版

推荐人:彭珊珊

推荐语:

“中国人对近邻国家最大的误会是汉字问题。”本书作者金文京来谈这个问题就很有说服力,他是日本最具实力的中国文学研究者之一,本身是韩国人,精通三国语言,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与汉字打交道。他的研究领域是中国古典戏曲、小说,曾任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所长——该所历任所长均为东方学权威学者,可见学界对其学问的认可。

不懂汉语的古代日本人,用日语来直接阅读汉文,形成一种独特的读法——训读。训读也流行于朝鲜,类似的现象在越南等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亦不乏其例。书中以通俗的语言解释了汉文训读的起源、思想背景和历史变迁,并以此为线索谈论“东亚世界”,视野宏阔而论述简约,可以说是日版的“大家小书”。

汉字是中国的文字,但在日本、朝鲜半岛、越南衍生出各自的文化,背后还隐藏着不同的语言观、国家观、世界观。而身处文化光源中的中国人,在历史上并不关心近邻国家的文化,时至今日这种骄傲有时仍是我们理解东亚邻居的屏障。

东亚各国虽然曾经共用汉字,但没有统一的宗教或世界观,汉字文化背后的内涵是多样的,甚至是分裂的。虽是“汉字文化圈”,却有彼此之间认知的偏差,加上当代地缘政治的冲突、民族情绪的裹挟,几个东亚邻居之间的关系时常剑拔弩张,民间的网络骂战硝烟弥漫。

金文京先生说,他曾有个“玩笑话”:用“汉字文化圈”不如用“筷子文化圈”,因为使用筷子的地域跟使用汉字的地域几乎完全一致,而且至今都还在用筷子!我感觉这个提法好极了,毕竟在谈吃的时候,大家的戾气不那么重。能吃到一起,就能聊到一处,大概东亚各国也共享了这样的文化吧。

《久别重逢》

范雨素/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3年1月版

推荐人:朱凡

推荐语:

倏忽间,距离《我是范雨素》一文的横空出世已经过去了五六年,对于从那时就开始期待这部长篇小说的读者而言,这也是一次“久别重逢”。如果说那篇“简练、直白”的文章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困苦却丰富生动的个体生命和她背后的农村家庭,那么这部同样围绕范雨素的个人经历和家族故事展开的小说,则因掺入了来自童年、历史、阅读等各色来路的想象而带上了奇幻色彩。虽然主人公有些过剩的自我意识和叙事中现实、传说与幻想的混杂有时会带来断裂之感,但其中仍然包裹着蓬勃的诗意。譬如在第九章“鬼神堡”中写主人公带着孩子在深山中的古墓生活,有这样瑰丽的描写:“我经常在清晨捡来柴火,烹煮合欢花茶,用墓地捡来的、坏了高足的青花婴戏碗啜茗,看着烟花茶在大碗里如天上的云一样烂漫、绯红。整个宇宙浓缩在一碗茶里,我充满了对宇宙的感恩。”

书末的附录分为两部分,分别是范雨素的随笔和她成名后接受的采访实录。在这些更为平实的文字中,我们再次见到了那个真实的、有趣的、接受采访时也会采访记者的范雨素,如她所说,“我们没有什么不同”。

《苦炼》

【法】玛格丽特·尤瑟纳尔/著 段映虹/译,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4月版

推荐人:韩少华

推荐语:

“亨利-马克西米利安·利格尔走走歇歇,行进在前往巴黎的路上。”全书这样开篇。“这就是我们跟随泽农能走到的最远的地方。”全书以此结尾。亨利-马克西米利安与泽农,一对表兄弟,他们的人生故事其实应该在《苦炼》的第一部分就讲完了,恰如亨利-马克西米利安所说的,“成为一个人”。而对泽农来说,“要紧的是不仅仅成为一个人”,这部分的故事,成为了《苦炼》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

译者把书名L'Œuvre au noir译作“苦炼”,读者在读完半部书的时候能看到对该词详细的注解,这是来源于中世纪的炼金术的术语,意指炼制贤者之石的四个步骤中的第一步“黑功”,“即在坩埚中对物质进行融化和煅烧,以提炼出纯粹的成分”。

推荐时摘取有情节的片段,对一部小说来说不大厚道。以下摘录的一段,它既紧扣主题又真正的事关紧要,却丝毫无关故事情节,来自本书第二部分的章节《深渊》。

“差不多五十年来,泽农将自己的头脑当成一个楔子,用它来尽量扩大团团围住我们的墙上的缝隙。裂缝越来越大,或者不如说,在他看来是墙体本身不再那么坚固了,然而它仍然不透明,仿佛是一堵烟雾的墙,而不是石头的墙。物品不再是有用的器物。就像棕毛从床垫里钻出来,物品露出了它们的本质。一片森林占据了房间。这条矮凳是按照从地面到一个坐着的人的臀部之间的距离来制作的,这张桌子是用来写字或者吃饭的,这扇门将封闭在一个立方体里的空气向一个相邻的立方体里的空气打开,它们失去了某个工匠当初赋予它们的存在的理由,就像教堂的油画上那些圣巴托罗缪一样,它们只不过是剥了皮的树干或树枝,上面还有幽灵般的树叶和看不见的小鸟,它们还在早已停息的风暴中簌簌作响,身上还有刨子留下的汁液凝结而成的颗粒。这条毯子和这件挂在钉子上的衣服,还散发着油脂、奶和血的气息。在床边敞着口的这双鞋,曾经随着一头躺在草地上的牛的呼吸而起伏,而补鞋匠涂抹在上面的油脂里,有一头被放尽了血的猪在轻声尖叫。如同在屠宰场或者执行绞刑的围墙里,残暴的死亡无处不在。我们在旧纸片上记录下那些自以为值得传之永远的思想,一只被杀死的鹅就在用来写字的羽毛里叫喊。一切都是他物:贝尔纳会的修女们为他浆洗的这件衬衫,曾是一片比天空还要蓝的亚麻田,也曾是浸泡在运河深处的一团纤维。他的口袋里有几枚铸有已故查理皇帝头像的金币,在他自以为拥有它们之前,它们曾经无数次地被交换、施舍、偷窃、称量和克扣;然而早在亚当出生之前,金属本身已经与大地融为一体,与这种静默的存在相比,它们在那些吝啬或者挥霍的手中传递的时刻终究不过是过眼云烟。砖墙终有一天会重新变为泥土。方济各会修道院的这所附属建筑,他栖身其间可以免遭寒风冷雨,但它已不再是一所房屋,不再是人的地理位置,不再是为身体更为精神所提供的坚固庇护所。它至多不过是一间林中的茅屋,一顶路边的帐篷,是扔在我们和无限之间的一块破布。瓦片让雾气和无法理解的星辰透进来。屋子里挤满了几百个死去的人和跟死人一样失落的活人。曾经有几十双手在这里铺地砖、烧砖头、锯木材、敲钉子、缝纫和粘胶。那个纺织这件粗呢外套料子的工人,即使仍然健在,要找到他跟追忆一个逝去的人同样困难。曾经有人像蚕茧里的蛹一样在这里居住,在他自己之后还会有人继续居住。隔墙后面,在一根遭过虫蛀的小梁里,有一只老鼠和一只烦人的昆虫,它们隐藏得很好,简直让人无法看见,他将这里称作自己的房间,它们却会用不同的眼光来看这些虚虚实实的空间……他抬起头。天花板上有一根在别处用过的大梁,上面刻着一个年份:1491。当年作为纪念而刻上的这个日子,已经对任何人失去意义,那时还没有他,也还没有那个生出他的女人。他将数字颠倒过来:耶稣降生之后的1941年。他试着想象这个跟自己的存在毫不相干的年份,关于它我们只知道一点,那就是它将会到来。他行走在自己的灰尘上面。橡树的种子跟时间一样:它感觉不到人手刻出的这些日期。旋转的地球对儒略历或者基督纪元一无所知,它形成的圆圈无始无终如同一个光滑的圆环。泽农想起来,在土耳其人那里现在是穆罕默德历973年,但是达拉兹背地里却按照库斯鲁纪年来计算。从年份过渡到日子,他想到此刻太阳正在佩拉的屋顶上升起。房间朝一侧倾斜了;帆布带像缆绳一样吱吱作响;床自西向东滑动,看上去与天空的运动正好相反。以为能够安稳地待在比利时国土上的一个角落里,简直大错特错;他所处的空间上的那个点,一个小时之后就是大海和波浪的位置,再晚一点则是美洲和亚洲。在圣科姆济贫院的深渊里,这些他不会去到的地方叠加在了一起。泽农本人则像风中的灰烬一样飘散。”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在《苦炼》创作笔记中这样写道:“我们内在与外在的平衡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感官:一个人闭上眼睛后,就不再能够保持单腿站立。人的感觉本身也笼罩在一种隐隐约约的眩晕中。我们以为十分坚实的这条中轴取决于外部世界在我们的两个瞳孔里的反射。”希望以上两处采撷自作者的文字能足够吸引读者去读一读它。

《权力与人:思悼世子之死与朝鲜王室》

【韩】郑炳说/著 丁晨楠、叶梦怡/译,上海书店出版社·也人,2023年1月版

推荐人:于淑娟

推荐语:

《权力与人》是韩国历史电影《思悼》的叙事蓝本,作者郑炳说是首尔大学的教授,也是《思悼》的历史顾问。外行看热闹,冲着电影而来,翻开这本书对照而读,也是很好的体验,相比于电影呈现的内容,书中展开的历史图景更细致而全面。特别是书中述及英祖、仁元王后、贞圣王后等思悼世子几位重要长辈的生平,以及思悼世子的儿子正祖的成长、执政历程,还有惠庆宫后来的遭遇,贯穿起来看,或许更能理解“权力与人”所表达的主旨。权力的无情,并不专指向某一人。在影片中,看到英祖处死思悼,将其关进木柜,自然是无情,而看到幼时正祖为柜中的父亲送水,成年后的正祖在父亲的墓前送上一碗水的一幕幕可谓温情,但在影片之外,历史上正祖在走向权力的路上也是一样的无情。

这是一本适合大众阅读的历史书。就我的体会来说,一来填补了知识空白,重温电影,更能看明白了,同时又引发了继续相关阅读的兴趣。书中描述的一些君臣后宫王妃的行事、心思,即使有解释,作为读者总觉得有不能理解之处。另外,本书附录一“对先行著述的批判”有三讲,围绕思悼世子相关的研究争议展开,是不错的延伸阅读的内容。

《通往疫苗之路:小儿麻痹症流行往事与创造历史的公共卫生实验》

【美】大卫·M.奥辛斯基/著 阳曦/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3年1月版

推荐人:臧继贤

推荐语:

这是一本再版书,2015年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译名为《他们应当行走:美国往事之小儿麻痹症》,同原作名Polio: An American Story更接近。“他们应当行走”和“通往疫苗之路”都是书中的章节标题。新的译名突出了“疫苗”,顺应了新冠以来大家对疫苗的关注。经历三年全球疫情,读者的心态比译名发生了更加剧烈的变化。相比于新冠的传播范围和影响人群,脊髓灰质炎似乎显得有点“微不足道”,但因为它带来的后遗症直接影响着很多人的一生,哪怕只有几例,经由媒介的宣传,也能造成不小的恐慌。这基本就是这本书的观点或者说作者花费很多篇幅讲清楚的事情,就像他在引言所述:“事实上,脊髓灰质炎的流行程度远没有媒体渲染得那么可怕,哪怕是发病率最高的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死于脊髓灰质炎的儿童也只有意外死亡儿童人数的十分之一,癌症死亡儿童的三分之一。脊髓灰质炎的名气很大,主要是因为美国国家小儿麻痹基金会,他们采用最新的技术推送广告,募集资金,激励研究,以各种方式把一种可怕但相对罕见的疾病变成了当时最耳熟能详的恶魔。”

其实这本书不能完全算作医学科普类读物,内容远没有书名“武装”得那么严肃,却更像是一本无意间探讨媒介影响力和慈善之学的书,作者似乎在揭示一个道理:即使有科学理论和统计数据,只要有人不断诉说着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那它就会变得好像真正重要起来。当然历史是不能够被复制的,民间慈善力量对于医疗事业的推动,作者说,在美国历史上也是仅此一次。作者用悬疑小说的写法吸引读者不停读下去,技巧不比著名小说家差。当然,美国国家小儿麻痹基金会在资金筹措上创造了历史,但是科学的进步还是要依靠科学家自身,真理之路更是充满坎坷。读完令人唏嘘的是,因为一位自负的科学家将脊髓灰质炎的人体感染路径判断失误,他的盲目乐观情绪延续了40年,很大程度上耽搁了疫苗的研究。后来疫苗生产厂商的疏忽导致的“卡特惨剧”又损害了当时美国人对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的信心,于是接下来一年美国又有超28000例感染者,原本他们都能幸免于难。人类与病毒的抗争依然在继续,而今日的我们也将成为人类医学史的一部分。

《我的英语人生:从清华到北大》

李赋宁/著,商务印书馆,2022年4月版

推荐人:盛韵

推荐语:

李赋宁先生的自传,写作风格平铺直叙,如果是普通人写的就只是一本流水账而已。但传主上过的学校、同学过的人、听过课的老师都实在太厉害了,妥妥的学术天团。在西南联大听燕卜荪讲莎士比亚,住在温德教授隔壁蹭他的BBC广播和古典音乐,跟王浩同时考取赴美留学奖学金(有逻辑的王浩在布朗大学上了几周课发现图书馆里学生很少而球场上人却很多,于是坚决要转学哈佛),结婚时候的钢琴伴奏是资中筠和梅祖芬……

《我将前往的远方》

郭强生/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后浪,2022年8月版

推荐人:顾明

推荐语:

我将前往的远方,应该是我们大部分人都会前往的地方,那里没有诗歌,只有沉重的生活。

一年多前采访郭强生的时候,问他当下对建立一段感情关系有没有什么期待,他的回答很淡然又有点无奈,他说要照顾年迈的父亲,对于爱情不抱有任何幻想。郭强生的父亲如今已有90多岁,2013年,父亲被确诊失智,郭强生从任职的大学停薪留职,回到台北,一个人照顾父亲,至今已近十年。单身男子照护失智的父亲,这多少令人觉得有点凄惨。但这样的生活也给郭强生很多新的发现和思考。比如每晚在父亲入睡后,他会去巷口的便利店放空,总是与他一同出现的,还有一个蓬头垢面、衣着邋遢的男子,遛着他那年事已高的老狗。这让郭强生一时不知该同情这个总是独来独往的男子,还是该同情这只老狗。他又想到了孤独,因为狗对于死亡没有想象,但是大部分人都不能接受走的时候是孤单一人。于是,很多人养一只狗来做伴,也有朋友以同情的口吻建议郭强生也养一只,都被他拒绝了。“每个生命的尽头都是同等的庄严,何苦要另一个生命鞠躬尽瘁,只为了给自己做伴?”经过这些年,郭强生慢慢意识到,他和他的孤独,就像那只狗和她的主人,始终彼此厮缠。“有一种孤独,是因为求之不得……另外有一种孤独,是因为心安理得……”

再比如他重看小津安二郎的电影,读小津的杂文集,对其中有关《楢山节考》的一篇文章颇有感受。他惊觉,原来小津也是终身未婚,一直跟母亲同住。明明不曾有过婚姻和家庭,为什么他的电影总是围着家庭生活打转?很多人说小津的电影温馨感人,郭强生觉得他们根本没有看懂,“电影拍得柔静舒缓,并不表示内容就是温馨抒情。小津的电影善用这种反差,把家人之间的暗潮汹涌、遗憾与无奈,不着痕迹揭露,到最后每个人都只能靠隐忍退让,继续维持着表面和谐,把戏演完。明明就不相信婚姻家庭那一套,但是他就要揶揄一下观众”。这篇文章也让郭强生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想到一个老母亲对一个没有结婚的老儿子,究竟是种什么样的牵挂。母亲在世时,或许因为尝尽婚姻的苦,从不催他结婚成家,但她病重时,知道自己无法再守护他了,却对他说道:“还是找一个人跟你做伴比较好。”

《我将前往的远方》是郭强生照护父亲的一些记录,很多地方令我感同身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走在背着父母上楢山的路上,即使不得已也还是要熬过那翻山越岭之苦,这段艰难的路程,是我们与父母最后珍贵的相处,只有尽力走完全程,道别时才能无所牵挂。

《依海之人:马达加斯加的维佐人,一本横跨南岛与非洲的民族志》

【英】丽塔·阿斯图蒂/著 宋祺/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薄荷实验,2023年1月版

推荐人:钟源

推荐语:

人类学著作可以让人暂时放下现实,感受与自身完全不一样的另一种生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系教授丽塔·阿斯图蒂(Rita Astuti)的《依海之人:马达加斯加的维佐人,一本横跨南岛与非洲的民族志》,就带领我们见识了“每一天,身份都会更新,重头来过”的维佐人。维佐人是一群马达加斯加西部的渔民,他们以海为生,性格柔和,禁忌很少,不喜牵绊,不被他人定义;他们并不理性,对过往无所总结,对未来毫无计划,经常身处意外之中。

在书中,作者并非着眼于维佐人是什么样的人,而是将自己和读者浸入维佐人的生活,感受使人们成为维佐人的行为方式。一方面,维佐人“没有固定身份”,维佐人的身份是一种行为活动,而不是存在状态,当一个人被称为“维佐人”的时候,就意味着他会像维佐人那样行动,而当一个人不再这样行动,或者搬离了维佐地区,就不再被认为是维佐人。另一方面,当一个人去世后,他就没有办法继续这种流变的生活了,维佐人不得不通过“索颅仪式”让死者“回到他们的地方”,然后生者便又可以回到自己“凉爽舒适”的生活。维佐人的这一案例研究,对人类学理解这个复杂世界的视角提出了新的建议,也对我们“习以为常”的认知提出了新的挑战。

《永受嘉福:汉代的民间信仰世界》

汪桂海/著,凤凰出版社,2022年12月版

推荐人:黄晓峰

推荐语:

此前读过数种研究汉代民间信仰的著作,主要取材于传统文献,本书运用较多的是简帛、画像石、墓葬文书(镇墓文、买地券)等多种文献,并且将多种文献互相参照、比较,从而丰富了我们对古人信仰世界的理解。比如,作者谈到秦汉时期人们对去世的先人既祭祀又担心他们危害生人的心态,曾总结了时人的死亡观:第一,汉代对祖先鬼魂的态度是双重的。人们相信祖先神可以保佑家里的后人,先人的鬼魂能保佑后代,但他们又能给后代带来疾病等灾害。第二,秦汉时期认为,人死亡的日子有吉凶之别,这在睡虎地秦简《日书》中已经有所反映。第三,人死亡的日子无法把握,但给死者下葬的日子可以选择。在秦汉人看来,下葬的日子不仅可以选择,而且是必须选择。第四,埋葬地点优劣也会影响被埋葬者的鬼魂是否能够庇佑家人。(98-114页)这些特点,就是综合了多种文献以及人类学资料总结的。特别是第一点,对于我们认识鬼世界在古人日常生活中的影响,非常具有启发性。

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上编,分类整理了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信仰,且主要是农业信仰与巫术。比如关于作物种子的信仰和压胜术中,作者介绍了周家台秦简中的巫术:

将门户旁边祭神用的黍饭收藏起来,等到播种时,把收藏的祭神黍饭烧成焦糊状,捣作细末,加水搅和好,与种子搅拌在一起,当时人们认为这样处理过的种子播下后,将来不会出现颗粒干瘪或无颗粒的情况。采取这种做法的依据大概是认为祭神用的黍饭被神享用过,沾上了神的力量,用它加工的细末和水搅拌种子,使得种子也有了某种魔力。(36-37页)

类似这样对简帛资料的归纳整理,在书中很多,完全可以按图索骥。

中编主要讨论的是疾病与医疗信仰。汉代的医学水平比先秦有所进步,但对于疾病的认识还是延续了之前的观念,认为疾病与鬼怪、邪魅、恶气有关。所以出土文献中对于恶鬼的恐惧以及驱鬼的巫术极为丰富。作者分别讨论了正常死亡的先人鬼魂、外鬼、非正常死亡的恶鬼、仇人的鬼魂等多种分类。更有意思的是,作者还对驱鬼技术与工具进行了仔细的考辨,比如用灰土、荆、棘、桃木、桑、槐、芦苇等,这些分类看似繁杂,但恰恰反映了彼时民间信仰的生活化和世俗化,以及道教、佛教初起,尚未完全渗入民间信仰活动的状况。

不过阅读时还有些遗憾,作者对于汉代鬼神精怪世界的整体状况,以及民众信仰的普遍心态并未过多着墨,这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人的信仰大有裨益,不过这可能属于宗教学的领域了。此外,可能限于篇幅,作者对于丧葬文书(遣策和告地策)的研究比较简略。在我看来,东汉以来,正是幽冥世界逐渐定型的时期,那时的告地策反映了时人对鬼世界的想象:

汉代官府随时掌握每个家庭的户口、财产情况,人死后转入地下世界,也要给地下官吏类似的报告文书,声明死者的身份、财产。汉朝平民离开所居住的乡里,迁往他地,或去其他地方经商,通常需要从乡里开具证明,到县廷领取通行证之类的文书。他们认为,人去世后,前往死人所在的世界,也需要这样的证明文书,否则就难以顺利到达。这些文书的撰写采用的是当时官府行政文书的基本格式和一般用语。(347页)

这些想象其实直到近现代都绵延不绝。

《最后一刻的巨变:格蕾丝·佩雷短篇小说集》

【美】格蕾丝·佩雷/著 姚瑶/译,湖南文艺出版社·浦睿文化,2023年2月版

推荐人:臧继贤

推荐语:

这本是美国作家格蕾丝·佩雷的短篇小说集。这位作家是爱好和平的女性主义者,虽然她的小说有蛮明显的女性视角,但有些篇章并不是那么容易读懂,甚至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读得还不够认真,漏掉了什么。比如《在花园里》这篇,作者吊足了读者的胃口,从租客所闻来讲述房东两个女儿被绑架八个月后仍无音信一事。故事很短,租客很快就同大家告别,房东接受采访说如果不是自己太有名气了,女儿们早就应该回来了云云。邻居老太太的肌肉麻痹症状终将恶化,所以她仅用转动的眼球目送了租客。小说就这样结束了,真是一种独特的风格。如果不清楚这些小说的写作和出版时间,可能更摸不着头脑。格蕾丝·佩雷在1992年接受《巴黎评论》采访时说,1959年,肯·麦考密克打算出版她的短篇小说集,“这在当时绝对是神经错乱了。而如今,文坛里的每个人都在阅读、写作短篇小说”。腰封上为她背书的作家在国内都要有名气太多,不知道这是不是苏桑·桑塔格、菲利普·罗斯甚至村上春树喜欢她的原因——在那个时代她很独特。总之阅读这部短篇小说集,你可能完全得不到自己预想的东西,也可能一不小心就忽略了小说的优点。我可能和格蕾丝·佩雷的一部分读者一样,比较喜欢她早些时候的作品,比如《再见,好运》中的那些金句:”你,什么都不是,只是奶酪片上一个腐烂的洞。”“一个男演员的灵魂肯定很像一颗钻石。越是多面,他的大名也就越是闪耀。”“即便生命行将终结,他也仍旧是个迷人的男子。还有,也像所有男人一样,即便大限将至,也要试图全身而退。”“告诉她,我终究又拥有一个丈夫,正如每个人都知道的,在故事结束前,每个女人都至少会拥有一个丈夫。”

这位女作家不算高产,但她在访谈中还是给出了中肯的建议,这里一并摘录:“如果你想要写作,那就保持低水平开销。如果你想过铺张的生活,那必将陷入麻烦,因为到时候你就不得不开始绞尽脑汁去想自己要为谁而写,你的读者是谁,编辑又觉得你的受众是谁,他希望你的受众是谁。”“最好的训练是读和写,无论读什么,写什么。不要同不尊重你工作的爱人或者室友一起生活。不要说谎,争取时间,不惜一切代价争取时间。去写那些如果你不写出来就无法呼吸的东西。”

    责任编辑:顾明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