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回望中国当代艺术40年:从陈逸飞《踱步》到“90后”景观

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
2018-06-16 08:49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回溯40年前的1978年,这一年可谓中国历史进程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的转折点。以此为界,6月16日,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以“转折点——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呈现自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历程,以及在这个历程中近百位重要的艺术家及作品。

展览现场

从1978年陈逸飞在《踱步》中反思历史,到当下曹斐、胡为一的数字媒体装置,每个时代的艺术家都以自己的敏感留下属于自己的时代印记,也留下了自己在摸索时期、未成熟、但最真诚的艺术状态。这些作品虽带着“伤痕美术”、“乡土现实主义”、“85美术运动”等标签,但记录的是时代的变化和个人艺术道路转折。

陈逸飞,《踱步》,布面油彩, 186x356cm, 1978

个体经验与历史元素下的艺术作品

1979年9月27日,一群年轻人在中国美术馆外东侧的围墙栅栏上举办了他们的展览,展出了一百五十多件油画、水墨、钢笔画、木刻、木雕作品,第二天,展览遭遇制止。而后这群年轻人举行了关于艺术的演说,为自己争取到在画舫斋合法地举办了自己的展览,并自己出资在《人民日报》刊登了“星星美展”的广告。同年,上海一群当时名不见经传的艺术家自发倡议在黄浦区少年宫举办“十二人画展”,一南一北两个展览成为拉开中国当代艺术帷幕的标志性展览。由此中国当代艺术开始觉醒,各类艺术团体和展览层出不穷。对传统的批判、追求思想解放与个性自由成为了当时艺术创作的特征,艺术家们逐渐开始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展览“文革”以后陈逸飞的《踱步》转而进入“星星美展”,当时参与的艺术家黄锐、马德升、钟阿城、李永存(薄云)、毛栗子等的作品均有展出,通过对这些艺术家的研究,能帮助我们对艺术史转折因素的寻找。在“星星”成员早期的作品里,印象派、表现主义、象征主义甚至立体主义的风格都有呈现,但艺术家们更多的是希望利用这些新的艺术语言去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李爽,《梦》,1980

而后以高小华、罗中立、程丛林、何多苓等艺术家构成的“伤痕美术”,他们当时的作品与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积极”和“健康”的作品不同,其中带有的悲剧性的主题和灰暗的情绪代表了人性的苏醒,也为80年代的现代主义运动提供了基础。由“伤痕美术”引出的“乡土现实主义”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思考。

何多苓 艾轩,《第三代人》,布面油彩, 180x190cm, 1984

到了80年代的中期,各个城市出现了不少年轻艺术家团体,这些团体发表宣言和艺术主张,并举办自己的展览。批评家后来将发生在这个时期的艺术运动称之为“85美术运动”。正是这些艺术运动,让艺术界更清楚地看到过去艺术为政治服务的问题,年轻艺术家们通过各种艺术语言方式打开人们的视野。舒群、任戬、王广义等人组织的北方艺术群体,毛旭辉、张晓刚、叶永青的“新具像”和“西南艺术研究群体”,张培力、耿建翌、宋陵的“池社”都是这个时期现代艺术潮流中的重要部分。

谷文达,《两种文化形态杂交的戏剧性B1-B3(3幅)》,宣纸、墨、白梗绢装裱, 1986

本次展览也展出了艺术家在1990年代之前的作品,此时的叶永青的作品还不是简笔画式的涂抹、赵半狄还没开始他那吸引眼球的熊猫系列,谷文达还在做 “政治波普”,将带有白字的革命性浪漫词汇,结合传统文人画,研发出“伪文字”系列……而后的各自不同的经历,完成了他们各自艺术上的升华,出现了属于他们的艺术符号,而在他们的早期作品中个体经验与历史元素独特而鲜活地结合起来。而后,中央美院油画系毕业的赵半狄与“古典时期”告别开启“熊猫时代”的社会化的跨界艺术。浙江美院山水画系毕业的谷文达离开自己的传统去往美国,又反过来寻找中国文化的参照,也改变了人们对水墨和平面艺术的视觉习惯,成为之后的水墨艺术的实验的范例。同时,吴山专对文字的拆解和政治无意识的引导,构成了一种早期的观念艺术的实验。谷文达与吴山专,以及张培力和耿建翌在80年代的实验,呈现出了80年代从现代主义走向后现代的一种现象提示。 “85美术运动”等多元化的前卫艺术表现形式至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后,才画上一个阶段性句号。

刘小东,《烧野火》,1998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当代艺术在全新的社会和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展开。随着大批艺术家陆续参加威尼斯双年展(1993年)、圣保罗双年展(1994年)等国际大展,中国当代艺术逐渐融入到全球化的语境中,其中“政治波普”和“玩世现实主义”两股艺术创作浪潮,在国际舞台上有了一席之地,也引发了关于后殖民话语、全球化语境中的地域经验以及中国艺术界对“国际身份”这一问题的热烈讨论。

此时,“当代艺术”在中国完全替代了“现代艺术”,开始构成整体性的影响力量。曾经被誉为“四大金刚”的方力钧、岳敏君、王广义、张晓刚,他们的作品虽有非议,但他们根据自己对图像知识的理解和表现手法对时代特征进行了强化,成为一个时期的准确象征。身处上海的余友涵、薛松等作品则是另一种形式态度,他们利用人们熟悉的符号,进行重组和改造,去调整人们视觉习惯和记忆逻辑,使得观众既有熟悉的语境理解,也有陌生的视觉效果,每个人根据自己对图像知识的理解,会产生某种内心的对应。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系列》,1998

回忆起亲身经历的当代艺术40年,张晓刚直言自己感觉有点落伍了。“这40年,前20年是一个节奏,后20年是另外一个时间的节奏,现在的节奏越来越快。所以有时候不知道哪个算新,哪个算老。” 张晓刚说,“如今的艺术语言比过去更加的国际化,但形态来看,每个人越来越关注小我。现在年轻人,可能会关注具体的时空下具体的事件和感觉,所以这是时代的一个转变。”

不同的抗争造就不同的艺术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现代化使中国当代艺术更加复杂多变,在观念与手法上已经与国际同步,同时也愈加肯定自我的身份,从当下的社会关系和自我观照中出发,以各类艺术创作对周遭的事物作出艺术的反映。

周春芽和曾梵志将人们的视线引向权力与资本的世界;徐冰、蔡国强以中国文化和历史为本体展示中国的当代艺术;向京以特有的女性视角讲述对女性自身的“身体性”的认识,在经验的世界之外,寻求精神之手触摸到的地方。

蔡国强,《人类、老鹰与天空之眼:放眼睛风筝的人们》,2003

更年轻的一代曹斐影像和装置融合了社会评论、流行美学、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和纪实的惯例。从她的影像及装置作品中折射出当代中国社会急速不安的变化。此次展出的作品通过三件精致入微的装置,以及配合的影像导演出一个属于中国当下的故事。

曹斐,《La Town》,2014

“90后”胡为一的作品“低级景观”,为日常生活中失去使用价值的物件搭建舞台构成景观,并在物品上进行拍摄,被曝光或者是被摄像头拍摄放大、呈现出来,放在一个主观性的舞台上。

刘韡,《紫气ZJ30033401》,2009

“四十不惑” ,但对当代艺术而言,一直在变化——从群体到个人,由学习到创造,并在资本的参与下疑惑地历经浮沉。中国艺术家们也通过自己的实践与探索,让中国艺术不断焕发生机活力。此次龙美术馆的 “转折点——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是继民生现代美术馆“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历程”举行十年后对当代艺术的又一次梳理和回望,十年之中有人依旧探索,也有人离开,但十年或者四十年,对一个人而言是一段不短的时间,对艺术史而言仅仅完成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一切刚刚开始,一切待续。

时代和经历时代的人在变化,但艺术作品最忠实地记录了鲜活的时代和时代中的人。

宋永红,《泳池》,1998
    责任编辑:顾维华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