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垃圾回收四十年④|李爷爷的故事:从拾荒人到国企管理层

陈立雯/北京零废弃联合发起人
2018-06-22 10:27
市政厅 >
字号

当年的拾荒人,后来的国企管理者

2009年后,我们开始跟踪北京的拾荒人群,时间越久,越发现拾荒人对北京再生资源回收的重大贡献和意义。后来因为有出身环境史学家的导师,我开始接触到再生资源回收的历史脉络,看到了解放前、1950年代到1990年代初、2003年前后等不同时段的废品回收脉络。可以看出,中国拾荒人的社会角色从未改变,都承担起了再生资源回收的社会责任,但不同阶段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出现了不同情况。以史为鉴,今天拾荒人的地位会比1980年代以前高吗?

今年已经85周岁的李爷爷,参与和见证北京60多年再生资源的回收历史。李爷爷1933年出生在河北保定地区的一个小乡村,是现在被划到雄安新区的一个村庄。1947年,李爷爷跟随家人到北京,跟着亲戚做物资回收,解放后到国营物资回收单位工作,一直到1990年代初退休。在老家河北时,他只是读到小学毕业,来到北京工作后,他业余时间不断学习,实践再生资源回收业务时,知识和技术不断增长,成为新中国北京重要的回收力量组成者。

李爷爷初到北京时是解放前期,他和家人是摆地摊收废品,回收的工具主要是人力拉车,也有很多拿着小鼓走街串巷购买的拾荒人。李爷爷说,那时收废品的都是私人买卖,小生意人,没有管理部门的组织,可以自己按照市场行情买卖,收购的东西多数都是用不到的东西,或者死去人的物品。

1950年到1956年期间,他们这样的小生意人还是独立经营。解放后,有了市场管理处,最初废品回收不需要登记,后来开始要登记。1956年,北京市物资回收公司成立,几十家原来的废品回收小生意人组成合作社。李爷爷回忆,当时合作社里的人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大多都是原来做回收的小生意人。他最初就职于木器合作社,主要职责是收购废木头和家具等,然后把收来的物品改造成可以再使用的木材。那时,在解放前做小生意的,定为小业主。

1958年,李爷爷被调到门头沟区工作。从最基础的收购员干起,后来成为采购员,负责管理门头沟一个回收站的工作。那时回收的对象主要是机关单位和企业,随着工作积累的经验越来越多,以及依靠自身对废品回收的不断学习,李爷爷成为回收站的领导。不仅管理,他也开始培训新人如何做分类回收,还到全国各地交流再生资源的回收经验。1956年,响应国家大炼钢铁的号召,他们一部分时间做废品收购,另外一部分时间制作耐火砖,为钢铁冶炼做准备。

1970年代的垃圾回收宣传海报,图片来自Joshua Goldstein

如何有效回收?

成立合作社后,再生资源的回收业务归到商务局管,后来又归到供销社管理,再后来成立了废旧物资回收公司。不过那时已经有从上到下的废旧物资回收管理部门,由政府组织土地的使用,设立了市场管理处,有专门的经理管理,还分为技术和普通劳动者,根据劳动成果发工资。从北京市级、区级回收公司到下面的收购站,都有回收任务。

李爷爷所在的回收站点开始十几个人,后来有60多人,最多时有600多人,现在只有20多人。除了废品收购任务,他们进工厂做回收宣传,收购员也去单位宣传回收利用政策、废品如何分类回收和再利用等。对接的回收单位里,大的企业也有专门的人管理废品,收购员直接对接厂里的废品管理员。企业专门设置废品暂存地点,需要收集的时候,就和回收站点联系,当时的废品收购也是买卖的方式,但不是像现在一样直接现金支付,都是称重后,单位对单位转账。

根据他们回收站的统计,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废品最多,家庭产生的废品占到总量的20%左右。对家庭废品的回收,他们收购站一般两人或者三人一组,分别负责记账、收钱、称重等不同工作。当时家庭里卖废品的一般都是老人和妇女居多,为了防止盗窃,非生活来源的废品,需要拿着户口本登记才能卖。工厂里的废品主要是下脚料,因为一直到1980年代后期,北京还有钢铁和纺织等企业,都会产生边角料。

当时政策允许,可以给家属安排工作,调到同一个单位,李爷爷的妻子和他在一个工作站工作,做会计,负责账务。当时的废品回收站,大概三分之二是男的。男性往往做收购,女性做分类和打包。他们分工合作,对收来的废品分类后,和下游的企业制定合同,把收购的物资交给下游企业处理。一直到1980年代,因为北京还有大量工业,收购的废品绝大多数可以在北京再生处理和重新利用。

1960年代的废旧物资收购目录,图片来自Joshua Goldstein

1980年代以前都在收什么?

1980年代以前,物质不像当今丰富,回收的种类以及后续的分类和处理也有不同。

对于玻璃瓶,都是收购后清洗、消毒后再使用,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回炉,或者已经没了市场。到1980年代的时候,随着北京制造业的搬离,很多废品开始送到外省处理。

北京市里有专门回收骨头的单位,在宋家庄附近有炼油厂专门收骨头,利用骨粉,都不会浪费。

有色金属回收有专门的库房,收购后,先做基本拆解和分类,清晰分类后,不能带有杂质,然后再交给石景山的首钢等钢铁厂,以及其它金属企业回炉。很多收购站的人技术熟练,有的人非常擅长识别和分类,李爷爷有一位姓王的山西来的同事,解放前因为曾专门做铜制品,在收购站工作后,非常擅长分铜制品。

当时所有的鞋子几乎都可以回收再利用,分布鞋、胶鞋和皮鞋等,胶鞋送到永定门外的橡胶厂再利用。

当时塑料的使用没有像今天如此之多,但也可以分成10多种,聚乙烯、聚丙烯等,塑料鞋底等,是分类收集的。

头发也有回收渠道,理发馆会专门积攒头发卖,长头发更值钱。头发回收后,有一部分专供需要化妆、使用假发的文艺单位了。

和现在收废品的拾荒人一样,他们当时收废品的包装袋,都是送到加工厂后,下次送货时再返回给收购站重复使用。

在回收价格上,计划经济时代的废品价格物价统一,不能高抬,也不能降低。不同种类的废品价格明细清晰。收购员可以参照。

李爷爷回忆,当时不允许私人随意收废品,但可以捡废品。公安局会定期到库房查账,以防有违法回收的情况。

废品回收人的社会地位

和现在一样,废品回收人当时的社会地位也不高,认为是收破烂的。但随着回收行业待遇的提升,比如回收任务和奖金挂钩。有奖金等待遇后,多劳多得,收入提高,不只是死工资,地位也不断提升。很多人开始愿意到回收行业工作。1960年代,平均工资可以到30多元左右。

李爷爷从最初的收购员,依靠努力工作,后来升为采购员,负责管理采购,管理调度。因为工作中认真和努力,最终被提拔为回收站的管理者,得到过区里10多次嘉奖,在1980年代入了党。他这一路走来,可以说是典型的励志故事,小学毕业,靠着自己的努力,最后做到单位的管理层。

在今天,李爷爷就是外来务工人员,但他却没有被排除在新中国建设的外围。同是小生意人,也是构成社会多元经济体系一部分的废品回收人,1950年代的公私合营时期,李爷爷这些外地小生意人不但没有被排除在外,还可以被纳入国家新建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里,一路成长为管理者。

而在今天的北京,由于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土地使用制约、政策的不同,尽管拾荒人对再生资源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他们的社会地位不但没有提升,反而处处受到限制,回收空间不断被压缩。

1980年代以前,由于物资缺乏,废品回收为当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尽管我们现在物质丰富,但深受垃圾问题困扰,同样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废品回收和当下的拾荒人可以高效回收一切有市场的再生资源,当然也有市场失灵的地方。当下能否以史为鉴,充分吸收存在了近40年的废品回收力量,和拾荒人合作,共同缔造垃圾分类中,再生资源的高效回收体系,考验着城市管理的智慧。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东西同异”,经重新编辑整理

    责任编辑:冯婧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