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筑墙”到“零容忍”:美国移民政策下的边境孤儿

庄沐杨
2018-06-20 13:29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当地时间2018年6月12日,美国德克萨斯州麦卡伦,一名两岁小女孩看着妈妈被拘捕后嚎啕大哭。 本文图片均来自视觉中国

根据多家外媒报道,上周六(6月16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发言人证实,4月19日到5月31日期间,美国边境巡逻队把将近2000名非法移民儿童从他们的父母身边带走。据该发言人所述,这些家庭之所以被强行拆散,大多是因为家长们身为非法移民,并且可能涉及违法活动。美国司法部长杰夫·塞申斯(Jeff Sessions)曾在今年5月宣布,将在起诉非法移民的同时,将其中的父母和他们的孩子隔离开来,这些跟随父母非法入境的儿童将会被送到托管机构里。美国政府在打击非法移民政策上的这一争议举措,在近一周来又被推上风口浪尖。边境修“墙”、“零容忍”政策、不断发酵的舆论背后,那些被迫遭遇骨肉分离的家庭,又该何去何从呢?

边境线上的骨肉分离

当地时间2018年6月12日,美国德克萨斯州麦卡伦,一名两岁小女孩与妈妈在美墨边境被拦截。

早在今年4月,《洛杉矶时报》就曾报道过,面对不断增加的非法入境案例,美国总统特朗普显得非常不满。当时,特朗普苦于国会迟迟不愿通过在美墨边境“修墙”的决议,于是公开表示,希望派遣国民警卫队到边境巡逻,一直盯到高墙筑起为止。这一表态背后则有来自美国国土安全部的数据支持,当时的数据显示,在2018年3月份,依靠非法手段入境美国的非法移民数量呈现激增态势,国土安全部长尼尔森(Kirstjen Nielsen)也宣称,美国的确在西南边境遇到了麻烦,他称之为“危机”,并且公开表示对特朗普移民政策的支持。特朗普还对媒体表示,他要派2000到4000名士兵到美国边境巡逻,这个数字远超过他的前任奥巴马所派驻的人数。

民主党和移民支持者们则指责特朗普当局有意渲染所谓“边境危机”,试图证明美国政府言论的不实,从而撼动特朗普移民政策的“合理”地位。不过,在这篇报道中,有一些数字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重视。按《洛杉矶时报》所报道的数字显示,今年3月,美国边防人员就已经拘留了8,882名寻求避难的人员,另外还有4171名“无人陪伴的未成年人”(unaccompanied minors)。

面对持续增长的非法移民数字,无论是特朗普还是他的其他部下们都显得非常着急,司法部长塞申斯在上个月的发言中宣称这一切“必须结束了”。而看起来美国政府已经想出了一条“妙计”,其结果就是,无数家庭(尽管他们中多为非法移民)在想方设法走向心目中的自由“灯塔”时,会被加大力度巡逻的美国边防人员逮住,然后,一场场骨肉分离的悲剧就在美国边境线不断上演着——尽管包括BBC、卫报、半岛电视台等在内的多家媒体都把目光放在了“最近六周”,也就是今年四月中到五月底这段时间里,被迫从父母身边被带走的1995名儿童(美国当局给他们贴上的标签是“无人陪伴的未成年人”),但根据美国媒体VOX的说法,《休斯敦纪事报》记者从2017年10月1日开始就一直在跟踪此事,按照他们的报道,一直到今年的5月31日,至少有2700名儿童被迫与父母分开。当然,这记反击非法移民的铁拳在4月中下旬开始挥舞得更加急促。

正如前面提到的,美国政府会对非法入境而被边防人员拘捕的成年人提起诉讼,他们大多会在随后的日子里面临牢狱之灾,但与他们同行的未成年人则因为在现行的法律和政策下,会受到所谓“额外的”法律保护,一旦非法越境的未成年人被边防人员拦截下来,那么一般会根据处置难民儿童的程序,由联邦政府接过托管这些未成年人的工作,他们或被送到美国亲戚那里,或被送到公立的收容所,直到有好心人前来领养。而这么做,在VOX新闻报道看来,是美国政府故意为之,因为特朗普当局事实上并没有可以参照、依凭的法律依据,来强行隔离非法移民家庭中的父母和子女,但反过来,一旦父母在美国获罪、身陷囹圄,那么未成年子女就将陷入所谓“无人陪伴”的状态,从而进入到上述的程序之中,接受联邦政府的“托管”。那么孩子们又是怎样被带离父母身边的呢?VOX援引《波士顿环球报》和《华盛顿邮报》记者的报道,两家媒体分别采访到了一些联邦辩护律师。按照律师们的说法,边防人员会先撒个谎,骗非法入境的父母们说,要先带孩子们单独问话,或者是诈称要带孩子们去洗个澡再回来。但一般情况下,孩子们再也不会回到父母身边。

《纽约时报》报道了一位危地马拉母亲奥尔蒂兹和她儿子安东尼在美国边境被隔离的经历。本来她打算带着8岁的孩子从墨西哥边境进入德克萨斯州,然后找到她那已经人在美国的男友团聚——后者对她和她的儿子都非常好。在意识到危地马拉住处周围的安全状况日益恶化,甚至会影响生命安全之后,她下定决心带着儿子前往美国。但像其他为数众多的家庭一样,她和儿子在边境被美国边防人员拘留,儿子安东尼被带去移民儿童的托管所,而这位母亲则被直接送上了飞回危地马拉的飞机,她在航班上“一直在哭”,下飞机时甚至已经站不稳。接受采访时,这位母亲依然痛不欲生。奥尔蒂兹在回到危地马拉之后联系了男友埃德加,告知对方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开始了度日如年的寻子之旅。最终,通过层层关系,他们联系到了一位律师,后者告诉了埃德加政府热线电话号码,在他们不懈的努力下,终于有一位政府工作人员同意让他们提供孩子的姓名、性别和出生日期,这名工作人员也和身在托管所的小安东尼取得了联系,得知后者生活条件尚可之后,也转告给了埃德加和奥尔蒂兹。而后来,幸运的是小男孩记住了自己外祖父的电话号码,奥尔蒂兹总算能和自己的孩子取得联系。另外,《卫报》也在报道中提到,上个月,一位洪都拉斯男子在被强制与妻儿分开后,在德克萨斯州的牢房里自杀身亡。

当然,非法移民不只是特朗普政府的眼中钉,在奥巴马总统任期内,当局也采取了不少措施来安置所谓“无人陪伴的未成年人”。但如今“零容忍”政策下,强行拆散非法移民家庭的做法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弊端。原本建立起来的移民或难民儿童收容所可能面临爆棚的状态,这势必会带来许多问题。而这一政策的极端性,也引发了美国各界的热议,在舆论场上,各方势力就此又展开激烈的交锋,一场场看见或看不见的政治斗争持续上演。

舆论闹剧:从《圣经》到国会

当地时间2018年6月12日,美国德克萨斯州麦卡伦,一名两岁小女孩与妈妈在美墨边境被拦截。

就在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布相关信息之后不久,美国乃至世界其他地方的舆论都炸了锅。BBC、《卫报》和半岛电视台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先后跟进报道,而被特朗普斥责为生产“假新闻”的不少美国媒体,包括《纽约时报》、CNN、《华盛顿邮报》等也开展了深度调查。

从多家媒体的报道来看,针对美国当局在边境强行制造“骨肉分离”悲剧的舆论风向几乎是一边倒的。半岛电视台6月16日的报道称,在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各地有数千人呼吁总统特朗普制止这一政策;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则在上周表示,美国政府这种做法“等同于随意且非法地干扰私人家庭生活”,并且“严重地侵犯了儿童的权利”。《卫报》则援引德克萨斯大学精神病学教授Luis Zayas的说法,称长期的隔离与拘留,可能会对这些边境“孤儿”造成心灵创伤,哪怕他们已经好不容易逃离本国那噩梦般的生活环境。

而就像前面提到的,当局在一手导演无数出骨肉分离的悲剧之后,还将面临儿童安置设施数量短缺的问题。为此,当局提出的办法是在德克萨斯州的沙漠中建立一些帐篷居住区,而所选地点常年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VOX新闻采访到了当地的民主党参议员何塞·罗德里格斯(Jose Rodriguez),他怒斥这项计划是“完全不人道的”和“令人发指的”,并表示“但凡有点责任感的人都要为这项计划的实施感到羞愧”。

“零容忍”政策和它带来的后果,也遭到了来自宗教界的抨击。美国天主教教团主席迪纳尔多(Daniel DiNardo)在上周一场名为“团聚才是家庭”(Families Belong Together)的集会上批评了美国政府的移民政策,并表示强行把孩子从他们的母亲身边带走,并不是解决非法移民问题的答案,这一举动是“不道德的”。讽刺的是,司法部长塞申斯倒是想借助基督教教义来为当局的所作所为寻找合乎道德的解释,以此进行自我辩护。6月14日,塞申斯在印第安纳州出席一个活动时,援引基督教经典来证明“零容忍”政策的合理性,称:“我给你们引述使徒保罗在罗马书13章清楚且睿智的指示,那就是遵从政府的法律,上帝之所以设立政府,自有他的目的。”塞申斯呼吁各界以“大局”为重,并表示这项政策虽然会带来短时间内的亲人分离,但长远来看,无疑是合理、有效的。

而在6月15日,白宫新闻发言人萨拉·桑德斯(Sarah Sanders)在回应记者提问如何看待塞申斯援引基督教经典的言论时,意外地又打起了宗教牌。她表示,虽然自己不太清楚司法部长所言典出何处,但她认为,执行这项政策所具备的道德合理性,在《圣经》里到处都能找到例证。而当记者一再追问时,萨拉又相当挑衅地表示,记者可能无法理解她的言论,哪怕只是一个个小短句,并说民主党有意在搅浑水,千方百计想要找到“零容忍”政策的漏洞。萨拉的言论既出,立刻引发了又一场舆论风暴。半岛电视台就截取了不少推特用户的言论,他们或表示无法理解塞申斯和萨拉的引经据典,并对本国政坛所发生的一切感到沮丧;或嘲讽桑德斯和塞申斯论据的单薄,并揶揄说,他们正是因为知道自己言论有多么站不住脚,才非要搬出宗教这张牌。一直追踪“零容忍”政策相关事件的VOX则引用了不少宗教学家的观点,向读者普及了塞申斯所引用的罗马书13章语句的出处,力图证明塞申斯的错误。

特朗普政府一直在指责民主党对“零容忍”政策的抨击是故意为之。的确,民主党人一直以来都没有放过这项政策,众议院少数党领袖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就直言这项政策是“可耻”的。而在加州,针对报道中提及的将近2000名儿童与家人分居悲剧,也有参议员呼吁特朗普政府赶紧结束这项“非道德”的政策。

但除了民主党人之外,共和党内部也存在对这项政策,以及其带来的后果的反对与批评。前总统小布什的夫人劳拉·布什就发文谴责特朗普的“零容忍”政策,称虽然很赞赏保卫边境安全的行为,但对强行拆散移民家庭的做法,她觉得非常“残忍”,而且“不道德”。劳拉·布什甚至将“零容忍”政策下,亲子分离的悲剧同二战时期(珍珠港事件发生后)关押日裔美国人的集中营相提并论——后者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为耻辱的举措之一。不过,《新共和》则对劳拉·布什能在多大程度上撼动特朗普的决心表示怀疑。调查显示,虽然“零容忍”政策不得民心,但在多数共和党人看来,还是一项有必要推行的政策。

共和党人在上周四晚间提出了一项“妥协”的移民法案,按众议院议长保罗·瑞恩的说法,这项更加全面的方案会有助于制止边境线上骨肉分离情况的出现。但包括VOX在内的不少媒体就指出,共和党人又在撒谎,他们非但无力阻止类似情况的发生,甚至会给予政府以更大的权力,来对非法移民中的儿童实施关押等手段。这项所谓的“妥协”方案,其中有一条在于减少“以家庭为基础”的合法移民,但VOX等媒体则认为,这无非是当局为了摆脱儿童在非法移民问题中得到的“额外法律保护”。一旦新的“妥协”达成,那么儿童也会被视作非法移民个体加以对待,而不是视作有父母陪伴的未成年人。那样以来,他们不但会从父母身边被带走,甚至也会像家里的大人一样接受审问和关押。

在国会之外,总统特朗普也开始常规操作,在社交媒体上连续开火。他指责媒体和民主党对零容忍政策的攻击是“猎杀女巫”(WITCH HUNT)运动的延续,并且对比了自己和前任奥巴马在对待非法移民上的政绩,继续为“零容忍”政策的实施争取合法性。当然,特朗普的算盘在于通过新的、更严厉且保守的移民法案,为此,他也反复在推特上强调“变法吧!”(CHANGE THE LAWS!)但不管新的移民法案是否能够通过,国会里、白宫里衣着光鲜的政客们似乎都并不真的在意那些被迫离开父母,独自面对陌生且危险处境的“无人陪伴的未成年人”们。

作为政治工具的儿童

当地时间2018年6月12日,美国德克萨斯州麦卡伦,一名两岁小女孩与妈妈在美墨边境被拦截。

奥尔蒂兹的儿子小安东尼如今和她分隔两地。电话那头,孩子告诉她自己过得还算开心,还和她分享了自己学习英语的经历。而在《波士顿环球报》的报道中,一位名为威尔(Wil)的边境“孤儿”如今被寄养在密歇根州的一户人家里,每天睡前,6岁的威尔会亲吻两张他父母的照片,祷告完毕后再上床。如今领养威尔的夫妇尽力让威尔感受到安全,但他们也表示,威尔一直很焦虑,因为他实在是太想念自己的父母了。

联邦法官Dana Sabraw上个月曾询问司法部,这些离散的家庭是否会团聚。对此,司法部的律师Sarah Fabian表示,一旦孩子的父母被当局带走并定罪,同时孩子们被有关部门接管的话,那么联邦政府会优先考虑把这些孩子送到他们在美国的亲属(如果有的话)那里寄养,要么是像威尔那样,被送往一个有意领养儿童的家庭里去。但也有评论指责,当局在边境隔离非法移民家庭的行为,并没有很好地区分哪些是独行的未成年人,哪些是从家庭中被强制分开的孩子。特朗普当局还在不停地攻击民主党,称正是奥巴马政府在移民政策上的软弱,导致如今局面的难堪,而司法部长塞申斯更是直言,如果人们不希望看到再有孩子在边境被迫和父母分开,那这些非法移民就别再试图把孩子们带到美国来。

看起来,儿童已经成为这场争论的焦点,但反过来说,儿童也正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特朗普当局试图借助强制隔离父母和子女,来阻止更多的非法移民前来美国工作;民主党甚至部分共和党人也不断抨击特朗普在“零容忍”政策上的极端,强调利用儿童反非法移民的方式,简直太过残忍。但他们虽然在舆论上占据着道义的高地,但的确如特朗普当局所说的,“儿童”同时也是现阶段民主党人试图在移民问题上与特朗普抗衡的一张王牌。不过,国会的扯皮也好,白宫和媒体的嘴仗也好,与边境线上被联邦政府“接管”的孩子们的处境相比,都显得太过轻松了。

现在,威尔在密歇根的寄养人家里至少能够保证“安全”,而在此之前,在边境,他一和父亲分开就被送到了专门为“无人陪伴的未成年人”准备的集体收养机构,这些收容机构包括位于布朗斯维尔(Brownsville)的一个废弃沃尔玛超市。《波士顿环球报》称,相比之下威尔已经算是“幸运”的了,他很快就被一对充满“理想主义”气息的年轻夫妇Coryn和Silas收养。当他们第一次遇见威尔时,这个小男孩身穿着为“无人陪伴的未成年人”准备的制服,脚上穿着一双黑色的CROCS洞洞鞋,披着一件大得明显不合身的旧海军运动服。而在某地的审讯室里,或者法庭上,他们的父母可能正在接受严厉的讯问,或者在法庭上被法官判处有罪——哪怕是非常轻的违法行为。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样,“零容忍”政策可能会导致非法移民儿童收容机构的爆棚,因此当局正在想方设法增建这类收容所,但目前看来,这类收容机构的条件之差,哪怕是成年人蜗居其中都够呛,遑论那些可能连一句英语都不会说的边境孤儿们。

德克萨斯州布朗斯维尔的废弃沃尔玛超市算是这些收容所里最为“著名”的一个了,《纽约时报》在6月14日的报道中详细介绍了这个地方。经过改造,这个原先还是一座零售超市的地方,如今成为全美最大的非法移民儿童收容所,大约1500名无人陪伴的未成年人,年龄从10岁到17岁不等,如今正在这里生活着,等待美国亲戚或好心人的领养,平均每个未成年人在收容所里呆的时间约为56天。现在,废弃超市里有了干净整洁的集体宿舍供孩子们就寝,一张张床摆放得整齐划一,墙上贴着口袋妖怪海报;原先的停车场如今则是临时足球场和排球场;麦当劳则变成了自助餐厅。单看它今天的模样,人们几乎难以想象它以前曾是个沃尔玛超市。

随着“零容忍”政策的到来,进入这座占地面积达25万平方英尺的废弃超市的孩子将越来越多。《纽约时报》的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婴儿床被运到这里,工作人员数量也开始增加。但其实这点准备根本不够,当局甚至已经开始准备在附近的陆军和空军基地增加帐篷区——但这也是何塞·罗德里格斯所抨击的,当局纯粹是为了增建而增建,根本不考虑收容机构的环境和条件是否适合这些孩子们生活。

类似的收容机构如今也在给原本萧条的地方生活和经济带去“活力”。在布朗斯维尔,为了管理收容机构,当局雇佣了几百名当地居民,学校、商店等设施也重新出现在当地。但相应的,这类收容机构里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近年来已经有多达数十起违规事件发生。早在2016年,卡梅伦县的一个收容所里,有些儿童被处以“变相体罚”,他们被告知要端坐长达4个小时,因为这是一种“纪律”;有的孩子明明手上戴着一个手环,上面写着过敏食物列表,但她最终还是吃下了会让她过敏的东西;2017年9月,一名未成年人在体检中对某种性病的检测结果呈阳性,因为医务人员跟进不及时,但直到四个礼拜后他才得到治疗;有的孩子则因为在收容所里待不下去而尝试逃跑。类似的情况,随着“零容忍”政策实行、涌入收容机构的“无人陪伴的未成年人”数量激增,只会越来越严重。

在《大西洋月刊》一篇名为《熄灭美国灯塔》的报道中,有边防人员甚至在巡逻时发现不幸遇难的儿童。VOX新闻也援引了医学专家的说法,认为有的儿童离开父母的年龄太小了,甚至有的还没断奶,这对他们的成长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在上周三(6月13日)的发言里,美国西南边境的相关工作人员并没有正面提及这些孩子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他们认为大部分孩子一天中有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呆在室内的,而且类似布朗斯维尔的废弃沃尔玛超市这种地方,周围有不少公共电话亭,在那里孩子们可以打电话和家人联系。

但无论当局作出怎样的姿态来证明他们政策在法理和道德上的正当性,以及他们在收容非法移民儿童的措施上多么努力,都不能改变已经有数千名未成年人被迫在异国他乡和父母分离的事实。另一个事实是,人们根本听不到这些孩子们的声音,在媒体上,在社交网络上,在白宫,在国会,在边境,在布朗斯维尔的废弃超市里,孩子们不会像总统、议长或者第一夫人那样说很多漂亮话。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国家,他们不会说英语,在不安和惶恐时,可能只会用西班牙语怯生生地问一句:“我的爸爸/妈妈呢?”他们的父母也许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但很显然,这批“无人陪伴的未成年人”是在政策扯皮之下,被批量制造的边境孤儿。

    责任编辑:伍勤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