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访|邹联克:贵州试点先行,架起中职直通本科的“立交桥”

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
2023-03-13 13:55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贵州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贵州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邹联克。 受访者供图

人口和社会结构变化背景下,教育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如何进行调整?教育“双减”工作进展如何、如何推进?学校教育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如何促进普职融通、前后贯通,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当前形势下如何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这些是近期备受社会关注的话题,也是当前教育部门非常重视和正在努力推进的工作事项。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贵州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邹联克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就这些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并分享了贵州经验、贵州解决方案。

谈及应对人口变化话题时,邹联克表示,贵州将紧扣城乡人口流动变化趋势等综合因素,新增教育资源主要向城镇集中布局建设,合理有序增加城镇学位供给,保留和建强乡村学校,加快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优化城乡一体化教育资源布局,整体提升教育水平。

关于“双减”,邹联克介绍,贵州中小学校内教育实现减负提质增效,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已大幅减少,“无证无照”“爆雷冒烟”机构实现动态清零。

职业教育方面,贵州将职业教育定位为特色教育强省的主抓手和主攻目标,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东部、有别于西部其它省份的发展之路。当前贵州高职在校生超47万人,超过了该省本科教育的在校生规模。贵州将推进“3+4”中本贯通培养试点,架起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直通本科的“立交桥”。“十四五”期间,贵州将力争新建2所本科职业院校,并将进一步扩大应用型本科院校面向职业教育的学位供给,引领普职协调发展。

此外,邹联克表示,贵州是“一带”和“一路”的重要联结点,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主通道之一。贵州将利用好这一优势条件,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打造“留学贵州”品牌,拓宽贵州人才培养国际化路径。

以下是澎湃新闻对邹联克的专访:

将合理有序增加城镇学位供给,精准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

澎湃新闻: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深刻认识人口和社会结构变化对教育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调整的紧迫要求,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近期,有关人口变化对教育的影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您认为要应对人口和社会结构变化,教育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调整优化?

邹联克:面对人口出生减少趋势,教育资源布局配置应准确把握短期资源不足与长期可能过剩之间的矛盾,坚持立足当下和兼顾长远并重,进一步完善学龄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前瞻性规划各学段学位供给,科学合理规划学校布局,适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着力构建符合人口变化趋势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结合贵州省情教情实际,我们明确:新增教育资源主要向城镇集中布局建设,修缮必要的乡村学校校舍建筑设施,合理有序增加城镇学位供给,精准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确保城乡教育资源布局与学龄人口分布、人民群众教育需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相匹配、相适应、相融合。

澎湃新闻:贵州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需要重点做好哪些工作?

邹联克:立足贵州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我们始终坚持促进公平与提高质量并举,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紧盯人均受教育年限低的短板弱项,聚焦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任务。

具体来说,我们正在努力做好这几项工作:一是深入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继续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持续推进集团化办园管理、教研指导责任区、农村幼儿园集团化管理资源中心“三个全覆盖”制度建设,稳妥有序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促进学前教育“广覆盖、保基本、兜底线、有质量”。

二是推动基础教育公平优质均衡发展。包括:深入实施公办强校计划项目校遴选和培育,全面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工作;持续高位推进“双减”,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以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和特色高中为引领,推动普通高中示范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

三是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扩容提质。我们正在加快推进中高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并在遴选一批优质高职院校作为“黔匠”培养基地。同时,稳步推进符合条件的国家级“双高”学校升格创建职业本科,着力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四是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突破发展。我们将通过建设贵州医科大学等4所省属高校新校区,调整优化14所省属院校布局,有序推进“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实施。同时,我们在通过探索启动实施“校旅结合”“校工结合”,纵深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双减”以来校内教育提质增效,学科类培训机构大幅减少

澎湃新闻:“双减”政策落地实施已经近两年时间,贵州在落实“双减”政策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邹联克:目前,贵州已基本实现了“双减”工作的阶段性目标。

作业管理方面,我们通过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将作业管理质量纳入校本教研和教师评价,将作业完成情况纳入课后服务,实施作业公示制度、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等举措,实现了作业的减量提质。2022年调查显示,我们约80%的学生感受作业量比“双减”前减少,约90%的学生基本能在学校完成书面作业或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课后服务方面,贵州推动省级、市(州)级出台课后服务收费政策,并通过实行教师“坐班弹性制”和课后服务课程化管理,加强了课后服务质量保障。各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辅导作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阅读、书法、科学、劳动等活动。为扩宽课后服务渠道,我们还对接团省委、省文旅厅、文物局、科协等单位,联合出台文件支持课后服务。如,在25所省内高校招募大学生志愿者投身课后服务,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贵州已基本实现了有条件的义务教育学校“一校一案”“5+2”提供课后服务全覆盖。

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我们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从抓实教师队伍管理、教学常规管理和教研常规管理等方面发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校外培训监管方面,我们设立校外培训专门机构,成立校外培训治理领导小组,并系统出台了“营改非”、预收费资金监管、学科类培训政府指导价等文件,全面构建了校外培训治理政策体系。我们对现有校外培训机构实施全流程监管,并通过多部门联合开展校外监管执法、“线上巡查”、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等政策举措,严厉打击违规培训行为。到目前,贵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已大幅减少,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得到有效规范,“无证无照”“爆雷冒烟”机构实现动态清零。

总的来说,实施“双减”以来,贵州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有效减轻。

澎湃新闻:“双减”实施至今有什么难点?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继续把“双减”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后续贵州如何进一步做好“双减”工作?

邹联克:关于难点,课后服务方面,尽管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在末端落实还有差距,特别是课后服务规范化管理、课后服务内容安排等方面,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另外,部分学科类培训机构或个人由“地上”转入“地下”,改头换面,以“高端家政”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且发现难、取证难、查处难,这给我们的校外培训治理带来了挑战。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校内减负提质,同时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校外培训治理方面,不断巩固学科类培训治理成效,着力打击学科类隐形变异违规培训,规范治理非学科类培训机构。

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需做好五方面工作

澎湃新闻: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到,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这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您认为“科学教育加法”应该怎么加?

邹联克:加强义务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有助于学生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想象力、探求欲,并逐渐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关系。

“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一方面,“双减”对课堂教学质量和作业管理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助于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另一方面,课后服务开展中,很多学校都设有科学社团、兴趣小组,这为学生提高科学能力搭建了平台。

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是上好科学课。学校要开足开齐开好中小学相关课程,加强科学课程教学研究,提升科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科学教育成效。

二是提升教师科学素养。我们要多方式、多途径加强教师培训,整体提升教师科学素养,提升教师在课后服务中指导学生科学社团、兴趣小组的能力。同时,要夯实农村科技教育基础。今年3月份,我们将联合贵州科协,举办“2023年贵州省农村中学科技馆教师交流培训会”,全省首批培训参与学校达102所。

三是发挥课后服务作用。我们要鼓励学校多为学生开设科学社团、兴趣小组等,并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和教育指导,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是加强作业管理。我们要鼓励中小学教师探索布置探究类、体验类、实践类作业,将科学素养融入学生作业,不断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是强化校家社协作。家长应主动发现和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科学意识,学校要积极与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科技馆等联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科学教育资源。我们正在积极与贵州省科协合作,联动全省科普场馆在全省范围内推进“贵州科技馆馆校结合基地校”项目,促进优质科学教育活动资源的共建共享。

完成教育专网建设,构建起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

澎湃新闻:近三年,全国各地加速了教育数字化步伐,贵州在教育数字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邹联克:近几年,我们强化需求牵引,加快推进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促进教育现代化、助力实现特色教育强省,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通过开展全省联网攻坚行动,我们进一步巩固了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建设。截至目前,贵州全省中小学实现100%学校宽带联网,100%联网带宽不低于100M,100%学校建有多媒体教室;全省网络学习空间开通率72%。

我们还完成了全省教育专网(现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实现了省级教育资源平台与国家资源平台互联互通,也实现了与各市(州)自建平台互联互通,初步构建起省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在全省启动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试点应用。

课程资源方面,这几年我们开发了“阳光校园 空中黔课”,完成8000余节“阳光校园·空中黔课”网络课程录制,课程资源覆盖学前至高中各学段全部学科,且部署到了省级资源平台,供全省师生免费使用。

同时,我们还通过竞赛、培训、网络教研等方式,采取“集中、网络、送培”、开展教师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了教师信息素养。

澎湃新闻:后续,贵州在教育数字化方面的重点安排是什么?

邹联克:这方面,我们计划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完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共性基础设施,以及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希望促进从教育治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服务生态的变革。

二是升级发展和再建设资源服务生态。立足建设适应教育数字化的资源,我们希望构建适应不同学段学生群体需求的多类态教育资源,使学生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走向交互与合作,为学习者提供自主、交互、协作、探究的智能学习空间。

三是推动常态化应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是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变革,为此,我们将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开展教师数字素养专项培训,从理论到实践多方位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技能,进而提升教育服务水平,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四是完善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具有导向引领作用,我们要建立健全教育评价指标与体系,充分挖掘数字转型背景下新型教师所应具备的能力及素养。

打造“留学贵州”品牌,拓宽贵州人才培养国际化路径

澎湃新闻: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到,要在大变局中加强教育对外开放。贵州是“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永久举办地,在教育对外开放方面有自己的优势。今后一段时间,贵州将如何加强教育对外开放?重点工作有哪些?

邹联克:确实,贵州是“一带”和“一路”的重要联结点,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主通道之一,这使贵州教育对外开放具备了良好条件。

近年来,依托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这一开放平台,贵州教育开放水平大幅提升,迅速建立起与东盟及“一带一路”建设国家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学前教育、终身教育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推动双方在合作办学、人才培养、师生交流、学分互认、科学研究、艺术交流等方面合作取得新进展和成效。

今后,我们将把握好国家和贵州的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政策机遇,立足地方特色资源和优势,全力推动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

在教育开放平台建设方面,我们将继续高水平办好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做到“既要办出影响力,又要办出实际效益”,努力形成一批教育交流、技能交流和人文交流的品牌项目。同时,我们创新建设中国-东盟智慧教育国际合作平台,并将紧扣中国-东盟教育合作与交流的现实需求,加强与东盟数字战略对接,加快推进中国-东盟多彩智慧学院建设和推广使用,争取把中国-东盟多彩智慧学院建设成为双方人才培养的新平台,师生交流的新纽带。

我们还将抢抓《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带来的重大机遇和政策红利,积极推动教育国际交流深入合作。一方面,充分利用“知行贵州”丝绸之路青年交流计划、贵州省“千人留学计划”等交流项目,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人文交流与教育合作。另一方面,加强“引进来”力度,强化来黔留学服务管理,提升教育质量水平,打造“留学贵州”品牌。同时,做强地方公派留学项目,进一步拓宽贵州人才培养国际化路径,加强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及教育科研机构合作,推动本土急需紧缺理工农医类国际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围绕职业教育专业优势及办学特色,鼓励支持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与企业携手参与国际产能合作或赴境外办学,培养出越来越多国际化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与大国工匠。

推进贯通培养试点,架起中职院校学生直通本科的“立交桥”

澎湃新闻:您说,近些年贵州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东部、有别于西部其它省份的发展之路。这是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

邹联克: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指出要“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贵州职业教育基础差、底子薄、欠账多,必须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同频共振。贵州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走出来的。

顶层规划上,贵州省委省政府将职业教育定位为特色教育强省的一个主抓手和主攻目标,职业教育规划优先、投入优先、保障优先,“十四五”期间在原有投入不减的情况下,每年新增职业教育经费5亿元。

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方面,一体推进“扩容提质”,“十三五”以来,贵州新建高职院校16所、达到45所、1所职业本科院校,高职在校生超47万人,超过了贵州省本科教育的在校生规模。我们还通过撤并转优化中职学校布局,从192所优化到131所,在校生规模从81.6万人增加到87.43万人。我们扎实推进中高职贯通培养,鼓励省属学校与地方职业学校协同发展。

贵州的职教新路体现出“三个突出”:突出协调共享,推动城乡一体、协同发展,资源配置向农村职教倾斜;突出产业导向,不走过热过剩再调整的老路,按照高职不超5个专业群25个专业、中职不超3个专业群15个专业,自上而下完成了专业优化调整;突出集聚集约,实施职教园区、产业园区的项目组合式集聚发展,形成了“一体两翼多节点”特色布局。

同时,贵州也在用好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桥头堡优势和贵州大数据发展优势,以开放促改革,以数字化治理促转型,不断增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引领性优势。

总之,贵州的职教新路是以主基调、主战略引领的赶超跨越之路,是以“技能贵州”建设引领的创新转型之路,是以“兴黔富民”价值追求引领的惠民发展之路,也是以“智慧开放”引领的改革提质之路。

澎湃新闻:后续,贵州在职业教育发展方面有哪些计划、构想?

邹联克:下一步,贵州将深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通过提升质量、增加体量、扩大增量、丰富含量,提高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心中的份量。

提升质量,就是要强化职业院校关键能力建设,统筹推进高职“双高”、中职“双优”和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同时,加速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激发产教融合活力;重点抓好赛创、赛教融合工作,推进优质成果转化,引领技能成才、技能报国风尚。

增加体量,就是要扎实推进新设高职院校和职业本科建设,力争“十四五”期间新建2所本科职业院校,加强优质高职教育供给。

扩大增量,就是深入推进“3+4”中本贯通培养试点,架起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直通本科的“立交桥”;持续扩大专升本人才培养规模,进一步扩大应用型本科院校面向职业教育的学位供给,引领普职协调发展。

丰富含量,就是要推动职业院校落实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我们支持校企合作共建企业大学、职工培训中心等,不断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同时加快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推动职业院校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以优质的职业教育支撑终身学习体系。

助推就业,将在统筹推进政策性和市场化岗位等方面精准发力

澎湃新闻:当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话题备受关注,贵州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在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邹联克:2023年贵州高校毕业生27.4万人,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年,总量仍处高位。受经济形势、市场渠道、供需矛盾等因素影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任务依然艰巨,我们也十分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针对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贵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先后作出指示批示,贵州教育厅去年11月就对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通过强化工作部署抓就业,全力助推高校毕业就业。

目前,我们正在会同人社部门研究出台进一步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协调推进全省机关事业单位、特岗教师、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征兵、专升本、科研助理、订单班等政策性岗位落地落实。

市场招聘方面,我们在全省高校广泛开展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深入实施“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开展国企专场招聘活动。截至目前,贵州省教育厅及全省各高校已举办各类招聘会27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会同省国资委开发国企岗位5300余个。接下来,我们还将会同贵州省工信厅、工商联举办“企业进校”招聘活动。

针对低收入家庭、少数民族、残疾等重点群体毕业生,我们实施“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建立工作台账精准帮扶,为困难毕业生每人至少提供3-5个就业岗位,确保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百分百,有就业意愿的做到就业百分百。

此外,我们也在通过强化职业指导抓就业。我们充分发挥就业工作人员和毕业班辅导员作用,用好就业指导课、“一对一”咨询等载体,做到岗位推送、指导培训、重点帮扶、接续服务不断线,引导毕业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主动投身国家及省内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创业。

    责任编辑:蒋子文
    图片编辑:金洁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