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四千精神”再溯源:最早文字表述见诸1983年1月《浙南日报》

澎湃新闻记者 姚似璐
2023-03-21 20:01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3月21日,温州召开弘扬“四千精神”、续写温州创新史座谈会,现场披露了1983年1月11日《浙南日报》的第二版,其中《社队企业极需各方支持》一文提到:“社队企业人员‘走遍千山万水,讲了千言万语,想了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

1983年1月11日《浙南日报》2版

“这应该是目前最早的关于‘四千精神’的官方书面表述,进一步佐证了其发端于温州的事实。”澎湃新闻副总编辑、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胡宏伟表示。

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改革开放之初,浙江人均耕地0.68亩,不足全国水平的一半,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6,农作物产出仅够果腹;由于山高水深,交通极为不便,人称“浙江到,汽车跳”;几乎没有矿产资源。然而,改革开放40多年后,浙江遍地开花的却是令专家学者大跌眼镜的“零资源经济”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的《不畏艰难向前走》一文中指出:“浙江之所以能够由一个陆域资源小省发展成为经济大省,正是由于以浙商为代表的浙江人民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

可以说,“四千精神”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之初江浙人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乡镇企业时展现的敢于改革、善于拼搏、不畏艰险的品质,是一种群体性精神。

关于浙江“四千精神”的起源,有过温州说、绍兴说、台州说、义乌说等版本。在此次《浙南日报》披露前,最早关于“四千精神”的完整文字表述见诸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刊发的《温州33万人从事家庭工业》,文中提到“他们走千山万水,吃千辛万苦,想千方百计,说千言万语”,这也是第一篇将温州的改革实践冠以“温州模式”的媒体报道。

“‘四千精神’之所以发轫于浙南,主要是当地受制于当时的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等,脱贫致富的愿望更强烈。特别是温州,改革开放之初,部分百姓的穷苦仍可用‘令人震惊’形容。国家级贫困县文成当时作过调查,称缺半年以上口粮的人口占全县的35%。为摆脱贫困,当温州民众看到改革第一线松动的光亮时,就蜂拥而上,经商办厂,迸发出令人惊叹的活力。”胡宏伟表示,他曾近50次到温州采访,对当地最强烈的印象是温州是一团火,点燃了改革开放;温州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可爱的人之一,他们吃的是草、挤的是奶、流的是血和泪,这种艰苦卓绝更凸显了“四千精神”的分量。

在他来看,“四千精神”最早出现在温州也与当地是构建产权明晰的民营经济的发源地密切相关,“可以说,‘四千精神’是温州模式的底色,是温州推动‘两个健康’(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重要内涵。”

    责任编辑:张军
    图片编辑:李晶昀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