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何为高质量“朋友圈”?1+1+1+1>4

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朱奕奕 陈斯斯 陈逸欣 徐祯曜
2023-06-05 06:56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祝碧晨​ 设计

你是哪里人?如果别人这样问,有时“90后”小伙子吴文磊(化名)会犹豫一下。 

大学毕业后,他在上海从事外贸工作近10年,未来的职业规划也都在上海,而他的家乡在浙江嘉善。近几年,他经常跨省通勤,白天在上海,晚上回嘉善,便捷的高铁让他和上海本地同事几乎“同时到家”。 

吴文磊的部分通勤高铁票。受访者供图

以前他总说,“我是浙江嘉善人”;现在他半开玩笑说,“我是长三角居民”。近几年,长三角区域的边界在消失,一体化的“溢价”让百姓和市场主体受益,人们生活和工作愈发方便、高效、幸福。

2023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三周年。从山水相连到人缘相亲、再到携手并进,走在一体化的道路上,一个高质量的长三角“朋友圈”正在凸显。

1+1+1+1>4

提及长三角,恐怕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经济发达”。究竟多发达?不妨看几组数据。

前不久,一季度GDP十强城市“揭榜”,长三角又一次引人瞩目:十强中,长三角占据四席。在过去的2022年,长三角GDP总量达29万亿元,约占全国的24%。

沪苏浙皖土地面积35.8万平方公里,仅约占全国的1/26;常住人口2.2亿,约占全国的1/6;正是如此小的一片区域,人口如此集聚,创造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

上海国际汽车城。上海嘉定区 图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GDP跻身“万亿俱乐部”是经济实力和城市地位的象征。区域一体化发展,首先要以城市为单位,经济中心城市对周边发挥服务辐射带动作用,并由此形成一体化效应。

从2022年的数据看,全国24座城市经济总量突破一万亿,长三角占八席,分别为上海、苏州、杭州、南京、无锡、宁波、合肥、南通,数量达全国1/3。

也在这一年,长三角三省一市进出口总值为15.07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占全国进出口总值比重为35.8%。 

这些数据都在说明一个事实: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区域一体化,又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 

刚刚过去的5月,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张忠伟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上海站采访中谈道:打破行政壁垒以后,要素会在更大的范围内流动起来,重塑经济地理,从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产生一体化的“溢价”。

“我们经常讲,1+1+1+1>4,那么多出的部分从哪里来的?这就是溢价。”张忠伟说。举一个简单例子,打通医保,通过推进医疗保障“同城化”,不用建新的医院,各地医疗资源就实现了共享。 

从国际上看,纽约都市圈、东京都市圈、汉堡都市圈等区域实际上都获得了这种溢价,如今长三角都市圈的溢价效应也在显现。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规划展示馆,显示一批绿色、创新、科技企业正在进入示范区内。 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摄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由此按下“快进键”。

此后,2019年5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

这些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现在,长三角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发挥着经济压舱石、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重要作用。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红利,实实在在落在老百姓身上。比如,便捷、快速的交通体系改变了许多长三角居民的生活方式。

工作日的上午8点37分,吴文磊从浙江嘉善坐上G7492次高铁,9点零9分到达上海虹桥站,出站后原地换乘上海轨交10号线,约30分钟后到达公司所在的闵行区航中路。

他从家里到公司单程不超过1小时15分钟,可以在高铁上从容地吃早饭。而上海与嘉善之间几乎半小时就有一趟列车,路上大都只需二十四五分钟,也让吴先生有了通勤“大心脏”。

2023年5月1日,上海,旅客在虹桥火车站候车。视觉中国 图

同济大学此前发布的《长三角城市跨城通勤年度报告》显示,上海与周边城市的跨城通勤联系变得更加紧密,跨城通勤规模从2019年5.7万人、2020年7.2万人,逐步增加至2021年7.66万人(均为折算后人数),主要涉及苏州、嘉兴、南通、无锡等地。 

除了通勤还有休闲娱乐。在微信朋友圈里,周末常能看到上海市民去到杭州西湖、南京夫子庙游玩,而上海迪士尼乐园,则是周边市民带孩子一日游的旅游胜地。

目前,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已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0.5小时至3小时高铁都市圈,而轨道上的长三角还在提速。

依托国家“八纵八横”高铁通道主骨架,苏北—上海—浙江沿海大通道逐步贯通,同时,建设中的沪渝蓉沿江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沪苏湖、通苏嘉甬等铁路,都将使腹地主要城市快速联通。 

苏州轨交11号线线路图。 苏州轨道交通方面 供图

地铁也在互联互通。2023年6月,苏州轨交11号线马上开通试运营,其中“花桥站”站点与上海轨交11号线相通,届时上海、苏州市民通过地铁换乘就能“串门”,想吃大闸蟹、奥灶面、小笼包,彼此都更方便了。

人们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交通方式的变迁,背后是人、技术、资金等要素的流动、碰撞。长三角地区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其影响已超越交通方式和时空距离。

而轨交、铁路之外还有许多方面。譬如港口,以上海、宁波舟山港为核心,南京、杭州、苏州等16个港口为骨干,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正在形成。2022年,长三角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占全国比重约38%。

公共服务“同城化”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来,异地办事、看病、享受公共服务,越来越方便。

“太快了,甚至比我去宁波现场办理还要快。”近日,来自上海海尊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的佘女士来到上海虹口区政务服务中心,通过长三角“一网通办”政务服务系统,申请设立于浙江宁波市海曙区分公司的负责人变更。

短短一个工作日后,佘女士就收到了宁波市海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寄出的新营业执照。

2019年5月,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正式上线。四年来三省一市紧密合作,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公共支撑能力,推进跨省业务协同,深化数据共享应用。

截至2023年4月,长三角“一网通办”已上线148项服务,累计全程网办超过642.63万件,实现37类高频电子证照共享互认,电子亮证超过1430.19万次,长三角数据共享交换累计达8.02亿条。

这类服务举措,不仅增进民生福祉,还为市场主体带来便利,让长三角优化营商环境的细节落到实处。

长三角一网通办政银合作自助服务终端。 受访者供图

异地就医“同城化”,日渐成为长三角居民的共同感受。

2023年上半年,浙江绍兴的沈女士在上海三甲医院就医,她感慨:“拿着一张浙江医保卡就能直接刷,不管是挂号、看门诊还是支付医药费、住院,都能直接拉卡结算,不用为了报销来回两地奔波了。” 

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是一体化发展的举措之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长三角地区已开通异地门诊定点医疗联网机构15775家,异地就医备案人次约1614.59万人次,异地门诊结算约1521.64万人次,涉及费用42.50亿元。 

假如换城市工作,跨省医保关系转移接续也不再麻烦,长三角一体化联网办理医保转移开通后,用手机就可办理业务。 

上海医保部门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现已实现27个城市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双向在线办理,截至2022年底,累计受理跨省医保关系转移接续2.54万人次。这也为全国跨省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提供了经验。

近几年,上海瑞金医院无锡分院、仁济医院宁波医院等纷纷开设,更多上海的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到长三角地区。区域内医学专科、专病联盟竞相成立,大大提升各类疾病的诊疗同质化水平。 

清水绿岸成热门休闲地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这几年长三角的天更蓝了,水也更清了。

元荡生态岸线治理项目示意图,湖泊位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青浦区 供图

就在5月,位于长三角示范区的元荡生态岸线贯通工程三期宣告完成,上海大观园、元荡慢行桥、智慧门户湾、诗画江南湾等一批景点,成了周边居民游玩的打卡点。

5月中旬正是初夏时节,澎湃新闻记者看到家住青浦金泽镇的周女士带孩子来到元荡慢行桥上散步,放眼望去,周围林木葱翠、流水通幽,一派江南水乡景致。

“现在我们经常来这里走走,从青浦到吴江,只需要从桥头走到桥尾。”周女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每天晚上,桥面的灯光也很绚丽,是金泽当地一道风景线。

几年前,周女士哪里想得到这件好事。 

5月13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内,元荡慢行桥景观桥将上海青浦和江苏吴江连接,已成为周围居民常来的游览地。 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摄

昔日的元荡深受污染困扰,湖泊水面积约13平方公里,四分之三属江苏吴江,四分之一属青浦。以前,元荡沿岸有几百亩养殖鱼塘,过度养殖导致环境脏乱,鱼塘水质常年为劣五类水质。岸线不通,紧邻的青浦、吴江两地居民通行也很不方便。 

随着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元荡生态环境治理迎来巨大改善。在上海青浦、江苏吴江共同努力下,原来的养殖鱼塘改造为新型生态鱼塘,部分鱼塘完成湿地化改造。

现在,沿湖污染源已成为清水绿岸,元荡生态岸线逐步打开,优美的生态空间成为人们休闲之地。

5月13日,元荡桥附近水面。 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摄

太浦河,西接太湖,东连黄浦江,将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三地紧密串联。作为浙沪边界区域共同的“水缸”,太浦河不仅是嘉善、平湖的饮用水水源地,也是上海金泽水库取水口所在地。太浦河所流经的吴江地区,印染产业发达,给下游地区的取水安全带来安全隐患。

“通常,水源保护区都是各个行政区划自己的,保护区边界往往不一致。但由于金泽水源地和长白荡水源地的取水口离得很近,就在河岸的两边,如果一边的边界划得长一些、保护力度大一些,而另一边却仍可以进行工业生产和排放的话,就难以实现真正的水源保护。”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规划所副所长邵一平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跨省界治水得以打破行政区域壁垒,由“三地分治”转向协同合作、共治共享。

长三角联弹“生态协奏曲”也出现在浙皖之间。

“源头活水出新安,百转千回入钱塘”。新安江发源于安徽黄山,进入浙江境内后流入下游千岛湖、富春江,再汇入钱塘江。新安江水质优劣很大程度决定了下游湖泊水质好坏。

早在2012年,浙江、安徽在新安江启动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保护谁受偿”原则,建立补偿标准体系。到了现在,新安江已成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

2022年,新安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三轮试点收官,取得显著效果,“新安江模式”更在全国其他13个跨省流域、18个省份复制推广。

再看一组新的环境数据。2022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平均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83.0%,较2018年上升7.3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较2018年下降26.2%,连续三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594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Ⅰ—Ⅲ类)水体比例为92.1%,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 

近年来不少人发觉,水晶天、火烧云频频出现在长三角居民的“朋友圈”里,隔屏也能感到人们的喜悦。

高质量的“朋友圈”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核心要义之一,就是要消除行政壁垒、打破市场分割、提高政策协同,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让要素在更大空间范围里流动起来。

2022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长三角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提出长三角区域要实现资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行政壁垒逐步消除,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 陈海汶团队 摄

如今这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个亮点。各地把城市间的竞争关系变成合作关系,转变政府执政理念,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为中国城市群发展起到一个示范效应。

这样的制度红利已有不少。以长三角示范区为例,自2019年11月成立后,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努力坚持规划一张图、环保一把尺、市场一体化。三年多来,示范区已形成112项具有开创性的一体化制度创新成果,其中38项面向全国复制推广。

2023年2月,国务院批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这是全国首个获批的跨省域法定国土空间规划,为示范区规划、建设和空间治理提供了基本依据。

有了绿色生态环境,有了创新发展沃土,顶尖企业机构、市场主体自然纷纷想加入这个“朋友圈”。

建设中的华为青浦研发中心。澎湃新闻记者 李佳蔚 图

近几年,长三角示范区开发者联盟多次扩容,从12家创始成员单位发展到如今的53家。 “联盟成员都是行业的标杆企业、机构,带项目、带资源到示范区来投入建设。”张忠伟说,其中包括三峡、华为、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复旦、上海交大等等,示范区成了一个“能量集聚场”。

从更广阔的范围看,长三角的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等要素集聚市场优势,通过跨区域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正在强劲地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

在金融领域,截至2022年底,三省一市在科创板挂牌上市236家硬科技企业,占全国比重47.1%。上海证券交易所在长三角区域布局了35个上市服务基地及工作站,专门为企业提供上市服务。 

要素的自由流动惠及科技创新。《2022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显示,长三角研发经费与人才集聚加速,每万人拥有研发人员达全国平均水平的近2倍;长三角国际科技论文合作数量11年间增长近6倍,合作发明专利数量增长7倍;以资本为带动的创新链和产业链协同性不断提升。

2023年初,江苏集萃清联智控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中车艾森迪海洋装备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无人潜航器完成了测试。这是长三角联合科技攻关“揭榜制”为科技企业带来的机遇。

“我们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企业,在长三角一体化科创云平台上发布了需求。”清联智控总经理徐彪说,“当时有点吃不准,没想到揭榜很顺利,很快找到了企业和高校合作伙伴。”

在许多维度上,长三角近五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效,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开了好头。这个故事未完待续,如今在新起点上,三省一市唯有奋楫笃行再出发,不断以新成效回应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命题。

    责任编辑:管卓
    图片编辑:张同泽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