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睡不着|连时间也无法告诉你的事

兔恰恰
2018-08-21 22:00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编者按】如果你“不想睡”或者“睡不着”,欢迎继续阅读。这里或许有个文艺片,这里或许有个恐怖片。不知道你会闷到睡着,还是吓得更睡不着。


近两年,西方社会的女权运动又重现高潮。但在女权的问题上,美国和欧洲人的态度又是截然不同的:注重实用性的美国姑娘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参与权甚至主导权,而法国姑娘却相信,两性权利应该公平,强调人权才是最终的目的。就像波伏娃(她恰好也是一个法国人)在《第二性》中强调的观点:sex是由人的生理属性决定的“性别”,而gender是由人后天的社会性赋予的“性别”,人们真正能做的仅仅是消除社会性中的两性差异,而不是背弃自己的生理属性。

如果要寻找良性社会发展的脉络,适合自己国情的自然是最好的。从这一点上来说,无法评价美国和欧洲的女权问题哪一方做得更好。不过,身为一个在东方文明教育下的女孩,我却羡慕着法国女性在两性问题里始终保持着一份通达的态度,那是远远超过了国情、文化语境可能给我带来的身份。给我感触比较深的是,无论发生了多么糟糕的事,她们最关心的始终是内心的自我重建和修复,那是不以时间、事件为转移的能力,即使生活发生了剧变,她们也能从碎裂中重新收拾好自己,无论在那一刻她们碎得有多么彻底。于是,你能看到一种被优雅和知性包裹的内在的坚强,即使是时间也无法真正打败她。

如果要找一部电影匹配法国女性,《将来的事》或许会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所谓“主人翁式的剖析”,说的大概就是《将来的事》这样的电影,讲着非常丧、非常现实主义的遭遇,没有解决办法,却留下一大堆拷问。镜头无法完全精准地描绘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只能让他们用语言和行为表达理智和感情。当主人公的思想成了现实的延展,她的不安、怀疑、压抑、决绝和自我保护都被放大了,同时,她的隐忍、适应、调整、自我重建也被放大了。于是,她就像她所信奉的世界观一样生活,时刻等待着旧世界的破碎和新世界的重组。只是当她已不再年轻,等待中会多一丝悲凉和落寞。

对于一个已经是40多岁的中年人来说,在大学教授哲学的娜塔莉过着属于她的千篇一律的生活,上课、下课、陪护家人。她的丈夫也在大学教授哲学。母亲离婚后一直郁郁寡欢,常常神志不清,需要娜塔莉像孩子一样悉心照顾。一双儿女都已成年,各自有自己的生活。每天上下课,她还要面对正值青春的学生,他们的未来是一个一个的问号,而娜塔莉在用哲学去开导他们思考人生。

当一个哲学教授的生活出现崩塌时,哲学能帮到她多少?这个问题始终围绕着整部电影。某一天,娜塔莉原有的生活领域突然出现了大量的丧失。她正在和出版社合作编写的哲学教材,因商业考量和市场效应,需要娜塔莉妥协做出删改、重新设计封面,而她并不愿意妥协,这意味着她辛苦撰写的教材可能无法出版。接着她的丈夫汉斯又宣布他有了外遇,将要离开娜塔莉。娜塔莉的母亲也不肯消停,在养老院里闹绝食、闹情绪,直至最后咽下最后一口气。

当她熟悉的世界一点点分崩离析时,娜塔莉的态度是弹性中带着压抑情绪的。一方面,她所受的教育和她业已形成的三观在用理性强迫她调整自己,另一方面,她身为人的七情六欲止不住心底的悲伤。最终,这些都化成了她的生活信仰,围绕她那颗知识分子的自尊心,抱持对外部环境无为而治的态度。电影里有多处通过哲学文本有所反映。影片初期,娜塔莉面对课堂内外学生的游行,她向自己的学生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神的臣民真得存在,他们便可以民主自治,但如此完美的政府,并不适用于凡人。如何理解这句话?别忘了,这句话是卢梭《社会契约论》里的,法国大革命正是立足于他的理论。”她提问的当下正对着课堂外的学生游行,那些不停在争论着“运动”、“人权”、“自由”的人群,只会让她提出疑问,什么是对现实最完美的解决方案?如果自我不足以负担起完美,我们就只能永远趋向平衡,而无法做到完美。她信仰的其实从不是强调外部环境以她为蓝本去修正,而是她在思考怎么样去调整她自己适应外部环境。

还有一次在户外上课,她打算和学生们讨论真理。学生提到真理无法被判断,娜塔莉便提出了界限的理论,在一定范围内,真理是可以被确定的。比如攻占巴士底狱的确切日期,这就是真理的一种。在这里她还引入了时间的概念,认为艺术领域的真理离不开时间的检验,但时间有时候也会出现失误,这时候连范围也无法明确地提供真理判定标准。真理,有时候是连时间也不知道的事情,它也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刻。就像娜塔莉也经历了等闲变却故人心,经历了挚亲、爱人的离去,但她并不知道最完美的解决方案究竟是什么。她只能在丈夫抛弃她时,愤怒地说一句:“我竟然还以为你会永远爱我。”然后尘归尘,土归土,决绝地和丈夫迅速分开,独自在暗处哭泣。

帮助娜塔莉从破碎的旧世界走出来的最后一步,是当她彻底体会到孤独。她以为她已经失去了一切,直到她最满意的学生邀请她去他那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农场做客之后,她和旧世界的最后一层关系也出现了裂痕。身为一个中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娜塔莉并不愿意放弃她的小布尔乔亚白人心性,然而她又为此所累,需要时刻保护和修缮内心,因而时常压抑着情绪。

她的爱徒看穿并很直接地揭穿了她,他认为一切服务于信仰的理论都可以拿来运用,人生也是如此,只要你的人生需要,你就可以打破生活现状,主动抛弃禁锢。但娜塔莉并没有这么做,她发现自己无法真正地融入农场里的人群,就像是一个局外人,于是她仓皇地回到了巴黎的家中。面对她几乎一无所有的事实。
时间拉回到影片的最开头,娜塔莉一家站在一座海边坟墓前。那是已故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的墓,铭文上写着:一个伟大的法国作家安息在这里,但愿只听见海和风的声音,过往的行人,请尊重他的最后愿望。这墓碑就像是映照娜塔莉对旧世界的告别,而她最后的愿望,也在一次课堂上读给了学生们听:“我们期盼着未来,如果幸福未曾到来,我们仍然要心怀希望,依旧保持我们的激情与梦想,因为这样的状态就足够了。它所带来的焦虑与不安实际上是一种可以替代现实的愉悦感,或许这样更好。人们对于已经得到的东西,远没有正在期待的来得开心。只有在没有得到之前才会觉得快乐。”

即使是在法国社会,在人们的认知里,世界对于超过40岁的女性依然是残酷的。至少娜塔莉是这么认为的。将来的事还有多少呢?最后她连猫都送走了,不久却迎来了喜讯:她当上了外婆,大概此刻只有角色转换能弥补她曾经的缺失。在圣诞节的夜晚,她抱着孩子唱歌,仿佛抱着她的未来。不过经历了这么多,她早已将她的世界观和生活观真正统一了起来。

这部电影的导演父母都是哲学教授,故事就是根据她母亲的真实经历改编的。所以,当她相信40岁以上重新组建家庭的事情只有电影里才有时,说得是有几分可信度的。她是在用她自己的故事上了一堂哲学课:人是不能没有自己的生活观的,因为未来永不足信。

喜欢这个故事在于它是一个女性故事的范本,而不是女权故事的范本,所以它没有那么多对外部环境的抱怨,而是认真去思考自己的位置,人生真正的方向。说到底,无论你是男人还是女人,总是先有自己,才有生活。能率先认清自己,找到自己的人,无论将来发生什么样的事,至少,你总能在乱象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