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公评级被罚暴露行业弊病:尽量做高评级,甚至给企业做指导

澎湃新闻记者 蒋梦莹
2018-08-17 20:46
来源:澎湃新闻
金改实验室 >
字号

8月17日午后,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给予大公评级信用评级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大公国际”或“大公评级”)严重警告处分,责令其限期整改,并暂停债务融资工具市场相关业务一年。

交易商协会公告表示,在开展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市场评级业务过程中,大公存在以下违反自律管理规则的行为:

一、大公评级在为相关发行人提供信用评级服务的同时,直接向受评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收取高额费用,严重背离独立原则,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相关自律规则所禁止。

二、在交易商协会业务调查和自律调查工作开展过程中,大公评级向协会提供的相关材料存在虚假表述和不实信息。

因此,经2018年第8次自律处分会议初审、2018年第9次自律处分会议复审,依据相关自律规定,交易商协会决定给予大公评级上述自律处分。

同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也表示,将暂停大公国际证券评级业务一年。

证监会经查发现该公司以下问题:一是大公国际与关联公司公章公用,内部管理混乱;二是为多家发行人发行服务的同时,开展咨询服务收取高额费用;三是委员资格不符合要求;四是部分评级项目底稿缺失。

北京证监局决定让大公国际限期整改,期限一年,不得从事证券评级业务,更换不符合条件的高级管理人员。

大公评级于1994年经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经贸委批准成立,是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创建者,拥有银行间和证券业两大债券市场,四个国家政府部门认定的中国全部债务工具类信用评级资质。

由于部分债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部分公司债在交易所发行,对应的监管方不同,因而两监管部门出手警告和处分。

8月17日晚间,大公评级发布《大公资信关于监管部门处分的公告》称,大公资信将在监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按要求逐项对照、彻底整改,并认真研究解决行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各项业务和工作完全合规合法、稳步有序推进。

大公评级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北京,两位股东分别为北京德明弘鑫投资有限公司(占股60%)和北京仕行宏良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占股40%),算是国内评级机构中的“后起之秀”。目前,穆迪持有中国境内主要评级机构中诚信国际30%的股份,而标准普尔也与联合资信评级机构有战略合作,大公评级还一度因完全为民企占股而被称为民族评级机构。

今年2月,大公评级将美国本、外币主权信用等级由A-下调至BBB+,评级展望为负面。大公评级表示,美国政治体系对经济带来负面作用,使得政府偿债能力下降,而特朗普税改将使这一局面进一步恶化,美国的虚拟偿债能力有可能成为下一场金融危机的爆发点。

一位接近大公国际的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大公国际的特色业务主要是在国家信用评级和主权评级方面,企业债评级方面的业务在行业内并不太算突出。“下面有些搞事的人,个别市场人员做业务路子野,但是已经不在公司了,”该人士表示。他同时也认为这是行业问题,希望整个行业能有所改变。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系讲师钟辉勇向澎湃新闻分析称,上述大公国际存在的问题其实在行业中普遍存在,大公这次被罚存在“运气不佳”的因素。

近几个月来,中国债券市场违约进入高发期,违约主体不乏评级较高的上市公司,这令国内债市的评级弊病也随之暴露。

光大证券固收团队发现,债券评级行业还存在着若干问题,例如个别行业的评级虚高和评级调整的峭壁效应。以当前的数据来看,评级虚高并非行业性的问题,仅仅存在于个别评级公司。2017年初至今(2018年8月17日),大公资信的上调率为19.16%,处于银行间各评级公司的首位,且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信用利差检验也凸显出个别评级公司虚高的问题。AAA级的利差均值中,大公国际超过了其余所有评级公司,达到为143bp,高出第二名的上海市新世纪约30bp。在AA+级组别中最高的仍为大公国际,其利差均值为325bp,高出第二名的东方金诚17bp。评级公司在授予评级时,通常会授予AAA、AA+、AA这三个级别,当主体接近违约边缘时,又会进行大量跨级下调,光大证券固收团队研究员张旭将这个现象称为信用评级的峭壁效应。

根据交易商协会《2018年第二季度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业务运行及合规情况通报》,二季度新增5家违约发行人,评级机构在发行人违约后大跨度下调级别,基本都要违约后才会有级别调整,丧失了评级预警的效果。

另有国内评级机构管理人员向澎湃新闻指出,相较于金融业同行,评级机构的薪酬水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当前的收费是按照项目发债金额的一定比例收取,但分到业务和市场人员的手上时就少了。

钟辉勇强调称,评级的技术含量相比于其他金融行业的技术含量低,所以收入也较低,从这个角度看,评级机构从业人员有更高的动机向企业额外收取高额咨询服务费;其次,国内评级机构目前的付费制度为发行人付费,对评级机构来说,也面临评级机构的竞争,会有意识地跟发行人商量,尽量把评级做得高一些,但又不能做得太明显,就给对方做一些“指导”。第三点是历史成因,过去国内债券没有违约,都是刚性兑付,评级机构脱离企业基本面给出高评级也不会出事,但是去杠杆以来,由于行业内打破刚兑,违约出现较多。现在还只是刚开始,接下来还会更严重。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国际评级机构逐渐减持对国内评级机构的持股比例,甚至包括完全退出。据澎湃新闻了解,三大国际评级公司开始筹划在华独资经营事宜,试图在中国这个全球第三大债券市场的评级业务里分得一杯羹,目前已得到监管部门批准,已开始“招兵买马”。10年前金融危机爆发,国际评级机构也曾因为“投资者付费”制度而做出大量虚高评级,遮掩了评级项目和企业实际存在的风险,从而饱受诟病。

    责任编辑:郑景昕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