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探访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视力残余孩子带着全盲儿童后台熨衣服

胡梦雪、罗争光/新华社
2018-08-22 11:22
中国政库 >
字号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曼妙的姿态、优美的手势、引人入胜的音乐旋律、激情四射的拉丁舞步……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一间充满活力的排练厅里,18岁的刘俊霞伴着音乐翩翩起舞,让人完全看不出她的世界是听不见声音的。

刘俊霞的旁边,是她13岁的妹妹,同样有听力障碍的刘俊婕。两副稚气未脱的面庞,清澈明亮的眼睛,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处在无声的世界中,听障舞者面临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要想舞蹈动作合拍,必须依靠手语老师的指挥、演员彼此的默契,而完美呈现的秘诀就是不断地记忆、枯燥的练习。

“她们的妈妈是聋人,爸爸在福利工厂工作,家庭有一定困难。”手语老师介绍说,2013年招生面试通知录取时,刘俊霞因放心不下老家同样有听力障碍的小妹而伤心落泪。考虑这种情况,妹妹刘俊婕也被破格录取,姐妹俩就这样从山东青州来到北京,扶持走过了充满汗水与欢乐的5年。

“我和妹妹都被留了下来,家里的情况也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有所好转,这让我们更加下定决心好好努力。”从农村走出来的刘俊霞一脸坚定。

成为优秀舞者,在缤纷的世界舞台继续绽放芳华,她们的梦想并不是奢望。

从1987年开始,许多像这对姐妹一样幸运的残疾人演员,已经走遍全国各地,甚至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巡演,收获无数掌声与赞誉。2007年6月,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出作品《我的梦》,被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称号,以表彰他们“在追求提高人类尊严、促进相互理解和实现和平的理想方面做出的贡献”。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成长为国际一流表演艺术团体。综合性表演艺术作品《我的梦》、舞蹈《千手观音》等展现了残疾演员的特殊艺术和别样风采,也成为世界知名的文化品牌。而这间小小的排练厅,正是他们梦开始的地方。

从这里出发,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不仅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故事,还聚焦公益、深入社区,成功开展“共享芬芳”中西部地区公益巡演和“我的梦·中国梦”全国百所高校公益行。2015年以来,“共享芬芳”公益巡演已在江西、山西、内蒙古等省份的38个县市巡演38场,吸引20余万观众。

除了精湛的艺术表演、昂扬的精神面貌,艺术团里盲人与聋哑演员的关照配合、团结互助也令人印象深刻。每次演出的舞台定点、服装管理、道具摆放等工作都由演员们协作并亲自完成。

“有残余视力的孩子居然带着全盲的孩子在后台熨衣服,老师们看了都很受感动,也为他们感到自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副团长王晶说。

“我们希望孩子们不仅在舞台上熠熠闪光,更能成为具备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表示,艺术团将努力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帮助他们拥抱和融入社会,像健全人一样实现自己的梦想与价值。

据了解,在中国残联的领导和推动下,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自2013年起建立附属学校,形成了从初中到大学本科的文化培养体系,盲人、聋人演员得以在北京联合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高校接受本科教育。演员的梯队结构体制和滚动更新机制,使残疾人事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成为可能。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残疾人工作者,为更多和我们一样的残疾伙伴服务。”艺术团听障演员祝悦满怀憧憬。

(原题为《为折翼的天使筑梦安家——探访中国残疾人艺术团》)

    责任编辑:伍智超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