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福建戏曲生态调查⑤|布袋木偶戏:方寸舞台上的新与旧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薛松 实习生 李嘉露 蔡一茗 冯蕊 瞿荻
2018-08-23 14:53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视频编辑 薛松(03:40)

在闽南方言中,“弄尪仔”是漳泉人操弄木偶戏的别样称谓,一个被操弄于手掌上的偶人,折射出闽南独特的民俗生活,逐渐发展成为闽南文化的艺术载体。

2006年,以漳州市木偶剧团作为保护单位的“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和“漳州木偶头雕刻”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双非遗项目。2016年,漳州木偶剧团正式更名为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

今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与澎湃新闻记者走进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看这一剧团在将近60年的岁月变迁中,如何创新、转型,完成文化传承。

作为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已连续四年开展本科生“中国国情调查”主流媒体暑期实践项目。

三位大师开创剧团辉煌

“老身名叫李花香,专门给人做媒人,穿针引线姻缘牵,赚一点银两塞嘴空。”伴着一段芗剧唱词,剧团青年演员郑珏正在表演漳州布袋木偶戏《华葑案——托媒》。 左手套入小臂长的木偶,右手加以辅助控制木偶动作。“媒婆”时而摇头晃脑,时而挥着扇子洋洋得意,灵活转动的手指赋予了木偶灵动神气。

“以木为偶,以偶做戏”,这便是让漳州人引以为豪的布袋木偶戏,它带着浓郁的闽南特色而来,又随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融入更丰富的元素,成为漳州的文化名片。

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的“双非遗”牌匾

布袋木偶戏的兴盛发展离不开漳州市木偶剧团的努力。据《漳州布袋木偶戏传承人口述史》记载,这是漳州第一家由当地文化部门主管的职业木偶剧团,在1959年由郑福来、陈南田创建的南江木偶剧团以及杨胜创建的艺光木偶剧团合并而成。

1960年,杨胜与陈南田主演的《大名府》、《雷万春打虎》在第二届国际木偶与傀儡戏联欢节的比赛中双双获得表演一等奖,这样的殊荣离不开剧团在“走出去”过程中的创新——为了打破语言障碍,《大名府》采取了全篇无口白的方式,让不懂闽南话的外国观众们也能“看得懂、笑得出”。

师承杨胜之子杨锋的洪惠君是国家一级演员,两年前刚从剧团艺术总监的岗位上退休,他感慨:“当时在我们漳州这么一个偏远的地方,能够出国,去到欧洲、前苏联,在整个福建省是非常少的。是三位前辈为我们漳州市木偶剧团奠定了一个很高的基础,让我们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从那时起,漳州市木偶剧团在全国木偶界内树立了漳州布袋木偶戏和漳州市木偶剧团的翘楚地位,并埋下了创新的种子。

因时而变,寻求自创收路径

顺应潮流是创新的前提。“文革”期间,剧团曾一度遭遇停演和解散的危险。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剧团通过排演《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等布袋样板戏的方式得以延续。“我们还是整天练,‘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洪惠君回忆道,“只要有录音带,地方戏曲我们也能用来演。”一出粤语版的《杜鹃山》令剧团在广州也备受欢迎。

改革开放后, 随着“以文养文”政策的推行,财政拨款不足以维持生计,剧团必须自寻出路。

实行“承包制”是剧团迈出的第一步。六七人一组成立演出队,利用布袋木偶戏装备简便、形式灵活的特点主动到全国学校“送戏”。“寒暑假就出去,每个学生五分、一毛的收演出费,天天疲于奔命,走过了一段艰苦的路。”

国家一级演员、剧团前艺术总监洪惠君

自1986年以来,剧团还开始承接道具和布景制作业务。由最初的为兄弟剧团无偿制作到将其作为盈利途径之一,不仅缓解了经济压力,也使得剧团声誉渐隆。现在,从福建到北京、河南的舞台上都有“漳州制造”的印迹。

此外,剧团还尝试将木偶戏搬上荧幕,当时创作的电视连续剧《黑旋风李逵》、《岳飞》都备受好评。现场演出的形式受到地域和观众人数的限制,门票收入有限且不稳定;而和电视、电影摄制部门合作拍摄木偶戏则可以保证更为固定的收益。

在剧目方面,剧团也在不断创新,创作了多部木偶神话剧以及儿童剧。 据《漳州布袋木偶戏传承人口述史》载,1979年,木偶神话剧《三打白骨精》上演后,连续满座一年多,观众达40万人次。

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剧团还尝试加入新元素来吸引观众。在1999年创作的木偶童话剧《少年岳飞》中,剧团就开始结合声光电技术渲染气氛:当岳飞到山洞里去取宝时,一条洒了荧光粉的蟒蛇突然出现,紫外线灯的照射令其更加逼真。

“表演的人穿着黑衣服,观众看不见,蛇就已经到了你的面前,那些孩子脚都缩起来‘啊’一声尖叫。”洪惠君笑着模仿观众受到惊吓的样子,“那是我们第一次使用紫外线灯,带来了更多观众,也增加了收入,效果很好。”

受到舞台表现的局限,漳州布袋木偶戏不可能像主要以影视为媒介的台湾金光霹雳戏那样加入大量特技。不过,洪惠君对此并不遗憾,他认为新技术也要用在合理的地方才能起到正面效果:“如果是剧情需要的一个爆炸点,加技术融进去用一下会很漂亮;但如果是为了吸引眼球一个晚上三四个小时一直在喷火、爆炸,那观众看完了也没什么感受。”

多管齐下的转型举措让剧团在市场化的改革大潮中得以平稳发展。洪惠君说:“那些之前停薪留职的演员们都回来了,证明剧团当时的效益还是不错的。”

剧团经典剧目《大名府》 资料图

影视化是木偶戏的优势

最近,剧团正在和厦门文广影音公司商谈布袋木偶戏的影视化项目,准备在今年年底合作拍摄一些传统木偶戏剧目。同时,剧团和福州的一家公司合作的项目也已经进入剧本创作阶段,预计将在明后年投入制作一部玄幻类的木偶戏电视剧。

“剧团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更多地侧重影视化拍摄和制作这一块。”作为剧团未来发展的负责人之一,漳州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蔡琰仕有着自己的分析。

“木偶本身比较小,所以不是很适合在大的剧场里面演出;但是如果在太小的剧场卖票走市场化的话,观众不够多,可能卖票的收入还不够我们演出的成本。”在蔡琰仕看来,如果还是像建团初期到改革开放一样,把剧场演出作为发展重心,并不是一个最有利的发展方向。

“剧场问题算是漳州市的一个历史遗留问题。”这也一直是洪惠君的一块心病。“文革”之后,漳州大部分文艺场所都不复存在。目前漳州各大文化设施的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无暇顾及木偶剧场,且剧团本身也没有足够的资金自行建造。相较于福建省其他拥有专属剧场的剧团,同样享有盛誉的漳州市木偶剧团却连一个固定的演出场所都难以得到保障。

在夹处老街和居民楼间的剧团旧址澎湖路6号,他们曾试图辟出一个小剧场对外演出《少年岳飞》。“那时候请了很多学生来看,效果也很好。但是,考虑到那是危房,怕出事,演了几场之后就不敢再演。”洪惠君的语气里满是遗憾。

因旧城区改造,剧团刚搬到尚在装修的新址

剧场问题悬而未决,新媒体的冲击又使得电视台中止与漳州市木偶剧团的影视化合作,剧团一度陷入被动的境地。“当时我们跟有线台有合作,有线台比较有时间,现在变成网络了又没时间了,这块合作也没有了。”

面对这样的境况,剧团将目光转向影视公司。“之前,我们就花了几年的时间拍了一部100集的木偶电视连续剧《秦汉英杰》。”这是剧团与上海电影艺术学院、无锡市偶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合作拍摄的首部百集偶形动漫电视剧。在闽南文化网的一次采访中,漳州市木偶剧团的团长岳建辉强调:“这次合作开创了新局面。”因为这是完全按照市场化模式运作的一次合作。

也许,这条无奈下选择的新路反倒是一条越走越宽的通路。洪惠君也认为,通过影视化呈现,木偶戏本身的表现力可以被扩大:“比如这个木偶嘴巴的动,在舞台上可能看不见,但是通过镜头特写可以捕捉到。”

“对木偶戏进行影视化摄制是我们木偶表现形式的一种特点和优势。”蔡琰仕颇有自信地说。

传统技艺的文化传承需要走出新路子

适应变化、勇于创新使传统技艺保持活力,而在一次次变革背后,是漳州偶人的薪火相传。

同所有的中国传统技艺一样,漳州布袋木偶戏技艺最开始都是世代家传或者拜师传艺。 “父子相传,师徒相授”至今仍保留着深远的影响。

剧团青年骨干演员陈黎晖和他14岁的儿子陈叶桐就是这种传统文化传承路径在当代延续的一个例证。 “我的徒弟?有啊,就是我的儿子嘛!”陈黎晖半开玩笑地说。耳濡目染下,陈叶桐早早地和木偶结下了不解之缘,11岁便开始跟随父亲正式学艺。

而同样从11岁开始学艺的95后姑娘郑珏则完全是由艺校培养的“科班生”。2007年,出于对木偶戏的兴趣和对未来职业的考虑,郑珏进入木偶艺校,开启六年的初识木偶戏之路。

剧团考核时,由于编制名额限制被无限期推迟,郑珏度过了最难熬和迷茫的8个月。她一度想过放弃木偶行业,“但毕竟学了六年,自己也舍不得放弃”。郑珏很庆幸,她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最终在剧团艰难争取来的4个编制名额中占得一席。

郑珏正在表演布袋木偶戏

要像郑珏这样成为漳州市木偶剧团的正式演员,即使有着“家传”优势的陈叶桐也必须进入到艺校学习。这是目前培养继承人的最符合新时势的方式:因为文凭和职称评定直接挂钩,剧团不再能像过去那样直接通过家传、师徒关系选拔人才。

编制限额是剧团招人绕不开的问题,“而且有的时候受到文化分的限制,我想要的好苗子招不进来。”从家传、师徒到师传,有得也有失,洪惠君对现在的青年演员还抱有更高的期望,“艺校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不错,比如他们还会英语,但是表演方面可能会弱一些。”

在布袋木偶戏文化的传承保护上,剧团也在尝试走出一条新路子,除了要有继承人的薪火相传,更要让艺校以外的年轻人了解并爱上布袋木偶戏。

和学校社团合作就是一种尝试。近几年,漳州市实验小学、闽南师范大学等院校纷纷成立木偶社团,漳州市木偶剧团与其结对,为业余爱好者们提供指导。陈黎晖每年都会应邀到各个学校教课,他的学生中还有来自国外的留学生:“学生们的反应都很兴奋,外国人更兴奋。看到这些小小木偶的喜怒哀乐能通过几根手指就表演出来,他们觉得很神奇。”

如今,布袋木偶戏成为了漳州学生们的独特才艺,洪惠君的眼中带有明显的笑意和自豪:“我们这的孩子唱歌跳舞不一定能比过其他地方的,但他们只要一表演这个木偶戏,就是独一无二的。”

传统技艺的延续不止需要培养传承人,更需要激起大众的兴趣。从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则是要让更多人自发地来保护、传播、促其发展,让布袋木偶戏真正成为漳州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这也是剧团作为非遗保护单位未来的发展目标。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