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华为离职员工口述⑥夏荷:我用华为管理模式开火锅店

夏荷/口述 末末/采访整理
2018-09-23 08:12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编者按】

三年前,末末离开华为,以反思的心态回顾华为多年的职场经历,写了《别了,华为八年理工女硕离职感言》一文,备受关注。此后应出版社之邀写就《神坛在左,华为往右》一书。

作者在华为一直在研发体系,其间待过上海、深圳、西安三个地域。写作期间,先后面见了五十位左右的华为人、前华为人,受访者以口述的形式讲述了围城内外、转身前后的故事。

口述的主人公们有着如下标签:出身一清二白,接受了高等教育,怀抱梦想在职场上奋斗,如今上有老下有小,遭遇职场瓶颈,在理想和现实间碰撞的年轻人。出生于1976~1985年之间,学历以硕士为主,80%来自小城或者农村,收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如今,华为的工号已经排到了近40万,实际在职员工17万人。相对40万人,几十个样本算是个案,但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些个案中。作者称,这些口述只讲真实故事,无预设立场,至于正面负面,每个人心中有自己的秤。

澎湃新闻请讲栏目经海天出版社及作者末末授权,摘录了书中部分华为离职员工口述,以飨读者。

我还在华为的时候,组织过一个读书会,每周几个孩子一起读一本书,每月准备一个主题,坚持了两年多。我们也搞诗词大会,比如春天来了,孩子们一起读关于春天的诗词。两年下来,孩子们读了不少书,也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一些孩子本来不喜欢看的书,像《鲁滨孙漂流记》,经过引导后孩子们就愿意读了。我还挺愿意花心思做这些事情的。后来又带着孩子做原版英语阅读,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妈妈,感觉自己在教育上蛮有热情和兴趣。我就和别人一起做英语教育机构,不到一年时间吧,问题来了:教育机构都是孩子不上学的时间工作,我管了别人家的孩子就管不了我们家孩子了。把他带到机构去,让他自己看书,时间长了他也挺无聊的。当然了,也是发现理想跟现实差距太大,最后就退出了。

之后转战餐饮行业,主打火锅。我们有三个股东,其中一个是餐饮行业多年的老江湖。我负责运营,引入华为的管理理念。

目前在运营的有两家店,都在湖南,是连锁品牌加盟,七八百平方米的规模,盈利都不错。当然,在这之前,第一家店就赔了,东西比较单一,而且两个外行瞎指挥,硬是给败掉了,权当交学费吧。有了那次的经验教训,第二家店当年就收回成本,把之前的亏损也赚回来了。最近正在深圳筹备一个自有品牌,就快开业了。

餐饮行业是个快打的行业,如果第一年不盈利,基本就不会扭转了,风险很高。主要在于,它的竞争环境变化特别剧烈,很有可能你旁边冒出一家新店,或者附近出来一个新的商圈,你就会被分流。只要连续亏损三个月,面临的问题就是继续亏损还是及时止损。

这里面,宏观的经营理念尤为重要。

我们的管理采用云端,大数据随时可以查看,就会有经营的概念。忙时、闲时的所有运营数据,客单价、客均价多少,全能看到,月数据、年数据都有了,就能找规律,这是我们所擅长的。我的合伙人们连excel 都用不起来,再做个数据透视表都晕了,我做了以后,他们都觉得好神奇啊。刷刷刷三两下一做,他们就喊着慢一点、慢一点,还没看清楚怎么就出来了,怎么又多了个图出来了。以前在华为的很多工作方法、思路都可以用,都是讲方法论的。现在就是对这些方法进行优化、改进,把好的方法换个土壤在餐饮行业植入。

比如说我们在深圳的店,我们的合伙人之一,在这个行业很多年, 他一直觉得开不了业,有问题。我飞过去,几个人碰面,一番讨论。好,开始倒推,依赖关系一排,几个关键的东西一识别,这几个关键点怎么解决,搞定。说着我就哗啦哗啦给排出来了,他们都觉得好高效啊。

我们设计的这个工作流程(一页打印出来的流程图),几点做什么事情,看着一目了然,但是他们做不出来。下一步就是研究流程标准化。

说到这,也要赞扬一下我的合伙人,特别配合。在我引入流程化的过程中,有一个要求,至少要让我这种外行能明白、可操作,否则怎么叫标准化、流程化呢。开始的时候,合伙人说,也不能让你们太没经验的人搞啊,有些东西就是不好量化。我说,找个勺子总可以吧,数数啊。这个加多少水、到什么高度,自己做饭也不可能按照升、克称量, 如果做成这样,不可执行,有和没有一个样。实在不行,也可以拿根棍子刻个刻度,这也是一种思路,或者在锅边上做刻度。我们就这样一点点地磨流程。

虽然有工具和思路,但还需要了解行业,变通地落实一些管理思路。比如,要求餐饮行业的员工每天结束后讲讲,今天有什么做得好的、不好的,很难。他们最能接受的方式是,给我个检查表,我一项项对照,但是我看不到表以外的问题;要求店长写日报,我们听起来很简单,他根本不知道怎么下手。所以一方面,我们聘用管理者尽量大专以上;另一方面,全员发读书卡,鼓励他们去读书。

全流程成本控制,IT 工具化现在都用起来了。财务管理也是使用云端软件,这样我可以远程看到消耗是否合理,突然间冒出来个尖峰, 会有异常上报,我就要了解一下。

去年结束,我做了财务报表给合伙人,问他们要什么格式,财务报表是晴雨表嘛,我还是很重视的。他们说不知道,我就问,你们以前看到的是什么形式的?他们说,只有四行,关于营收和分红。其实他们自己以前是大概算过的,比如食材成本维持在什么比例是合理的,心里有个数,但是说不出来。我后来依据他们的经验和已有的数据做了个模型,投资的时候就可以做个科学的决策。

我们用的软件系统是华为人做的,他以前在华为做软件,家里开了家店,觉着市面上的餐饮软件不好用,就自己做了一个。因为做得好嘛,用的人挺多,他后来就出来成立了一个专门做餐饮软件的公司。他的软件在云端,能看到所有用户的营收,我跟合伙人就经常一起讨论, 分析考察那些盈利好的店。一笔一笔算账,然后发现,做得好是很赚钱,但是控制不好也会赔钱。有经营跟没有经营,有管理跟没有管理, 哪怕同样的营业额,利润相差很大。

我现在做的事情看上去跟以前的半毛钱关系没有,但又好像一样, 那些经过无数项目碾压过的方法论,就像车辙一样,通往各个方向。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