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郡县之治|山西偏关县委书记:长城修缮存争议,官员要敢担当

澎湃新闻记者 李闻莺
2018-09-25 15:04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山西偏关县委书记王源,这是一位与长城“三关”结缘的官员。他说自己是“守关人”的后代,出生在平型关,工作在宁武关,现如今守望在偏头关。

偏头关,即偏关在古时的称谓。从地图上看,如果把山西的行政轮廓比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偏头关就位于西北方向的钝角位置。那是黄河流经山西的第一个县,也是明代军事重镇“太原镇”总兵驻守所在地。

今天的偏关深藏于晋西北角落,往往不为人知。唯有从历史走来的长城与黄河,记录它昔日的风采与繁荣。

作为地方主政者,王源2009年11月调任偏关。在历任县长、县委书记的9年时间,他走遍当地山山水水,也因致力于长城保护和修复,入选“山西省长城保护研究十大杰出人物”。

“偏关是长城大县,这是无比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长城,我们责无旁贷。”2018年9月中旬,澎湃新闻(www.thepapr.cn)跟随“全国网络媒体行”走进山西偏关,并独家专访县委书记王源。

王源表示,近年来,随着长城保护工作的加强和公众意识的提升,人为破坏因素越来越少。相比之下,长城保护的最大压力来自时间——历史上遭遇过的损害,以及当下和未来面临的风吹雨打、自然侵蚀。

他同时坦言,现实生活中,长城修缮备受关注,也容易引起争议。对他而言,争议面前要有自己的态度和担当,同时也要统筹考虑、慎重作出每一个决定。

9月10日,偏关县委书记王源向到访的网媒记者介绍当地“光伏脱贫”情况。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李闻莺 

十年累计投入近亿元

澎湃新闻:听说这些年您走遍了偏关每一处长城遗址。作为县委书记,要抓的事情很多,为何花这么多时间、精力去关注长城?

王源:首先,偏关是个长城资源大县,这是现实基础。全县境内有长城126公里,关堡36座、烽火台247座、敌台100座,不仅山西是最多的,在全国也名列前茅,是名副其实的“中华长城古堡第一县”。

并且,偏关的长城元素很丰富,分大边、二边、三边、四边、内边、黄河边六道长城,还有关、隘、烽、堠、墩、台等各种建筑形式。此外,偏关还是黄河入晋第一县、内外长城的交汇地,是黄河与长城“握手”并且“结伴同行”的地方。

我2009年到偏关工作。对长城的关注,一方面源自我自己就是“守关人”的后代,有个人情结;另一方面,这些年我在全县调研之后,感觉到偏关位置偏远、地下资源不足,若想走长远发展的路子,发展旅游势在必行。

搞旅游,就要把偏关的长城、黄河两篇“文章”做好,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对长城的保护、修缮及合理利用。你问为什么把长城都走一遍?做好长城保护和修缮,就必须先了解它。多走走看看,熟悉长城情况,也便于更准确地作出决策。

位于偏关老牛湾的明代建筑“望河楼”,古时有河防兼守边功能。

澎湃新闻:在保护与修复长城方面,这些年你们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王源:近年来,我们恢复了当年的“三关”总传烽虎头墩护城楼,建起了长城博物馆和长城碑林,维修了寺沟长城,修复并开发了水泉堡地下长城、水泉堡城门和城墙,对内长城最大的明代军事古堡“老营堡”进行了部分复修。此外,我们还修缮了偏关境内的护宁寺、隆岗寺、县城鼓楼及部分古民居,同时建立健全了长城保护工作机制。

澎湃新闻:文物保护修缮需要大量资金。据我了解,偏关目前还是国家级贫困县,县里财政肯定不宽裕。

王源:确实如此。2017年,偏关全县公共预算收入1.2亿元,在忻州14个区县里属于比较困难的。过去差不多10年时间,我们在长城保护、修缮方面投入的资金,累计将近1亿元。

这些钱从哪儿来?一方面是我们向省文物局上报项目,前后大约争取到1000多万元,剩下的就是县里想办法自筹。当然,对修缮长城来说,1亿元算不上多。按照每米基本修缮费用5000元来算,偏关有126公里长城,那就是6.3亿元,这还没有加上烽火台、关堡等重要建筑的维护修缮,总体来说,费用需求非常高。

黄河入晋流经的第一个村庄,偏关老牛湾村。

长城修缮易惹争议

澎湃新闻:这么看来,眼下资金缺口是最大难题吗?关于长城保护和修缮,现实中还存在哪些压力和困境?

王源:资金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但不是最大难题。这些年我的直接感触是,随着国家加强了长城保护有关工作,大家的保护意识都在提升,人为破坏因素越来越少了。相比之下,最大压力来自时间——比如历史上遭遇的一些损害,以及当下和未来面临的风吹雨打、自然侵蚀,这些都是长城保护的巨大难题。

另外,现在外界对长城修缮的态度、观点还不够鲜明,现实中容易引起争议。比如文物界提的比较多的是“现状保护”“最小干预”,但这仅适用于理想状态。

一旦文物倒了、塌了,可能就有人批评地方不作为、保护不力。但如果提前介入,该不该修?具体怎么修?方案谁来定?也会有不同声音。所以对一些地方来说,不是没钱修缮,而是有钱也不会轻易去动。这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积极性,造成实际投入不足。

还有就是目前长城的权属划分也不够明确。长城不仅是文物,有时也是一种地理界线,比如县与县、市与市、省与省的区域划分,会表述为“以长城为界”。

过去不重视长城的时候,倒也无所谓。现在大家重视长城保护了,这个分界线是以长城的里墙为准、还是以外墙为准呢?不得不说,由于划分不够清晰明确,在一些长城交界的地方,可能会出现两地推脱责任、争夺利益、保护利用不统一等问题,这对长城保护来说也是非常不利的。

澎湃新闻:这些困扰会影响到您做决策吗?作为要“拍板”做决定的人,怕不怕惹来争议?

王源:说完全不担心是不可能的。但另一方面,每一次决策,想获得百分之百的赞成并不现实。我能做的,就是在争议面前有自己的态度和担当。我个人是赞成文物部门提出的“修旧如旧”原则,并且,抢救性的修缮、对长城重要节点的修缮是非常紧迫的。

说到“修旧如旧”,现在大家对“旧”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比如我们正在重点打造的老牛湾景区,这个景区包含一个紧挨黄河、非常原生态的老牛湾村。一些游客,特别是搞艺术的人非常喜欢,说来老牛湾就是看它的沧桑破败。但也有一部分人吐槽说,这地方破破烂烂,连我们村都不如。所以我现在也在思考下一步怎么做,涉及文物保护,每一个决定都必须慎而又慎。

偏关长城“老牛湾堡”遗址。

保护的同时也要合理利用

澎湃新闻:您一开始也提到,加强文物保护,也是考虑到将来搞旅游。现在偏关的旅游发展情况如何?

王源:我们的旅游事业正处于起步阶段。过去因为没有高速、交通不便,再加上县财力投入不足,旅游提出比较早,发展却比较慢。不过,通过逐步积累,这些年我们还是打造了老牛湾景区、乾坤湾景区、护宁寺景区等等,“旅游活县”已经成为全县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

特别要强调的是,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赶上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就是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要打造“长城、黄河、太行”三大旅游新板块。偏关有长城、黄河两大元素,这些景点比较分散,县里财力有限,多年来想修路却修不成。今年我们借着省里的重大战略,通过省、市、县和社会资本投入,全面启动建设“长城1号”和“黄河1号”两大旅游公路,预计2020年可通车。可以说,偏关旅游“借着东风”步入快车道。

澎湃新闻:可能也有一些声音,认为旅游开发会给长城保护带来负面影响。对此您怎么看?

王源:对文物来说,保护是前提和基础,这是不能动摇的。但我不认为搞旅游开发就是破坏文物,这个观点也是片面的。我们要避免过度开发,同时也要合理地利用长城资源。长城是具有特殊魅力的旅游资源,要实现开发利用,首先就要修缮。我认为,修缮也是一种保护,只有积极修缮,才能做到在保护中适当开发,在开发中持续保护。

    责任编辑:蒋子文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