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教育指导助成长,心理疏导暖人心

2023-10-07 09: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为扎实开展失足未成年人的判后帮教工作,引导教育其改过自新、健康成长、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近日,滨海新区法院少年法庭联合区妇联,法官和心理咨询师联合对失足未成年人进行心理疏导和帮教工作,并对被告人的监护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本次接受心理疏导的小男孩小伟(化名),是少年法庭审理的一起盗窃案件的未成年被告人。审理中,承办法官发现,小伟系缓刑考验期间再次实施犯罪,平时比较叛逆,父母失望又无奈,家庭关系紧张。鉴于此种情况,为挽救未成年人,促成“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缓解紧张的亲子关系,法官从事实和法律角度出发,向小伟讲法理、指方向,让其正视自身错误,勇敢面对、积极改正,引以为戒。同时,向小伟的父亲明确孩子是家庭的独立个体,要尊重孩子,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形成良好和谐的家庭亲子模式,并向小伟的父亲发送了家庭教育令。

活动中

心理咨询师采取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方式,对小伟本人及小伟的父亲从现实生活状况、人际交往、成长中的挫折与迷茫、情绪控制等方面进行心理测评、心理疏导,引导小伟树立健康、阳光的心态,积极进行改造,鼓励小伟的父亲改变以往动辄责备的教育方式,真正了解孩子,用更正面的方式教育孩子。

活动后

活动结束后,小伟的感激溢于言表,“感谢法院,感谢心理咨询师,我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给自己和家人、社会带来的影响,我一定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小伟的父亲也向法官表示,“以前确实对孩子有教育不到位的地方,从小到大没有表扬过孩子,经过这次教育,我认识到家庭教育的不足,等孩子出来,我一定好好跟他交流,让他不再走歪路。”

审判不是工作的终点,真正的帮助未成年人才是少年审判的宗旨。滨海新区法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判后帮教工作,与区妇联共同构建的“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教育指导立体模式,以个案办理为切入点,将心理疏导、心理干预、心理矫治引入审判、帮教和救助的各个环节,扎实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切实解决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问题,将法律赋予温度,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原标题:《教育指导助成长,心理疏导暖人心》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