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90后女孩硅谷创业归来:不想做高管和女强人,只想做自己

2018-10-05 12: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作者:豌豆

受访者:栗子  27岁  重庆人

本科南京大学广告专业、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硕士学位。毕业后在硅谷创业并拿到国内某投资基金百万美元融资,两年后因项目结束开始了人生新阶段,目前在某电商创业公司任产品经理。

漂亮、自信、聪明,这是我从栗子的经历中感受到年轻人应有的状态。她很有内心力量,即使曾经的她身上比同龄人多了很多标签:90后创业者、美女CEO、留学生。

前一段的创业经历,也许是她人生里最刻骨铭心的一段,虽然失败,其中的成长印记却已牢牢落在了心底。聊天过程中,她谈及这段经历已淡然成熟了许多。

我想,年轻时有些不能到达的彼岸,但并不意味着从此擦肩而过。只要她潜心成长,一定会爆发出比现在更大的力量。

学生时代,把书读好是唯一的目标

我爸爸是位大学教授,为人很学术,对我的管教很严格。每天都会指导我看书、背诗、练毛笔字,就连见我看电视都会很严肃地批评。

爸妈喜欢拿我和朋友家的孩子比较,别家孩子做得好的地方,会如数要求我来做。他们聚会时还经常念叨,“我们家孩子很自觉学习,不用我们催”,把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和成绩当成一种谈资。

这些,无形中给了我压力,所以我从小对待学习都非常主动认真,更让我养成了一个不愿认输的性格。我不愿意让爸妈看到成绩差的我,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都会暗自在心里对比那些考得比自己好的人优势在哪里。

大学时,我开始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了校辩论队和学生会外联部。选我进辩论队的学姐和我讲:“当时选你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你气场很足,但逻辑差了很多”。

于是,我开始在辩论队里学习逻辑表达和思辨能力,也许这也为我之后的各种商业谈判奠定了些基础。

当时,家里为我未来做的唯一规划就是毕业后出国读研,大二时我努力争取到了学校的出国交换机会。

大三就很早的把GRE考了下来,刚好赶上系里有美国读研的名额,我马上发邮件给美国学校提出了提前就读申请,于是在大三就去了美国读研究生。

我的学习一直还算轻松,因为不打算走学术路线,所以只要达到自己心里的目标就可以了。直到研究生快毕业时,身边的朋友都开始在美国找工作,我感觉好像忽然一下子失去目标了。

我也开始随大流不停地去面试,不停地失败,这个过程让我很受挫,开始思考是不是应该回国。回头来又想,如果仅仅是以普通留学生的身份回国,那也会和应届毕业生一样立马投入到找工作的大军里去。

对当时的我来说,一方面能留在美国工作是最好的选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不让爸妈失望。

所以我疯狂地找工作,终于,硅谷的一家硬件公司通过了面试并解决了我的签证问题。那时我的感觉就像是完成了一场人生大考,身上的负担顿时小了很多。

第一批拿到融资的90后创业团队

研究生时,我和2个朋友做了一个推荐服装搭配的算法项目,后来参加了学校的创业项目,我作为唯一的女生代表团队参加演讲竞选。

随着项目雏形的完善,学校推荐了我们参加硅谷的创业比赛。我们在比赛后收到了硅谷孵化器的邀请,正好赶上当时我的实习工作也在硅谷,所以我跟着项目一起过去了。 

在硅谷,按部就班的工作非常无聊,对公司的硬件产品我也丝毫提不起兴趣。于是,我就经常去孵化器看之前的项目进程,那种创业的热情非常感染我。后来,我索性辞职,连签证也不要了,和项目的人一起投入到创业中去。

一开始爸妈非常反对,认为我没有经验做好创业这件事。第二是认为创业太累,担心我太吃苦。一心只想创业的我,认为年纪轻轻没什么好失去的,便不顾父母反对,坚持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开启了一段特殊的创业时光。

我算是同龄人里最早一批创业的,当时身边的创业者大都比我年长。这导致我跟身边的同学状态很不一样,完全不在同一个圈子里。

在孵化器里,我们开始摸索可行的商业模式,找了很多种子用户来测试流程。最开始我们想做租衣服,于是我在微信上寻找愿意体验的用户,并得到了一些用户的认可。

3个月孵化结束后,我们就开始找融资。孵化器邀请了很多投资人来,包括一些国内投资人都在寻找有潜力的创业项目。

我代表项目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融资人,虽然在面投资人的过程中屡次碰壁,但我的心态很乐观,即使面前坐的是身家数亿的投资圈大佬,我依然侃侃而谈。

我觉得我运气比较好,正赶上创业的井喷时期,而90后又是属于创业大军里最显眼的一批。因为在最开始就打算把项目做到国内,收到国内的投资意向后,我便开始了回国找融资的历程。

周周转转几波投资人后,我接触到了一位投资经理,第一次去他办公室时,这位经理还以为我是去应聘前台的实习生。一番了解之后,他对我们的项目很感兴趣,第二天就帮我约了一位天使投资人。

没想到在短短的一次会面后,这位投资人就决定拿出一百万美金支持我们创业,也就是我们的天使轮融资。投资经理后来说道:“第一面见你,就觉得你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女生,充满自信。”

深陷创业的泥沼里

回国之后,我慢慢感受到这跟在硅谷的环境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离投资人更近,离这个行业更近。我感觉自己还没有把创业这件事缕清,就开始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推进了创业的激战里。 

刚融到钱的时候,很多媒体过来采访,身边的同学、亲友都知道了我在创业。当时整个创业圈的热钱特别多,圈子的气氛非常浮躁。

每天除了工作,还会参加各种聚会、路演,结识了创投圈里各种各样的人物,这种社交让我整个人的状态开始飘起来。

家里人也都只看到我很光鲜的一面,会在茶余饭后讨论,然而这对我来说又像是小时候遭遇压力的一种回滚状态。

公司产品这块的进度就相对慢了很多,我们的计划是做跨境电商,美国作为供应链,国内作为市场。拿到投资后,我和小伙伴在北京五道口租了一间民居就开始搭建团队,同时还有美国的一位合伙人也加入进来一起开展业务。

那位投资经理对我很好,他经常给我介绍新的合作伙伴,但其实也给了我很大压力。那时候刚回国,我没有任何国内资源,招人也很困难,因此当时招来的团队不是特别理想。

见合作伙伴、招人、搭建产品架构、公司管理,每天24小时掰开了都不够用。团队的流动很高,项目的推进很费劲。作为CEO的我,也没有清晰的方向,短时间内尝试了很多模式,都没有完全坚持做下来。

一开始租衣服模式,国内对二手衣服接受程度低便放弃;后来做美妆时尚社区,也不了了之。大家心里很清楚产品应该教育市场,但我们时间紧任务重,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的产品没有继续去深入。

我跟合伙人也吵过很多次,团队的融洽度还有配合度都不够。和美国的对接一直效率非常低,一方面是时差原因,另一方面是双方互不理解。

项目在摸索阶段经常有变动,他那边跟不上我的变动,美国那边需要做运营,还需要谈供应链及品牌合作。

我个人认为他进度很慢,还养着一个不小的团队,希望能够回国和我磨合一段时间。他不希望我插手太多,于是两人经常吵架。

特别严重的一次,是我连续3天找不到合伙人,手机打不通,办公室没有人,甚至我让他的女友去他家敲门都没有人。几天后,才得知他生病住院了。

气头上的我根本无法顾及他的状态,指责他为何如此不负责任。他也十分委屈,认为自己为公司辛苦工作,生病了也得不到体谅。最终,他选择了离开。

创业过程很挣扎,虽然我们也慢慢积累了一批早期用户,每个月有几十万流水。然而,这个收入完全不能支撑团队融资的需求。

我基本上一周五天可能就一天在办公室,剩下时间都在外面见投资人,记得那年冬天特别冷,我天天往返于五道口、国贸、望京。

其实公司的产品还没完全成熟并不适合见投资人,但没办法,公司快没钱了,必须要谈下一轮投资。

每次见投资人,对方都会给不同的意见。每次聊完我就很心动,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回公司后就会动摇,考虑是不是应该换个方向。

在这种反反复复的变动中,我的心态很不好,非常急于求成,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东西。首先,我没想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其次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创业。

因为最开始创业也是被人拉进来这个项目,从来没认真想过创业是为了什么,一直是被推着走,直到后来变成了一种骑虎难下的状态。已经走到当前这一步,没有办法直接停下来。

作为项目的主心骨,我自己都不知道要往哪里走,所以更不可能去找到能和我站在一起的人。没有人能够分担我的压力,也没有人能理解我所面临的处境。

那段时间,我每天睡不好,胸口很闷,整个人像生病了一样,我渐渐觉得自己快撑不下去了。在项目后期,我花了很长时间做抉择。其实,放弃也不容易,因为要和投资人、团队、合伙人有一个交代。

在这种焦灼的状态下,我和那位天使投资人聊了一次。他用非常简单直白的道理开解我说:“你看桌子上的东西是不是很多?你现在就跟这张桌子一样,心里东西太多了。你现在需要把这些东西全扔掉,去旅行一下。”

听完他的一席话,我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知道我现在的状态做什么都做不好,不如就不要做了。其实,他是给了我一个台阶下,让我内心的愧疚感稍微缓和了一些。

我从小到大一直都比较顺利,这便算是一个较大的挫折了。我觉得自己创业的运气成分更多,但在运气好的时候会有一种错觉,觉得这是自己的能力。但其实不是,能力只占一小部分,主要还是运气成分。

记得那段时间我还跑去算命,现在想来觉得也挺可笑的,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干嘛,别人怎么能告诉你方向?

回顾自己这段创业经历,我觉得做事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很重要的。

另一个就是要懂得坚持,把大家的成长经历放到十年的框架里来看,在最初跑得快一点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几年之后,身边的朋友也开始创业了,大家仍然是在一个起跑线上。

回归正轨,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休息了一段时间后,我开始了自己第一份正式工作,在一家电商公司做产品经理,摸索工作的流程和团队运作的过程。

之前,我身边没有得力助手,公司大小事务都包揽在自己身上。现在的我,会选择把事情交给手下去做,即使他第一次做不好,摸索几次也就好了。

和同事之间的沟通,我也会更注重听取别人的意见,不会把关注过多放在自己的意见上,学会倾听。

目前,我任职的这家公司也处于创业初期,作为产品经理的我需要调配UI、设计和技术,并帮助供应链选品。公司项目有赢利点,所以并不着急融资。沉下心来优化供应链,每个品类都一步步做好才是最核心的要务。

在这两年的打磨里,我的性子也变得慢下来。不急于去追求所谓的事业,花一点时间去想透自己要做的事情。屏除了不必要的社交和压力,拿出些时间学会和自己相处。

有一位和我关系很好的表姐,她在我最困惑的日子里给了我一些引导:“迷茫的时候,你就想自己做什么事情是开心的。找到了这件事情,然后把它放大,你才能够找到自己适合的事情。”

我想了想,觉得写东西时候的自己很开心,能沉下心来。她说,“那不就是了吗?”

于是闲暇时间,我开始在豆瓣和公众号上写文章,没想到写了一段时间文章被推荐了,有了一批固定的粉丝,慢慢找回了一些简单的快乐。

我还和朋友合作了一个公众号,那时我就发现写东西是一个很愉快的状态,会提前把稿子准备好。比如周末没事做了,就想想写什么,而我朋友的状态则和我刚好相反,是那种“时间怎么这么快,又要交稿了”的心态。

所以,我觉得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适合的事情,对不适合的领域就不要去强求,像创业之于我,写稿之于我朋友。

不再因为周遭的环境所干扰,专注于内心的声音,这是我现在应该做的事情。成功于现在的我来说,就是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状态。

现阶段,我还会和朋友做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极简计划,每个月控制开销在1千以下,这对于在北京生活的人来说并不容易。但当我真正去做时,发现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的,还可以让自己的饮食更健康。

虽然,现在做的事情很慢,但还都挺有能量的。渐渐地,就像慢慢可以找回自己一样,摸索到自己最愉悦最喜欢的事情,然后往那个理想的方向靠拢。

记得项目结束后,我过了一段很封闭的时光,不愿意和其他人聊这个事情,也不愿意再去接触那些创业的小伙伴,很刻意地跟之前的人保持距离。

就好像大家平时都是一块上学,结果我高考失败了,他们上大学了,后来发现其实他们也没上大学。想明白了,我会再去尝试跟这些朋友沟通,虽然也都是萍水之交。

在这个圈子里竞争是无处不在的,比较的感觉一直都存在。之前,我很鄙视回家结婚带孩子的人,现在会觉得大家都有自己的选择,不是所有人都要活在那个世俗标准里面的的成功。

别人眼里的成功也只是别人眼里的,每一种选择都没有对错,我也是慢慢才理解了这个道理。放下这些包袱之后,我知道自己不想成为女强人,不想做一个高管,不想对很多人负责。

毕竟,对别人负责的能力是有限的,我承担不起那个压力,工作上的抗压能力确实没有那么强。我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就好。

现在的我,看待这次创业失败的经历已然释怀。这世上也没有白走的路,走的每一步都算数,即使走偏了也好,那也是你在走的路。总会学到东西,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

我不再会刻意拼命地追求什么,即使处于这个所谓工作上升“瓶颈期”。有能力的人早晚都会把能力发挥出来,能找到自己就是真正的长板。

现在这个社会已经不是由短板决定,而是由长板决定。如果你的长板足够长,总会有一些能够做下去的事情。所以现在看到了自己写作上的能力,就坚持写下去,看看能写成个什么样子。

处于我这个年龄的人应该都是在寻找阶段,很少有人会很笃定自己就要做这件事情,所以我不会再着急,而是慢慢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

——END—— 

每周三、周六,

跟我们一起窥探平行世界里的人和故事。

欢迎关注:平行生活实录(pxshsl)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