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018中国影市过冬指南

季平常
2018-10-20 09:25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一叶落而知秋至。

对于中国影市而言,这个秋天来的有些早,也有些快。2015-2017年的影市爆发依旧停留在各家影视公司的项目BP里,以之来证明市场环境的优渥;但转眼在2018年的第四季度,中国影市就以肉眼可见的态势,滑入秋季,面临严冬。

一、万籁秋风

风起于盛夏之末。

2018年的暑期档最终以总票房138.24亿元的成绩收官,同比增长11.4%,达到历史峰值。在两个月的暑期档中,《我不是药神》斩获31亿票房、《西虹市首富》25.19亿、《一出好戏》13.22亿,这三部影片以优质的内容,在厮杀惨烈的暑期档驶入头部,贡献了将近一半的票房数据。

今年暑期档票房最亮眼的电影:《我不是药神》《西红柿首富》《一出好戏》

但相信在这火热数据的背后,大家都会有所感觉,这个档期影片的质量普遍下降。

盛夏消退,入眼凉秋。10月1日-7日国庆档7天,内地影市最终报收票房19.1亿(分账票房17.6亿),相比2017年的国庆档26.35亿的成绩下跌27.5%。这让很多对国庆档抱乐观估计的从业者们始料不及。

《影》《李茶的姑妈》《无双》在此前都是预估8-10亿的相,按总量计算国庆档应该有24-30亿左右体量,但如今远低于期望值。且仅10月1-2日两天单日票房突破3亿,与上年度差距颇大。

而就观影人次来说,也堪堪突破5000万人次,较上年度有所减少。而这和票补的全面禁止不无关系。9月以来,受行业政策影响,各大票务平台逐步取消了票补制度。这使得市场杠杆减弱,宣发公司无法通过外部手段影响排片。“9块9”的时代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30-40元票价的回归。这一步棋对于片方和宣发公司而言,不啻于一道藩篱,隔断了很多投机者的圈钱之路。

可以看到在10月-11月,中外影片的排片量不高,且质量堪忧,爆款面相者寥寥,市场进入一个相对平缓的淡季。2018年目前还剩12月底的“双旦”档期可以做文章。究竟下半年影市会以什么样的态势收尾,行业内部都在观望之中。

二、朱楼震荡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10月初,税务部门依法查处范冰冰“阴阳合同”等偷逃税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政策紧缩。国家税务总局随即开展规范影视行业税收:“10月10日起,各地税务机关通知本地区影视制作公司、经纪公司、演艺公司、明星工作室等影视行业企业和高收入影视从业人员,根据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对2016年以来的申报纳税情况进行自查自纠。”

这对于本就收款周期长的影视公司而言,不少银根吃紧、现金流储备不佳的中小影视公司已经有了倾颓之势。单纯的影视公司的商业模式从本质上来说是有风险的,因为一个完整影视项目的周期至少有18-24个月,且后期回款往往需要等到内容播出之后,行业现金流普遍吃紧。

同时单个项目的孵化成功率很低,且票房极易受“黑天鹅事件”的影响。在中国影市,爆款永远是“薛定谔的猫”——在爆之前没有人能预料。烂片大多千篇一律,爆款各有各的原因。也许是题材稀缺、也许是因为档期合适、也许是因为竞品不给力……对于资本而言,影视爆款的不可复制性太高、隐藏的风险太大,更接近于赌博。所以行里才会有“亏七平二赚一”的说法。实体经济的放缓,使得行业发展前景愈加不明朗。

影视行业到目前为止没有形成一套专业高效的产业链条(IP的全产业开发可以算),相比于好莱坞的大制片厂制度,中国目前只有几大平台和院线有打通全产的能力。可以想见,以后的影市马太效应愈加严重,将会是巨头博弈的时代。

三、迷失A股

2018年10月11-12日,受美股暴跌影响,国内A股大幅下跌,而本就屋漏夜雨的影视A股们纷纷飘绿,元气大伤。

所幸近日股市回弹,华谊、华策、光线、北京文化等影视A股股价回升。但是这也暴露了一个极大的资本缺陷——影视不同于其他实体产业,其产品和资产估值标准是比较模糊的,也导致影视股的股价具有极大弹性,受市场各类信息影响极大。公开统计显示,年内有过半影视上市公司净利润下滑。

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华谊(300027)。上半年,华谊兄弟营收约21亿元,同比增长约45%;净利约2.8亿元,同比下滑约36%(数据来源网络公开),进入第四季度之后数据才回升。自华谊提出“去电影化”后,实景娱乐及投资收益方面数据均下跌严重;反而是影视板块依旧拉动着几乎全部的业绩增长,让人玩味不已,也体现了其收益的不稳定性。2018年华谊的片单中已上映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找到你》、《江湖儿女》等几部电影作品虽然口碑尚可,但就市场表现来看未十分突出。

行业资本趋势的流变,在6月的上影节就已经有所透露。2018上影节的第一场产业论坛“新时代的中国电影”中,博纳于冬、华谊王中磊、光线王长田、上影任仲伦、中影江平、阿里影业樊路远这6位业内大佬阐述着自己对行业未来的分析。

“新时代的中国电影”产业论坛

华山论剑话春秋,这场也许是行业巨头最为齐整的一次聚会。

虽然各方各抒己见,但是有一件事实是得到共识的:中国近年来的影市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即将迎来新的危机——资本流入的大幅减少、优质内容的衔接、成片风险的增大。在经过了三年高速发展,市场都进入了一个“冷静期”。而作为行业大资本,他们敏锐地觉察到了行业拐点的到来,从内部开始整合资源,更理性谨慎得挑选项目。

此一别后,某门陷舆论激流、某派新铸利器、某门再发爆款、某宗依旧气定神闲。江湖无新事,岁月总唏嘘。

四、大势何为

大环境的改变、政策的收紧,行业格局逐渐开始流变。三年前开始野蛮生长的影市,开始退潮。那些曾经鼓吹着“站在风口上,猪也能上天”者,跌落神坛,泯然众人。

笔者个人预计市场将会发生以下变化趋势:

1、小公司消失、大公司收囤IP。

因为现金流和商业模式不明晰,小公司将会逐渐消失;而大公司将会收屯IP来抢占内容市场,来替代原创内容开发的不可控性。

2、大体量特效大片数量减少、现实向的中小成本影片增加。

之后的市场环境将使影视公司的投资更加谨慎,大投资体量的影片将减少;相对应的中小成本影片(尤其是现实向)将逐渐增加,以期以小博大。

3、热钱消退、回归内容。

转型企业将减少,圈外热钱因投机机会减少而消退;无论大小体量的影片在这一波市场发展后回归内容——观众对影片内容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圈钱烂片将无生存之地。

4、平台话语强,宣发规模减弱。

市场话语权从内容开发端转移至平台端;宣发规模因为政策与成本的限制而减弱,“天价宣发”、“票补一个亿”的现象将减少,线上宣发将更加激烈。

5、票房增速减缓、观影人数减少。

由于市场惯性,票房将在近年内继续增长,但是增速将会放缓,动辄数十亿的票房爆款减少;观影人数将会因为票补取消、票价增加、影片质量等综合原因而减少。

五、过冬指南

知道严冬将至,家家必然开始“囤冬”。怎么躲过这次的严冬,影视公司门大抵不过以下几点。

1、出品公司精简IP库存,回收资金,减低杠杆风险。

对于广大中小出品公司来说,尽快脱手原有的IP内容才是当务之急。与其让这些个无法进一步转化的IP成为公司资产,还不如套现扩充现金流。能不垫资就尽量不垫资,能清空负债就尽量清空,降低杠杆风险。

2、提高内容开发效率、压缩内容开发成本与周期,砍掉不必要的项目线。

市场经验证明,影视内容依旧是产品盈利的基本核心因素。无论营销成功与否,口碑才是决定长线发展的要素。打磨内容、提高内容开发效率是内容公司之后的第一要务。传统的内容前端开发周期太过漫长,开发成本自然就高。传统的影视项目往往是“广撒网、重培养”,但在市场调整之后,不得不集中精力“精耕细作”。

3、发行公司多囤批片,抵御内容缺失的风险

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内容供给会逐渐放缓(参看广电总局的影视项目立项)。而发行公司会开始囤积批片(进口买断片),用相对低廉的外片以抵御本土内容可能到来的衰退期。

截至10月上旬,中国影市总量已经突破2017年全年的500亿人民币,向着600亿高歌猛进。这是一个全新的记录,但这个数据的背后是什么样的风云诡谲、江湖流变,身处其间的人们自然能够看出个中的暗流汹涌。

但无论圈内圈外,于公于私,还是想送上一句“愿中国电影崛起”,哪怕前路道阻且长。

    责任编辑:夏奕宁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