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际雪豹日:环保机构报告称雪豹生存最显著威胁并非来自猎杀

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李珣
2018-10-23 14:05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10月23日是国际雪豹日。今日,中国17家民间自然保护机构、保护区、科研单位与高校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国雪豹调查与保护现状》报告。

上述报告指出,中国雪豹目前在各省(自治区)的威胁排序具有地方特色,各不相同,但相似之处是各地的雪豹保护工作者都不认为对雪豹的直接猎杀是目前最严重的威胁,这说明我国的雪豹保护工作有非常良好的大环境。

而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一些更根本的更具有全局性的问题:涉及到保护区体系建设、民间力量如何参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以及类似气候变化的潜在威胁。

而事实上,雪豹的基础数据缺乏,几乎是所有雪豹分布国面临的首要问题,导致很难制定详实的保护目标和保护计划,保护工作不能有的放矢。

报告指出,全国的雪豹数量调查覆盖面积占雪豹栖息地的1.7%,距离20%的目标相差甚远,但与全世界调查的平均水平2%差距不大。与吉尔吉斯接壤的西天山地区和西藏南部的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是调查中的两大空缺。

同时,报告对未来五年的雪豹保护提出了五大建议:(1)开展全国雪豹种群调查;(2)提高保护地巡护监测管理能力;(3)建设社区综合保护示范地;(4)制定重点雪豹景观综合保护规划;(5)建设雪豹中国网络。

对于社区综合保护地示范地建设,报告建议应加强基层保护区的能力建设、吸收社区和公众力量作为雪豹在地保护的有力补充、发展气候变化适应性生计、通过社区宣传、生态补偿和发展生态经济等方式提高社区保护的动力等。

这份报告来自中国雪豹保护网络,中国雪豹保护网络于2015年由北京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在第一届玉树雪豹论坛上联合与会的所有国内雪豹保护机构共同发起。此报告是第一次汇集多家机构成果和多方意见的尝试,试图用标准、可量化的方法综合各方信息,对中国雪豹调查与保护的现状进行尽可能全面的梳理。

报告的总校对,北京大学教授吕植表示,这份报告是工作在雪豹保护一线的年轻人尽可能收集和汇总已有信息联合完成的,尽管有不完善之处,但基本上反映了目前我们对中国雪豹的了解程度和保护状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各个参与雪豹调查和保护机构组织的共享和合作。这是首次尝试,非常值得肯定!”吕植评述说。

中国雪豹研究和保护工作的序幕开启于十年前。早在2008年,全球雪豹生存策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后中国政府在雪豹保护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成效显著。

从2008年到2018年的十年间,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和民间保护组织参与到雪豹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中。

为响应《国际雪豹保护深圳共识》的号召,中国雪豹保护网络梳理了近十年来中国各家机构在雪豹调查和保护上的努力和进展,总结经验教训,助力未来中国雪豹保护,并联合发布《中国雪豹调查与保护现状》。

本次报告汇总了国内雪豹调查的历史与现状,确定了亟须调查的空白区域。报告基于1980至2018年间发表的、以中国境内雪豹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中英文文献,回顾中国雪豹的研究状况。在至今发表的57篇研究中,尤其以新疆和青海两地居多。

报告撰稿人之一,北京大学肖凌云博士说到,正是由于地域广袤、栖息地社会经济情况复杂多样,给雪豹的保护工作带来了诸多的困难。

肖凌云说,由于这些困难和挑战,作为第一份参与式的全国雪豹保护信息汇总,必然无法对中国雪豹现状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报告撰写组只能基于已有的信息,最大程度的进行整理,如有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雪豹,是五种大型猫科动物之一,是亚洲高寒山地的顶级捕食动物,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球雪豹60%的栖息地位于中国。

中国雪豹保护网络表示,由于雪豹栖息地地处偏远,加之近20年来我国在生态保护上的力度逐渐加强,对雪豹这种大猫的保护最有希望成为我国自然保护的成功范例,建立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责任编辑:李敏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