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始于情怀,止于商业:一间武汉独立书店挣扎求存的这9年

2018-11-12 15: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就在光谷客筹备线下空间这里有光之际,

武汉知名人文书店“德芭与彩虹”关闭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了。

“德芭与彩虹”为什么关闭?

为什么一间书店的关闭会引发这座城市这么多人的感伤与怀念?

为什么温暖过一座城市的“德芭与彩虹”无法在这座城市安静的生存下去?

为什么在它关闭时,人们才为它的逝去而感到遗憾与惋惜?

这无疑是令人深思的问题。

在与这间书店惜别之际,我们采访了德芭与彩虹创始人曾刚,梳理了它9年走过的生命历程,尝试从产业视角,揭开一间城市人文书店关闭背后的隐情故事,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德芭与彩虹”书店在这座城市坚持9年背后的艰辛与不易。

 ◎ 出品 / 光谷客团队

曾刚没有想到,德芭生意最好的时候,会是它宣布关店清仓之际。

连续几天,前来购书的人群络绎不绝,店里存留滞销的书籍被抢购一空,就连店里用过多年的桌椅、台灯只要标价转让的,都被人买走,甚至就连地板和墙上的书架,关店的海报通知,也有人愿意出价买走。

有很多人是看到德芭即将关闭的消息,才第一次专程赶来惜别。

△图 / 德芭与彩虹的闭店通知
△被预定出去的椅子,甚至连书架和地板都被预定买走了

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用这样一种方式表达着对“德芭与彩虹”的不舍、惋惜与纪念,同时,也在缅怀与哀悼自己一去不返的青春记忆和某种时代精神的流逝。

但对德芭来讲,这一切都来得太晚了。

“要是之前每天有这样的人流,德芭可能就不会关闭了。”曾刚笑言,笑容里难掩一丝苦涩。

这种情感道义的支持,并不能挽回德芭关闭的命运,更无法阻挡整个“书店”行业垂暮老去,精神衰微的现实。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人们更多的时间已经被头条、抖音和网络游戏占据;随着信息渠道与传播方式的变革,在时间与生活方式的争夺中,书籍和深度阅读早已不是现代人生活的刚需,书和书店,这种古老的,传承千年人类精神文明与思想文化传统的信息载体与商业形态早已是“一败涂地”。

在城市拥挤躁动的人流中,每天刷着手机,被各种娱乐新闻和碎片化信息包围的人们,在激烈变化的现实压力下,生活节奏越来越紧张,时间越来越细碎,还有多少人有时间与精力能沉下心来坚持读完一本书?而习惯了网购便宜的现代人,又有多少人还愿意逛线下的实体书店买书,并为实体书店高昂的房租成本买单?

作为武汉的“独立书店”品牌和城市文化名片,“德芭与彩虹”能坚持这么久,已经是一个奇迹。

创立9年时间里,这间没有畅销书,从不做促销活动的个性化精品书店,用它特立独行的态度,与时代的洪流逆向而行,成为了影响这座城市的一座精神文化地标,而它的关闭,更像一个时代“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挽歌。

创始人曾刚说,作为一家草根创业的民营书店,德芭能坚持9年,能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关闭时得到这座城市这么多人自发的缅怀与感念,恰恰是因为,它没有选择迎合这个时代。

一、“给所有孤独的人开一家温暖的好书店”

从2009年之初,德芭与彩虹的诞生,就是一个逆势而行,特立独行的选择。

从2008年开始,受互联网电商冲击,全国书店行业开始发生雪崩。当年近万家传统书店倒闭,上海、杭州、成都等城市多家知名人文书店倒闭,引发一片痛惜与哀悼,而此后每年,几乎都能听到书店倒闭的消息。

“德芭与彩虹”书店却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发起和创立。

2009年,曾刚的妻子陈嫚在豆瓣上发起同城活动,想“给所有孤独的人开一家温暖的好书店”。

这是陈嫚和曾刚作为“读书人”自己的切身感受与向往。夫妻两人都是图书插画师,长年跟书打交道,熟悉武汉几乎所有的书店。

但在陈嫚眼里,这些传统书店都太“传统”了。不懂装修设计,没有审美情趣,不重用户体验,卖书就只是卖书,以图书销售为主要内容和商业形式,没有给爱书人创造一个享受阅读,分享交流的环境与社交空间,也必然难敌互联网电商的冲击。

陈嫚想改变传统书店的样子,打造一间“温暖的隐居书店”,通过舒适的阅读空间和优选的图书来吸引同类的读者。

 她在自己的豆瓣日记《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中写道:

 “我和爱人经营自己的图书制作公司,目前运作很好。只是我和他心里一直还深藏有另一个梦想,那是希望能开一家给人归属感的书店,能舒适地窝在店里度过一整天的书店,无论晴天、阴天还是雨天,在店里看书或闲待着都感觉幸福的书店。”  

2009年7月,通过网络众筹资金和股东,在武汉洪山区街道口一栋写字楼26层租下一套三室一厅的公寓改造后,“德芭与彩虹”书屋开业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间蜗居在住宅楼里的“家居书店”由陈嫚亲自装修设计,按照陈嫚内心的书店样子打造,充满了各种艺术装饰,布置得像温暖的家居,所有来书店看书的读书人,都可以窝在这里自由的免费阅读,除了提供书籍,也提供咖啡、茶点与简餐,点上一杯3元钱的红茶,就可以呆上整整一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陈嫚没有把书店的盈利放在第一位,而是把用户体验放到第一位。

除了精选的品质图书,德芭还提供了很多温暖人心的细节,比如免费的雨伞、定期更换的鲜花、便宜的饮料,安静的环境,提供纸、笔,鼓励书友写下书评,跟其他书友分享;书店还有留言本,每个来访的书友都可以记录下自己此刻的感受与建议,鼓励店员跟书友主动交流,友善对待每一个人。

这里每月还有书友交流分享的“26°彩虹读书俱乐部”和有声读物“彩虹诗社”,以及“女性电影放映周”,“花卉美食萌物分享会”,“武汉花友会”,“插画师交流会”,“春天读书会”等各种社群交流活动。

这些温暖人心的细节和丰富的阅读体验,让“德芭与彩虹”不像一个传统沉闷的书店,也不像一个商业化的咖啡馆或书吧,而被注入了一种人文的温度,成为连接城市孤岛人群,温暖人心的城市公共空间。

△曾经的书店一角,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之所以取名“德芭与彩虹”,德芭是麦兜故事里的那只猫,彩虹则代表着一种美好的愿景。陈嫚说,德芭是书店(我们),而读者就是彩虹。

陈嫚说,“我想做一座桥,连通人与人之间的心岛,感动他们了,那样他们也会做一座桥,如果每人心中都能有座桥,那样世界就变的美好,变的无障碍了。”

如此情怀满满,真诚用心而安静美好的书店,感染了每一个前来体验的人,也让“德芭与彩虹”的名气不胫而走,被誉为“武汉最温暖的书店”,“像家一样的书店”,依靠豆瓣网络、媒体和读者粉丝的口口相传,很快成为了武汉的“网红书店”。

回头来看,陈嫚凭着内心直觉做的“德芭与彩虹”书店,虽然与书店行业的倒闭潮逆势而行,却切中了现代城市人孤独、躁动,缺乏内心宁静与精神交流空间的刚需,无意间探索出了一条传统书店面对互联网冲击,向“体验式消费”转型升级的个性化道路。

但随着德芭的走红,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

二、 “书店就是一个坑,千万不要开书店”

虽然一夜间成为了武汉的“网红书店”,但靠情怀支撑的“德芭与彩虹”并不盈利。

在陈嫚最初的设想中,“德芭与彩虹”是一家温暖的优选书店,除了为爱书人提供舒适的阅读空间,出售书籍、咖啡和杂货,还有自助出版和订书服务;除了日常店面经营,还可以为单位和个人提供家具定制、图书采购和装修设计,为出版机构提供设计、制作和推广等服务;从而形成多元化的经营收益来贴补和支撑“德芭与彩虹”的书店经营。

“从一开始,我们就没有指望书店能够盈利。”曾刚说。

但现实中,书店的经营本身面临巨大的挑战,消耗了陈嫚大量时间与精力,利润却十分微薄,导致后续的产业服务捉襟见肘,分身乏术。

随着“德芭与彩虹”的走红,原本定位为插画师和个性化爱书群体的“隐居书店”变得门庭若市。

曾刚记得,某天早上起来看见,一百多平方米的空间里,最多挤满了80多个人。

但很多人只是把这里当作免费读书和休憩的场所,真正消费的人却很少。3元一杯的红茶是卖得最好的,人多时,店里服务员不停的洗杯子,但德芭一天的营业额却少得可怜。

△网上,读者对于德芭盈利模式的讨论与担忧。
△图片来源于豆瓣截图

通过众筹投资建立的“德芭与彩虹”,承载了很多人与陈嫚相似的美好梦想,吸引了很多人自愿加入书店的运营。德芭曾经的店员回忆,当时,她们对外都不说自己在“经营”德芭,而是用“守护”这个词,在守护这份真诚的“理想”。

但书店经营上的窘迫,导致德芭希望承载与追求的人文理想,建立在十分脆弱的经济基础之上。而参与书店众筹的,大多是怀抱热情,但缺乏经济实力的年轻人和小微股东。

△图片来源于陈嫚豆瓣截图

在陈嫚投入全部心力与热情经营“德芭与彩虹”之时,更多是靠曾刚承接一些插画设计和图书出版业务来支撑书店的经营与维持家庭的开支。

尽管德芭赢得了社会口碑,品牌影响力和社会效益很大,也吸引了武汉天地在内,一些地产开发商主动寻求商业合作,“德芭与彩虹”也很快开启了品牌连锁扩张之路,在武汉天地,司门口等地先后开店;

但书店本身的盈利有限,经营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店面扩张反而带来了运营成本的增加,让书店经营更加捉襟见肘;同时,还引发了内部股东的猜忌与利益之争,造成一些最初参与书店众筹,希望分享投资回报的个体投资者和工作人员的不满,结果导致了店员离职潮和薪资纠纷,以至于曾刚不得不想办法筹资,赎回了几乎所有众筹投资的股份。

此后,围绕如何支撑“德芭与彩虹”持续经营下去,陈嫚和曾刚投入了大量时间与心力,做了各种产业化探索,包括文创衍生产品的开发,书店的装修设计与图书定制出版,与开发商进行品牌合作等等。

但这些个人化的探索都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书店本身的可持续经营问题。

△陈嫚 / 图片来源于“长江日报”

在曾刚看来,陈嫚是一个天生的“创业者”,创业不是为迎合市场,不是为了追求金钱,而是为了满足内心的自我,“这样的人反而容易成功”。

陈嫚是一个执着于追求内心世界的人,没有上过大学,也没有学过美术,却靠自学成为了插画师;与会计专业出身,同样没有学过画画却转型做了插画师的曾刚相识相恋,两个人都是遵循自己内心生活的人,也因此赋予了“德芭与彩虹”书店特立独行的气质与灵魂。

陈嫚对书店和文化产业有一种强烈的热爱与敏锐的直觉,无论是做书店的体验式消费,还是探索把民宿、园艺、文创与书店业态相结合,她的很多想法与尝试都很超前;追求完美的她,一直在追求内心中的理想世界,面对现实的种种矛盾冲突,努力想在“德芭与彩虹”的人文理想与商业经营之间找到某种平衡。

“我们更多是把德芭当作我们自己的孩子在养,当作一种个人爱好,而不仅仅是经营一家书店。”

某种意义上,陈嫚就是“德芭与彩虹”的精神与灵魂。

她对内心自我的追求,赋予了“德芭与彩虹”独特的人文温度和卓尔不群的气质,而她对内心理想世界的执着,也让她背负了超越个人力量,难以背负的现实压力,陷入巨大的焦虑之中。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德芭与彩虹”一直靠陈嫚与曾刚赚钱在贴补书店的经营,前后贴补了至少200多万。

2014年,为“德芭与彩虹”付出全部心力的陈嫚,因癌症不幸去世。离世前最大的遗憾,依然是没有把“德芭与彩虹”做到自己理想中的样子。

陈嫚离世后,为了妻子留下的这份事业与热爱,曾刚又继续坚守了4年。但相对于陈嫚的理想主义,曾刚更为现实,他更多思考的是,现实中,德芭怎么盈利,靠什么支撑才能持续经营下去。

4年来,曾刚已经悄然对德芭的发展方向做了转型调整。书店本身的重资产经营已不再是德芭的业务重心,而把更多精力放到了文创产品的研发,与一些产业合作伙伴合作,输出书店的装修设计与运营管理等等。实体书店的运营,也更多转向了面向三千多名忠实读者和会员消费的经营模式。

“我们不需要所有人的认同,我们只需要服务那些内心真正认同我们价值的人。”曾刚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此,当瑞安武汉天地的房租合约到期,面对暴涨的租金和开发商的店铺转租通知,原本就微利经营,勉强维持的“德芭与彩虹”不得不选择关闭退出,结束了“德芭与彩虹”武汉天地店长达9年的经营。

而在此之前,“德芭与彩虹”在武汉其他区域与地产商合作的书店也先后关闭或转手,只剩下了与汉阳希尔顿酒店合作的大堂一角。

结束实体书店的经营,曾刚希望,能把自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文创产品和文创旅游产业的开发中。

回望9年的坚持与探索,当问及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时,他出人意料而又耐人寻味的脱口回答道,“最大的感受就是,书店就是一个坑,千万不要开书店。”

三、辗转腾挪的商业挣扎

曾刚的感慨,有复杂的现实原因与历史背景。

作为一家草根创业的民营书店,“德芭与彩虹”生长于书店行业大变局的互联网时代,依靠小众人群的定位,真诚而充满人文温度的体验式场景营造,独具态度与深度的内容服务,抓住了现代都市人孤独躁动而缺乏内心宁静与精神交流空间的情感刚需,在书店倒闭潮的洪流中,走出了一条逆势而行,卓尔不群的品牌创业之路。

从品牌打造层面,“德芭与彩虹”无疑是成功的,依靠“城市公共书店”的定位,它成为了武汉的“网红书店”和文化地标,被卓尔集团的阎志赞誉为,“照亮了这个城市的夜空,给了行走在武汉街头的人们光亮与温暖”。

△曾经的书店一角,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在商业经营层面,“德芭与彩虹”并不比传统书店的命运好多少。

2008年以来,中国经历了狂飙突进的城市化浪潮,面对互联网与房地产的冲击,城市商业生态在不断发生着跌宕起伏的剧变。而身处这一大变局之中,社会价值大于商业价值,天生商业基因脆弱的书店及文创产业,往往率先沦为商业震荡的牺牲品。

作为“照亮武汉城市夜空”的公共文化品牌,9年时间里,靠个人情怀支撑的“德芭与彩虹”,得到的社会支持与社会资源的反哺太少了,面对现实环境的种种冲突,实际上是靠个人力量,在探索一间城市公共书店在这个商业大变局时代的生存之道。

这注定了德芭在商业层面的脆弱与孤独的命运。

2010年,与瑞安武汉天地的合作,是“德芭与彩虹”走出街道口,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的第一次尝试,也是历时最久的一次。

△武汉天地一角的德芭与彩虹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彼时,开业不久的武汉天地亟需寻找到能吸引人流的主力业态,而刚刚成为武汉“网红书店”不久的“德芭与彩虹”,进入了武汉天地的招商视野,在开出优越的招商条件和租金优惠之后,“德芭与彩虹”搬出街道口,在武汉天地开出了第一家分店,也是武汉天地的第一家品牌店铺。

此后,“德芭与彩虹”以类似的品牌合作方式,在司门口、街道口、古田先后开出过几家分店。

但实体书店利润微薄,分店开得越多,运营成本越高,经营压力反而越大。“德芭与彩虹”武汉天地店开业不久,位于街道口原址,原滋原味的“德芭与彩虹”就关闭了。

而与开发商的合作,也受到开发商商业利益诉求变化的影响。

对开发商而言,之所以愿意投入重金建设或者引入租金支付能力低、很难盈利的实体书店,本质上,更多出于自身房地产营销或商业运营的商业考量。

“这个年代,一家书店的倒闭,不是新闻,开一家书店才是新闻。对开发商而言,花100万打广告可能根本没人看到,但开一家书店,很快很多人都知道了。所以,很多地产商不惜投入重金,把书店作为房地产营销的商业配套,包装成楼盘营销或商业运营的文化概念。”曾刚说。

这是这些年来,为什么经历了前期形势严峻的书店倒闭潮,仿佛一夜之间,实体书店在地产商的扶持下又“回光返照”的原因。仅在武汉,就出现了物外、卓尔、西西弗等中高端的大型品牌连锁书店。

但开发商的扶持与租金补贴,并不能改变实体书店本身运营艰难,利润微薄,经营亏损的行业现实。而且,面积体量越大的书店,亏损越严重。在武汉,超过一千平米的书店几乎都在亏损经营,有的甚至一年亏损超过600万。

“开书店就是亏本的,区别只是坑大坑小而已。”曾刚说。

虽然对开发商而言,卖一两套房就能解决一家书店一年的运营成本问题,但是当房地产项目营销殆尽,商业街人气起来之后。面对租金低廉,持续亏损,又失去品牌营销和引流价值的书店,往往难逃被“卸磨杀驴”的命运。

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实体书店的品牌效应和引流效果也在不断弱化。当书店的商业利用价值达不到地产商的商业预期,书店也难逃被“始乱终弃”的结局。

这是“德芭与彩虹”除了武汉天地店,后来几家与地产商合作的分店,存续时间都非常短暂,最长也不超过三年的原因。

现实中,一些品牌连锁扩张的大型书店,要么背后有地产商的营销支持,要么是商业资本扩张,换取城市优质资源的马前卒。背后,都有着复杂的商业计算与商业逻辑。

而对于草根创业,不带功利目的,只想做好一家独立书店的“德芭与彩虹”而言,与地产商的品牌合作,并没能帮助德芭在商业现实挤压下,找到一种稳定可靠,真正能扎根这座城市,持续输出精神与文化价值的产业生态。

就连业内公认武汉最不功利的开发商,商业相对稳定的瑞安天地也不例外。

自2015年以来,武汉房价暴涨,拉动房租大幅上涨,城市商业生态受到严重冲击。而港资背景的开发商瑞安在推出新的高端商业体“壹方”之后,与仅仅一街之隔的武汉天地形成了内部竞争,高端客群大量分流,加上后续还有新的商业体和房地产项目入市推出,武汉天地的商业运营面临巨大压力。

据内部知情人士透露,武汉天地的商业人流和商业转化率一直达不到瑞安总部的目标要求,商业运营负责人近两年来更迭频繁,商业运营思维一直在变,武汉天地也在经历巨大的商业变局。十年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街区商业生态被打破,许多老店陆续撤离搬走,转而引入了很多新兴的,面向年轻人群的网红人气店试图拉动街区的人流。

在这种背景下,安静驻守于街区角落,早已不复当年“网红书店”之名,主要靠老会员消费的“德芭与彩虹”,其命运可想而知。

四、政府补贴:从拯救,到报销

在“德芭与彩虹”书店即将关闭的消息传出后,很多人自发前往惜别与“悼念”。

现场采访中,很多人寄望“政府能帮助德芭留下来”。

殊不知,“德芭与彩虹”已经是武汉少数能拿到政府补贴的实体书店之一。

早在2013年,针对全国书店行业发生的整体倒闭潮,国家财政部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面向全国12个试点城市,紧急出台了扶持实体书店的免税和资金扶持政策。

在湖北省新闻出版局的主动联系推荐下,“德芭与彩虹”与另一家国营书店成为了武汉入选国家资金扶持的两家实体书店之一,拿到了50万的国家政策资金。这也是“德芭与彩虹”书店拿到的第一笔政府扶持。

此后每年,“德芭与彩虹”都能申请到10万元左右的武汉市政策补贴,但相对于书店经营的成本压力,这只能算杯水车薪。

而且,随着书店行业的变局,近几年品牌连锁书店的崛起,政府补贴也从最初的抢救变成了扶持,最后变成了“活动报销”。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书店只有按政府要求做阅读推广活动,并达到一定的活动数量和参与人数才能获得政策补贴,并且书店必须提供报销发票。

这对于绝大多数缺乏活动场地,也开不出发票的小型独立书店而言,很难拿到补贴,而更多面向的是大型的品牌连锁书店。而算上组织活动的人员成本与资金投入,政府补贴只能覆盖书店的活动成本,实际上,变成了变相鼓励书店花钱。

相对于上海每年拿出数千万资金直接免除书店的房租,武汉每年针对书店行业的政策补贴资金只有三四百万元,而全市注册的实体书店有一千多家,最后入围能拿到政府补贴的只有三四十家,平摊到每家书店的补贴资金只有几万元,为了争到这点政府补贴,各家书店打得“头破血流”。

“书店从外面看起来都觉得很光鲜,但经营总体上就是半死不活。”

对于“德芭与彩虹”这样的个体民营书店而言,如果靠政府补贴和开发商赞助,早已活不到今天。在生存压力下,陈嫚和曾刚探索了很多书店背后延伸的产业模式,正是这些产业化的探索,才支撑“德芭与彩虹”生存了9年。

“我们开发的各类文创和旅游产品已经有一百多种,江岸区的旅游地图也是我们在做。我们给政府定制很多文化产品,还跟上海图书馆合作,有很多文化单位都有需求。”曾刚说。

最近,曾刚还开发了一条老汉口组团一游的旅游线路,放在爱彼迎(Airbnb)上很受欢迎。

△爱彼迎上,曾刚发布的活动

在曾刚的运营下,表面上,“德芭与彩虹”还是一家书店,但其实已经是一家图书文创和旅游产品的创意生产商了。

“用互联网的说法,德芭书店可能看起来是to C的,但现在我们更多是to B,这是大家看不见的。很多文创产品其实都是从德芭出去的。”

这是曾刚总结的,德芭作为一家书店,能坚持经营至今的“深度”。

如果说,最早的德芭是靠人文的温度吸引了人气,打响了名气;后来的德芭,是靠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的态度和不断向产业链衍生的深度,才顽强生存至今,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一个精神文化符号。

“单独做一个书店非常难,但如果把跟它相关的衍生产业做起来,它就是整个文化产业中的一环,它反而能够活得非常好,这是为什么我这几年更多是在做文创产业而不是书店经营的原因,我跟陈嫚想的不太一样,我想解决的是德芭根本上的一个生存模式问题,就是前店后厂。”

在曾刚看来,书店必须要有自身的造血功能和延伸产业才可能活得长久。

“在书店经营上,我跟陈嫚其实有很多分歧,也一直在磨合,彼此互相影响。我相对来说更现实一些,我从现实的角度考虑,觉得书店应该有其他不同的产业做支撑,它们是互为体系的关系,就像一张网一样,只有慢慢把这个网编起来,当中的书店才不会塌,如果没有这张网,光有书店,随时会塌。哪怕是风入松这样经营了几十年的书店,也是说倒就倒。”

“所以,书店一定要把它放在一个大的文化产业去考虑,它只是整个产业生态中的一环,冰山上的一个入口。”

这也是曾刚为什么结束实体书店的经营,希望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创产品和文创产业的开发运营中去的原因。

“从开书店的第一天起,我们就知道网络也好,线下也好,图书购买渠道的同质化非常严重,所以,我们很多产品都是定制版,只有实体店有卖。只有等这样的产品丰富到一定程度了,书店的生存可能才会不一样。”

在曾刚看来,如果有产业支撑,一间300平米以下的中小型书店是可以很好存活的,即使略微亏损,也可以在书店之外的其他产业收益中找补回来。

“我们现在就是前店暂时萎缩,等后厂机会多了再来开店。”曾刚说。

但“德芭与彩虹”关闭的消息经媒体传播之后,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很多单位和个人跟曾刚联系,愿意提供场地或资金支持。

曾刚说,他下一步的计划,是跟合适的投资方合作,寻找合适的场地,开一家老汉口旅游文化主题的城市旅游书店,或者是亲子教育类的博物主题书店。

在他看来,未来,只有针对特定用户人群需求的“主题式书店”才有市场生存的空间。

“德芭的关闭,是德芭1.0时代的结束,未来,是德芭转型升级的2.0时代。”曾刚说。

五、“德芭的出现只是一个引子”

但对于所有曾经被“德芭与彩虹”书店温暖感动过的人们而言,德芭的关闭,意味着这座城市又少了一个有人文温度的城市公共空间。

很多人内心深处记得与感念的,其实还是那个最初蜗居于街道口珞珈山大厦破败的写字楼26层三居室里,那个最不商业化,也最真诚温暖的德芭。但那个德芭,就像一个时代的逝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就商业价值与经营收益而言,作为独立书店的“德芭与彩虹”,无法与身边很多商业业态相提并论,但“德芭与彩虹”却有着其他商业形态没有的无形价值。

△曾经的书店一角,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看不见的无形价值与品牌影响力,在德芭宣布关店的那一刻,终于一下子呈现出来,引发了这座城市公众对它自发的集体缅怀。

就像一位德芭曾经的读者在朋友圈的感慨——

“9年前,在街道口破败的写字楼里,三室一厅的德芭与彩虹,温暖了整个夜晚,经常去坐坐,安静且温馨。

4年前,他们在武昌新世界二楼开了分店,我办了会员卡,还没怎么用,分店就关门了。

后来,听说了创始人因病去世……昨天,第一次来到他们武汉天地店,店里已经没剩什么书了,买了一堆杯子、书签、冰箱贴和明信片,店员依旧温暖如昔。

本月31日,他们就要停业了,希望他们未来会越来越好。

我老公问,你为什么要办这个卡?为什么呢?大约是在武汉,能够一下子让人心平静下来的地方很少,这个世道,愿意去温暖世界的人也越来越少……”

在“德芭与彩虹”书店9年的生命历程中,它与武汉这座城市,发生过数不清的美好故事,而这些感人的故事都铭刻在德芭和曾刚的记忆里。

比如,“德芭与彩虹”刚在网上发起众筹之初,一位17岁的高三女孩,请了一下午假,跑了两家银行,穿越大半个武汉,辗转几趟车,花了两个多小时,送来了信封里装着的1900元港币,当问她是入股还是借款时,小姑娘说,都不是,“这是我的压岁钱,我觉得开这样一家书店很有意义,我不为投资,只想送给你们去建成这个书店。”

还比如,有一对情侣在店里买了一套绘本,写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包好之后却没有将书拿走,而是约定十年之后,两人再一起来书店取走。“那本书至今还保存在店里,虽然店关了,但这本书还会保留,等着有一天他们来取。”曾刚说。

 “我们还有一个留言本,里面记录了每一位读者的心声,对于未来的规划……”这些留言本,构成了德芭与彩虹过去9年的城市记忆。

为什么这么多人会对一家书店有如此深的情感?

为什么一间不到200平方的书店关闭,会引发人们如此强烈的不舍与惜别?

对一座城市而言,一家公共人文书店究竟有着怎样的公共价值与标志意义?

也许每个人的内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

△关店的最后一刻,曾刚悄悄关掉亮了8年的彩绘玻璃小灯,这盏灯是陈嫚当年特地淘回来的,她曾经叮嘱,这盏灯通宵都不要关,她希望这盏灯能为爱书人一个灯光的指引,温暖一处心灵的角落 / 图 来源于长江日报

正如一位德芭的创始店员曾经如此写道:

“德芭为什么存在?德芭的存在是为了什么?如果说德芭是因为理想而存在的话,那么德芭的存在就是为了‘启蒙’。

德芭是一颗种子,一个窗口,充满阳光的气息。德芭不会直接告诉读者什么是美,什么是善,我们只会尽自己的能力做好自己,把所有形式的美好展现出来,因为我们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真善美的种子,只是心灵被日常生活中太多东西蒙蔽了,‘启蒙’在于‘除弊’,我希望来到德芭的每一个人都能抖落他们心中的尘埃,还原真实的本性;更希望消极的人来到这儿能够寻找到温暖和勇气,积极的人来到这儿能发挥创作的灵气。

德芭所有的哲学无一不是对现实的反思,在这个喧哗的娱乐至死的时代,挣扎者与反抗者越来越多,更多人想深阅读,慢阅读,全面阅读,精品阅读,德芭正是秉承着这些理念,继续航行。”

在得知德芭即将关闭后,一位小学六年级的小学生给德芭写来了一封信: 

在信中,她说,“我每次来新天地,都会发现你是最有个性,最安静的一个。这个开了8年的个性小店,并不教人搞笑,不教人消遣,但教人做自己。”

看到信中这句话,曾刚感慨说,没想到,最后是一个小学生读懂了德芭。

而这一切的原点,都来自9年前,陈嫚在豆瓣网上写下的梦想——

“我最喜欢的书《花婆婆》里有这么一句:你必须做点什么,让世界变得更美丽。这句话深深触动我的心,每天我都对自己复述这句话。”

“我想对亲爱的你说,德芭的出现只是一个引子,我们希望使更多人相信自己的梦想值得坚持。我知道有一天这世界会变得很好,到那时,走在街上能遇到各种各样精致的小店,当我从“德芭与彩虹书店”走出来时,转角会遇见温柔的花店,也许叫“花时间”,会经过甜蜜的面包店,也许叫“相信面包”……所有这些“用心”经营的可爱店铺中,一定也会有一间,那是属于你的,我相信~”

德芭关闭了,但从人们纷至而来的不舍与惜别中,反映的,恰恰是这个浮躁功利,物质至上的商业化时代,并未被金钱满足和解决的心声与需求。

因此,对德芭而言,关闭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是经历了无数挫折与失落的重新出发,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方向与生态。

德芭关闭了,但德芭的精神不死,终将向死而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