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家谈民办学校未来路:打破过度逐利,要追求精品与高质量

澎湃新闻记者 廖瑾
2018-12-05 19:22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12月3日,GES2018未来教育大会在北京开幕。澎湃新闻记者 廖瑾 图

近日,民办教育界来了一场不小的震荡,先是民办幼儿园上市被叫停,紧接着,耒阳市大班额、西安市民办中学“掐尖招生”、银川市民办中学违规收取“择校费”等突出问题受到教育部通报批评。

“这是民办学校容易犯的毛病,一是想获利,二是办学积累比较少,容易出现不规范。”12月3日,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孙霄兵在GES未来教育大会后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不应把办教育当成做生意,“整天想着上市、投资”,而更应以教育家的身份定位自己,才能和公办教育相得益彰,共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从“国家办学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民办学校占总数1/3

近年来,民办教育发展迅速。在GES未来教育大会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海涛展示了一组数据,40年来,民办教育从“国家办学补充”逐步成长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全国民办学校共有17.76万所,约占全国学校总数(51.38万所)的1/3;民办学校在校生5120.47万人,约占全国学生总数的1/5。

在北京四中原校长刘长铭看来,民办学校的壮大是国家发展的必然产物。

“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产生了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所以按照原来政府的规划,在某一个地方建了学校,已经不能够和人口流动相适应,所以民办教育首先在我们改革开放的地区诞生。”刘长铭说道,之后为满足人们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民办教育以其灵活的特点快速适应,成为公办教育之外的另一种教育形式。

顺应时代发展,公办民办理应相互补充,共融共生,但事实上,近年来公办民办学校间相互“抢生源”、“抢师资”现象并不少见,甚至部分地区出现民办学校对公办学校的“绞杀”。

“可能在招生、教师身份等的具体问题上二者会产生冲突,但是总体来讲,公办民办应该是互动互补,‘公’‘民’并举。每个办学者都不应以冲突为目的,要避开冲突,做自己擅长的。”孙霄兵表示,两者要趋近,而不是趋同。

经过长期实践,中国教育学会高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格致中学校长、上海市格致教育集团理事长张志敏发现,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完全可以融合发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以我们集团为例,集团内7所学校,有2所就是民办,但当初公办学校学区化、集团化发展的时候,我们也是排斥民办学校的。后来深入了解到,实际上民办学校办学跟公办学校办学脱不了干系。”张志敏解释道,因为现在民办初中比较多,而好的优质高中都在公办,所以民办学校在招生培养、一体化育人方面有许多相关联之处。而且从基本层面上看,很多民办的学校都是公办的资源,比如许多民办学校的校长都是公办学校退休的名校长。另外,最初发展的一批民办学校,它是借公办教育的资源,所以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都是不能跟公办教育割裂的。

“我们不能把公办、民办看成势不两立的。它是一种良性的竞争。”张志敏表示,不管民办、公办,它的办学规律是一样的,不是求功利,育人的规律必须要遵循。

民办学校未来路:打破过度逐利,追求高质量

但相比于公办学校的长期积累,只有几十年经历的民办学校还是表现出一些经验不足,在摸索的过程中被诟病“过度逐利”“管理混乱”等。

对此,孙霄兵强调:“现在民办学校要突出举质量大旗”,“办精品、高质量学校,把资源用在培养人才上,提高老师待遇,买好的仪器设备,聘好的管理人员,把学校各种设施设备高标准化”。

他以西湖大学为例,指出这类学校的特点是“高投入,高级人才的凝聚力,而且有鲜明的目标”。

“我希望中国的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要做定位上的调整,把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的强项、长处都发挥出来。” 孙霄兵表示。

而对于民办学校的过度逐利,他指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实质上是对整个民办教育界“提了一个醒”。

“现在是学前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也要注意。”他说,我们需要在制度上让民办学校的质量标准树立起来,把教育的质量,培养人才的要求放到最重要的地方,“这是我们为什么要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民办学校的核心,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目的是为了育人”。

除了从政策制度以及理念上规范民办教育的逐利倾向,在民办教育缺乏办学经验上,张志敏则提出,要打破原先存在的成见或者是政策壁垒,民办公办间要建立互相融合的,共同培养师资的机制。

“民办学校的老师主要是靠自己的探索和摸索在做的,而公办学校有好的传统和教风,通过学校自我培养机制能够代代传承,所以当公办和民办的师资、身份的鸿沟已经弥平时,更重要的是师资校本的共同研修、师资的共同培养,做深度融合。”他建议,比如民办学校招聘的老师可以到公办进行一年浸润式的代教,然后第二年回去,三年之后教师觉得还要提升可以再回来。

    责任编辑:李敏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