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北林教师高颖:做学生创新思维的筑梦人

2018-12-10 12: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立足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实现以赛促学,是培养创新型林业工程类人才的重要途径;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是培养创新型林业工程类人才的重要手段;坚持‘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是新形势下培养创新型林业工程类人才的重要支撑。

在北京林业大学11月13日召开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座谈会上,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环境生态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团队指导教师、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高颖在发言中,总结了自己多年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认识与心得,引发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高颖是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2006年,高颖在日本完成博士学业,回国前,她一直在日本八大房屋公司中名列第三位的日本三泽房屋综合研究所工作,任终身职位的高级研究员。回国时她有着多种选择:世界五百强央企高级技术经理、日本最大房屋企业在华技术经理等,但高颖最终却遵循了自己的初心,选择了做一名光荣的高校教师。

自2011年回国来到北林工作以来,七年的教学生涯中,高颖充分发扬培养创新思维的教育精神,从教学实际出发,注重挖掘学生的奇思妙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她立德树人、育人不倦的品质,也教育、感染了一届届北林学子,成为他们探索创新之路上的指明灯,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在北林工作的七年里,她共带领六组学生参加过木结构以及节能方面的全国乃至国际设计大赛:2014年,学生参加国际木文化协会抗震木结构房屋设计大赛,获得最高奖最佳创新奖,获得3000美金的奖励;2018年,带领学生参加了第三届全国高校木结构设计邀请赛,与同济大学、台湾大学、台湾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名校学生同台竞技,最终斩获三等奖,北林也是进入这次决赛的唯一林业院校。

 勇于挑战 成就一段“惊艳”之旅

 虽然时间过去了一年,但“享木构”团队的成员们对参加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环境生态科技创新大赛的场景依然记忆犹新。“很高兴能有这次比赛的经历,大家聚在一起为了一个目标共同努力,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享木构”,意为享受木结构带给生活的美好,团队成员均来自于我校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几个人性格不同,杨鸿达干练执着,邱雅琴细致沉着,曹文泽谨慎冷静,王佳伟坚忍不拔,“这是和几个‘小伙伴’的一段‘惊艳’之旅”——高颖笑着形容这次比赛的过程。

几个人的“组队”一开始并不一帆风顺。2016年9月的一天,杨鸿达等找到高颖,说想参加全国环境生态方面的比赛,要请她做指导教师。这可让她犯了难,几个参赛同学中,主力队员都还是刚刚升入三年级的“小毛头”,甚至还有刚刚上大二的学生,她深知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对于木结构技术的学习也刚刚起步,更不用说对建筑设计、建筑环境、建筑节能等跨学科知识的应用和掌握,参加全国比赛,挑战重重、任重道远。

但是,最终那几双渴求的眼神、勇于面对挑战的决心打动了高颖。带着“重在参与”“锻炼一下”“为北林培养几个木结构爱好者、为木结构事业培养几个潜在从业者也好”的想法,她答应了学生们的请求。

队组成了,作品设计主题是什么?因为要与环境和生态科技结合,高颖基于对日本近几年提出的“负碳木结构建筑”以及欧洲“被动式建筑”的理解,建设性提出了《被动式生态低碳木结构建筑》这一设计理念。但其实,这两项都是世界房屋建筑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即使是专业技术人员也需要认真揣摩、悉心探索才能够领会和掌握,况且当时国内尚无学者把这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应用方面的探索。

 “越是前沿、越有价值、越有动力”,面对困难,团队的小伙伴们摩拳擦掌,高颖提出的难题非但没有吓到他们,反而让他们树立了必胜的信心。他们潜心研究,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查阅原理和设计方法,了解如何通过建筑设计将各种先进技术巧妙地与木结构建筑结合。

“兴趣可以激发潜能,是最好的老师。”高颖的判断很准确,在兴趣的强烈驱动下,团队的努力程度、协作精神和进展速度让人惊叹,最终,《被动式生态低碳木结构建筑》作品于2017年9月获得了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环境生态科技创新大赛科技理念类一等奖。

 立德树人 在实践中培养高素质人才

 “木结构方面的竞赛是跨学科、全方位、综合性的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最终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高颖认为,培养创新型林业工程类人才,一定要立足“课堂教学”,实现“以赛促学”。

   参加比赛无疑是辛苦的,但让高颖觉得暖心的是,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比赛都是学生获得比赛信息后主动请战,积极联系她做指导教师的。“参加比赛过程中所付出的辛苦不言而喻,无论学生还是我,几乎每次比赛都要经历多少个不眠之夜,但学生对专业的热爱总是能感染我、带动我跟着他们一起战斗。这其中的动力源泉就是来源于对木结构发自内心的热爱。”

每次比赛后,她都能明显感受到学生们在知识上突飞猛进的进步,在能力上综合全面的发展,以及在思维方式上脱胎换骨的成长。

“享木构”团队成员都还记得,在环境生态科技创新大赛学校初赛展示作品环节,有评委老师对木结构提出了质疑:木结构要用那么多的木材,要砍很多树,真的环保吗?不是在破坏生态环境吗?这时,成员们才意识到,由于自己身处这个专业,知道木结构是非常环保低碳的低能耗建筑,合理地使用木材其实是从另一方面刺激林业发展的举措,但事实上有非常多的人仍存在这样的误区。这样的小插曲,也让他们换了一种思维去思考: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如何站在评委专家以及其他专业同学的角度,更加简单清楚地去展示自己的作品。

 2014年,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全校开设《木结构建筑与人居环境》的全校公选课,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开始学习木结构、了解木结构,进而对现代木材科学与技术产生热爱。

 高颖介绍说,学院也在营造学科文化、培养专业兴趣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在今年10月举行的全国木结构设计邀请赛中,学生团队就联合了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及我校多名学生组队参赛,让学生在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文化的交叉碰撞中成功实现了融合创新。

高颖认为,培养创新型林业工程人才,一定要紧密结合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因为木结构材料与工程是林业工程领域的新兴方向,多方位发掘该领域资源,能够帮助学生将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和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这对他们影响巨大。

“我指导的每组参赛队伍,主力队员都有在木结构相关企业实习的经历,少则一个月,有的甚至是两个暑假、近三个月的企业锻炼。同时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几乎都参与了我的科研项目,这使他们在科研训练中得到实战锻炼。”
现在,由高颖指导的参赛学生中有8位已经或者即将免试保送研究生或出国留学,其中邱雅琴还成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并已于今年8月赴日本东京大学,即高颖十几年前攻读博士学位和做博士后研究的研究室,继续学习木结构建筑。这对一名本科生来说,既是一份实在的资助,更是一份崇高的殊荣。

 回归梦想 愿学生都能成为“我”的偶像

 高颖认为,“每一个团队取得的成绩都不是偶然的,而是一个不断积累和传承的过程。”而她自己对教学的热爱和体悟,其实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006年,高颖在日本完成博士学业,回国前,她一直在日本八大房屋公司中名列第三位的日本三泽房屋综合研究所工作,任终身职位的高级研究员。回国时她有着多种选择:世界五百强央企高级技术经理、日本最大房屋企业在华技术经理等,但高颖最终却遵循了自己的初心,选择了做一名光荣的高校教师。

“在讲台上跟学生交流的分分秒秒里,在跟学生相处的日日夜夜里,我深刻感受到,选择北京林业大学是我今生最正确的选择。”

“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是高颖的一种坚持。

她强调要以本科教育为本,“对于学生来说,本科阶段的学习是基础,是知识、能力、思想、品德乃至情感的培养和塑造阶段。无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本科阶段接受的教育和训练会影响其一生。因此,本科生教育是我们高校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

她认为教育应该回归常识,“要尊重教育常识,尊重教育规律,因材施教。木结构是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了解学生的各自优势,进行合理分配和指导,既有利于学生取得好的比赛成绩,同时也有助于人才培养。”

她呼吁高校教师回归本分,“如果说企业有企业的产品,那么学生就是我们大学的产品,‘产品’流向社会后合不合格、优不优秀、能不能为社会做贡献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培养合格的学生是大学教师的本分,培养优秀的大学生是我们的职责。”

她也始终回归初心,从未忘记选择北京林业大学的初衷,以帮助她的学生收获更多。

“从有参加比赛的想法到完成作品,再到带着自己的作品去参加全国比赛,这一路走来的每一步,高老师带着我们大家付出了努力与汗水。”学生邱雅琴说。“当答辩结束,评委表达了对作品的认可和赞许,这意味着我们正身体力行地影响或改变着大家对木结构建筑的看法。身为林大学子,我们应该勇于创新、关注生态与环境热点问题,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而努力。”学生曹文泽说。
 “作为一名教师,最后还要回归梦想。我有一个梦想,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自己的偶像。这就要求我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让他们锻炼能力,更要注重他们的人格塑造和家国情怀的情感教育培养。我相信未来可期,也相信自己能美梦成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