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艺术人生丨鬃人传人白大成的盘中戏

2018-12-19 12: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鬃人”是北京独具特色的一项民间艺术品。创始于清朝末期,受京剧及皮影戏影响而产生的,集戏剧脸谱、服装绘制于一身。作品主要以表现戏曲人物为主,也可以制作民间花会题材,如:跑旱船、舞狮、跑驴等;由于在每个人物底部巧妙的按有一圈鬃毛,把鬃人放在铜盘中,一经敲打铜盘边缘,盘中的鬃人就会旋转舞动起来,犹如舞台上人物表演一般,故老北京人又称它为“盘中戏”。

白大成与他制作的“鬃人儿”

“在过去,鬃人曾经家喻户晓,这铜盘也不是什么特殊的道具,老北京人家里头,甭管穷人富人,都有这么个物件儿。搁在上面的茶壶茶碗一拿走,就可以把鬃人摆上去敲着玩,兴致来了,还能跟着唱上一出,‘盘中戏’也就打这儿来的。”

一说起鬃人,77岁的白大成顿时来了精神,娓娓道来自己在半个多世纪前与之邂逅的往事。

1959年,白大成因为身体缘故从航空工业学校休学,在家养病期间,经由街道介绍认识了鬃人爱好者李老先生,“我从小就喜欢京剧,又爱画画,刚好都派上了用场。”

白大成制作的“鬃人”与传统“鬃人”

很快,白大成掌握了鬃人制作的要领,带着作品拜访了当时在中国美术馆负责整理民间工艺的李寸松。

“李先生告诉我,‘鬃人王’的第二代传人王汉卿还在,建议我拜他为师,继续做下去。”

满心欢喜的白大成来到南池子,眼前的景象却让他难掩失望。王汉卿一家人住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日子过得很艰苦。

白大成在表演盘中戏

更让他痛心的是,王汉卿已经改行做起了无线电修理,只有临街的窗台上还能见到几个做好的鬃人。

眼看这门手艺濒临失传,白大成不甘心,“老先生听说我想学,倒是挺高兴,把鬃人的工艺流程和制作特色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

就这样,鬃人在白大成手中又活了下来。上世纪60年代初,白大成还给市政府写了封信,申请营业执照,几经辗转,终于在王府井的美术服务部有了属于自己的柜台。

“鬃人”钟馗嫁妹

遗憾的是,不久后的“文革”让他的生活再次跌入谷底,“这些手艺都成了‘四旧’,营业执照被收回,家里剩下的鬃人也只能销毁。”

为了糊口,白大成在工地上搬过砖、和过泥,跟着老师傅学了木工活,到厂子里做临时工,后来又到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和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从事制景工作。

直到改革开放后,白大成的鬃人制作才重获新生。在他参与筹备的地坛庙会上,工艺精巧的鬃人立即成了抢手货,“鬃人白”的名号也就此传开。

“鬃人”水浒人物

为了让鬃人动起来,白大成没少花心思琢磨,“奥妙就在底下这一圈鬃毛,猪鬃弹性好,能支撑,敲打铜盘的时候,鬃毛会跟着振动,带动鬃人转动。倾斜方向不同,也就相应有了对打、追击的效果。”

原理听上去简单,可做起来却并非易事,“鬃毛必须排得密实均匀,角度也很有讲究,大了小了都不行。转起来要想保证不倒,还得把握好平衡,比如关羽手上的青龙偃月刀,拿的位置和角度都要拿捏准确,我之前在航校学过的力学知识就很有帮助。”

别看鬃人个头不大,真正做下来却需要四十多道工序。在王氏鬃人的基础上,白大成苦心钻研,不断在制作工艺上升级改良,“传统鬃人顶多也就三四寸高,在泥托上面安一根秫秸秆作为支架,用细铁丝折成胳膊,虽说也能像皮影戏里一样来回摆动,但显得单薄,脸谱也比较写意,下半身只是一个锥体,少了戏曲人物应有的招式。”

“鬃人”狮子舞

白大成在人物的“筋骨”之外裹上棉絮,为其填充“血肉”,看起来更加饱满,个头也长到18厘米左右。

以往的彩纸服装被替换为光泽鲜亮的丝绸,纹样细致华丽,为了凸显挺括的效果,他还在绸布背面裱上一层宣纸。

每个人物有了自己独特的表情和脸谱,就连背后的靠旗,乃至头上的翎子,也都与真正的京剧行头如出一辙。

“鬃人”三英战吕布

衣摆之外,白大成创造性地加上一条高高抬起的腿脚,“就像人物刚出场时候的亮相动作一样,倍儿神气!”

在白大成看来,做好鬃人,单靠手上功夫还远远不够,“素材和灵感往往来源于丰富的戏曲知识和古典文学,对评书演义也要有了解。像三国戏就有成百出,提到京剧《华容道》,你得能讲出具体的故事情节,知道关羽和曹操的扮相如何,不然根本无从做起。”

作为资深戏迷,白大成在家中收藏了上千件戏曲专题的物件,从绣品到瓷器,足足十五个门类。

“鬃人”齐天大圣

对于京剧的四功五法,他早已烂熟于心,经典曲目更是张口就来,《八大锤》、《三英战吕布》、《大闹天宫》、《挑滑车》等都成就了他的鬃人代表作。

鬃人这项民间手工艺术,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示及表演活动。鬃人制作技艺现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鬃人”美猴王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北京脉搏”,如需转载请至公众号后台联系。欢迎关注官微:beijingmaibo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