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周艺术人物|审美极致是晕厥:原来名画真的会让人犯病

张紫祺,陆斯嘉,钱雪儿
2018-12-24 09:10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2019将近,全球艺术类博物馆的人事调动在上周略显平静,而打破博物馆物理“宁静”的是一位近日到访意大利乌菲兹美术馆的参观者,突发的心脏病让人们再度讨论起高发于佛罗伦萨的“司汤达综合征”。此外,黎巴嫩裔建筑师阿玛尔·安德罗斯上周拿下故乡的项目“贝鲁特艺术博物馆”;女性主义艺术家朱迪·芝加哥则利用展览呼吁关注纺织艺术及女性主义历史。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一周艺术人物”,报道并评析国内外的艺术话题人物及热点事件。

意大利佛罗伦萨 | 乌菲兹美术馆馆长埃克·施密特

又一位参观者看画时突发疾病!何谓佛罗伦萨的“司汤达综合征”?

据《艺术新闻》报道,近日,一位意大利游客在参观乌菲兹美术馆内绝美的波提切利画作《维纳斯的诞生》时,突发心脏病。四位医生立即使用了美术馆备用的除颤器并迅速将其送往医院,病人正逐渐康复。

乌菲兹美术馆馆长埃克·施密特(Eike Schmidt)接受报纸采访时称,此类突发事件屡见不鲜,有人最近在卡拉瓦乔的《美杜莎》前晕厥,2016年,另一位游客在波提切利的“维纳斯”前发作癫痫而晕厥。

有一种疾病被称为“司汤达综合征”,即指在艺术品密集的空间里,观赏者受强烈美感刺激,引发的中邪症状,症状有心跳加速、晕眩、昏厥、慌乱甚至出现幻觉。1817年,法国作家司汤达在意大利托斯卡纳旅行期间,由于置身于太多美轮美奂的艺术作品而发作高文化征(hyperkulturemia),由于这类疾病常发作于佛罗伦萨,也被称为“佛罗伦萨综合征”,同时还被冠以“司汤达综合征”。

一位佛罗伦萨精神病学家在1977-1986年期间统计到106位住院病人,他们都是“由于欣赏了佛罗伦萨的艺术作品而导致急性精神紊乱。”

对此次的病例,施密特馆长说:“我本人不是医生……我所知的是参观一间像我们这样杰作云集的博物馆,那些伟大的画作确实会引起情感上、心理上,甚至于物理上的紧张感。”

《卫报》知名艺术评论家乔纳森·琼斯也表示,“大量案例证明佛罗伦萨确实有司汤达综合征,全神贯注地品味这里伟大的艺术品造成了这个问题。”(文/陆斯嘉)

黎巴嫩 | 黎巴嫩裔建筑师阿玛尔·安德罗斯

中标贝鲁特艺术博物馆,博物馆建筑将融入校园与城市

阿玛尔·安德罗斯

据《纽约时报》消息,WORKac公司的黎巴嫩裔建筑师阿玛尔·安德罗斯(Amale Andraos)将要设计黎巴嫩的BeMA贝鲁特艺术博物馆。博物馆在上周宣布了这一消息。安德罗斯是哥伦比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于2003年和她的丈夫丹·伍德(Dan Wood)一起创办了位于纽约曼哈顿的建筑公司WORKac。

安德罗斯3岁时就离开了黎巴嫩贝鲁特,她在一次电话采访中说:“这次设计是非常个人化的。”

BeMA贝鲁特艺术博物馆位于一片属于贝鲁特圣约瑟夫大学的地块上,这里曾经是黎巴嫩内战中穆斯林大本营和基督教徒聚居区的分界线“绿线”。这所博物馆如今将要成为一个永久收藏来自黎巴嫩地区现当代艺术作品的场所。

该建筑表面是铺满六层的散步道,暗示了地中海风格的露台,将博物馆的墙壁变成了室内、室外互通的艺术空间。这栋建筑中将会包含有美术馆、社区空间和城市园林,欢迎周边的居民前来。

“这栋建筑意在融入圣约瑟夫大学的校园和贝鲁特这座城市,”安德罗斯说,“为了打破认为艺术是封闭的、只属于少数人的观念,让它成为一个人们可以交流、讨论艺术的场所。”文/张紫琪)

美国迈阿密 | 女性主义艺术家朱迪·芝加哥

逐渐获得应有的认可,呼吁关注纺织艺术等女性艺术

近日,著名女性主义艺术家朱迪·芝加哥(Judy Chicago)的展览“朱迪·芝加哥:审判”在美国迈阿密当代艺术研究所举行。展览举办期间,artnet和芝加哥进行了对话。

朱迪·芝加哥的装置作品《晚宴》用艺术的形式表明了女性在历史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虽然作品非常出名,但长期以来这位女性主义艺术家一直处于主流艺术世界的边缘,保守派人士认为她将女性阴部转型成陶瓷餐具是淫秽的,大多数博物馆也拒绝展出芝加哥的作品。

如今,这样的情况有所扭转。在迈阿密艺术周期间,芝加哥马不停蹄:她在迈阿密海滩巴塞尔艺术展上有作品展出;Nina Johnson画廊为她举办了个展;她的作品出现在一场由白人男性艺术家主导的展览“波普极简和极简波普”中;展览“朱迪·芝加哥:审判”占据了迈阿密当代艺术研究所的一层。

艺术圈开始承认芝加哥的价值,但与此同时,芝加哥认为人们依然缺少对于她许多创作媒介的正确理解。她回忆自己上艺术学校时,那里不缺绘画课,但是没有一堂课是关于用线来“画画”,或是关于传统的女性纤维艺术。

“从过去到现在,女性的贡献一直都受到忽视,”芝加哥说道,“我经常谈论艺术机构的一大失败,那就是没能传递女性历史以及女性主义历史。”

芝加哥欣然地看到纺织艺术的复活,不过,她希望艺术评论家们能够更加敏锐地分辨出作品的好坏。在迈阿密当代艺术研究所的个展中,呈现了芝加哥通过纺织而完成的作品“生育计划”(The Birth Project),其中,她赞美了女性生孩子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而这在艺术史上很少被描绘。芝加哥还抱怨艺术圈缺乏对于不同的针线技艺的理解,比如针绣花边和刺绣。

芝加哥仍然在等待世界能够跟上她几十年来的创作,而纺织艺术只是其中的一方面。根据artnet的价格数据,芝加哥作品的拍卖纪录最高只有28.8万美元,另一方面,芝加哥选择不出售某些作品,因为“别人没有在作品价值上和我达成共识”。不过,事情显然在朝着她所期待的方向发展。(文/钱雪儿) 

上海 | 艺术家谢素梅

余德耀美术馆个展开幕,多维度呈现跨欧亚文化的记忆

近日,艺术家谢素梅首次中国个展“安棲”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开幕。谢素梅1973年出生于卢森堡,目前生活、工作于卢森堡和柏林,她在2003年代表卢森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后开始崭露头角,其三重装置作品《空气调节》获得当届国家馆金狮奖。

谢素梅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是来自中国的小提琴家,母亲是英国钢琴家。她自幼学习古典音乐,后来选择在巴黎高等艺术学院学习视觉艺术。源自其跨欧亚文化的背景,以及对世界不同维度的关注,谢素梅的艺术实践往往涉及时间、记忆、音乐性以及语言的问题。她的作品以雕塑、录像、摄影或装置等多样形式呈现,总是在声音与图像、自然与文化、心灵空间与感知体验等领域之间交互、游移。

谢素梅将自己始于意大利与亚洲等不同地缘脉络所做的多年研究成果集结于本此展览。作品除了囊括大量近作与新作,也包含于上海本地制作的装置《藏石II》。相较过去,她的创作明显有了新的方向,像是对于沉思冥想的思考,探讨人类与植物或矿物的关系,或是关注存在的多重形式,以及与过去之间所可能存有的微妙连接等等。

谢素梅,某种结构3(法尔内吉纳庄园)

此次展览如同一本笔记本:谢素梅以主观且直觉的方式汇集并融合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事物,不论是关于视觉、声音还是记忆的印象,以回音与回应编织成网。基于余德耀美术馆的空间精心设计,艺术家的研究式观察和极富智慧的巧思,将步移景异,逐渐展开,带人们步入繁华都市生活中一段诗意且私密的旅程,展览就此“安棲”呈现。(整理/钱雪儿)

    责任编辑:顾维华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