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生态恢复,让荒山重披“绿装” | 绿会生态文明驿站--北京密云生物多样性观测基地
【中国绿发会讯】丰收会带来喜悦,繁荣会绽放生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中,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生态文明驿站体系又迎来了一位新成员——北京密云生物多样性观测基地。
北京密云生物多样性观测基地位于密云水库东南角的太师屯镇麻子峪,总占地面积超过1000亩,以山地为主。该基地的前身是一座采石场,由于长时间的采石活动,导致植被稀少、山体严重沙化。2004年,郑柏岩博士与这片荒山结缘,开启了长达二十年的生态恢复工程。





在恢复过程中,郑博士亲自设计并监督施工,将遍布山间的荒石雕刻成了400多座山海经图腾石雕,赋予了这些荒石以文化与生命,使麻子峪焕发出了独特的文化氛围。经过多年的自然生态恢复,基地由最初几乎没有植被、土壤极度贫瘠、沙石遍布的荒山,逐步恢复为拥有300多种到1300多种植物的自然生态群落。

如今,这里已经构建了集研究、学习、种源基地、观赏、休闲、游览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文化和旅游设施。在这片曾无资源可用的土地上,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在自然资源系统、文化资源系统、农业林业资源系统以及研学科普研究资源系统等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当地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利用的多样化资源。





同时,基地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在资源节约、共享与回收利用方面,积极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日常建设及各项活动的开展上,严格执行垃圾分类及全部垃圾下山及废物利用的生产生活方式,主动选择可循环可回收产品和低碳产品等。此外,基地还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及生态文明科普传播与宣传教育,希望把基地生态恢复的真实案例传播给更多的人,为实现祖国由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国民工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加入生态文明驿站体系,基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规划提升,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动能。
一、践行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完善生物多样性观测的样方地、规划建设秘境图腾花谷、秘境环山绿道、秘境登山步道等兼顾保护与发展,实现人类活动密集地区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项目举措;
二、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完善生态餐厅、生态停车场、生态公共卫生间等基础服务设施建项目举措;
三、践行人本的解决方案,拒绝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推进完整垃圾分类系统建设,实施回收再利用,搭建废品回收艺术展览区;
四、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开展系统性研学教育,完善生态文明科普传播与宣传教育,打造植物探索之旅、动物寻觅之旅、山海经探秘之旅、山海生存之旅四大主题研学活动,完成生态文明教育课程;
五、搭建植物育苗育种实验展示区,展示本土优化品种与外引特色品种以及品种融合技术,让参观者了解学习体验植被成长过程;
六、搭建生态展示区,展示基地20年的环保技术和成果,制作记录片,让参观者亲身感受生态破坏的残酷与生态修复的美好;
七、搭建应用生态工程学交流平台,邀请中科院及各大院校老师、专家教授和相关企业进行研究和交流,促进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八、通过“内联外引”积极参与全国各地进行的绿色文明宣传活动,联合举办各类生态文明主题展览,吸引公众参观和学习,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宣传提高山海经秘境花园的可见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
“生态文明驿站”(Eco-civilizationSite,简称Eco-Site)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面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推动可循环回收利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个体、团队或机构等,给予支持和公益赋能,鼓励和发动志愿者团队、学校、社会组织及社区、企业等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体系。在此,中国绿发会生态文明驿站工作组诚邀社会各界积极加入进来,在生态文明驿站体系的赋能和带动下,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鲜活的实践案例。
整理/Cherry
审/zbs
排版/angel
本文来自“中国绿发会”微信公众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