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春运守护者|21个春节献给铁路,深山里他值最后一个春节班

澎湃新闻记者 王哿 发自北京密云
2019-02-04 08:21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21个春节献给铁路 视频拍摄:王哿 视频编辑:周毅(06:44)
“今年春节我又得值班,不能与你们一起过年了,你辛苦照顾好家里。”

“没事,反正这也是你退休前的最后一个春节值班了,坚持坚持吧。”

今年接到春运值守任务后,刘志成向妻子又一次“请假”。

出生于1959年8月的刘志成是北京密云城关镇人,也是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德工务段白河桥梁工区的一名工长。自1995年2月由古北口桥梁工区调至白河桥梁工区,刘志成在此工作已是第25个年头,算上今年,刘志成将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第21个春节。

承德工务段白河桥梁工区位于北京市密云区石塘路村的深山里,离最近的村庄约6公里,离最近的火车站也要4公里左右。在这里,刘志成带领另外6名工友守护着京通(北京至通辽)铁路线上4公里内的3座隧道、6座桥梁和1座涵渠。

作为一名铁路工人,他希望2019年春运期间工作顺利,工友平安,守好土,尽好责。作为一名丈夫、父亲以及爷爷,他希望家人给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祝家人过一个幸福祥和的春节。到2019年8月份,刘志成即将年满60周岁,这个春节也是他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德工务段白河桥梁工区负责维修保养的位于密云水库上的70号钢梁大桥。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王哿

孤独守路

高中毕业后,刘志成曾在密云五七大队下乡三年,下田种过地,给附近县区送过牛奶。1980年1月份,刘志成通过铁路系统招工考试正式成为怀柔北工务段的一名工人。

当年5月1日,京通线正式开通,刘志成等人随即被派往古北口线路车间工作,负责维修钢轨、更换枕木和配件。

两年后,由于在作业中腰部受伤,轻微腰椎间盘突出,刘志成调往比线路工区稍微轻松点的桥梁工区工作。由于工作成绩突出,1986年刘志成被提拔为班长到中技班学习,结业之后开始担任古北口桥梁工区工长。1995年,刘志成被调往白河铁路工区担任工长。

“当时的白河桥梁工区断电了两年,做饭、照明等日常生活全靠一台国外品牌的内燃机支撑。”刘志成回忆,工区那会儿有27名职工,职工们日常生活所用的米面油全靠一辆驴车由山下的石塘路村运送上来,每天吃水也要靠驴车由附近运送。

“我一般上来一次就要呆上半个月才能回一次家。”刘志成说,职工们回家靠乘绿皮火车出山,但1998年火车提速后取消了区间车,只能靠走路出行,沿铁路线走到最近的车站需要走一个半小时。一进工区,手机就没有了信号,工区里只有一部只能接不能打的座机。

“2003年,路局工会给我们安装了卫星电视,2013年工务段对工区房屋进行了修缮,2016年又给工区打了一眼井,2017年之前的燃煤锅炉改成了地源热泵供暖,职工的生活条件好多了。”刘志成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

在白河桥梁工区,刘志成和工友们负责3座隧道、6座桥梁和1座涵渠的检查、保养和维修,特别是在冬季要不分昼夜地对一座被称为70号桥的桥墩进行机械除冰工作。

刘志成向记者介绍,这座钢梁桥横跨密云水库400米的水面,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下,库水结冰后强大的剪切力会改变桥墩的应力,对桥墩造成伤害。

“我们的职责就是通过风压机鼓动水流,不让冰把桥墩包住。每隔4个多小时就要进行一次打风,我们要逐个巡视桥墩,查看是否正常。”刘志成说。

白河桥梁工区工长刘志成与工友在70号钢梁大桥上巡查。

大桥吹冰

1月26日,澎湃新闻记者来到距密云城区近30公里的白河桥梁工区,刘志成正穿着一身带有铁路标识的黑黄相间工作服与工友们准备进行吹冰作业。

工区现有一台9立方米的电动空压机,开机后产生的气体沿着管道传输到钢梁桥的1号、2号桥墩底下预设的塑料管里,胶管表面设置小孔,气体从胶管小孔排出后产生水泡,水流动后桥墩处就不易结冰,这就是机械破冰。

经过简单的准备之后,刘志成等人打开空压机沿铁路线走上钢梁桥,在1、2号桥墩处巡查。“吹得不错,气泡均匀。”刘志成在栏杆上探着身子向桥下看,仔细检查着气泡均不均匀,成不成排,劲道够不够,桥墩周围的“活水圈”大小是否达标,前前后后的得近一个小时。

期间,一列货运火车飞驰而过,刘志成及工友赶紧靠在距火车1米左右的栏杆上避车。“看着很害怕、很危险,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刘志成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每天从此经过的货、客运火车几十辆,赶上在桥上巡查时就得及时避让。

“最难受的时间段就是夜间吹冰,巡查桥墩吹冰状态,风比白天大,脸上刀割似的疼,手冻的麻麻涨涨的。”刘志成说,每年从11月份到次年3月份的结冰期,每天工区至少要吹冰6次,下午2点、5点,晚上9点,深夜12点,次日凌晨5点,上午9点。

刘志成介绍,京通铁路建于1972年,1980年正式通车。通车运行以后的前几年,工区还有一条破冰船进行破冰作业,但为了减少对库水的污染,破冰船被禁用。1985年开始,白河桥梁工区开启了人工破冰的“手动模式”。为了破冰,工区每年都要成立指挥部,从各班组抽调人员,鞋跟绑上“倒齿”下到冰面进行破冰。

“刚换空压机那会,我们都特别兴奋,我们排着队轮流着每人都试了好几次,那会对我们来讲这就是高科技了。”刘志成说。

1月27日凌晨4点,刘志成在70号钢梁大桥上夜间巡查,查看桥墩处是否结冰,空压机吹动水流是否正常。

他的亏欠

在白河桥梁工区,刘志成一干就是25年,在岗位上坚守了21个春节,最多的时候40多天没回家。2019年8月份刘志成即将退休,他毅然决然地在岗位上坚守着最后一个春节。

刘志成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每年最担心的事情就是怕库冰把桥墩冻严了,尤其是在春运期间,这也是他最不放心的时间段。

当其他人都在走亲访友、置办年货的时候,白河桥梁工区的职工们却舍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在这座水库边守护着路桥安宁。

“在孩子上学、老人生病、逢年过节的时候,老婆也经常埋怨我,2009年老爷子病重,她到六公里外的密云站借个铁路内部电话才找到我,那时候这个地方手机根本没有信号,后来老婆来到工区陪我过了两个春节才慢慢的理解了我的工作。”刘志成遗憾的说,这些年对家里是最大的亏欠。

刘志成回忆,孩子上初中的时候,因为正处于叛逆期,跟英语老师吵架后被回家反省,“我实在是坐不住了,请了假就回家问老婆到底是什么情况,了解后我写了一份深刻的检查送到学校,当时想着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替我儿子给老师道歉,最后得到了老师的原谅,回到了学校继续上了课。”

“每年春节,家里的走亲访友、宴请客人的活全都落在我老婆一个人身上了。现在儿子已成家立业并有了自己的孩子,我老婆也退休了,帮着他带带孩子。”刘志成说,退休后要把这些年的遗憾补回来,多陪陪家人,尽好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爷爷的责任。

    责任编辑:钟煜豪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