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深观察|从《流浪地球》看科幻电影的“硬核”在哪

澎湃特约评论员 张田勘
2019-02-11 11:33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流浪地球》剧照

《流浪地球》上映后,好评和差评形成尖锐对立。无论是从科技角度,还是价值观,抑或是专业编导,以及演员的表演和人设,都陷入了褒贬不一的评论混战。本文无意介入这些争议,仅谈论科幻作品(小说、电影)的存在意义或者科幻作品刷存在感的理由。

应当肯定的是,《流浪地球》是迄今为止一部大场面大制作的国产科幻片,由于前无古人,说它是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无妨。但如果从这个作品介入,并跳出科幻作品的框架,从总体上认识科幻作品,可能更能识得庐山真面目。

首先要明确的是,科幻作品不是科学(科技)作品,而是文学作品,尽管有科幻的前饰,但那只是马甲,或是借用了一些科技的油花和气味。科幻不是科学,当然不能用科学的真实和常识去要求它。所以,很多科学家,尤其是天文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去论证《流浪地球》的所有与科技沾边的事情,包括主题和情节,都会大失所望,甚至连公众也会看出很多无法用科学原理解释的BUG。但是,知道科幻的分类从属于文学后,就不会对科幻这种“四不像”产品或唉声叹气地伤感,或痛心疾首地批判。

从文学作品分类的角度看,科幻作品主要分为科幻现实主义作品和科幻浪漫或科幻神话(魔幻)主义作品。前者是指科幻作品中的科学元素有些或有一点点是真实的或可能出现的,如《弗兰肯斯坦》;后者则指科幻作品中的科学元素无论现在还是未来几乎都不是真实或不可能出现的,如《流浪地球》。

从文学欣赏或娱乐的角度来看,看科幻电影不如看小说,尤其是史诗般的现实主义小说,因为这些作品不仅有天生的代入感,同时让人有情感的宣泄和共鸣,也就自然而然地让人思考,对个人、族群,甚至人类的命运进行历史深度和哲学高度的思考,同时能收获欣赏的美感。

在中国,由于现代科技和工业革命的姗姗来迟或靠外国输入,相应的科幻作品也很迟才出现,第一部中(长)篇科幻小说是郑文光1978年出版的《飞向人马座》,但直到今天,中国人都无法把科幻作品正确归位,姓“科”还是姓“文”的争议不断。即便姓“文”,在中国传统文学的殿堂里也没有科幻作品的排位。

不过,从《飞向人马座》到今天的《流浪地球》也清楚地表明,科幻作品在中国的存在意义和市场份额毋庸置疑。首先在于,科幻作品都会借用科技马甲占据立意和价值观的C位。在形式上是宏大叙事和高大上的格局,在内容上则涉及人类的终极命运、全人类的灾难和生存、人类与外星人争夺生存空间,以及人类文明与星际文明的交流与冲突。

很多科幻作品的坐标最起码是在太阳系内,地球与其他星球的互动,进一步是银河系,是地球所在太阳系与其他太阳系之间的竞争,然后是全宇宙的生存竞争和文明冲突。动辄宇宙和人类终极命运,尽管很“装”,即便是虚幻的,也逼迫人们思考,在涉及人类终极命运时,该如何生存、自救、他救,以及如何把人类社会的人际关系、伦理等应用到其他星系,并保存人类文明薪火相传,以及如何处理好不同星系的文明冲突。

占据意义的C位之后,科幻作品会顺理成章地提出如何解决人类终极命运的措施。方法有多种,《流浪地球》是要解救地球上的所有人,所以让地球整体流浪;还有靠诺亚方舟逃走的,但因为限制人数,为伦理的撕裂留下软肋,如《2012》;或者是与外星人斗智斗勇争战并取得胜利,如《洛杉矶之战》;或者是地球文明与其他星球的文明美美与共,如《E.T. 外星人》;或者是人类文明寻找和学习外星文明,如《超时空接触》;或者是一个国家毁灭,由他国相助,幸存下来的人重新开始新的历史,如《日本沉没》;还有的是人类干脆真的毁灭了,有没有留下种子不得而知,如《人类之子》。

还有一类数量较多的科幻作品虽然没有把坐标放在星际之间,但立意同样高大上,是思考人类的科学和生产活动是否一定带给人类文明和幸福,也就是科幻中的现实主义作品。如被认为是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以及现在的《绿巨人》,其实在向科学研究者提出善意的批评,也是在对社会提醒,如何应对科技的负面作用。但由于是科幻作品,也就相当于在刮胡子时为人涂抹了厚厚一层肥皂泡,不会产生疼痛。最多也就是敲响警钟:尽管科学是经济发展的引擎,能让人类幸福和促进人类文明,但是对于科学还需要规则和伦理来制约,否则就有可能带给人类灾难。

大部分科幻片最终落脚还在科技上,人类命运的终极结果都要依赖科技来解决,因为科技才能帮助人武装人,让人类自救,或战胜其他星球文明。尽管这些科技武器和方法也并非真实的,但这也正是科幻作品的一种存在价值:让更多的科研人员和公众思考,如何才能以真正的科学手段研究现实中的同类课题。在《流浪地球》中为了避开地球与木星相撞,是通过人驾驶空间站撞向木星以“点燃木星”,这被视为不科学也办不到。因此,有研究人员想到了比“点燃木星”更“科学”和更“技术”的做法。一是发射洲际导弹,二是用高功率激光武器直接点燃木星。这样的方法行不行,当然也需要验证,但这正是科幻作品激发人的想象力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的最大动力。当大多数科幻片的结局都是利用科技拯救人类之后,也许大多数人都会相信,人类真正的力量还在于科技,因此对科技的膜拜也会开始。

不过,科幻作品在中国的发展也显示了一个巨大的BUG:“科”太少“幻”太多。既然穿上科技的马甲,就应当或多或少地在科学的真实性上有所坚守,不能任由“幻”字当头天马行空,否则,要么会被当成《哈利·波特》和《搜神记》之类的神怪作品,或者披上科学马甲的怪力乱神,要么让人感觉太假太虚而失去了欣赏的意愿和兴趣。

既有硬核(价值观和科学性),又有颜值(制作精美、场面宏大)的科幻作品,不仅能把人们从陈旧狗血的宫斗剧等影视作品中解脱出来,还能以娱乐和说故事的方式,引领公众感受科技之美,启迪公众的科学素养,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耕耘的类型。期待以《流浪地球》为起点,涌现出更多优秀的科幻作品。

    责任编辑:甘琼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