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那或许只是一道门:死亡并不存在

2025-04-07 17: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总有一天,

生命会走到尽头,

你会不会好奇生命的终点是什么?

当我们和挚爱的亲人生离死别,

还有重逢的可能吗?

直觉、预感、心灵相通,

这些全然是错觉吗?

《死亡并不存在》通过量子物理学的前沿理论,带领我们踏上一段深邃而震撼的心灵旅程。

当你意识到死亡或许只是一道门,是一场大回归,对生命的理解会迥然不同,这段人生的旅程也会变得很棒!

下文节选自第十一章《你从“梦中”醒来的时候》。

宫泽贤治的诗告诉我们意识的真相

我们在地球上生活,度过白驹过隙般瞬间的人生。

在人生中,我们经历各种各样体验,抱有各种各样想法,感受各种各样情感,走过我们的人生路。总有一天,我们会迎来人生的终点。

但死亡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意识就会消失。

我们的意识会转移到零点场,从“自我意识”转变为“超我意识”“人类意识”“地球意识”,最后与“宇宙意识”结合在一起。

我们的意识会回到它本初的“故乡”——“宇宙意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是一场壮丽的大回归

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心中浮现出一首诗。

宫泽贤治的诗。

他在诗集《春天与阿修罗》的序中,这样写道:

“我”这个现象

是一道假想的、有机交流电灯的

蓝色照明火焰。

(所有透明幽灵的复合体)

和风景,以及所有人一起

背靠背,忽明忽暗地闪动

一道确确实实亮着的

因果交流电灯的

蓝色照明火焰。

(光还在,电灯却不见了)

这首诗乍一看晦涩难懂。但在笔者看来,这首诗巧妙地暗合了我们的“个体意识”从“宇宙意识”中诞生,不知何时又会回到“宇宙意识”的隐喻。

和我想法一致的,是哲学家梅原猛。他对这首诗有同样的解读。

梅原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对贤治的这首诗是这样阐释的:

在我们背后,有一个被称为“宇宙生命”的东西。宇宙生命不断地运动和发展,运动的表现之一就是“我”。也就是说,宇宙生命产生了无数的“我”。“我”在某段时间里发光、熄灭,最后又回到宇宙生命,宛如一闪一灭的交流电灯。

笔者对梅原对贤治诗句的解释,深以为然。

用笔者的话来说,我们的“个体意识”从“宇宙意识”中诞生,“个体意识”在结束了现实世界的生活之后,又会回到“宇宙意识”。也就是说,从“宇宙意识”中产生的无数的“个体意识”,走过一个生命周期,又会回到“宇宙意识”。

贤治用诗人出色的想象力,将我们的意识形容为“有机交流电灯的蓝色照明火焰”。贤治写这首诗,无疑受到他一直学习的佛教世界观——《法华经》世界观的影响。

《法华经》的《如来寿量品》中有这样一种思想:佛是永恒的生命,它无处不在,反复出现在世间。

对于《法华经》的这种思想,笔者是这样解读的:永生的“佛”就是零点场,它无处不在,永远存在。

无数的“个体意识”从这一场域中诞生、存在,然后又回到这一场域中去。也就是说,“个体意识”(我),正是零点场这一“宇宙意识”(佛)的表现。

如此,我们的“个体意识”从“宇宙意识”中诞生,总有一天又会回到“宇宙意识”。如果这就是我们意识的真谛,是宇宙的真正形态,是“宇宙意识”的真容,那么,我们心中会浮现一个终极问题。

《死亡并不存在:基于量子物理学的新假说》
[日]田坂广志 著,陈云 译
东方出版中心2024年6月

哲学家黑格尔论“量子真空之谜”

这恐怕是谁也无法回答的终极之问,也是永恒之问:

量子真空为什么会在138亿年前孕育了这个宇宙呢?

为什么量子真空不能一直保持量子真空的状态?

为什么它会产生波动,突然间诞生出这个宇宙呢?

为什么宇宙历经138亿年,孕育出如此宏大深邃的森罗万象?

为什么宇宙至今仍在持续这一旅程?

当我站在这一问题面前时,脑海中浮现出一句话。这是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的话。话虽简短,却意义重大。

这位哲学家的名字是格奥尔格·黑格尔。

德国唯心论哲学的泰斗,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在《历史哲学讲义》中留下这样一句话:

所谓世界历史,就是世界精神逐渐了解本来的自己的过程。

这本《历史哲学讲义》,是黑格尔的弟子整理的讲义集。同样的思想,在他的巨著《精神现象学》中也有提及。

翻译成通俗的话就是:

所谓世界历史,就是世界精神不断追问“我是什么”的过程。

笔者年轻时读到这句话,并没有理解其中的深意。经过几十年岁月,当笔者回想从量子真空中诞生的宇宙的漫长旅程时,隐约觉得,黑格尔的这句话暗示了一个深刻的洞见。

对这句话,笔者这样解读:

宇宙的历史,就是量子真空不断追问“我是什么”的过程。

“我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沉睡在自己体内的可能性是什么”的问题。

请再回想一遍第十章中叙述过的宇宙的悠长旅程。

138亿年前,存在量子真空。

量子真空在某个时刻发生了波动,诞生了这个宇宙。

宇宙最初产生了光子、电子、质子等“极其原始维度的物质·生命·意识”。后来,宇宙内部产生了无数的恒星,无数的星系,恒星周围又产生了无数的行星。在行星之一的地球上,物质、生命和意识迅速地复杂化、高度化,不断进化。历尽138亿年的岁月,地球上诞生了拥有“高度意识”的人类。

这是“极其原始的意识”历经138亿年岁月,演化为“智慧意识”的“宇宙意识”的进化之路。

换句话说,这是量子真空(也就是宇宙)不断绽放“沉睡在自己体内的可能性”的进化之旅。

绽放“沉睡在自己体内的可能性”,正是对“自己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了解“真正的自己”的过程。

如果是这样,宇宙的历史,就是宇宙的本源——量子真空——逐渐了解“本来的自己”的过程。

对黑格尔的这句话,笔者这样理解。

宇宙通过“我”,发出“138亿年之问“

笔者并不想提示什么答案。终极之问和永恒之问,会一直是终极之问、永恒之问。

不过,在人生的某个瞬间,黑格尔的这句话会浮现脑海。

譬如,在晴朗的夜晚,站在富士山麓的森林里仰望天空,眺望满天的星星时,心中会浮现一个问题:这个宇宙,是什么?

这是每个人心中都曾有过的疑问。

提出这个问题的“我”,实际上是由量子真空产生的宇宙历经138亿年,在地球这颗行星上催生出的存在。而且,“我”的意识,是从“宇宙意识”中产生的。

如果是这样,“我”仰望星空,发出“这个宇宙是什么”的喃喃自语,实际上是量子真空及宇宙经过138亿年的岁月,通过“我”这个存在发出的喃喃自问 :“我是什么?”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人类历史上无数思想家和哲学家提出过的“存在是什么”这个问题,本质上是宇宙通过这些思想家和哲学家提出的自问:“我是什么?”

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其著作《存在与时间》中,让—保罗·萨特在其著作《存在与虚无》中,穷其一生,不断追问“存在是什么”。其本质,是“宇宙意识”在不断追问“我是什么”这一永恒的问题。

有两个问题,被称为哲学的根本命题:

我是什么?

这个世界是什么?

属于“本体论”的这两大问题,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

“我”是宇宙意识所做的“梦”

第八章中介绍过的旧金山演讲会上,当一位听众问笔者“死亡是什么”时,笔者的回答是:“要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先问‘我是什么’。”

你现在是否已经理解个中含义?

即“我是什么”,到底是什么含义?

如果你相信“我就是这个肉身”,那么“死亡”是明确存在的,而且它一定会到来。

如果你相信“我就是自我意识”,那么在你的意识转移到零点场后,这个“自我意识”迟早会消失,演化成“超我意识”。

对于“自我意识”来说,“死亡”也是存在的,而且必然到来。

如果你意识到“我是隐藏在宏大深邃的宇宙背后的‘宇宙意识’本身”,那么,“死亡”就不存在了。这里没有叫作“死亡”的东西。

生活在现实世界中,被肉体束缚、被“自我意识”束缚的“作为个体意识的我”,只不过是“宇宙意识”在138亿年的漫长旅程中所做的一个瞬间的梦。

从那个“瞬间的梦”中醒来后,“我”会明白:“我”本身,就是“宇宙意识”。

讲到这里,笔者想起一位神秘主义者的话:

当“你”死的时候,另一个“你”会觉醒。

的确如此。

当肉身的“我”、自我意识的“我”迎来死亡的时候,另一个“我”、“真我”即“宇宙意识”,会从梦中醒来。

“宇宙意识”会从无数梦境中的一个梦中醒来。

那时的“我”明白了:“我”,就是“宇宙意识”。

我意识到,作为“宇宙意识”的“我”,以“梦”的形式,结束了一次旅行。

那是“人生”之旅。

那是“瞬间”之旅。

那也是“永恒的一瞬”之旅。

《死亡并不存在:基于量子物理学的新假说》

[日]田坂广志 著

陈云 译

定价:59.00元

东方出版中心2024年6月

ISBN:9787547324219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量子物理学的量子真空理论,提出了“零点场假说”, 探索人类的“意识”和“死亡”之谜,颠覆了人们对死亡的传统认知。作者从普通人的日常经验讲起,解释了一些常见但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神秘现象,并结合哲学、科学和宗教的观点,逐步深入,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意识和死亡的宏大叙事,最后在结尾指明个体生命的重要意义以及未来科学可能的方向。

作者简介

作者田坂广志,东京大学核子工程博士,多摩大学研究所教授,量子力学专家。曾任美国智库巴特尔纪念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客座研究员,并参与创立日本综合研究所,设立促进21世纪智慧世界观转换的智库索非亚银行。2008年成为主办达沃斯会议的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议程理事会成员。2010年就任布达佩斯俱乐部的日本代表。

译者陈云,日本广岛大学区域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比较政治学、政治经济学,著有中、日、英文学术著作多种。

目录

序 写给拿起这本书的你

第一章 你相信“死后的世界”吗

第二章 现代科学的三大局限

第三章 笔者人生中不可思议的体验

第四章 零点场假说

第五章 为 什 么 我 们 的 意 识 会 与“ 零 点 场 ” 相连

第六章 零点场假说揭秘意识的奇妙现象

第七章 根 据 零 点 场 假 说,“ 死 后 ” 会 发 生 什么

第八章 死亡并不存在

第九章 转移到零点场的“我们的意识” 会怎样?

第十章 死后,“我们的意识”将无限扩大

第十一章 你从“梦中”醒来的时候

终 章 科学可能的未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