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警惕!自燃爆炸飙到400℃!不少上海人随身携带,赶紧自查↗

不少人习惯出门携带充电宝,但充电宝的"暴脾气"不免让人担心。近日,浙江杭州萧山消防救援大队开展了一场实验,发现当充电宝短路时,10多秒就飙到400℃!天气逐渐炎热,这些充电宝的使用注意事项,必须了解!千万别让充电宝变成"充电爆"!

与金属物品一起可能短路
工作人员介绍,实验用的都是常见的便携式充电宝,容量均为1万毫安时。
首先,工作人员把充满电的充电宝放置在操作台上,随后,手持老虎钳夹住电池的正负极。
10多秒钟后,大量白烟从充电宝内喷涌而出,一股浓烈刺鼻的气味迅速弥漫在整个实验区域。此时,测温仪显示屏上的数字急剧攀升,已经超过了400℃。
“这就是充电宝短路时的状态。”工作人员解释道,充电宝接口部分是裸露在外的,如果把钥匙、硬币等金属物品和充电宝放在一起,万一发生钥匙插入充电宝接口的情况,就可能会引发短路。
短路情况下,充电宝会持续升温,常见的灭火器没有太大效果,无法使充电宝降温,容易造成复燃。因此,充电宝起火的最佳灭火方式还是用水。
"充电宝是电器
用水灭火不会触电吗?"
面对大家的疑问,工作人员道出了其中的缘由——充电宝中不是一块完整的电池,而是由好几块锂电池拼接在一起。其中一块电池着火后,就算熄灭了,也可能引发另外电池继续着火或爆炸。
水能够渗透到充电宝内部,有效灭火,并且能够给充电宝很好地降温,有效防止复燃。
另外,充电宝的电压较低,用水扑灭的话,无需担心触电。
避免"大力气"与"高温考验"
据了解,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充电宝内部的电路很容易受损,导致电芯漏液,引发剧烈的化学反应,极有可能造成冒烟、起火甚至爆炸。
重要提醒:
在给充电宝充电时,千万别将其放置在被子、盒子等不利于散热的地方,也不要让它暴露在阳光直射的高温环境下,否则极易引发自燃爆炸。
剧烈运动后出了汗
使用充电宝要注意!
为模拟夏季汗水浸透充电宝的场景,工作人员还在实验桌上准备了一个装满盐水的托盘,将充电宝的锂电池缓缓放入其中。
刚一接触盐水,电池表面就开始剧烈反应,大量气泡不断冒出,盐水迅速变得浑浊,黄绿色的液体从电池内部渗出,同时伴随着轻微的吱吱声。没过多久,充电宝表面被腐蚀,并散发出令人不适的刺鼻气味。
“汗水中的水分与电解液接触后,可能产生微弱化学反应形成气泡,汗水含盐分,具有导电性。”工作人员介绍道,“当然,我们平时不会产生像实验中这么多的盐水或汗水,只是通过这样的实验提醒大家,剧烈运动后,不要用满是汗液的衣服包裹充电宝,以免发生危险。”
来沪旅客朋友们注意啦,您可登录“随申办市民云”APP首页搜索栏搜索“市内交通枢纽”,一键体验上海虹桥火车站等车站的实时交通运行信息、站内交通指引、应急预警等一站式出行服务。

想要参观消防站的朋友们注意啦,进入“上海消防”微信公众号,在底部菜单栏点击“预约场馆”,可进行参观预约。同时,您可以使用“随申办市民云”APP【对外开放消防站信息查询】服务,线上查询对外开放消防站信息。

“随申办市民云”APP的“车主服务”可以在线查找停车位,为您出行、接送提供帮助!

文章内容和配图来源:随申办综合潮新闻、杭州发布、萧山发布、中国消防。转载和授权请联系原作者
原标题:《警惕!自燃爆炸飙到400℃!不少上海人随身携带,赶紧自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