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国科研团队发布第四代量子计算测控系统

戴威/新华社
2025-05-06 19:04
科学湃 >
字号

记者6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标志着我国量子计算产业已具备可复制、可迭代的工程化生产能力,为百比特级量子计算机量产奠定产业化基础。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本源天机4.0”是继3.0版本应用于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后的再次升级,在扩展性、集成度、性能稳定性及自动化水平方面实现跨越式提升。

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源天机”研制团队负责人孔伟成介绍,他们自主研发的系列底层软硬件架构,进一步增强对量子芯片的高效控制与精准读取,可大幅缩短量子计算机的研发与交付时间。

据了解,“本源天机4.0”还额外搭载四大核心软件——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服务端管理软件Naga&Venus、超导量子比特底层操控服务软件Monster、全界面量子芯片调控分析应用软件Visage、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连接软件Storm。其中,全界面量子芯片调控分析应用软件Visage,将颠覆超导量子芯片调试的传统模式。

“如果说量子芯片是精密的微缩城市,全界面量子芯片调控分析应用软件Visage就是它的‘中控智慧大脑’,能快速感知量子比特的‘生命体征’。”孔伟成说,量子芯片“中控智慧大脑”Visage的开发,实现了超导量子芯片自动化辅助控制技术的进步,显著提高超导量子芯片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

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郭国平介绍,搭载“本源天机3.0”的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自上线以来,已为来自全球139个国家和地区的超2600万人次完成38万余个量子计算任务,赋能金融、生物医药、流体动力学等领域。

    责任编辑:王嘉琦
    图片编辑:朱伟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