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群芳次第开 | 十月:芙蓉花风露清愁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黛玉在“怡红群芳开夜宴”中抽到一枝芙蓉花签,上题“风露清愁”四字,并系有一句诗“莫怨东风当自嗟”。芙蓉花,清代《广群芳谱》中称芙蓉花清姿雅质,独殿众芳。秋江寂寞,不怨东风,可称俟命之君子矣。大观园众姐妹中,林妹妹当得起芙蓉品质。虽然晴雯死后宝玉写《芙蓉诔文》悼念:“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可“黛玉听了,忡然变色”。唐人咏芙蓉诗曰:“水面芙蓉秋已衰,繁条倒是花开时。平明露滴峦红脸,似有朝开暮落悲。”“朝开暮落”、“莫怨东风当自嗟”的惆怅岂非正是林妹妹的大观园中生活底色。

剔红芙蓉花纹冠架 清乾隆
故宫博物馆院藏
后晴雯死后,怡红公子作长篇《芙蓉女儿诔》悼念:“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满篇写尽其冰清玉洁,孤芳之姿态。
芙蓉,因其花或白或粉或赤,皎若芙蓉出水,艳似菡萏展瓣,故名“芙蓉花”。又因其生于陆地,为木本植物,又名“木芙蓉”。芙蓉花一般在十月份晚秋开放,此时节已起秋霜,而芙蓉花不惧霜打露凌,依旧傲立枝头丰姿艳丽,占尽深秋风情,因而又名“拒霜花”。
娇艳俏丽的芙蓉花在1983年5月26日被命名为成都市的市花,成都还另一芳名“芙蓉城”,其中别有一段故事。

清 任颐 芙蓉白猫图轴(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五代后蜀皇帝孟昶(chǎng),有妃唤作“花蕊夫人”,应该是人如其名,妩媚娇艳,不可方物。“花蕊夫人”偏爱爱芙蓉花,孟昶与其他宠妃皇帝一样,为讨爱妃欢心,颁发诏令:在成都“城头尽种芙蓉,秋间盛开,蔚若锦绣。帝语‘群臣曰自古以蜀为锦城,今日观之,真锦城也。’”待到来年花开时节,成都就“四十里如锦绣”。不同于其他宠妻皇帝的奢靡骂名,孟昶的宠妻工程大大美化了成都的市容。花开时节,孟昶携花蕊夫人一同登楼观赏,满城的芙蓉花灿若朝霞。成都自此也就有了“芙蓉城”的美称。后来,后蜀被赵宋灭亡,花蕊夫人被赵匡胤掠入后宫。花蕊夫人常常思念孟昶,偷偷珍藏他的画像,以解思念之情。赵匡胤知道后,逼迫她交出画像,花蕊夫人坚决不从,赵匡胤一怒之下将她杀死。后人为敬花蕊夫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尊她为十月“芙蓉花神”。

粉彩芙蓉花卉飞鸣食宿纹盘 清雍正
观复博物馆藏
关于“花蕊夫人”的故事还有另一版本,其为前蜀高祖王建的妃子,徐氏。徐妃还是中国五代时期的女诗人,据传留下《花蕊夫人宫词》诗集。不过关于才貌双全的徐妃后宫故事非有佳话,而是一位有着绝世容颜的荒淫奢靡之人。也正因其容貌姣好,好到“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故称作“花蕊夫人”。关于这位花蕊夫人的后宫故事,掐播一段后是说她在后宫一边教导儿子花天酒地,一边结交宦官卖官鬻爵,使社稷无着,国家破败,后终使前蜀被后唐庄宗乘机灭掉。
在中国传统文化认知里,一位不能相夫教子的女性就该被打入“坏女人”的行列,即便她才华横溢也属“蝇营狗苟”,更无论她是一位身居皇宫,生育皇子,贵为太后的人,哎~~~一声长叹。

观复猫郭芙蓉版十月芙蓉花花神花蕊夫人

观复猫郭芙蓉本喵
芙蓉花在今天的花语中为忠贞不渝的爱情之意,所以那位为后蜀君主孟昶(chǎng)殉情的“花蕊夫人”应为芙蓉花“花神”本尊。
如果曹先生早一点出生,林妹妹早一点从天上掉下来,她冠绝大观园的才华,孤芳自赏的傲骨,非宝玉不爱的忠贞,芙蓉花神当属“林妹妹”且无争议。

明媚娇艳芙蓉花 图片来源人民网
如此才华太盛,情思绵长,多情动人的芙蓉花神,任谁不又爱又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