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电影X即梦AI:打开“IP+AI”更多可能性


承载着上海电影百年记忆的永福路52号,这周迎来了一场特殊的IP限时线下展览,不断引来路人打卡。
这一展览以“1001寐”为策展主题,数十件展品均为AI动画作品。这些展品均采用上美影旗下的IP为灵感进行二创,将“金箍棒”“水墨风”“宝莲灯”等经典国产动画元素与AI技术相融合,在当下AI技术重塑创作范式的时代背景下,展现着传统艺术与前沿技术的共生可能。
今年3月,上海电影(601595.SH)与字节跳动旗下的AI创作与内容平台即梦AI达成战略合作,「未来影像计划·AI动画创作周」便是双方合作推出的首个落地活动。
随着AI动画已成为AI技术应用重要的创新方向,在《宝莲灯》开启创作30周年和《小蝌蚪找妈妈》上映65周年的契机下,「未来影像计划·AI动画创作周」顺势推出,最终收到了创作者的积极参与,共收到6700多部参赛作品。
作为这一活动的发起方,上海电影自去年起就前瞻性地围绕IP开发布局AI业务。“坚定实施大IP开发。结合数智技术坚持打响“上影经典”时代审美、市场需求,焕新旧经典、培育新经典,推动跨界合作,聚售AI+IP的商业化应用,让上影IP深入文、商、旅、体、展等领域。”正如上影集团、上海电影董事长王隽去年在上影75周年大会上所提到。
人工智能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催化剂。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化,AI在影视和动画行业的应用又近了一步,未来上海电影和即梦AI将在AI动漫短剧共创、AI青年创客培育、AI内容城市展厅三个维度,逐步落地双方的战略合作。
通过这场「未来影像计划·AI动画创作周」,上海电影也让外界进一步看到了“IP+AI”的更多可能性。

AI动画创作周,
AI应用爆发节点的一次应时探索
“从小看《宝莲灯》长大,可能看了不止一遍,但是没有想到今天能自己用一种AI动画的一种形式重新演绎。”
“我创作这幅作品,是因为上海电影和上美影制片厂在我们心中非常厉害。我们这代人从小看水墨画,一直怀揣着一个梦想。以前读书时,我常坐93路经过这里(永福路52号),那时就盼着能进来看看,今天也算是圆梦了。”
“大闹天空是我从小就喜欢的电影,也是鼓舞我踏入绘画这条路的启蒙动画,更是想谨以此片致敬我们普罗大众,还在努力为了生活奋斗的‘孙大圣’”。……
“1001寐”线下展览开幕当日,在永福路52号这座诞生了《庐山恋》《芙蓉镇》等多部经典剧本的建筑,创作者们纷纷表示。
作为动画“中国学派”的开创者,上美影的经典动画作品如《大闹天宫》《宝莲灯》等无疑已经成为很多创作者心中的精神图腾。
动画也是当下AI应用最为炙手可热的赛道,今年又适逢《宝莲灯》开启创作30周年和《小蝌蚪找妈妈》上映65周年,于是上海电影和即梦AI将双方战略合作以来的首个落点瞄准了AI动画。
作为活动的发起方,上海电影为本次活动引入拥有众多上影经典IP的IP灵感共创伙伴上影元。
最终,「未来影像计划·AI动画创作周」设置了三大赛道,号召创作者围绕《大闹天宫》为代表的中国经典角色形象、《宝莲灯》为代表的中国经典动画故事和《鹿铃》《山水情》等为代表的中式美学风格进行创作。

中国动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美协动漫艺委会副主任、上海影协副主席、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艺术总监速达也出席了这一活动,为年轻一代的创作者们送上荣誉。
从创作者的分享来看,这一活动在邀请年轻人用AI进行二次创作的同时,也吸引他们关注经典作品,参与IP焕新和续写。
比如获得第一名的作品《水乡电影》,作者木童使用丰子恺的画风讲述有关露天电影放映的童年记忆。在表现江南乡村风情时,加入了经典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的元素。
类似这样的AI对经典的续写还有很多。retopo_乐拓谱设想如果成为“弼马温”的孙悟空是一位当代打工人,他会如何应对自己的“社畜”生活这一场景进行二创;创作者淘子表示自己虽不会水墨画,但用AI工具实现了写意表达,这是中国人独有的;创作者AI缝纫机用哪吒预告片形式重新诠释《宝莲灯》故事……

正如AI缝纫机所说“每个时代都有独特文化语言与叙事逻辑,《宝莲灯》在当下和未来都能焕发新生。AI降低创作门槛,带来更多可能。”
上海电影对这批创作者的调研显示,创作者完成这些AI动画作品使用的时间长短不一,短的仅仅两个小时,长的也不过两周。于一个动画短片的创作而言,大大提升了效率,也为经典IP的焕新带来新可能。

上影“IP+AI”深入布局
在AI重塑动画创作流程的变革中,上海电影为什么又一次走在了前面?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重构内容生产范式的产业变局,上海电影主动谋变,围绕IP开发提前布局AI业务。
去年4月,上海电影率先发起“全球AI马拉松大赛”,以《哪吒闹海》等IP为主题进行AI创作,聚焦AI在短剧和影视垂直领域的应用开发,链接全球技术型、创意型人才,吸引全球80多座城市700多支团队参赛。
此后,上海电影还联合哔哩哔哩等机构主办“全球AI视觉创意大赛”,通过多个AI赛事活动搭建了覆盖技术研发、内容创作、商业应用的产业链对接机制。
这大大提升了上海电影在AI创作领域的影响力,为经典IP的焕新带来更多人才和资源的集聚,在新的创作时代把握主动权。
比如此次「未来影像计划·AI动画创作周」的创作者言川Altips就是从去年“全球AI电影马拉松大赛”开始与上影结缘。他正是在去年这个时候接触AI,当时作为一个AI小白,借着AI电影大赛,在那次比赛中获得最佳技术奖与最佳IP创意奖的荣誉,由此结识了很多AI创作伙伴。

同时,随着AI技术的持续迭代升级,虚拟及现实产品对IP的需求日益迫切。这为上海电影在当前环境下进行IP运营拓展提供了良机。作为IP运营的重要载体,上影元的IP与AI和AR/VR/XR/MR等“新科技”、“新消费”“大文旅”等新场景融合的潜能巨大。
过去一年,上海电影已有多个IP与AI深度融合的案例。比如上影元联合Rokid出品《大闹天宫》AR数字美陈巡展亮相多城,以AR方式演绎孙悟空、哪吒经典形象;上影元联合生成式AI平台Tiamat等合作伙伴发起“《大闹天宫》传奇60载”AI创绘大赛, 部分作品亮相上海、西安重点商圈公交车站,成为独特的“城市艺术画廊”。
显然,上海电影也在持续做大生态圈,此次「未来影像计划·AI动画创作周」活动中,上影元,上影新视野基金、京东方、INS新乐园、爱智岛、抖音动漫编年史、轻漫计划等生态伙伴代表,也都来到了现场。

值得关注的是,在产融结合思维下,上海电影以新视野基金为战略支点,近年来通过“资本投资+业务协同”双轮驱动围绕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产业链进行投资布局,锚定“AI+影视”“AI+社交(机器人)”“AI+游戏”“AR/VR/XR/MR”等未来赛道,构建“科技+文娱”跨界融合生态,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上海电影X即梦AI
未来发力三大方向
AI动画的创作与展映,是上海电影和即梦AI战略合作落地的第一步,但这仅仅是一个起点。
今年3月,上海电影和即梦AI宣布围绕内容创作、新型宣发、人才培养、IP焕新、联合开发等五个维度,探索AI技术在影视和动画行业的创新应用,共同助力影视产业智能化升级,构建“科技赋能-内容共生-产业升级”的新生态。
在展映开幕当日,上海电影和即梦AI都提到,未来更多计划将落地。后续,上海电影将围绕AI动漫短剧共创、AI青年创客培育、AI内容城市展厅三大核心方向,推动战略合作纵深落地。
在AI动画之后,双方瞄准的下一个IP焕新方向是AI动漫短剧。上影方面提到,未来结合上影已有的优质IP,以及即梦AI工具在行业的引领地位,从剧本的开发、角色和场景设计、动态生成等各个方面深度使用AI,并通过短视频短剧平台进行分发,实现商业化的闭环。
而关注到AI创作者年轻化的显著特点,上影和即梦AI后续将发起AI青年创客培养,通过定制化课程、实战工作坊及创意赛事,向青年学生普及AI创作工具与影视工业化思维,共同培养出兼具艺术能力和艺术审美的未来创作者,为中国影视注入新生力量。

最后,关于AI内容城市展厅层面,双方将联合线下合作伙伴,把AI创作者的作品带至更多场景。
“去年六部委发文提出大规模实施影院LED屏放映系统更新计划。这一趋势意味着,对于所有的AI生成内容,在线下展映就有非常大的一个优势。未来,上影旗下影院的LED屏,将化身为AI光影艺术空间,全年展播由AI生成的动画短片、数字艺术及互动内容。”上影方面表示。
双方将在二次元聚集地美罗城以及上影旗下众多影院打造“AI光影艺术空间”,让AI艺术真正走进大众生活,通过这种方式探索线下流量转化与IP衍生品开发的商业化路径,为AI内容的商业化变现提供更好的支撑。
事实上,AI内容城市展厅的理念在「未来影像计划·AI动画创作周」中就有所体现。由SFC EVENTS特别策划、使用即梦AI制作,蕴含传统水墨风格的两部作品及大赛作品将在上海沉浸娱乐领域风向标——INS新乐园展出。
作为本次线下展映场景合作伙伴,专注年轻群体夜生活场景的INS新乐园预判更多元的AI玩法或许也将成为消费场景破局的关键,待AI技术成熟,AI生成的海量优质视觉素材将投放至INS新乐园大量的屏幕硬件,实现快速迭代的沉浸式互动消费体验,达成技术与场景深度融合。
从全球范围来看,影视传媒集团已呈现AI布局深入的态势。随着更多合作的展开,上海电影的主动探索,也将给行业带来更多示范意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