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师者|高中地理教师研学旅行30年:大自然是最好的教材

澎湃新闻记者 喻琰 实习生 鲍紫昕
2019-03-08 14:05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你们知道冷是什么滋味?我在漠河时头发结了冰,就像白毛女一样,我似乎还听到了鼻毛结冰变成冰针的声音,最奇特的是,我们在自己身上观察到了‘雾凇现象’……”

为了让地理书上“抽象”的描述生动、具象起来,苏州中学地理老师、53岁的蔡明在课堂上常常分享自己研学旅行的经历。

1989年,在苏州中学执教三年后,蔡明开始每年利用节假日时间研学考察。她去过中国的无人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12座名山,也去过地球的南北两极。她将这些经历集结成一本书,名为《景观 观景》。

“大自然是学生最好的教材。”在蔡明眼中,地理课虽然是一门副科,但却囊括了数理化和其他学科的精华,“能够培养学生与大自然对话的能力”。她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每到一个地方,她都会给课堂上的同学们带来当地的礼物——火山岩的石头、化石、撕开来的白桦树皮……当这些礼物走进课堂来到同学们的面前时, “给他们心中种下了一颗走向大自然的种子。”

学生在白桦树皮上写给蔡老师的话。 本文图片 受访者蔡明提供

30年研学旅行

1986年,20岁的蔡明来到苏州中学执教地理学科,6年后,她被评为苏州市十佳青年教师。随后的几年里,她建立了校园气象站,编著《湿地》校本教材。 36岁,蔡明受评特级教师,50岁时晋升教师职称“顶配”二级正高。

虽然头顶不少“成就”,但在教学中,蔡明对“如何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也不是没有过困惑。

蔡明对澎湃新闻回忆称,刚开始教地理时,一次她给同学们讲起北京,一位学生直接问她“老师,您去过北京吗?您没有去过北京的话,怎么教我们?”

“幸好当时去过北京,不然我怎么跟同学讲解呢?”尽管如此,20岁的蔡明开始“心慌”,“她感受到同学们对于走出课堂,去大自然中学习地理知识的渴望。

在执教的第三年,蔡明开始进行个人研学考察计划,利用寒暑假和其它节假日的时间自费旅行考察,拍摄地貌景观,并坚持了30年。

南到南极,北到北极,蔡明都曾去过。她说,每一次都是印象很深刻的,但比较深刻的还是在三江源,她看到了三江源保护的状况,认识到人跟自然的关系,还有自然环境的脆弱等等,并都记录了下来。

2000年,蔡明在冬季前往“北极村”漠河。她回忆,当时漠河的最高气温是-32°C,最低温度-42°C。在山上拍摄“北极村”全貌时,她不小心从山上滑下来,双手暴露在酷寒中。因不懂如何保护冻僵的双手,她直接把手插入早已成“模具”的手套中,“还死劲儿揉搓”,结果,等双手感觉有温度时,拿出来一看,“十个手指头的表皮都被冻掉了”。当她在课堂上提到这次经历时,希望让学生体会漠河冰雪风貌下的纯净美丽,同时了解北极村人在严酷环境下的生活。

根据三十年的旅行考察经历,蔡明出了一本书《景观 观景》。蔡明说,这本书是她三十年的旅行考察经历的总结,因为拍摄了很多珍贵的资料,有上万张珍贵的图片,她用了三年的时间把它汇集成十个专题,其中还有考察笔记等。

蔡明说,她希望学生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感悟美,能享受旅途的乐趣。

学生吴月拍摄的星空照片,其中用红笔标注星座位置。

给学生种下探索自然的种子

蔡明在外旅行考察经历逐渐丰富了之后,她开始留心给学生们带礼物。她把脱落的白桦树皮、火山岩的石头、化石、纳米比亚的盐巴、去非洲时手绘的地图等等带到了教室,在她看来,这些礼物“背后可能承载着上万年的历史。”

她认为纪念品来到课堂上,不仅能够让同学直观地感受到礼物背后的地理风貌,还能够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种子,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探索大自然。

在课堂上,她将这些礼物作为奖励赠送给表现优秀的学生,她说“为了这些礼物,很多同学都要争着表现。”

种子种下之后,蔡明收到越来越多同学们在外旅行时寄送的礼物。

一位她多年前教过的学生寄送的明信片让她“非常感动”。这位学生在明信片中讲述了自己“穷游”尼泊尔的经历,谈了经历艰辛翻越雪山,看到对面风景时的感受,称“所有面对死亡的旅行,都是一种修行”。

“这是他对生命的感悟,所有的艰苦不论是在旅行中还是在学习道路中,都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蔡明评价道。

2017年5月26日,在云南香格里拉,蔡明的学生徐心怡寄送了一封明信片给蔡明,明信片中写道“我在香格里拉,在海拔3500+的地方,一路欢乐的走了4.2KM,看到了杜鹃、牦牛、湖泊,要把这样的景色与你分享。”

33年里,蔡明收到学生的礼物有手写的信、明信片、还有学生在外游览时带回的纪念品,这些礼物让蔡明为学生旅行时所处的奇妙际遇感到惊喜,她仿佛看到学生们旅行时的情景,“他们好像在透过礼物告诉我,哎,大自然真的很美,我现在很快乐。”

学生吴月的星空图。

“生动好玩的地理课”

“好玩儿”是学生们对蔡明地理课一致的评价。

蔡明1988届的学生邓建明回忆以前上课时的情景说,短短45分钟的时间里,课堂氛围一直都很轻松活跃。蔡老师说起自然环境中的“土壤”、“气候”时,都能脱离书本,直观地描述出来。

刚开始接触地理课程时,邓建明 “并不十分喜欢”。今年49岁的他称高中时期的自己“性格调皮、爱玩”,当时的地理课“一听就是要背很多的样子,我就很烦。”

然而蔡老师来了之后,他才发现“原来地理课可以这么上!”

“雨水哪里去了?”蔡老师让学生们走出课堂,直接去校园各处观察。“苏州的天平山有哪些景观特征?地貌状况怎么样?”蔡老师有时也会利用周末或寒暑假时间,发动学生走向大自然,去看,去感受。

在学生眼中,这些都是“生动好玩的地理课”。然而对于蔡明来说,“好玩儿”的背后得益于她长期在外游学考察的经历。为了让学生看到各个自然带的美丽景色,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蔡明会展示自己旅行考察时拍摄的地理景观图片。

“茂密的热带雨林,湿季时一片葱绿的热带草原,苍劲挺拔的针叶林”,这些风景展现在学生眼前时,学生都“开始活跃起来。”

2019年,邓建明的女儿晨曦(化名)进入苏州中学上学,蔡明也成为晨曦的地理老师。晨曦视蔡老师为“亲切的大姐”,上地理课时“让人不由自主想去听”,蔡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也是新颖有趣。

2019年的寒假作业,有一项是考察西山石公山和林屋洞喀斯特地貌 ,拍摄溶沟、石芽、溶洞石林、石钟乳等景观并描述特征。蔡明说,作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留心身边的景观特色和气候特征,更主要的在于培养高一学生对于地理的兴趣。

作业也是灵活的。寒假期间,有名女学生问蔡明:“不做你布置的可以吗?我回到老家发现天空晴朗,可以拍星空吗?”

得到蔡明的允许后,这名同学最后交了一组星空照片作为寒假作业。在这组照片中,她将星空中星座认了一遍,并用红色的彩笔标注星座的具体位置。

蔡明看到这位学生的寒假作业表示惊讶,“这些星座都认了一遍,很少有人能做到。”

    责任编辑:李敏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