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快递过度包装浪费严重,谭平川代表:推行绿色统一可循环包装

澎湃新闻记者 贺梨萍
2019-03-14 15:29
来源:澎湃新闻
能见度 >
字号

随着电商的繁荣,快递业井喷式增长,随之也带来了快递包装物料的消耗和环保问题。快递的过度包装、“大材小用”、循环利用率低等问题,不仅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也导致严重污染环境。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平川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行绿色、统一、可循环快递包装的建议》。

建议提到,国家邮政局发布的《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2018)》显示,2017年快递全行业共使用400.6亿份快递运单、110.5亿个包装袋、8亿条中转用塑料袋、48亿个封套、364亿米快递胶带、40亿个包装箱。包装已成为快递行业中资源消耗和浪费最严重的一环,仅一年的快递胶带消耗量可绕地球赤道约910圈,包装箱所需原纸多达4600万吨,约为7800万棵树。

谭平川认为,实施包装减量,加快推行绿色、统一、可循环包装已势在必行。目前的存在的问题则是:

一、快递包装缺乏统一的强制性标准。国家出台了快递业绿色包装相关方案,但只是指导性意见或推荐性标准,没有统一的强制性标准。实际操作中,不同的商品会采取不同的包装形式,即使是同一种商品,不同的快递企业也会采用截然不同的包装方式,以防商品损坏。

消费者为了物品完美无缺,希望包裹得越结实越好;商家为了消费者不给差评,在包装上做足文章;快递公司在野蛮分拣、抛扔快件等现象难以根本扭转情况下,宁可多包一层,也不愿冒赔偿顾客损失的风险。由于快递包装缺乏统一标准,因此,在消费者、商家、快递企业共同作用下,导致严重超出商品本身需要、耗材过多、分量过重、体积过大的过度包装。

二、过度包装浪费大量资源,产生大量垃圾,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目前,包装材料总量庞大、种类较多,消耗增长迅速,过度包装、层层叠加、“大材小用”现象较为普遍,如快递一个拇指大小的记忆卡,有的快递企业使用A4大小纸箱,箱内填充大量塑料气泡垫和空气囊。

过度包装不仅消耗大量资源,还产生大量垃圾。国家统计局10年数据显示,2007年-2016年,全国年垃圾清运总量从14841.3万吨增长到20362万吨,因快递包装产生的垃圾增量约占生活垃圾增量的85%。大量快递包装垃圾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如消耗量增长最快的包装塑料袋,其材质大多是低密度聚乙烯,含有塑化剂、阻燃剂等有害物质,焚烧时会产生二噁英,造成大气污染,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三、缺乏专业回收系统,包装回收困难,循环利用率低。目前,快递包装主要由消费者自行处理。由于缺乏专业快递包装回收系统,大部分消费者在快递拆开后,将塑料袋、包装盒作为生活垃圾直接扔掉。因快递包装上涉及消费者姓名、住址、电话等个人信息,为防止个人隐私泄露,不少消费者选择销毁快递运单,造成包装破损,无法回收。

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快递包装物总体回收率不到20%,其中纸盒回收率不超过50%,而包装填充物、胶带等塑料制品,回收率几乎为零。大部分快递包装在一次性使用后失去利用价值,无法实现循环利用。

为此,谭平川建议,一是出台关于包装回收再利用的行政法规,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建议出台关于包装回收再利用的行政法规,规范包装所涉及主体的权利义务,明晰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明确法律责任,为快递包装的生产、使用、回收和再利用等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减量化、再利用要求。

二是制定快递行业绿色包装强制性标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已出台的《快递封装用品》系列为推荐性国家标准,不具备强制性,难以在实际中实现绿色包装的初衷。因此,建议统筹制定快递行业绿色包装强制性标准,推动实施快递包装产品绿色认证,规范源头包装、减量包装,实现快递包装绿色、统一、可循环。

目前,可降解、可重复利用的绿色包装在快递业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成本较高。建议通过补贴或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快递企业采取措施回收包装材料,更好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是建立社会化、专业化快递包装物回收体系。循环包装推广使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关键在于建立社会化、专业化快递循环包装回收体系,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参与。

建议政府主管部门研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出台对可再生、循环包装材料研发、生产、使用企业的扶持和资金支持措施,在源头上鼓励快递企业使用易于回收的包装物;探索建立快递企业和环卫企业、回收企业“快递业+回收业”的定向合作,推动形成包装生产者、快递企业、消费者共同参与、多方协同的回收利用体系。推动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形成产业化运作,促进快递业的持续、健康、绿色发展。

    责任编辑:李跃群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