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追随进藏达人,重访文成公主出嫁之路

2019-05-18 09: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陈志文 李栓科 朱喆

青藏高原是一个巨大的闭合空间,它的闭合来自山脉的阻隔。

青藏高原西南紧倚喜马拉雅山脉,西部的喀喇昆仑山紧连帕米尔高原,这使得青藏高原的西、南两界,成为世界上最突兀、最明晰的自然边界。青藏高原北部的昆仑山脉处在更深的内陆,边界作用比喜马拉雅更强烈,更何况在昆仑山的东北,阿尔金和祁连两座大山脉又给高原加上了一道“隔离保险”。只有东边的横断山区稍显柔软,没有那么刚硬,但又以“横断东西交通”而得名,并闻名于世。

为了进出这个四面闭合之地,历史上一代又一代人,不畏艰险地顺应山川地势,寻找着入藏之路。

从古至今,人们走出了哪几条入藏道路?它们在哪儿,地理分布又有什么玄机?每条道路的特色景观和独到体验是什么?旅行者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这是很多想进藏的人的疑问,《中国国家地理》此次诚邀数位入藏线路的专业户外人士,对五条传统入藏线路,如川藏南线、川藏北线、青藏线、滇藏线和新藏线进行了梳理,并重新挖掘了三条历史古道:鲜为人知的克里雅古道、清朝的官道川藏驿道、文成公主入藏与唐朝外交官王玄策出访的国际线路唐竺古道,将各线路特点及沿途精彩一一呈现。所有一切集结在《入藏八线》一书中,把旅友们在自驾、徒步、探险、访古等方面问题做一次总解答。

经中国国家地理图书授权,下文摘录沿着唐竺古道一路进藏的精彩片段。

人类遗产巡礼之路 ——唐竺古道 ,与大唐同行

唐竺古道地图 图 《入藏八线》内页

唐竺古道是一条国际路线,由唐蕃古道和蕃竺古道两段组成:唐蕃古道是唐初文成公主入藏的路线,起点为唐朝长安(今西安),终点为吐蕃逻些(今拉萨);蕃竺古道是吐蕃经尼泊尔去往天竺(今印度)的国际通道。行走在这两条古道上的历史人物不少,最著名的是肩负和亲使命的文成公主和代表唐太宗李世民出访的外交家王玄策。沿着两位古人的足迹,可以进行一次古今景观差异较大的别样寻访之旅。

唐蕃古道段

西安,大唐耀眼光芒的原点

长安(今西安),是唐竺古道的起点,也是文成公主进藏之前生活的地方。在无情岁月的“厮杀”下,如今西安城里能嗅到的长安气息已经不多了,但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大雁塔等地,还可以感受到一些大唐的信息。此外还有一个去处,那就是西安城西北角的一座小寺院,不少西安人都不知道的广仁寺。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的广仁寺虽然和大唐相差好几百年,但确实与文成公主相关。清朝入主中原后,清政府为达到巩固西北边陲的目的,希望将陕西建设成大清帝国经营西北、西南蒙藏地区的军事基地,1705年,康熙在西安修建了一座藏传佛教寺院,赐名广仁寺,寓意“广施仁德”。广仁寺不大,布局有序,供奉文成公主塑像,是汉族地区唯一供奉文成公主像的地方。

远处是大名鼎鼎的大雁塔。大雁塔是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天竺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唐长安城大慈恩寺的西塔院建造的砖塔。摄影/程伟刚

天水, 西出长安的第一重镇

西出长安,行进342千米,抵达唐竺古道上的第一座重镇——天水。按照现在自驾的时速,从西安出发四五个小时就可以抵达天水。唐贞观十四年(640年),马车时速一般在15至20千米,文成公主的队伍从长安赶往天水,要走大约23天。天水这个名字,据说是汉武帝根据“天河注水”的传说命名的。唐朝时这里叫秦州,有着相对完备的生活配套设施,因此成为文成公主的送亲队伍西出长 安以后的第一个重要补给站。

天水,人文荟萃,人杰地灵,伏羲庙、玉泉观都是当地名胜,最值得推荐的要数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麦积山在天水市东南方50千米的北道区麦积山乡,是西秦岭支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麦积山因形如农家麦垛而得名,山崖拔地而起,高约142米。麦积山现存洞窟194个,集中了后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十几个朝代的塑像7200余尊,壁画1300多平方米。如果说敦煌莫高窟侧重于绚丽的壁画,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的石刻最为壮丽,那么麦积山石窟就以精美的塑像闻名于世。麦积山是中国罕见的跨越朝代众多的巨大雕塑博物馆。

甘肃天水麦积山,自后秦至明清一直在开窟造像。几近垂直的崖壁上,大小龛像密如蜂房,初冬雪后更显庄严。摄影/王金

兰州、乐都、西宁,大唐境内的古老行程

甘肃博物馆有几样宝贝,值得特意前往。首先是“铜奔马”,也就是大家熟悉的中国旅游的标志,它出土于甘肃武威的雷台汉墓:其次是“邮驿图”画砖,它出土于嘉峪关魏晋大墓,画中的邮差没有嘴,意思是作为邮差要遵守职业道德,保守他人秘密,这幅画被确定为中国邮政的标志;再次就是《仪礼》木简,这是目前所见

《仪礼》的最古写本,在版本校勘上有很高的价值,同时是汉代墨写隶书的上品,也是研究汉代简牍制度的珍贵资料。从甘肃省会兰州到乐都只需要3小时车程,而在文成公主生活的时代,可能需要走10天甚至更长时间。乐都的人文历史积淀非常深厚,尤其是乐都柳湾的彩陶博物馆,能反映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青海地区的空前繁荣。

甘肃省博物馆的藏品“马踏飞燕”。铜奔马三足腾空,右后蹄下踏着一只飞鸟。这是东汉青铜艺术的杰出代表,现在是中国旅游的标志。摄影/陈志文

乐都瞿昙寺是明代古刹,保留佛教壁画总面积约900平方米,无论规模、年代还是艺术价值,都堪称西北之最。据说,文成公主在乐都休整的时间比较长。在这里,她调整了前进队伍的结构,使之更利于长途跋涉。文成公主还将很多随行的宫女留在了乐都,估计是因为这些宫女并不适合长途跋涉。这些宫女后来都留在了乐 都,所以乐都女子都比较好看。离开乐都以后,我相信文成公主的心情是比较复杂的,因为接下来的一段路将是她在祖国大唐的最后一程。

明代名寺瞿昙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因所藏珍贵文物及巨幅彩色壁画而闻名。透过光影,仍能看出这些壁画保存完好。摄影/张海东

西宁是西北重镇,距离西宁不远的塔尔寺是个极好的去处。塔尔寺,位于西宁市西南25千米处的湟中县鲁沙尔镇。塔尔寺创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以前叫“塔儿寺”,因为这座寺院是先有塔而后才建寺。相传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离家去西藏学习佛教,一去多年不归,他的母亲思儿心切,于是就请人捎去一束白发,告诉宗喀巴自己已经老迈,很想再见儿子。宗喀巴弘法育僧异常繁忙,不能返回故里,便回信给家人,若能在他的出生地点,用10万狮子吼佛像和在他出生时脐带血滴落处自然生长的菩提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见塔就如同见他一样。后来他的家人与众弟子一道,按宗喀巴所说,在宗喀巴出生之处用石片砌成一座佛塔。日积月累,前来朝拜的人越来越多,那座佛塔周围的建筑也越来越多。于是,塔尔寺的雏形就形成了。在塔尔寺,除了在这座塔前朝拜宗喀巴大师,壁画、 酥油花和堆绣是最主要的看点,它们被称为“塔尔寺三绝”。

日月山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唐朝时是大唐的边界,也是文成公主和亲的历史见证。此处可以看见文成公主像。 摄影/闫明苑

由西宁自驾前往日月山的路况很好,一路上有很方便的引导路标,风景也跟文成公主入藏时有所不同,大片的黄土高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草滩、荒地。文成公主在这一段的目的地是日月山。青海湟源县这片不算太高的山丘特别重要,曾是大唐的国界,翻过日月山就是小国吐谷浑的领土了。日月山自古就是历史上羌中道、丝绸南路和唐蕃古道的重要节点。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受阻而开辟的丝绸南路,即经日月山、青海湖,过柴达木盆地通往西域。文成公主的队伍所走的唐蕃古道,也就是从这里向南穿越海南藏族自治州腹地,取道果洛、玉树,前往逻些(今拉萨)的。

日月山,自古就是多民族会盟、和亲、争战及“茶盐”“茶马”互市的地方,也让文成公主印象深刻。当文成公主抵达日月山的时候,她的祖国大唐给了她一个不大不小的惊喜——早她一年外嫁吐谷浑的弘化公主居然正在山口迎接她呢!

大唐公主的外嫁,绝大多数人只知道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其实,据我查阅诸如《新唐书》《旧唐书》等资料,唐朝一共嫁出16位公主,这位弘化公主,就是 16 位大唐外嫁公主里最幸运的一位——她出嫁的这个国度并不算很远,她与夫君很恩爱,最幸运的是,她还是16位公主中唯一一个曾经回过大唐省亲的。

弘化公主听说文成公主将途经吐谷浑,远嫁吐蕃,于是早早来到边境,迎接这位与她身世相近的妹妹。对于大唐和吐蕃,和亲固然是为了两国百姓安宁的好事,但大唐怎么可能有那么多未嫁的适龄公主?我没有找到任何史书记载江夏王李道宗一家,同一天接到两道圣旨的反应——第一道圣旨册封他的女儿李雪雁为文成公主,

第二道圣旨即令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面对突如其来的消息,以及礼部和鸿胪寺短时间内就准备好一切陪嫁物资的现实,李道宗只能踏上送女入藏之路。弘化公主之所以成为公主并去和亲,也有着大致相仿的经历吧。当未必年长一两岁的弘化公主看见时年16岁的文成公主,年纪相仿、经历相似的她们定是格外投缘。据说,这姐妹俩相处得很好,在吐谷浑的王城,也就是今天的共和县恰卜恰镇,文成公主一住就是一个月。

日月山的地理意义十分重大,不仅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还因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叠合区,成为青海省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天然分界线,同时也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界线。摄影/王新康

玛多县扎陵湖畔,文成公主完成身份转换的地方

从共和县的恰卜恰镇到玛多县的扎陵湖,大约400千米,自驾为6到 7个小时车程。文成公主抵达吐谷浑国以后,就将自己的队伍“改车为马”,将前段作为交通工具的马车全部改成了马匹,大大提高了行进速度。不过即使是这样,从吐谷浑的国都走到扎陵湖,也得大约一个月。

目前这段路的路况很好,但依然是很艰苦的行程。因为这是一段海拔高度陡然上升的行程,从海拔2850米的恰卜恰镇出发,到玛多县扎陵湖边,海拔已经上升到 4600多米。

有说法认为,松赞干布曾亲自抵达吐谷浑国的王城,接走了文成公主。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在大唐同意和亲之前,因提亲受拒,松赞干布主动发起过对吐谷浑的战争,两国关系并不是很融洽,松赞干布以国君的身份抵达曾经的交战国迎娶大唐公主,这在情理上说不过去。况且拉萨到吐谷浑路途遥远,来回一趟至少要走将近一年,松赞干布绝不会有这么多时间。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松赞干布抵达吐蕃与吐谷浑的边界迎接了文成公主。这个边界,就位于青海省玛多县的扎陵湖边。扎陵湖和旁边的鄂陵湖离黄河源头不远,它们是黄河源头附近两个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黄河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和 约古宗列曲发源后,经星宿海和玛曲河,首先注入扎陵湖,然后又通过鄂陵湖,继续奔腾向前。扎陵湖的面积约为526平方千米,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湖,鄂陵湖的面积也相差不多。

在古代,扎陵湖被称为柏海,吐蕃和吐谷浑两国的边界线从扎陵湖的北岸经过。根据《旧唐书·吐蕃传》记载,松赞干布就是在这里迎接了远道而来的文成公主。扎陵湖边有一块巨大的草滩,当地人告诉我,这里就是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相遇的地方。玛多县还在那块草滩上竖立了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面刻着“迎亲滩”三个大字,以纪念这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方有福是玛多县一个普普通通的公务员,他的父亲是青海湟中县的汉族,母亲是玛多县的藏族,所以他还有一个藏族名字,叫拉毛旦珠。藏族人在简称自己名字时,一般只念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所以他的藏文名字 简称拉旦。今年32岁的拉旦,3岁就到了玛多县,在扎陵湖边已经生活近30年。拉旦告诉我,这里的藏族牧民大都知道文成公主的故事,在他们心目中,藏族的大王娶了汉族的公主,在很早很早以前,藏、汉就是一家人了。这样的观念,对于当地的民族和睦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几年前,当地人曾经想在湖边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塑一个巨大的雕像,由于扎陵湖、鄂陵湖区域已经被确认为国家公园,受环境保护法的保护,不能建设大型固定、永久性建筑,这个计划才没能实施。

据说文成公主的队伍在扎陵湖边住了一周,一方面让长途跋涉的队伍得以休整,另一方面是按照吐蕃的习俗,在这里举行了迎亲仪式。松赞干布以“父婿之礼”拜见了岳父李道宗,正式从岳父身边迎走自己的大唐妻子。文成公主在扎陵湖边拜别了亲人,继续完成她的“使命之路”。这时候, 这位美丽的16岁少女,已经成长为 肩负和平使命的巾帼英雄。

从扎陵湖到玛多县城,往返 82千米,绝大部分路段都是沙土路,并不好走。玛多县全县海拔都在4300米左右,扎陵湖边更是高达4600米,所以高原反应也会相对“热情”一些。这对于现代交通工具发达的我们来说都艰苦难熬,更何况是当年文成公主的队伍?他们受了怎样的折磨,我无法想象。

从玛多县一路向南,海拔极速下降,公路两边从光秃秃的荒山,变成了绿绿的草甸,继而低矮的灌木也出现了……植被的变化最能够体现海拔变化,因为海拔越低,湿度越大,植被越繁茂,高大的植物就会出现,并越来越多。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海拔大约是3700米,比玛多县低了近1000米。极速下降的海拔高度,在高原会带来惊人的变化。很快,一个美丽的玉树展现在我面前……

玉树赛马会是青海规模最大的藏族盛会。玉树的康巴藏族有赛马习俗,无论是敬神祭祖还是结婚宴请等,都要举行赛马。图中表现的就是赛马会期间,草原上搭满帐篷的情景。摄影/官群

玉树, 寻访跟文成公主有关的遗迹

在唐朝以前,玉树属于青藏高原上一个名叫苏毗的高原部落,吐蕃崛起以后,苏毗被吐蕃所灭,玉树纳入吐蕃版图。相传,松赞干布接到文成公主以后,就是经由玉树回到逻些的。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走过的结古巴塘,就在今玉树藏族自治州州府结古镇附近。那里有很多和文成公主相关的遗迹,其中文成公主庙和勒巴沟里的相关遗迹最为著名。

勒巴沟位于玉树州结古镇东32千米处通天河西岸的群山间,是长度只有二三十千米的一条山谷。“勒巴”在 藏语中是美丽、吉祥的意思。勒巴沟里有年代久远的佛教文化石刻,相传是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进藏途经此地留下的。在这些宗教遗迹中,最著名的就是《藏王礼佛图》和水嘛呢、山嘛呢。

《藏王礼佛图》位于勒巴沟沟口左侧一块不大的崖壁上,虽然年代久远,刻画的线条依然清晰可辨。《藏王礼佛图》共镌刻了一尊佛像和四位礼佛人物。其中第一号人物身着典型的藏王服饰,帽子和藏区雕塑中松赞干布的帽子样式一模一样。它身后的二号人物是典型的唐代宫廷女性的打扮,不由得让人联想到文成公主。三、 四号人物身形略小,是典型的侍女形象。当地的藏族姑娘告诉我,这就是当年文成公主途经此处时,由随行工匠刻下的石刻。不过在查阅了相关资料以后,我发现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后人为纪念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途经此地而留下的石刻作品。我认为这种观点更接近事实,文成公主进藏70年以后,沿着她的足迹再次进藏的金城公主,也许是这些石刻的发起人。

在勒巴沟的岩壁上、山涧里,我看到了大量的嘛呢石刻。这就是玉树著名的山嘛呢和水嘛呢,数量众多,大小不一,镌刻的时间很早,年代跨度很大。在即将走出勒巴沟时,我还看到了山上由经幡阵组成的大片风嘛呢。风嘛呢下面的岩壁上,就是著名的文成公主庙。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据说是唐时藏民为纪念文成公主而建,是唐蕃古道的重要文化遗存之一。摄影/曹卫国

文成公主庙,也叫大日如来佛石窟寺。这个寺院要比我想象的小得多,但是当我走进殿堂,看到大日如来石刻佛像时,我还是被深深地震撼了。大日如来佛像身形巨大,神情庄严却又透着慈祥,让人感到既神圣又亲切。据当地传说,文成公主进藏时经过此地,曾梦见大日如来佛显现为她祝福,于是便命人在她梦见大日如来佛的地方建白塔以示纪念。一年后的公元742年,比丘译师益西永开始在白塔旁的岩壁雕刻大日如来佛及八大随佛弟子像,历经11年雕刻完成。在此之后,各派僧人纷纷来此修行,这里也逐渐成为玉树藏区的佛教圣地。

35岁的僧人格加就出生在当地。他15岁出家,在文成公主庙修行了20年。他告诉我,文成公主庙里虽然没有供奉文成公主像,但是这座庙宇与文成公主的事迹息息相关,尤其是大日如来佛像上雕刻的服饰——胡式对开小翻领,具有典型的唐代服饰风格,足以证明这是唐代雕刻。

玉树风景名胜较多,不但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歌舞之乡”和“中华水塔”的美誉,还有很多藏在山中人们未知的旖旎风光。

过了玉树,进藏的路线变得多起来了。南面的囊谦、西边的杂多都是传统进藏路线上的重镇。这些分支路线都在那曲会合,直通拉萨。在众多的进藏线路中,大多数人认同的文成公主进藏路线,是从玉树的结古巴塘通过杂多县抵达那曲的聂荣县、嘉黎县,最终抵达拉萨的。这条路线也被记载在青海博物馆里……

《入藏八线》,才华烨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3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