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加坡城市治理有哪些经验?用可持续环境技术创造宜居环境

澎湃新闻记者 杨帆
2019-05-25 21:54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2019年5月25日下午,浦江创新论坛主宾国论坛现场。  澎湃新闻记者 杨帆 图

作为不断发展的特大城市,上海、新加坡在可持续城市发展上有着共同的治理目标,如何提供一个可持续、弹性的宜居环境?

5月25日下午,浦江创新论坛主宾国论坛上,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王俊南介绍了新加坡在使用可持续环境技术创造可持续宜居城市方面的经验。

王俊南表示,新加坡是一个小国家,因为地理限制,在水资源和食物供应方面存在天然不足,“大概在20年前,新加坡希望节约每一滴水。”王俊南说,新加坡为此投入了大量资金和技术,除了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还从源头和使用两方面入手,在开源的基础上节流。

“新加坡对水处理的标准很高,”王俊南说,很多来新加坡的游客都会注意到新加坡国内一些河上的“白天鹅”,事实上,这是水资源评估网络的一部分,“大家都知道中国古谚语‘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我们使用这些天鹅型的机器人来监测水质,并建立起了我们的水资源评估网络。”

“经过20年的努力,新加坡从缺水国家,转变为水资源安全的国家。”王俊南说。

除了水资源,新加坡还注意到了食品安全。

新加坡是一个食品进口依赖达到90%的国家,为了保证自身食品安全,新加坡提出了在2030年食品自给率达到30%的目标。

但在有限的土地上,如何保证产量和质量?

“我们通过使用垂直空间,来提高土地使用率,”王俊南介绍,在农作物的选择上,他们会挑选营养价值高、产量更高的农作物来种植。他强调,新加坡是小国,如果没有合作,很多项目难以实现,“我们希望通过合作,实现科技突破和创新。”

新加坡国立研究基金会总裁刘德成教授同样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

“期待与中国科研机构紧密合作。新加坡的核心战略之一就是在科研领域开展合作,以解决当前面临的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医学与传染病等问题。”他表示,自己非常关注与中国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以更好地发挥互补性优势。

    责任编辑:陈逸欣
    图片编辑:胡梦埼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