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90后自述:比价很重要,这代年轻人都有哪些消费逻辑

2019-06-13 10:55
财经上下游 >
字号

“我可以为了一件大衣,在网上找半个月,直到选到最好的。”这句话出自一位刚毕业工作1年的95后女孩庭芬,聊起购物心得的时候,她俨然一副经验十足、游刃有余的模样。她很“会”买东西——以蕾丝裙为例,她对蕾丝裙的材质和样式很有研究,知道“化纤蕾丝比较廉价,穿起来像蚊帐”,所以买的时候会精明地避坑。

庭芬的这种情况并非个例。事实上,现在有很多90后职场新人在购物时都习惯于钻研商品的成分、功效、价格,范围涵盖服饰、护肤品、美妆、鞋包等各类商品。这一流行于年轻人中的消费现象,被称为“钻研型消费”。

90后一代正在用“钻研型消费”改写着当代中国消费市场的故事。

在此时机下,6月13日,唯品会联合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了一则《中国社会新人消费报告》,聚焦“毕业进入社会5年以内的90后”这一个性最鲜明的人群切面,深入剖析了90后一代“钻研型消费”盛行的现象,以及他们带来的国货热等全新消费趋势。

“钻研型消费”显著:六大消费趋势中居首位

唯品会报告揭示了当前社会新人的六大消费趋势,其中,“钻研型消费”居于首位,社会新人都是追求性价比的专家;其二,国货本命,对国货的接纳度和消费热情空前高涨;其三,越正经越不受欢迎,穿着越来越休闲、随性化;其四,抗衰保健消费低龄化,不怕死,就怕老;其五,陪伴型消费不设限,不求儿女双全,但求猫狗双全;其六,偶像、网红效应弱化,更愿意相信真实用户评价。

对于“钻研型消费”,报告也给出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定义:在消费时热衷钻研价格和产品功效,追求极致性价比。而这一现象在90后中发生、扩散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如今的90后社会新人普遍拥有较高文化水平以及高度对称的消费信息,为他们的“钻研”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则是由于90后步入社会不久,收入水平尚有限、但对“品质生活”的需求却无上限,这是他们“钻研”的动力所在。

例如,酷爱买包的90后社会新人Jack。他收入水平中等,却依然坚持要做LV的忠实拥趸。通过每天浏览国内外各大网站、收集自己心仪品牌的打折信息、研究喜欢的产品在哪里买最便宜,他已经坚持买下了4只以上的LV包,每次下单前花在比价上的时间平均有3个多月,直到选中最低价位置才入手。虽然时间略长,对他而言却是乐在其中。

为清晰盘点90后“钻研型消费”的代表人群,唯品会报告还总结出了社会新人消费的6大类典型画像:

省钱系研究生: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懂买、会买的年轻人,近九成的社会新人擅长寻找性价比高、价格实惠的商品。

假富玩家:越年轻越敢花,对喜欢的东西,敢作大额支出;超50%的社会新人表示,虽然自己收入水平中等,但在购买大牌穿戴、高端护肤品时不会手软。

新蚁族:13.39%的社会新人表示自己的工作没有“下班”概念,其中超八成来自一线城市,他们会通过养宠物、买抗衰产品、自嘲等方式来缓解工作压力。

非典型职场人口:“太正经”的职业套装被抛弃,个性、舒适的服装则受到各线城市社会新人的偏爱,尤其是一线城市和四五线城市。

云姐妹:线下是个“社恐”,线上社交圈里跟陌生人“亲如姐妹”。前文中提到的Jack正是这种类型,他和好几位网上认识的爱买包的朋友组成了微信群,分享彼此知道的特卖网站、代购。

国货本命青年:这一届的社会新人更热爱国货,是国潮的拥趸。

“国货热”成为新时尚:90后上班也会穿国风服饰

近年来,“国货热”不断升温,背后主要的推动力量并非70后、80后,而是初入社会的90后社会新人。

90后爱买国货,一方面,是他们经过“钻研”后,发现国货的品质、质价比极高,符合他们以小成本获取品质生活的需求。唯品会大数据显示,热衷于研究家电产品功能、拆解美妆产品成分的90后“专家型消费者”对国产小家电、美妆的信赖度很高。在唯品会平台,厨具、小家电的销量TOP10品牌中,美的、苏泊尔和小熊电器三大国货品牌稳居前三;美妆领域,2018年,唯品会平台社会新人护肤销量TOP10的品牌,国货占了7席。

郭康就是90后爱钻研产品性能、然后成为国货忠实拥趸的代表之一,从衣服、鞋子、家居产品到手机等数码产品,他基本都是用国货,“以前可能觉得苹果手机最好用,工作后,发现现在的国货手机越来越厉害了,后来换手机就选择了国产手机,性价比高,功能强大。”

另一方面,选择国货也是90后社会新人的一种“个性化”的自我表达形式。一位毕业工作5年的90后女孩宁璇是个“汉服控”,她表示,自己在公司也会穿比较偏国风的衣服,同事们会夸好看,领导也完全没有意见。有次年会时她穿了一整套汉服过去,被大家围着拍照。

在宁璇眼中,现在热爱国潮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国风穿搭已经成为她辨认同类的标志性符号,她介绍了一次跟“同好”碰头的经历:“有次出门,在广东一个很小的县城里,看到有位女生穿了一套很好看的对襟襦裙,我很激动,还上去和她聊了一下。”

“高质价比”追求:为自己和家人打造舒适圈

90后的消费“个性与主见”,还更多地体现在他们对家居、宠物、母婴等品类消费的“高质价比”要求上。这些消费诉求的背后,是90后社会新人为自己、为家人打造一个高品质“生活舒适圈”的愿望。

重视私人空间,是90后社会新人的共同特征,在工作压力之下,他们最渴望拥有的就是一个有“治愈能力”的家。根据唯品会报告调研的结果显示,90后非常热衷于为自己的家购买功能集成型的小家电、因为“解放了双手,幸福感立刻就上来了。”有情调、有仪式感的家居小物件也很受欢迎,多肉植物、别致的小台灯、香氛蜡烛等,能让他们感受到“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

另外,许多90后社会新人的“居家清单”中必不可少的一样,还有“宠物”——那是让他们甘愿自称“奴才”的存在,为宠物花钱,他们从来都不设上限。

90后的碧琪是一位工程师,在工作第3年的时候,她养了自己的第一只猫。“一个人在深圳工作太孤单。”她每天往返公司、施工地与家里,“独自在屋子里吃饭时,特别希望身边有只活物陪着自己。”于是她先养了“叉烧”,后来又在街边救助了“妹头”,在宠物花费方面她毫不手软,除了猫粮猫砂外,还购买了大量的宠物美容、宠物保健,宠物玩具等产品。如此大额的投入,只为从宠物身上获得一种陪伴感,“深夜赶图,两只猫在身边陪着自己,觉得很幸福。”

此外,也有很多已经步入家庭、开始生儿育女的90后社会新人,他们已经开始更多地承担起家庭责任,在母婴、育儿领域方面的消费相对更活跃,并且正在催生一种“科学式”的育儿观。

27岁的90后男生奕夫,现在已经是一个2岁小男孩的爸爸。从妻子怀孕起,他就开始看育儿知识,向别的奶爸奶妈取经,买了很多育儿硬件装备,例如安抚椅、恒温温奶器、学步车等等。不同于上一代的父辈,奕夫在育儿方面的参与度很高,“儿子的尿布、奶粉都是我负责选购的,怎么做辅食我也学了很多次,关注了不少母婴公众号,每晚和老婆轮流陪他读绘本。”每个周末,他和妻子都会带着小孩到户外玩,假期还会短途旅行。作为一个90后新手爸爸,他的愿望是“希望以后能和儿子成为好兄弟”。

网红带货弱化:90后消费越来越“有主见”

90后消费时“主见”变强,也体现在网红、偶像带货效应的弱化上。唯品会报告显示,在当前的90后社会新人消费活动中,“网红带货”的效应已经弱化,“经常因为爱豆代言和网红种草购买商品”的社会新人仅占10%左右,接近9成的社会新人在购买产品时选择相信真实的用户评价。

在当代90后的观念中,“追星不等于盲从”。来自广东阳江市的张小姐是90后理智追星的代表,她平时会购买喜欢的明星周边,但对于偶像代言的产品,也会先考虑实际用途、再决定是否购买。

北京的Mandy则表示,现在网红产品对她的吸引力已经大不如前,“以前看到了网红推荐,会立刻有冲动购买,但后来发现很多都不太适合自己。”现在她会购买的商品,大多数来自于好朋友之间的推荐,或者自己的研究和挖掘。

以“爆款产品”最常见的美妆个护和保健、体用领域为例,唯品会报告显示,眼霜、美容仪等功能性的抗衰产品非常受90后喜爱,但他们同时也会有意识地戒掉熬夜、吃垃圾食品等不良生活习惯,一边用保健按摩仪、调理药品来改善自己因工作压力而造成的身体亚健康状态,一边有计划性地运动健身。为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产品,他们会认真研究产品功效和成分,而不是迷信所谓网红爆款的“神奇功效”。

以上可见,由90后主导的当代中国消费市场正在向一个多元、追求高质价比的方向稳步前行。对于当前企业而言,抓住90后年轻人,就代表抓住了未来的商机。

唯品会此次在毕业季发布针对社会新人消费报告,正是为了表达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关注。作为全球大型特卖电商,唯品会的品牌特卖模式以“好品牌”+“极致性价比”为用户所熟知,而这两点,也正是90后社会新人群体在消费活动中最核心的诉求。正因如此,唯品会近年来的年轻客群一直在扩大,最新数据显示,该平台的新增用户中90后占比超50%。

事实上,“年轻化”的基因早已扎根在唯品会“品牌特卖”的商业模式之中。唯品会的“品牌特卖”模式涵盖的BFPQ四大要素正是当代年轻人在消费中最重视的几个方面,即品牌(Brand)、款式(Fashion)、价格(Price)、品质(Quality),为消费者带来真正“高质价比”的大牌好货。

未来,90后在中国商业社会中的话语权还将不断加大。唯品会将如何在“品牌特卖”的基点之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年轻化”优势?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蒋雯琦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