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河南:守好全省每一分土地,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
2019-06-24 10:11
绿政公署 >
字号

六月的中原大地多姿多彩。金黄是夏粮丰收季的亮丽底色,绿色是秋季农作物生长的蓬勃希望。

2019年,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8600万亩。从5月下旬开始,随着小麦陆续成熟,“中原粮仓”迎来收获季,一幅火热的“丰收”画卷由南向北,徐徐展开。

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多年来,河南省粮食产量一直稳定在1200亿斤以上,与全省耕地面积的持续稳定是分不开的。截至目前,河南省实际耕地面积1.2227亿亩,超出国家下达目标192万亩;实际保护永久基本农田1.0223亿亩,超出国家下达目标17万亩。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及中原城市群等“三区一群”国家战略密集叠加,建设用地需求量持续增加,保障发展用地任务艰巨。在这种情况下,河南省持续保持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靠的是什么?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张兴辽一语中的:“多年来,我们一靠严格管理,守护好每一寸耕地;二靠土地整治,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三靠节约集约、盘活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四靠严格执法,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严格管理——守护好每一寸耕地

2015年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加强耕地保护的一系列意见,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配合、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耕地保护工作机制。省、市、县、乡逐级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建立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体系。

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严格落实占补平衡政策,建立了占补平衡“县级保障为主、市级调剂为辅、省级统筹为补充”的三级保障体系。4年来,全省共入库占补平衡指标138万亩,各类建设占用耕地75万亩,较好落实了耕地占补平衡、占优补优。

对永久基本农田,河南省严格实行特殊保护政策。2019年初,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通知,建立健全“划、建、管、补、护”长效机制,严格禁止不符合国家要求的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实现了永久基本农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土地整治——增加土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

5月29日,在河南省邓州市孟楼镇,紧张的夏收正在进行。

邓州市孟楼镇党委副书记刘富春介绍:“2017年,由邓州市国土开发公司投资1.5亿元,对孟楼镇62900亩耕地进行综合整治,新增耕地1700亩,小麦亩产由原来的600斤提高到800斤,增加了农民收入,壮大了集体经济。”

2017年,邓州国土开发公司以每年每亩600元的标准从农民手中获得6万亩流转土地经营权,注入资金,在孟楼镇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把全镇6万余亩耕地从7至8等级全部提升为6等级,同时新增加耕地1740亩,新增产能指标6万余亩。土地整治后,实施土地经营权再流转,在保证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从而形成了土地“流转—整治—再流转”的“孟楼模式”。

两年来,邓州市推广孟楼全域综合整治经验,先后在十林、张村、林扒、构林、杨营等6个乡镇全面推进土地“三权分置”工作,已累计投入流转资金2.1亿元,完成32.5万亩土地经营权集中流转,投入2.6亿元,对10.3万亩耕地实施了地力提升工程。

在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淅川县九重镇的张河村,土地整治后已发展成为软籽石榴基地。九重镇镇长梁虎兵告诉记者,南水北调渠首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使全镇耕地面积得到增加,土地效益得到提升,实现了两个翻番,粮食产量由过去亩产400多斤小麦提高到800斤,土地租金由过去的每亩200元提高到现在的800元。

“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在新乡市的原阳、延津、封丘和南阳的淅川、邓州5个县(市)先后实施了南水北调渠首及沿线移土培肥两个土地整治重大项目,总投资72.91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401.07万亩,新增耕地21.19万亩。

延津县自然资源局局长陈景涛介绍:“南水北调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延津县总投资7.11亿元,总规模50万亩,新增耕地3.97万亩,有效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益,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丰收。”

地处豫北的滑县是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县、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县。2010年以来,滑县多方筹措资金5.1亿元,实施土地整治项目17个,整治总规模38.25万亩,新增耕地面积4.97万亩,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树立了基本农田示范区典范。

浚县自古就有“黎阳收,顾九州”的美誉,粮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80万亩以上,30万亩高标准粮田成为全国的标杆。2011年以来,浚县实施完成各类土地整治项目29个,总规模10.75万亩,新增耕地3.70万亩。

持续开展的土地整治,为河南保障全省建设占用耕地实现占补平衡,耕地保有量持续稳定,粮食生产突破1200亿斤大关奠定了坚实基础。

节约集约——提高土地利用水平

2019年5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报,郑州市入选“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效好、闲置土地少且用地需求量较大的地方”,给予5000亩用地计划指标奖励。

郑州市只是河南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河南省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用好流量”的总体思路,不断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努力做到新建项目不占或少占耕地。

一是实行建设用地总量与强度双控。河南省严格落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减量化管理要求,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逐步减少。全省人均城镇工矿建设用地138.9平方米,低于全国148平方米的人均水平。

二是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力度。河南省完善“增存挂钩”机制,强力推进批而未用土地盘活利用,2018年全省共处置批而未供土地33万亩,盘活闲置土地7万亩,均居全国第一。

严格执法——守牢耕地红线

河南省土地总督察王锋告诉记者,近年来,河南省严格执法监管,扎实推进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卫片执法检查,全力打好集中整治“翻身仗”,取得了明显成效,牢牢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

2017年以来,河南省为基层所配备了1318辆永久基本农田巡查管护用车和1734部可视对讲设备,组织业务培训23期6700余人次,基层执法装备设施和人员能力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

全省以彻底消除违法状态、恢复土地原貌为根本目标,积极推进卫片执法检查、违法用地整改。2018年,全省拆除整改违法用地739宗,恢复土地耕种面积2.37万亩。

2017年初,河南厅党组提出“打一场集中整治翻身仗”。两年多来,全省上下全力以赴推进土地利用管理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全面消除违法存量和历史欠账。目前,全省累计消化处置不实耕地7.3万亩,盘活利用城镇空闲土地36.8万亩,清理处置违法用地6.9万亩,归还拆旧复垦欠账指标29.6万亩。

六重保护: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完善土地执法监管体制机制,坚决遏制土地违法行为,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刘金山表示:“总书记强调,河南要扛稳粮食生产安全这个重任,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我们将坚决按照总书记要求,守好全省每一分土地,采取‘六重保护措施’,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把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全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到位。”

管控性保护方面,河南省要求,尽快完成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优化完善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严防不合理开发建设活动乱占耕地。

约束性保护方面,严格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确保“口粮田”绝对安全。

补救性保护方面,从严落实占补平衡县级为主、市级为辅、省级作为补充的三级保障机制,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倒逼性保护方面,持续开展批而未供、闲置土地等盘活利用专项行动,推动用地保障方式由增量为主向盘活存量为主转变;严格执行土地开发利用标准,确保完成“十三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22%的目标。

激励性保护方面,建立健全耕地保护激励机制,提高基层政府和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惩治性保护方面,从严落实好市县党委和政府保护耕地的主体责任,各相关部门的共同责任;加大督察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占用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的重大案件。

喜看稻菽千重浪,百万英雄下夕烟。新时代、新职责、新使命,河南自然资源人有能力、有信心,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原题为《扛稳粮食安全的重任 ——河南省耕地保护工作纪实 》)

    责任编辑:陈兴王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